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第一章知識點復習科學并不神秘一、科學在我們身邊(1)科學的任務: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2)科學的研究對象:自然現象(3)科學研究要善于觀察,勤于實驗。二、科學改變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伽利略對教堂吊燈的擺動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奧斯特偶然發現電流使磁針發生偏轉的現象,最終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古希臘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第谷和開普勒等人通過長期的天文觀測和分析,并找到了行星運動規律。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了肉湯變質是空氣中的細菌引起的,否定了“自然發生說”。道爾頓、阿伏伽德羅等科學家認為物質是由原子和分子構成的。三、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1.科學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2.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白色污染、汽車尾氣的污染、核電站泄露造成的污染、克隆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科學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第二節 科學測量一、長度的測量:測量的含義: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1、測量工具:刻度尺(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長度單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等。國際單位是米。3、單位換算:1千米== 1000米 ,1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1米=103毫米=106微米 =109納米4、感受長度的大小:1臂展≈身高=160厘米;1步幅≈0.5米;1拃≈20厘米;1指寬≈1厘米。教室長10步幅,約5米;課桌長4拃,約0.8米;科學課本厚1指寬,約1厘米。5、特殊長度單位:納米、光年。1光年=9.4653×1012千米6、刻度尺的構造示意圖最小刻度(分度值) 指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相鄰兩個刻度之間的距離)量程 指一次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注意事項 測量所能達到的精確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的。★7、長度的測量①選正確: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量程和準確度的刻度尺。②放正確:①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如零刻度線已磨損,可以用其他的整數刻度線量起),②刻度線緊靠被測物體。③看正確: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可斜視。④讀正確:讀數時要估計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數第二位決定的。⑤寫正確:測量結果=準確值+估計值+單位。。8、其他的測量儀器有聲納、雷達、激光測距儀★★9、長度的特殊測量法。*積累法:利用積少成多,測多求少的方法來間接地測量。1、要測科學書內一張紙的厚度:①先將科學書除去封面后壓緊,用刻度尺測出總厚度為L;②數出測量部分的張數n;③可算一張紙的厚度d=L/n。 。2、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①將細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用刻度尺測量出纏繞細銅絲的總長度為L;②數出纏繞部分銅絲的圈數為n;③用總長度除以圈數得出銅絲的直徑d=L/n。*滾輪法:測量操場的周長。可先測出一個輪子的周長。當輪子沿著曲線從一端滾到另一端時,記下輪子滾動的圈數。長度二周長X圈數。*化曲為直法:測地圖上的公路、鐵路、河流長,測硬幣周長等。方法:用一根沒有彈性的棉線與待測的曲線完全重合,然后把棉線拉直,測出棉線上起點和終點間的直線距離即可。*平移法:測球的直徑,測圓錐的高等。★9、長度測量誤差分析①測量時皮尺拉的太緊,測量結果會偏小; ②測量時皮尺拉的松弛,測量結果會偏大;③鋼尺夏天和冬天相比,測量結果夏天比冬天小; ④木尺受潮以后,測量結果會偏小。二、體積的測量1、體積的概念: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2、體積的單位:國際單位是米3(1)固體體積:米3、分米3、厘米3 等 符號:m3 dm3 cm3(2)液體體積:升、毫升。 1升 =1分米3= 1000毫升 ; 1米3 = 1000升 ;1毫升 = 1厘米3(注:固體體積不可用升、毫升表示,升、毫升只能表示液體體積)3、體積的測量:(1)液體體積的測量:測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相同點:量筒和量杯都沒有零刻度線。不同點:量筒的刻度均勻,量杯的刻度不均勻,刻度上密下疏。(2)量筒的使用方法:★4、量筒的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和最小刻度。②放: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③看:視線與 中央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④讀:不需要估讀。⑤記:寫下數值以及單位。★5、誤差分析俯視,會使讀數偏大;仰視時,會使讀數偏小。(虎大羊小)量筒越細,刻度間隔大,讀數才準確。(小量程一般較精確)★★★6、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①排水法(在水中下沉的物體)②沉墜法或針壓法(浮在水面的物體)例如:測小石塊的體積。