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單元第1課 孫中山與革命志士的奮斗【教學設計】-【教學評一體化】大單元整體教學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單元第1課 孫中山與革命志士的奮斗【教學設計】-【教學評一體化】大單元整體教學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8—11課)
1.2022年課標要求
〖導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 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拉開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在艱苦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的變革。
〖內容要求〗“1.2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通過了解孫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動、武昌起義及中華民國成立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知道民國初期北洋軍閥的統治。
2.2022年課標解讀
⑴了解中華民國時期的基本線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原因和結果,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
⑵了解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理解孫中山創建同盟會以及提出三民主義思想的合理性和先進性,認同孫中山革命先行者的地位。了解武昌起義史實和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了解中華民國的史實,也通過本課子目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側面反映了袁世凱為建立獨裁統治前期采取的措施,也充分地體現了課標的精神。而中華民國的創建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都共同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二次革命后,袁世凱公然采取一系列復辟帝制的對內獨裁、對外賣國的手段,這些復辟活動引發全國人民的反對,護國戰爭爆發,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導致北洋軍閥分裂割據,中國陷入動亂之中。
本單元教材4課內容整合為三課。
第3單元 《第1課 孫中山與革命志士的奮斗》的教學:本課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第9課《辛亥革命》第一部分“革命志士的奮斗”,共有三個子目,即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同盟會與三民主義、革命志士的奮斗。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尤其是早期思想的轉變,即從“醫人”到“醫國”,促使他朝著民主革命的方向努力。孫中山的革命實踐包括:組建革命團體興中會,策劃反清起義,成立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領導辛亥革命。在孫中山的領導下,革命黨愈挫愈奮、一次又一次的武裝起義,這些武裝起義基本是革命黨人在同盟會的綱領和旗幟下進行的。
第3單元 《第2課 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創建》的教學:本課包含第9課“武昌起義”一目和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建》中的“中華民國的建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二目。它們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在孫中山的領導下,武昌起義的爆發,武昌起義的成功,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標志著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的誕生。南京臨時政府建立之后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肯定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則。
但很快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從此開始了北洋政府統治時期。
第3單元 《第3課 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軍閥割據》的教學:本課包含第10課子目: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第11課《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四個子目:二次革命、袁世凱復辟帝制、護國戰爭、軍閥割據。第10課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中國從此開始了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第11課《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四個子目突出兩條主線:一是北洋政府對內逐步實現專制獨裁,對外投靠帝國主義;二是民主革命者和廣大人民逐步清醒,奮起反對袁世凱獨裁專制,維護民主共和。袁世凱上臺之后,為了建立獨裁統治,一再破壞責任內閣,解散國民黨和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甚至公然復辟帝制。為了維護共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進行了“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與北洋軍閥展開不懈的斗爭。袁世凱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
(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⑶能結合語文、地理等課程的學習,通過閱讀近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查閱地圖,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通過探究與討論,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
本單元教材主要內容:
本單元由四節正課組成。
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國。在孫中山等人的推動下,革命思想廣為傳播,革命團體不斷出現,各地革命活動蓬勃發展。民主革命逐漸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1911年的辛亥革命,終于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最終落入袁世凱的手中。袁世凱上臺后,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他破壞民主共和,復辟帝制,遭到舉國反對。袁世凱死后,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的局面。
