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名著閱讀《西游記》考點題型1.了解作者吳承恩及作品背景。2.掌握故事梗概:需要了解從孫悟空出世到大鬧天宮,再到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的過程。3.欣賞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語言:需要通過閱讀《西游記》中的經(jīng)典片段,體會其獨特的文學風格和語言魅力。4.簡要分析主要人物:需要了解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并進行簡要分析。5.分析作品主題:需要理解《西游記》所表達的主題。6.提高閱讀整本書的能力:需要通過課內(nèi)外結(jié)合的方式,掌握閱讀長篇小說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7.常考知識點梳理。知識考點梳理歸納1、吳承恩及作品背景:《西游記》是中國明朝嘉靖年間(1522 —1566)的著作,作者是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居士。《西游記》是吳承恩中年時期寫成初稿,后來經(jīng)過潤飾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積累下來并在民間流傳的有關唐僧取經(jīng)的文學作品和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西游記》的背景是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將錫仗袈裟賜與玄奘,觀音上臺言大乘佛法的妙處,玄奘愿去西天,太宗封其為“御弟圣僧”起,受命取經(jīng)啟程,師徒四人一路歷經(jīng)艱難險阻,九九八十一難,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終成正果。2、《西游記》故事梗概:第一部分(1~7回):描述孫悟空的身世以及他一身本領的來源,交代它被眾猴擁立為王,大鬧天宮,結(jié)果被如來佛降伏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8~12回):主要寫了唐僧的身世以及西天取經(jīng)的緣由,包括如來佛造經(jīng),魏征斬龍,唐太宗冥游,唐僧應詔出發(fā)取經(jīng)。第三部分(13~100回):描述了師徒四人在取經(jīng)的路途中降妖伏魔,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jīng)的故事。3、欣賞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語言:《西游記》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其獨特的文學風格和語言魅力在其眾多經(jīng)典片段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1. 大鬧天宮:這是《西游記》開篇就講述的經(jīng)典片段,描繪了孫悟空的出生到被鎮(zhèn)壓的過程。其中,孫悟空與十萬天兵天將對峙的場景,以及他被送到太上老君丹爐煉化的過程,都展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生動的描繪手法。2. 三打白骨精:這個片段體現(xiàn)了師徒關系的最經(jīng)典詮釋。白骨精變成了美女、老太太和老頭一家三口,來迷惑唐僧。這個故事既富有戲劇性,又帶有諷刺和幽默的元素,展現(xiàn)了孫悟空的聰明才智和唐僧的愚昧固執(zhí)。3. 途徑女兒國:這個片段中,唐僧師徒四人途徑女兒國,面對國王和民眾的挽留,唐僧始終堅定地拒絕了誘惑,堅持取經(jīng)的使命。這個故事既展現(xiàn)了唐僧的佛性,又反映了人性的弱點,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4. 取經(jīng)成功后的封位:在取經(jīng)成功后,按照功勞分封佛位和菩薩位置。這個片段體現(xiàn)了作者對功績和付出的重視,同時也傳達了歷經(jīng)艱險才能成就自己的道理。作者運用了豐富而生動的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使得小說更加生動形象,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同時,作者還善于運用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使得小說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更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主要的角色形象和特點,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意義:人物 稱謂/情節(jié)/性格孫悟空 稱謂變化:石猴(出生時)→美猴王(因帶群猴進入水簾洞成眾猴之王)→孫悟空(學藝時菩提祖師所取)→弼馬溫(天界所封官職) →齊天大圣(自封,天庭被迫承認)→孫行者(唐僧所取)→斗戰(zhàn)勝佛(佛祖冊封) 情節(jié)串聯(lián):大鬧天宮→大鬧黑風山→大鬧五莊觀→三打白骨精→火云洞智取紅孩兒→車遲國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調(diào)芭蕉扇→假合真形擒玉兔 優(yōu)點:敢作敢為、敢于反抗壓迫、愛憎分明、疾惡如仇、無所畏懼、勇敢機智、幽默; 缺點:桀驁不馴、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惡作劇。