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節 地形圖教學目標:區域認知:結合實例了解海拔、相對高度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知道陸地主要地形類型名稱及其主要特征。綜合思維:會閱讀等高線地形圖,知道地形部位名稱以及判讀方法。地理實踐力:會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了解地形剖面圖的相關特征。學習活動一: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自主學習】1.海拔:指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 的垂直距離。 2.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 距離。 【合作探究】 了解地圖的應用1.分別寫出課件P45圖中甲、乙兩地的海拔和相對高度。2.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為什么實際看起來沒有這么高?而海拔只有1532.7米的泰山看起來卻很高?學習活動二:認識五種地形類型【合作探究】五種地形類型的特點根據課件P6~P7圖,完成下列問題:1.平原和高原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2.山地和丘陵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3.寫出圖中各點的海拔高度和地形類型。4.把下圖空白部分內容補充完整學習活動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合作探究】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根據課件P13圖,完成下列問題:①圖中A點海拔為 米,B點海拔和A點 , 因為它們位于 等高線上;②同一地圖上的等高距 ;③等高線均為 曲線;④B側等高線稀疏,坡度 (填“陡”或“緩”); A側等高線密集,坡度 (填“陡”或“緩”)。2.根據下圖內容完成下列題目:寫出圖中代號代表的山體部位的名稱。②描述每種山體部位的等高線特征。學習活動4:認識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自主學習】1.綠色表示 ,黃、褐等色表示 和 ,白色表示雪山和冰川。 2.用 色→ 色→ 色的顏色變化表示陸地上地勢由 到 的變化。 3.用 藍到 藍的變化表示海水由淺到深的變化。 【合作探究】認識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有什么優點?根據課件P22視頻的指導,完成下列剖面圖的繪制: 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線地形圖模型。【知識自我建構】【學后反思】【參考答案】【自主學習】海平面2.垂直 【合作探究】 了解地圖的應用1.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1000米。2.珠穆朗瑪峰海拔高,但是與周圍的其他高山相對高度較小,所以看起來沒有實際上這么高。泰山海拔雖然不高,但聳立在平原上,與周圍地區的相對高度大,看起來較高。學習活動二:認識五種地形類型【合作探究】五種地形類型的特點1.二者地面廣闊平坦,區別是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且邊緣陡峭。2.共同點是二者都有一定的起伏。山地海拔大于500米,且起伏大,而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3.A點為山地,海拔大約為1 200米。B點是高原,海拔大約為600米,C點是盆地,海拔大約為300米,D點為丘陵,海拔大約為370米,E點是平原,海拔大約為70米。4.學習活動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合作探究】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00 相同 同一條 相同 閉合 緩 陡2.①甲.山脊, 乙.鞍部,丙.山谷,丁.山頂,戊.陡崖。②山峰:等高線呈閉合狀態,中間高,四周低。山脊:中部高,兩邊低,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山谷中部低,兩邊高,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鞍部:相鄰兩座山峰之間的連接部位。陡崖:多條等高線重合在一起。學習活動4:認識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自主學習】1.平原和盆地 丘陵、山地 高原 2.綠 黃 褐 低 高3.淺 深【合作探究】認識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1.優點:比較直觀,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陸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缺點:高程表達不準確,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程差被忽略了。2.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節 地形圖教學目標:區域認知:結合實例了解海拔、相對高度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知道陸地主要地形類型名稱及其主要特征。綜合思維:會閱讀等高線地形圖,知道地形部位名稱以及判讀方法。地理實踐力:會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了解地形剖面圖的相關特征。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其陸地表面形態多種多樣,千姿百態(展示各類地形圖片),多種多樣的地形造就了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今天讓我們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等,了解陸地的地形。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活動一: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自主學習】1.海拔:指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離。 2.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 垂直 距離。 【合作探究】 了解地圖的應用1.分別寫出課件P45圖中甲、乙兩地的海拔和相對高度。參考答案:甲地:海拔1500米,乙地:海拔5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1000米。2.