2、單元大概念架構
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本單元主要講述了與辛亥革命有關的史實。辛亥革命后,中國人民的革命洪流洶涌澎湃,勢不可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拉開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3、整體教學流程透視
(1)課堂導入環節以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啟發性原則,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采用設疑、懸念導入法、直觀導入法、開門見山法、直接破題法、溫故知新等方法導學激趣。
(2)導入新課后,出示學習目標,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和要求,明晰地讓學生知道通過本節學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形成何種能力,從而進入自主學習環節。
(3)自主學習,讓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對基本史實有一定了解,再對重難點進行精細預習,標畫重點內容。
(4)小組合作,問題探究要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展開,教師要把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去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5)當堂檢測,著重在于以各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口答、自背、做題等方式完成。根據課堂情況,靈活掌控教學環節,每節課至少留出3至5分鐘進行測驗訓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堂堂清,不欠賬。
4、本單元教材體例
(1)設計導語激發興趣,引出重點;
(2)設計插圖增強感染力;
(3)設計正文宋體內容明確基本知識;
(4)設計正文楷體內容補充說明;
(5)設計相關史事教會學生提煉有效信息;
(6)設計“問題思考”欄目,引起探究興趣,激發學生思考;
(7)設計“材料研讀”培養學生研讀材料的能力,活學活用;
(8)設計“課后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9)設計“知識拓展”,擴大學生知識面。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了解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理解孫中山創建同盟會以及提出三民主義。
2.通過閱讀教材,分析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進一步理解革命的艱難性、復雜性與長期性。
3.通過閱讀教材,掌握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過程,了解《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
4.通過閱讀教材,了解二次革命、護國戰爭等史實,理解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延續,感悟孫中山等革命派作出的頑強努力和堅定的革命精神。
5.嘗試閱讀近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嘗試運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對歷史問題進行論證,有根據地說明自己對歷史問題的看法。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
1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
2.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的意義;
3.袁世凱獨裁統治和復辟帝制;
4.北洋軍閥混戰的黑暗局面。
難點:辛亥革命的意義與局限性。
(第1課時)《第3單元第1課 孫中山與革命志士的奮斗》
教學設計
——內容整合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第9課《辛亥革命》中的第一部分“革命志士的奮斗”
課程標準 了解孫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動。
素養目標 1.能夠在知道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進行的早期革命運動等相關史實的基礎上,運用史料解釋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歷史解釋、史料實證)2.通過史料分析、感受孫中山等早期革命黨人進行革命的復雜社會背景,感悟革命黨人舍生忘死、救國救民的精神品質。(史料實證、家國情懷)
教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第8課《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第9課《辛亥革命》第一部分“革命志士的奮斗”,共有三個子目,即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同盟會與三民主義、革命志士的奮斗。孫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動,尤其是早期思想的轉變,即從“醫人”到“醫國”,促使他朝著民主革命的方向努力。孫中山的革命實踐包括:組建革命團體興中會,策劃反清起義,成立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領導辛亥革命。在孫中山的領導下,革命黨愈挫愈奮、一次又一次的武裝起義,這些武裝起義基本是革命黨人在同盟會的綱領和旗幟下進行的。為了更好地教學,我將教學內容整合為三部分:任務1、天下為公為己任--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任務2、革命同志并肩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任務3、甘灑熱血獻青春--革命志士的奮斗。
學情分析 學生本學期初次學習中國近代革命史,這一歷史時期的國情比較復雜,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時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講故事、看視頻、圖片等直觀有效的教學方式,引領他們去深入了解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感受革命黨人(如孫中山、林覺民、秋瑾)的英雄事跡,崇敬革命先輩,振奮民族意識,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教學方法 材料分析法、討論法、閱讀教材,提取信息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單元整合】【導入新課】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學習了中國近代史的哪些重要事件呢?它們分別意味著什么?1.國難深重: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史,中華民族的屈辱史【教師解說】伴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背后體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危機不斷加深。