機智勇敢,愛憎分明,嫉惡如仇,對唐僧忠心耿耿。他具有強烈的正義感和保護弱者的精神,擅長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在取經(jīng)過程中,他擔任了團隊的主要戰(zhàn)斗力量,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策略。他能身化猴子,會七十二變,可以隨心所欲變化各種形象,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孫悟空的寓意在于,他象征了人類的智慧和勇氣。通過孫悟空的形象,作者告訴讀者,只有充實自己的頭腦,才能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孫悟空身上所具有的超凡能力也寓意了人的潛能和可能性,給人以鼓舞和啟示。唐僧 稱謂變化:江流(金山寺法明和尚所取)→玄奘(十八歲受戒所得法名) →唐僧(唐太宗所封, “御弟圣僧”)→三藏(唐太宗所賜法號) →旃檀功德佛(佛祖冊封) 情節(jié)串聯(lián):四圣試禪心→尸魔三戲唐三藏→鬼王夜謁唐三藏→計脫女兒國→玄英洞唐僧供狀→唐長老不貪富貴 優(yōu)點: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缺點:易信讒言、有時好壞不分。 誠心向佛,頑固執(zhí)著,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他有極高的佛經(jīng)造詣,勇敢面對困難。他作為團隊的領導者,具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始終引導著團隊前進。在困難面前,他表現(xiàn)出堅韌不拔的精神,為團隊樹立了榜樣。唐僧的寓意在于,他代表了人類的追求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唐僧的形象,作者告訴讀者,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須具備正直善良的品格,并且始終堅持。豬八戒 (淄博2013) 稱謂變化:天蓬元帥(在天宮掌管天河兵馬)→豬剛鬣(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豬悟能(觀音菩薩給其摩頂受戒后所起的法名)→豬八戒(為讓其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凈壇使者(佛祖冊封) 情節(jié)串聯(lián):高老莊招親→大戰(zhàn)流沙河→四圣試禪心→義激美猴王→助力敗魔王 優(yōu)點:忠心耿耿、知錯就改、善良憨厚、聰明機智、戰(zhàn)斗勇猛;缺點:取經(jīng)意志不堅定、喜歡搬弄是非、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豬八戒的形象是貪吃、懶散、自私,但也有著忠誠善良的一面。他的性格比較直率,喜歡開玩笑,常常成為故事中的喜劇角色。雖然他有著一些缺點,但他的形象也代表了人類的弱點和缺陷,讓讀者對他產(chǎn)生同情和理解。沙僧 稱謂變化:卷簾大將(在天庭時的官職)→沙悟凈(觀音點化后所賜法號)→沙僧(唐僧見他落發(fā)后的模樣頗有和尚之風,因此給他取了別名“沙和尚”,簡稱“沙僧”)→金身羅漢(佛祖冊封) 情節(jié)串聯(lián):失手打破玉玻璃→木叉奉法收悟凈→真沙僧怒打假悟凈→小雷音寺遇難 優(yōu)點: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忠心不二;缺點:沉默寡言、缺乏主見。他默默無聞地承擔起團隊的重體力工作,他的性格穩(wěn)重,雖然不善于言辭,但做事踏實、負責,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沙僧的形象也代表了人類的善良和忠誠,讓讀者對他產(chǎn)生敬意和信任。白龍馬 稱謂變化:敖烈(西海龍王三太子)→白龍馬(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后來被觀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佛祖冊封) 情節(jié)串聯(lián):縱火燒明珠→寶象國斗黃袍怪 優(yōu)點:任勞任怨、英勇忠義;缺點:頑劣任性、目無尊長。5、《西游記》中的主題思想:《西游記》的主題豐富而多元,其中之一是表現(xiàn)孫悟空的勇敢斗爭和反抗專制壓迫的精神。孫悟空身世非凡,擁有超人的能力和智慧,但他并不滿足于此,還積極反抗專制壓迫和黑暗勢力。他的斗爭精神和反抗精神代表了人民群眾對于社會不公和專制壓迫的反抗和不滿。另一個主題是揭示社會矛盾和批判現(xiàn)實。小說中描寫了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如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權力濫用、壓迫百姓等。同時,通過對孫悟空和其他角色的描寫,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缺陷,如自私、貪婪、虛榮等。這些主題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xiàn)實和問題,也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批判和思考。