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為什么實際看起來沒有這么高?而海拔只有1532.7米的泰山看起來卻很高?參考答案:珠穆朗瑪峰海拔高,但是與周圍的其他高山相對高度較小,所以看起來沒有實際上這么高。泰山海拔雖然不高,但聳立在平原上,與周圍地區的相對高度大,看起來較高。教學活動二:認識五種地形類型【合作探究】五種地形類型的特點根據課件P6~P7圖,完成下列問題:1.平原和高原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參考答案:二者地面廣闊平坦,區別是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且邊緣陡峭。2.山地和丘陵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參考答案:共同點是二者都有一定的起伏。山地海拔大于500米,且起伏大,而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3.寫出圖中各點的海拔高度和地形類型。參考答案:A點為山地,海拔大約為1 200米。B點是高原,海拔大約為600米,C點是盆地,海拔大約為300米,D點為丘陵,海拔大約為370米,E點是平原,海拔大約為70米。4.把下圖空白部分內容補充完整教學活動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合作探究】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1.根據課件P13圖,完成下列問題:①圖中A點海拔為 100 米,B點海拔和A點 相同 , 因為它們位于 同一條 等高線上;②同一地圖上的等高距 相同 ;③ 等高線均為 閉合 曲線;④B側等高線稀疏,坡度 緩 (填“陡”或“緩”); A側等高線密集,坡度 陡 (填“陡”或“緩”)。2.根據下圖內容完成下列題目:寫出圖中代號代表的山體部位的名稱。參考答案:甲.山脊, 乙.鞍部,丙.山谷,丁.山頂,戊.陡崖。②描述每種山體部位的等高線特征。參考答案:山峰:等高線呈閉合狀態,中間高,四周低。山脊:中部高,兩邊低,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山谷中部低,兩邊高,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鞍部:相鄰兩座山峰之間的連接部位。陡崖:多條等高線重合在一起。教學活動4:認識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自主學習】1.綠色表示平原和盆地 ,黃、褐等色表示丘陵、山地和高原 ,白色表示雪山和冰川。 2.用 綠 色→ 黃 色→ 褐 色的顏色變化表示陸地上地勢由 低 到 高 的變化。 3.用 淺 藍到 深 藍的變化表示海水由淺到深的變化。 【合作探究】認識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1.分層設色地形圖有什么優點?參考答案:優點:比較直觀,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陸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缺點:高程表達不準確,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程差被忽略了。根據課件P22視頻的指導,完成下列剖面圖的繪制參考答案: 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線地形圖模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第三節 地形圖第二章 地球和地圖區域認知:結合實例了解海拔、相對高度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知道陸地主要地形類型名稱及其主要特征。綜合思維:會閱讀等高線地形圖,知道地形部位名稱以及判讀方法。地理實踐力:會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了解地形剖面圖的相關特征。學習目標重點重點難點海拔高度低,相對高度大。海拔高度高,相對高度小。1.海拔高度與相對高度海拔和相對高度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面上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乙海平面1500米500米1000米甲1.分別寫出甲、乙兩地的海拔高度。2.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1.海拔高度與相對高度2.26米1.66米?活動11.假如地板為海平面,圖中的數字代表的是海拔高度還是相對高度?2.計算出兩人的身高差,這屬于海拔高度還是相對高度?3.學校旗桿高15米,這是海拔高度還是相對高度?1.海拔高度與相對高度五種地形類型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地球表面崎嶇不平,根據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五種地形類型。2.陸地地形高原海拔一般在500以上,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的地形區2.陸地地形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海拔在500米之下、起伏不大,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丘陵海拔在200米以下、寬廣平坦平原為了更方便的了解地貌的特點,我們可以把復雜的地貌制作成等高線3.等高線地形圖地球表面崎嶇不平,如何把崎嶇不平的地形描繪到地圖上呢?3.等高線地形圖3.等高線地形圖教具展示① 圖中A點海拔為 米,B點海拔和A點 , 因為它們位于 等高線上;② 同一地圖上的等高距 ;③ 等高線均為 曲線;④ B側等高線稀疏,坡度(陡/緩) ;A側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緩) 。相等閉合陡緩100同一條相等AB1002003004003.等高線地形圖100200300400300200100讀出圖中四點的海拔高度。ABCD活動33.等高線地形圖地形素描圖等高線地形圖寫出圖中代號代表的山體部位的名稱。甲. , 乙. ,丙. ,丁. ,戊. 。山脊鞍部山谷山頂陡崖山頂鞍部山脊陡坡緩坡山谷山體的不同部位3.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閉合,數值中心高,四周低3.等高線地形圖等高線向低處凸出,海拔比兩側高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海拔比兩側低兩個山峰之間較低的部分等高線重疊在一起ABCD活動4寫出圖中各字母代表的山體部位的名稱3.等高線地形圖讀右圖,歸納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它的著色規律一般是怎樣的?它有何優點和缺點?綠色表示平原黃褐色表示高原山地藍色表示海洋4.