因而相對應地,我們也學習了中華民族的反侵略史和探索史。2.奮起抗爭,艱難探索:中華民族的反侵略史與探索史【教師解說】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探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都沒有探索成功。 讀時空線索,思考問題。 整合資源,回顧帝國主義侵華史,中華民族屈辱史,探索史,自然引出新的階層的探索斗爭,學生形成歷史知識體系,歷史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的培養。利用復習的方式導入新課,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導入自然,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講授新課(一) 任務一、天下為公為己任--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1.初識孫中山問題1:同學們認識圖片中的人物嗎?【學生回答】孫中山【教師介紹】【播放視頻】孫中山1866年出生于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農民家庭。1876年(10歲),開始進村塾求學,聰穎過人。1880年(14歲),就學于美國檀香山教會學校,接受系統的資本主義教育。1884年(18歲),回國在香港、廣州兩地學醫。1892年(26歲),畢業于香港西醫書院,開始行醫。2.孫中山思想轉變問題2:展示史料,分析孫中山早年的人生規劃有什么改變?醫術救人所濟有限,其他慈善事業亦然。若夫最大權力者,無如政治。政治之勢力,可為大善,亦能為大善。吾國人民之艱苦,皆不良之政治為之。若救國救人,非鋤去惡劣政府不可?!缒陮O中山在行醫實踐中得出【教師說明】棄醫從政。問題3.展示史料,分析孫中山上書李鴻章的目的是什么?他準備如何“醫”呢?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回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 ——孫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教師說明】孫中山的提議遭到拒絕后,很快認識到了清政府的無能,因而走上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問題4: 展示史料,分析孫中山救國方法和目的有何變化 革命為惟一法門?!覀儽仨殐A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 ——孫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戲院的演說》(1903年)【教師說明】方法:以前是溫和的改革,以后主張革命;目的:廢專制、行共和、建民國。3.從創建革命團體到組織起義問題5. 【自主學習】展示孫中山革命活動地圖,閱讀課文P38-40,說說孫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動有哪些?【教師說明】:成立興中會、成立興中會總會、發動廣州起義、成立同盟會。(1)成立興中會問題6:指出興中會的發起人、時間、地點、口號、宗旨、地位及標志。(閱讀課本第39頁,找出關鍵信息)發起人時間地點口號宗旨地位標志【教師解讀】“韃虜”這里指代滿洲族建立的清政府。問題7:有了組織后,下一步應該做什么呢?(2)發動廣州起義材料:今事雖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陸皓東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 ——孫中山評價陸皓東【教師講述】為實現“振興中華”的革命宗旨,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并于1895年,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后因泄密,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流亡海外。陸皓東犧牲,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人。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本完成下表。 廣州起義 內容
時間
地點
人物
結果
(3)流亡海外宣傳革命【教師講述】起義失敗,孫中山流亡海外,“斷發改裝”,繼續發展革命組織,為繼續革命做準備。材料:流亡期間,孫中山創辦報刊四處演講、宣傳動員革命、募捐籌集經費、籌建學校…4次橫渡太平洋、4次橫渡印度洋、6次橫渡大西洋、4次到馬來西亞、4次到美國、4次到英法、6次到越南、9次到新加坡、2次到泰國、15次到日本…總計行程達2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5圈。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 學生回答:第一次轉變:醫人→醫國【學生解讀】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是希望清政府學習日本變法維新,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提示:第二次轉變:溫和的改良→革命目的:廢專制、行共和、建民國。提示: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提示:付諸實踐,進行起義。 通過史料分析讓學生了解孫中山從改良到革命的轉變,掌握“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獲取關鍵詞,從材料中歸納總結關鍵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自主學習結合地圖分析,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
講授新課(二) 任務二、革命同志并肩行--同盟會與三民主義1.中國同盟會成立的背景【自主學習】史料展示,分析同盟會背景?《辛丑條約》簽訂“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慈禧材料1:“當初次之失敗也(指1895年廣州起義),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庚子(1900年)失敗之后,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獓酥詨粢延袧u醒之兆 。” ——孫中山自述思考:對于孫中山領導的起義,民眾的態度為什么發生了轉變?材料2: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1901年至1911年,全國新設立的廠礦有320多家,資本總額1億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兩倍多。材料3:你道今日中國還是滿洲政府的嗎?早已是各國的了。那些財政權、鐵道權、用人權,一概拱手送于洋人,洋人全不要費力,要怎么樣,只要下一個號令,滿洲政府遂立刻奉行。 ——陳天華《猛回頭》我中國欲獨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與世界列強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長存于20世紀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為地球上名國,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鄒容《革命軍》材料4:華興會是1904年由黃興、陳天華等留日學生在長沙組織成立的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團體,黃興任會長。