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學設計教學年級:人音版三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 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2. 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和舞蹈,并對起產生興趣。3. 通過聽、唱、舞、奏等大量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運用自豪、歡快的情緒,輕柔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并創編動作為歌曲伴奏。教學過程:1. 隨音樂做律動:播放伴奏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2. 激情導入:師:同學們,愉快的音樂課開始了,今天的課堂上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瞧,它來自遼闊的大草原,今天,它想邀請我們去它的家鄉做客,你們想不想去?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小馬的家鄉的風土人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藍天白云、一望無垠的綠草地,到處呈現一派“風吹草地見牛羊”的美景,蒙古包,潔白的哈達。在大草原上,有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你們知道是哪個民族嗎?對了,了解完了,現在我們可以出發了。1.節奏練習:師:哎,你們看,路邊有個牌子,上面寫了什么?請你和我一起來拍打這條節奏。2/4 x. x |xx x| x. x | xx x||歡 迎 大家來 草 原 上做客2.師:蒙古族人民這么熱情好客,你們高興嗎?那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高興呀 (生自由回答)老師也很高興,看老師是怎么表達的2/4 6. 1|65 6 | 2. 5| 32 3 |指導演唱聲音:讓我們把聲音放開,用彈性的聲音,歡快的唱一唱3.后十六分音符師:“唱的真不錯,我們繼續走吧,你們聽‘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這是什么聲音啊?”師:“原來是有馬兒正向我們跑來,誰能來模仿馬蹄聲?(XXX)師:“接下來要增加難度嘍,請你來拍打這條節奏”2/4 X 0 X 0 | X XX X |師:“馬兒說了,既然要到我們美麗的大草原,那得夸夸我們呀”(草兒青青,羊兒肥)三.聆聽歌曲1.聆聽第1遍師:“瞧,我們到了,這就是美麗的大草原,蒙古族人民過著游牧的生活,長期居住在草原上,潔白的羊群、奔馳的駿馬和綠綠的草原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面,你們聽,有一群蒙古族的小牧民唱著歡快的歌向我們走來了。”師:“孩子們,大草原的歌聲美嗎?聽了小牧民的演唱你感受到了什么?”2.復聽歌曲師:“那小牧民在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歌曲的速度又是怎樣的呢?再來聆聽一遍。”揭題:師:“今天呀,牧民們要在美麗的大草原上舉行一年一次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會有騎馬、摔跤、射箭等傳統體育項目,還有歌舞表演,我們是不是也得帶去個節目呀?那我們趕快學習《我是草原小牧民》這首歌曲吧。”4.學唱歌曲1.用“噠”模唱全曲2.隨伴奏朗讀歌詞3.接唱師:“老師也想來當一回神氣的小牧民,讓我們來比一比。”4.指導聲音前倚音是用來裝飾后面音符的,這樣的演唱能更好的表現羊兒的可愛形象激發學生表現出小牧民的喜悅心情,自豪的情感,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5.完整演唱整首歌曲6.加入打擊樂器師:“可愛的小馬又來了,來接我們去草原,帶著我們的歌聲,帶著我們的笑容,一起去擁抱大草原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