分層設色地形圖制作原理 根據等高線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涂上不同的顏色著色規律 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淺的黃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特點 優點 能—目了然地看出陸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缺點 高程表達不準確,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程差被忽略了4.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1002003004005006000100200300400500600700AB用硬幣做等高線模型用橡皮泥做等高線制作等高線模型用硬紙殼做等高線評價每種方式的優點和缺點。1.材料易得性2.制作難度3.展示效果(等高線、等高距、各種山體部位)。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1~2題。1. 對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所在地形部位表述正確的是( )A. 甲位于山脊 B. 乙位于山谷C. 丙位于山頂 D. 丁位于鞍部2.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適合開展攀巖活動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BD讀某區域等高線分布示意圖,完成3~4題。3.圖示區域的地形主要是( )A.盆地 B.山地C.高原 D.平原4.據圖可知( )A.甲地在丙地的東北方向B.乙地海拔較甲地高C.圖中等高距為400米D.與乙地相比,丙地坡度較陡BD5.探究題: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到江西廬山旅行。此次探究任務如下表,圖1為指導教師為此次活動提供的等高線地形圖。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各題。(1)任務1:在A、B兩條小路中,選擇____小路,沿著山谷線行走,發現沿途兩側的地勢較高;選擇____小路,沿著山脊線行走,發現沿途兩側的地勢較低。(2)任務2:到____處(填圖1中字母代號)測得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填下列序號:①60米;②120米;③180米)。BAD②③(3)圖2為從漢陽峰到甲村的地形剖面圖。根據繪圖情況,初步判斷在晴天登頂漢陽峰后____(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甲村。能(4)從陡坡下山對膝關節損傷較大,應選擇通往 (甲村或乙村)方向的步道較適宜,為什么?甲村通往甲村的方向等高線較稀疏,坡度小,對關節損傷較小。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節 地形圖評價一 通過觀察地形剖面圖理解下圖示意四種地形類型的剖面。據此完成1~2題。1.圖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類型依次是(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B.山地、高原、平原、丘陵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2.對于①②③④各地的分析錯誤的是( )A.①與④的共同點是地面相對高度差較小B.①與④的相對高度大于500米C.②與③的共同點是地面起伏較大D.②與③之間的過渡區一定是盆地3.古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類型最有可能是( )A.平原 B.高原 C.大陸架 D.山地評價二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其實際應用近期,廣州市某學校地理小組就近開展了鄉土地理研學活動。下圖為該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4~6題。4.研學路線上丙地與丁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A.180米 B.280米 C.350米 D.480米5.研學路線所處的山體部位是(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6.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有公交車站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評價三 學會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7.在一幅分層設色地形圖中,周圍是一片較深的黃顏色,中間有一片綠顏色,據此我們可以判斷此地形為( )A.盆地 B.高原 C.山地 D.平原8.下列地形區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用綠色表示的是( )A.青藏高原 B.喜馬拉雅山脈C.亞馬孫平原 D.黃土高原9.山區地段的普通鐵路常采用下圖所示的“燈泡”形迂回線路,隨著科技發展和提速的需要,有些“燈泡”形線路被隧道和橋梁代替,實現了“裁彎取直”。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與鐵路線路布局圖。讀圖并結合材料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點位于C點的西北方向B.取直線路AB經過的地形部位為鞍部C.“燈泡”形線路被“裁彎取直”有利于縮短里程D.圖中鐵路采用“燈泡”形迂回線路的影響因素是氣候10.遼寧省某校地理小組開展制作山體模型、繪制與觀察等高線地形圖活動。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及工具:染色水、標注刻度的透明塑料盒、黏土、噴壺等。第一步:制作山體模型(圖1)。圖1第二步:繪制等高線地形圖。圖2 等高線地形圖繪制過程(1)圖2是某學生繪制等高線地形圖過程的照片,正確排序是 (填序號)。 (2)注水時觀察到水流匯集的山體部位是 。 第三步:觀察等高線地形圖(對比圖1、圖3)。圖3 等高線地形(3)河流A的大致流向是 。 (4)連接兩村的擬建公路中,線路②比線路①等高線稀疏,坡度較 。[實踐作業]搜集一幅小范圍山地的分層設色地形圖,繪制其地形剖面圖,并利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制作此圖的等高線地形圖模型。答案:1.(D)2.(D)3.(D)4.(B)5.(D)6.(A)7.(A)8.(C)9.(C)10.(1) ②①④③ 。 (2) 山谷 。 (3) 自西北流向東南 。 (4) 緩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地形圖 習題.docx 2.3地形圖 導學案.docx 2.3地形圖 教案.docx 2.3地形圖 課件.pptx 地形剖面圖.mp4 攀登者.mp4 等高線3D.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