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本課內容圍繞“新”字展開新時代 新方位新特點 新任務新征程 新戰略新使命 新要求新思想 新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宏偉目標、“兩個一百年”戰略安排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一以貫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二4.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自主學習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夢想)要求3中國夢:本質、特點(要求)24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偉大夢想、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四個偉大”之間的關系5“兩步走”戰略安排及要求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中國夢。——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創造過輝煌的中華民族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歷過苦難的中華民族歷史角度當前實力中國古代的輝煌中國近代的苦難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P48第一段)為什么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就是要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1、中國夢的本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一、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基礎)(核心內容)(出發點、落腳點、奮斗目標)2、中國夢的意義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已成為激蕩在近十四億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3.中國夢的特點(如何實現中國夢 )(1)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與人民的關系)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①原因:②要求: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第一句)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結合起來(最后一句)(2)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夢(與個人的關系)只要每個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要求:中國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3)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 (與世界人民關系)要求:1.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2.中國共產黨如何擔當使命,實現偉大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1)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斗爭對象(原因):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要求:充分認識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3.實現偉大夢想的要求(如何實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涵蓋各個方面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涉及各個領域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家安全、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與不同問題作斗爭包括同錯誤思想、固化利益、腐敗現象、分裂勢力、霸權主義、自然災害等作斗爭。補充:手段/工具/動力(2)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原因:(1)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2)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要求:中國共產黨要不斷增強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比如,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凈化了黨內政治生態純潔了黨員隊伍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比如,堅定不移“打虎”“拍蠅”:“打虎”“帶電高壓線”“拍蠅”“無禁區”“共腐關系圈”“零容忍”“獵狐”3.實現偉大夢想的要求根本保證、決定性作用論證了這是一份具有科學性、現實性和遠大發展前景的事業。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改革開放45年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3)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原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要求:(1)我們要自覺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2)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 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3.實現偉大夢想的要求方向/路徑①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②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4.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關系①中國共產黨要不斷增強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P51)②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P52)③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P52)5.如何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建黨100周年建國10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年-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兩步走”戰略三、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實現兩步走戰略的具體要求——如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我們必須牢牢把握(1)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4)堅持深化改革開放、(5)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等重大原則,(6)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六個堅持2.抓住大有可為歷史機遇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善于創新、永不懈怠,才能不負時代的要求、歷史的期待。歷新 時 代機遇史中華民族強起來、實現偉大復興的機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領力感召力的機遇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機遇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百年邁向執政百年、進而鑄就千秋偉業的機遇3.青年如何實現中國夢?(1)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P55(2)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P55-56)青年為什么要這樣做(原因)/青年人與民族振興、國家發展的關系--P55(1)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要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始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安排及要求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新時代青年中國夢的本質本質、意義中國夢的特點(如何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實現偉大夢想的要求四個偉大之間的關系分兩步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1.(2023·浙江)因為過度墾荒放牧,寧夏西海固曾經陷入“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循環。在黨的領導下,渴望過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艱苦奮斗,治山、治水、治窮一起發力。10年后,山坡綠了,村莊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紅火了。從西海固人民夢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國夢( )A.歸根到底是中國人民的夢 B.是中國人民奉獻世界的夢C.是每個中國人夢想的總和 D.需要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實現A【詳解】在黨的領導下,通過西海固人民的艱苦奮斗,西海固人民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西海固人民夢想成真,這說明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中國人民的夢,A正確。材料不涉及中國夢與世界夢的關系,不涉及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奉獻世界的夢 ,排除B。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但不是每個中國人夢想的簡單相加,該選項中“總和”的說法錯誤,排除C。材料強調中國夢與人民的關系,不涉及中國夢需要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實現,排除D。課堂練習:2.馬克思說:“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革命先驅李大釗說:“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正是因為堅信馬克思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堅信“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甘愿舍生忘死、前赴后繼。這啟示當代中國青年( )①堅定理想信念,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②要立足于偉大夢想精神,不負時代的要求、歷史的期待③要認識到中國夢的深厚源泉和根本歸宿在于實現世界繁榮④胸懷天下、志存高遠,把為人民幸福而奮斗作為最大的幸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社會實踐人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