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課前背誦1.改革開放的意義:P34—35(四個改變、三個飛躍、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2.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理論成果對應的主題、地位4.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P38第一段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四課匯報人:WPS4.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習任務(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以及意義分別是什么?(二)新時代的重要標志—主要矛盾的內容以及原因(三)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國新的歷史方位2.新時代的科學內涵和意義3.明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4.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不同角度分析)學習任務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新的歷史方位)時間節點:2012年,黨的十八大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什么時候進入新時代?194919561978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012十八大新時代19191840一、新時代的科學內涵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1. 古人云:“辨方位而正則。”我們覺的全部歷史經驗證明,認清黨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至關重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這一歷史方位認識正確的是( )①是開啟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②是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③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④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時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歷史脈絡: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奮斗目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人民期待: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歷史使命:是實現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國際地位: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2.新時代的內涵2.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進入新時代對我國的歷史意義在于( )①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②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③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④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三個“意味著”)(1)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歷史意義)(2)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政治角度)(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世界角度)延遲符可刪除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思考:新時代,我期盼( )更( )結合材料:議一議1.當今社會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基礎上,還有哪些方面存在問題?2.我國社會發展變與不變的是什么 近5年全國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組別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20%低收入組家庭 年均 6440.5 7380.4 7869.0 8333 8601月均 536.7 615.0 655.8 694.4 716.7520%中間偏下收入組家庭 年均 14360.5 15777.0 16443.0 18446 19303月均 1196.7 1314.7 1370.3 1527.2 1608以上40%家庭人口約6億人 年均 10400.5 11578.7 12156.0 13389.5 13952月均 866.7 964.9 1013 1115.8 116220%中間收入組家庭 年均 23188.9 25034.7 26249.0 29053 30598月均 1932.4 2086.2 2187.4 2421.1 254920%中間偏上收入組家庭 年均 36471.4 39230.5 41172.0 44949 44397月均 3039.3 3269.2 3431.0 3745.8 3699.7520%高收入組家庭 年均 70639.5 76400.7 80294.0 85836 85836月均 5886.6 6366.7 6691.2 7153 7153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意義: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是我國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志1. 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2. 思考:為什么主要矛盾會發生變化?物質文化需要“落后的社會生產”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1)人民需求角度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2. 新時代的主要矛盾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原因/時代背景)(2)社會生產角度——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水平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3)存在的突出問題: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變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一個變了兩個沒有變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三個牢牢3.新時代的“變”與“不變”思議展: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同角度)1.對共產黨人的要求:黨帶領人民接續奮斗,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社會革命,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中特實踐、理論、民族、時代特色,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2.對人民的要求: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每一個人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三個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增強憂患意識、防風險挑戰(偉大斗爭)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什么:內涵為什么:意義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是什么:為什么:背景怎么做:變與不變(難點)如何應對一以貫之為什么要一以貫之如何一以貫之所以說,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本課小結zrbj-0073.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這一轉變是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成就,也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起點。與此同時,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根據這些“已變”和“未變”,我們要( )①順應“已變”,提出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②順應“已變”,把改革作為新時代的中心工作③立足“未變”,牢牢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④立足“未變”,努力實現區域之間同步發展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D課堂練習4.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主要矛盾是時代變革的基本動力和顯著標識,構成時代劃分的根本尺度。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論斷( )①解決了我國當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②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客觀實際③體現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總體上顯著提高④表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已發生改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B5.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應該( )①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行到底②在實踐中固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④牢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