此外,《西游記》還表達了懲惡揚善的主題。小說中描寫了許多妖怪和魔頭,他們代表了邪惡和黑暗勢力,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痛苦和災難。而孫悟空和他的伙伴們則代表了正義和光明,他們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zhàn)勝了邪惡勢力,取得了勝利。6、常考知識點:①《西游記》中,師徒一行經(jīng)過千難萬險,終得正果。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②《西游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大戰(zhàn)牛魔王、偷吃人參果 真假美猴王、三調(diào)芭蕉扇、豬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車遲國斗法、女兒國奇遇等。③《西游記》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節(jié)是:孫悟空大鬧天宮。④《西游記》中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別是: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⑤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別是如意金箍棒、九齒釘耙、降妖杖。⑥《西游記》中,白骨精先后變?yōu)槊琅⒗蠇D人、老翁來哄騙唐僧,但都被孫悟空一一識破,這就是廣為流傳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⑦《西游記》中,孫悟空在取經(jīng)之初意志并不是很堅定,曾經(jīng)兩次返回花果山:一次是孫悟空打死強盜時,唐僧埋怨他殘害生靈,他不服,返回花果山,后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邊;一次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他濫殺無辜,他一氣之下,返回花果山,后來唐僧在寶象國遇難時,豬八戒用激將法將其請出。⑧《西游記》中,成為唐僧師徒取經(jīng)路上最大障礙的家族是牛魔王家族。主要困難是:火云洞洞主紅孩兒三昧真火的考驗、牛魔王之妻鐵扇公主芭蕉扇的刁難。⑨《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在取經(jīng)路上遇到了各種妖魔鬼怪,其中一些妖怪有著特殊的能力或法寶,比如黃風怪的三昧神風、金翅大鵬雕的陰陽二氣瓶、蝎子精的倒馬毒樁等。【經(jīng)典情節(jié)梳理】大鬧天宮(第五~七回):孫悟空因王母娘娘設“蟠桃勝會”沒有邀請他而大鬧瑤池,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zhuǎn)金丹,回到花果山吃酒時覺得不好吃,又去瑤池偷酒回去,與眾猴擺起了“仙酒會”。玉帝派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孫悟空大戰(zhàn)十萬天兵和二郎神,后被太上老君暗算,不幸被擒,被投進八卦爐,結(jié)果反而煉成了火眼金睛,逃出八卦爐后,把天宮打得一片狼藉。四圣試禪心(第二十三回):黎山老母和觀音、普賢、文殊三位菩薩變成一母三女,試探唐僧師徒取經(jīng)的決心。好色的豬八戒沒能經(jīng)受住考驗,想要把三女都娶做妻妾。黎山老母讓八戒把手帕頂在頭上,遮了臉撞天婚,八戒跌得嘴腫頭青,最后又試穿珍珠篏錦汗衫兒,被繃在樹上。唐僧、孫悟空、沙僧三人經(jīng)受住了考驗。大鬧五莊觀(第二十四~二十六回):唐僧師徒路經(jīng)萬壽山五莊觀,豬八戒攛掇孫悟空去偷人參果,徒弟三人偷吃了觀里的人參果,被道童辱罵后,悟空推倒了人參果樹,師徒被扣留,兩番逃走都被抓回。悟空請來觀音菩薩醫(yī)活果樹。師徒繼續(xù)西行。三打白骨精(第二十七回):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一變女子,二變老婦, 三變老翁,來欺騙唐僧,每次都被孫悟空識破,前兩次白骨精均化出元神逃走,最后一次被悟空定住元神打死。而唐僧以為悟空打死了三個無辜的人,加上八戒屢進讒言,唐僧一氣之下趕走了悟空。義激美猴王(第三十一回):悟空被逐后,唐僧、沙僧落入黃袍怪之手,八戒向悟空求助,悟空不答應。八戒用激將法,謊稱妖精咒罵悟空是潑猴,激怒悟空,促使悟空重出花果山。真假美猴王(第五十七、五十八回):孫悟空打死強盜,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六耳獼猴假冒悟空,打傷唐僧,搶走青氈包袱。后來真假猴王大戰(zhàn),眾神均無法分辨(諦聽認出但不便言明)。最后,如來佛識破六耳獼猴,悟空一棍將他打死,師徒團聚。三調(diào)芭蕉扇(第五十九~六十一回):唐僧師徒被火焰山所阻,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一調(diào))公主扇走了悟空,后來悟空變成蟲子進入公主肚子里,迫使公主答應借扇,但借來的是假扇,火越扇越大;(二調(diào)) 悟空變成牛魔王的樣子,騙取真扇,卻又被變成八戒的牛魔王騙了回去;(三調(diào))悟空與牛魔王大戰(zhàn),佛祖和玉帝派來各路神佛相助,悟空降伏牛魔王,借到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的火,過了火焰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