光復會成立于1904年,它是由蔡元培、徐錫麟、陶成章等留學生在上海組織成立的,蔡元培任會長,是江蘇、浙江、安徽一帶勢力最大的革命團體。材料5: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聯絡,各自號召,終必成秦末二十余國之爭。 -----孫中山思考:從材料5中,你獲得什么教訓?【教學過渡】誰有資格來組織統一的革命政黨?材料6:孫逸仙者,近今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認……孫逸仙者,非一氏之私號,乃新中國新發現之名詞也。有孫逸仙,而中國始可為…… ——章士釗《孫逸仙·自序》思考:為什么說孫中山是革命黨公認的領袖?【教師總結】孫中山早年從“醫人”轉向“醫國”,從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統治,成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在領導民族民主革命的偉大歷程中,創建革命團體,建立政黨,確立三民主義,發動武裝起義。這一系列活動,讓他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2、中國同盟會成立【播放視頻】中國同盟會不期年而加盟者逾萬人,支部則亦先后成立于各省。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孫中山《革命原起》【自主學習】觀看視頻,結合教材,梳理中國同盟會成立概況。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中國同盟會的基本情況。時間1905年8月地點日本東京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機關刊物《民報》性質中國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意義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教師解讀】體現同盟會的影響,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統一領導和奮斗目標,推動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教師提問:同盟會的政治綱領與興中會的政治綱領有哪些進步性?3.指導思想:“三民主義”【播放視頻】三民主義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孫中山:《三民主義和中國前途》【教師解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體現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反對民族壓迫,即“民族主義”?!皠摿⒚駠斌w現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共和國,即“民權主義”;“平均地權”體現核定全國地價,實現土地國有,由國民共享,即“民生主義”?!竞献魈骄俊咳裰髁x與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關系是什么?【知識拓展】評價:“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同盟會政治綱領的闡述和概括。也是同盟會政治綱領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二者并無原則上和實質上的區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主義;“創立民國”即民權主義;“平均地權”即民生主義。 思考:“三民主義”進步性與局限性?進步性: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局限性:三民主義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這些是民族資產階級軟弱性的體現,也決定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教學過渡】:有了以上準備(組織準備:成立政黨;思想準備:三民主義)后,接下來革命黨人該做什么呢?(閱讀課本第44-45頁,并劃出關鍵詞) 提示:背景一:《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高漲背景二:民族資本主義有所發展,民族資產階級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背景三: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背景四:各種革命團體紛紛成立教訓:成立統一革命政黨和明確革命綱領。背景五:孫中山成為國民黨公認領袖學生回答: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提出了要建立一個民國政府,同時還強調注重解決民生問題,提出了“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提示:三民主義:1905年11月,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為三民主義。 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史料分析,從史料中提取關鍵信息,并進行歸納梳理,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 圖文史料并結合教材,學生自己梳理同盟會概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視頻與圖文展示,豐富課堂,增加學習趣味。 通過三民主義的解讀,讓學生意識到三民主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進而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
講授新課(三) 任務三、甘灑熱血獻青春--革命志士的奮斗閱讀教材,說一說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革命起義有哪些?起義布局有何特點?結果如何?歸納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革命起義時間領導者起義1906年劉道一、蔡紹南萍瀏醴起義1907年徐錫麟、秋瑾安慶起義1907年孫中山、黃興廣西起義1911年黃興、趙聲黃花崗起義師:1906年的萍瀏醴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但極大地提高了同盟會的聲望?!静シ乓曨l】黃花崗起義[多媒體展示“黃興絕命書”“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圖片]林覺民 字意洞,號抖飛,漢族,福建閩侯人。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留下情真意切的絕筆《與妻書》,愿犧牲自身“為天下人謀幸?!?。與黃興等革命黨人勇猛地攻入廣東總督衙門,轉戰途中受傷力盡被俘。在提督衙門受審時慷慨陳詞,最后從容就義,年僅24歲。師:上述兩幅圖片展現了革命黨人的什么精神?師:黃花崗起義雖然失敗了,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教師過渡:同盟會成立后,四次起義均以失敗告終,但這并沒有磨滅他們的志氣,黎明終將到來!1911年,另一場起義也在秘密地籌劃著?!舅伎继骄俊糠治龈锩h人領導的武裝起義相繼失敗的原因及作用?同盟會領導的多次起義,由于群眾基礎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襲擊的單純軍事冒險方式,所以最后都失敗了。 ——白壽彝《中國通史》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群眾基礎薄弱,準備不足;人員不足、彈藥缺乏、倉促起事。作用:雖遭失敗,革命黨人和群眾的英勇戰斗無疑促進了廣大人民的覺醒,在政治上打擊了清朝統治者,從而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做了準備?!緦W史崇德】根據材料分析孫中山的精神。材料一:近30年的革命生涯,11次舉行武裝起義,3次建立革命政權;一生奔走,倡導民主,反對獨裁,屢遭挫折而斗志彌堅。材料二:從“醫人”到“醫國”,提出“天下為公”、“民生主義”思想,關注民生第一人。材料三:上書李鴻章要求變法遭拒絕,遂創興中會,開始革命;1905年成立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思想,從驅除韃虜到追求民主共和;到1924年開始聯俄聯共。 提示:地處華南與沿海地區;易得到海外餉械的接濟;先奪取兩廣為根據地,然后揮師北上。結果:失敗。提示:展現了革命黨人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精神。原因:群眾基礎薄弱,準備不足;人員不足、彈藥缺乏、倉促起事。作用:雖遭失敗,革命黨人和群眾的英勇戰斗無疑促進了廣大人民的覺醒,在政治上打擊了清朝統治者,從而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做了準備。提示:愈挫愈奮的斗爭精神、心系大眾的人民情懷、與時俱進的時代思想。 史料展示分析,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學生分組討論,研讀史料,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問題能力,提高學生表達觀點的能力,培養學生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
課堂小結 孫中山先生為推翻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實現“三民主義”,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即使失敗直到臨終之際,他說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中山先生和革命黨人的不懈奮斗的革命精神、催人淚下的奮斗歷程,穿透了百年的時光,依然振聾發聵。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為進行民主共和的探索進行了組織上、思想上、實踐上的準備,最終能不能實現他們的目標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回顧本課知識,增進學生對本課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課堂練習 1、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是( )A.興中會的成立 B.廣州起義 C.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D.三民主義的提出【答案】C2、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中,沒有涉及的內容是( )A.推翻清朝統治 B.反對帝國主義 C.建立民主共和國 D.改革土地制度【答案】B3.蔡元培先生為某位重要歷史人物書寫挽聯“是中國自由神,三民五權,推翻歷史數千年專制之局”,這位歷史人物的貢獻是( )A.提出三民主義 B.最先發起武昌起義 C.創立中華帝國 D.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答案】A4.楊天石在《帝制的終結——簡明辛亥革命史》中說,孫中山不是“資產階級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下列最能印證這一結論的是(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答案】D5.1839年,林則徐在這座城市開啟了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1911年,革命黨人在這座城市高舉義旗,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史稱“黃花崗起義”?!斑@座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廣州 D.武漢【答案】C 這幾道檢測題都對應著教學目標的要求,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了解教學效果。
課后反思 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孫中山先生的早年革命事跡,要凸顯“三民主義”思想理論確定的實踐性和曲折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圖片、列表等各種形式,讓學生明白事件發展的前后因果聯系,著重培養學生的列表歸納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可以進一步提高的地方,增加歷史事件之間的前后聯系性、邏輯性,讓學生在理解中牢記歷史知識。同時,要注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遷移、聯系現實、學以致用的能力培養和鍛煉,在教學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反思得失,不斷前進。
附1:板書設計 第3單元第1課 孫中山與革命志士的奮斗
附2: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唯物史觀】
孫中山生平活動大事年表,完成任務。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三民主義的核心思想和地位。
(2)閱讀以上材料,提煉出一個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1)核心思想:民權;地位: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
(2)觀點:孫中山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理由:孫中山在上書李鴻章失敗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創辦了興中會,后整合為中國同盟會,把同盟會的民主革命綱領闡述為“三民主義”。隨后他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民國,頒布“臨時約法”。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之后,先后發動了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始終為維護共和而奔走努力。所以說,孫中山一生為革命而奮斗,為維護共和而奮斗,他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浙江省| 吉隆县| 三明市| 清流县| 新兴县| 灵寿县| 新建县| 孝昌县| 合肥市| 西藏| 广灵县| 仲巴县| 东阳市| 福海县| 类乌齐县| 新巴尔虎右旗| 塘沽区| 丹巴县| 崇礼县| 华安县| 邵东县| 重庆市| 宝清县| 荆州市| 忻城县| 綦江县| 潮安县| 湛江市| 嘉鱼县| 佳木斯市| 康马县| 察雅县| 连州市| 通化县| 长宁县| 阿图什市| 安远县| 光山县| 平昌县|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