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學游戲,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的認識,20以內進位加法,復習與關聯。對比新舊教材內容,發現有以下變動:1.原有的“準備課”、“位置”及“認識鐘表”等單元被取消,但知識沒有消失,相關的教學內容被巧妙地融入至全新的數學游戲環節之中,這樣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2.原教材中“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與“6-10的認識和加減法”兩個單元中間隔了個認識圖形,現在是挨著的,確保在教學過程中能保持連貫性,形成整體知識網絡。3.原“認識圖形(一)”單元現已明確為“認識立體圖形”,以更精確地指導學生進行圖形認知學習。4.原先的準備課現已轉化為寓教于樂的數學游戲形式。借助找尋、互動玩要及認知辦識等一系列活動,更有效地推進幼小銜接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穩的過渡與適應過程。總之,數學新教材更加注重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情境相結合,通過引入更多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案例,以助于學生更直觀、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和基本原理。二、學情分析現在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都受過系統的幼兒教育有,強烈的求知欲,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并通過以后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教學難點: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1-20的數數,理解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5以內數的加減法,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認識基本的立體圖形,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理解“湊十法”的原理。2、過程與方法:通過數學游戲和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參與感。運用實物操作和圖形展示,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概念。通過小組合作和討論,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勵學生勇于嘗試,不怕犯錯,培養解決問題的信心。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體會數學的實用性。教學措施1.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通過故事、游戲、兒歌等形式引入數學知識。2.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如實物、模型、圖片等,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數學概念。3.注重課堂常規的培養,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4.設計多樣化的練習和活動,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5.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和個別輔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六、教學進度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一 9.2—9.6 常規教育/數學游戲 5二 9.9—9.14 數學游戲 6三 9.18—9.20 一、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3 中秋節四 9.23—9.279.29 一、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6五 9.30 一、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1 國慶節六 10.8—10.12 一、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5七 10.14—10.18 二、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5八 10.21—10.25 二、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5九 10.28—11.1 二、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5十 11.4—11.8 三、認識立體圖形 5十一 11.1—11.15 四、11-20的認識 5十二 11.18—11.22 四、11-20的認識 5十三 11.25—11.29 四、11-20的認識 5十四 12.2—12.6 四、11-20的認識 5十五 12.9—12.13 五、20以內的進位加法 5十六 12.16—12.20 五、20以內的進位加法 5十七 12.23—12.27 五、20以內的進位加法 5十八 12.30—1.3 六、復習與關聯 4 元旦十九 1.6—1.10 六、復習與關聯 5二十 1.13—1.17 期末測評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