所用器材:小石塊、量筒、細線等。步驟:①在量筒中加入適量(適量的含義: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沒物體,且水和石塊的總體積不會超過量筒的量程)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②用細線系住小石塊,輕輕放入量筒中,讀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V2。③計算:小石塊的體積V= V2—V1(先測V2再測V1時,取出小石塊時會帶出少量水,使結果有誤差,小石塊體積偏大)( 測量不規則物體時,若被測量物體能溶于水或能吸水,則測量得出的體積均偏小)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用刻度尺測量,然后用體積公式計算。三、溫度的測量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測量工具:溫度計。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酒精沸點78℃,故不能測沸水;水銀熔點-39℃,故北方冬天不適用)3、常用單位:攝氏度,符號用“0C”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0C,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C,把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讀數方法:37℃,讀作:37攝氏度;-52.3℃ 讀作:零下52.3攝氏度★4、溫度計的使用方法:①根據測量目的,選擇量程適當的溫度計。觀察它的最小刻度。②玻璃泡與被測物充分接觸,但不要碰到容器內壁或底部。③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物體。④讀數時眼睛平視液面(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⑤記錄讀數:注意單位及是否零下。★5、體溫計:①測量范圍35—420C,最小刻度0.10C;②玻璃泡大,玻璃管較細,準確度高;玻璃泡與玻璃管中間有一段細小的彎曲,(體溫計取出時,彎曲部分會自動斷開,水銀柱不會回落)因此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常用溫度計 體溫計最小刻度(分度值) 一般為1°C 0.1°C刻度范圍 一般為0 ~ 100°C 35 ~ 42°C結構 玻璃泡容積相對比較小,毛細管粗細均勻 (1)玻璃泡容積大而內徑很細;(更精確) (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 (可離開被測物讀數)讀數時 不能離開被測物體 可以離開被測物體;用之前需要甩(不甩示數只升不降)6、其他的溫度計: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色帶溫度計、衛星遙感測溫度、紅外線測溫儀等。7、測量過程中會錯誤與誤差項目 含義 特點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一定存在,不可避免錯誤 由于錯誤地使用工具、錯誤的測量方法或錯誤的讀數方法造成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可以避免減小誤差的方法:①用更加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測量方法。②多次測量求平均值。★★8、補充:伽利略溫度計1、工作原理:氣體的熱脹冷縮性質。2、現象:環境溫度升高時,管內液柱下降;環境溫度降低時,管內液柱上升;3、缺點:①受大氣壓影響,測量不準確;②不易攜帶。4、提高精確到的方法:玻璃泡做得更大一些;玻璃管做得更細一些。第三節 像科學家那樣探究★一、科學探究的一般環節:提出問題——建立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方案——獲取事實與證據——檢驗假設(得出結論)——評價與交流二、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1)控制變量法: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只改變其中一個變量,而保證其他變量不變。(2)類比法:從熟悉事物的屬性中推論出不熟悉事物具有相同屬性的方法。(3)等效替代法:將一些難以觀察測量的量用其他同類型量替換。(4)轉換法:將不易研究測量的量用有因果關系的量來體現。★★★三、科學實驗探究題考點(一)、實驗材料選擇的要求1、種子:籽粒飽滿植物:同種植物,生長狀況相同動物:健康狀況、性別、年齡基本相同2、數量相同且一般為多個(二)、實驗設計時需要遵守的原則1、對照原則:設置對照,使實驗結論更有說服力2、等量原則:每次實驗所加試劑量相同3、單一變量原則:要研究量為唯一變量,其他量控制相同4、平行重復原則:實驗的對象(樣本)盡量多一些。目的是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5、多次實驗的目的:①為了得到一個結論:多次實驗是為了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有普遍性。②了得到一個數據:多次實驗是為了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三)、科學探究過程1:提出問題:問題模式:研究對象與變化因素是否有關呢?表述格式(疑問句): (1)........和......是否有關? (2)........因素對........的影響?2:建立猜想或假設表述格式(注意“可能”兩字): (1)........可能受.....的影響 (2).......可能和.......有關3、實驗結論:表述格式: (1)在.......相同時,........怎樣........怎樣。相同因素條件下,研究對象和變化因素有關時,應具體寫出兩個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2)相同因素條件下,研究對象和變化因素存在何種規律。4、實驗方案的評價(不足之處)沒有設置對照實驗? 答案:缺少對照實驗沒有遵循等量原則? 答案:每次實驗應加入等量的試劑。(3)實驗樣本選擇1個而不是多個?答案:樣品數量太少,實驗結果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規律。(4)實驗次數只有一次,沒有重復實驗? 答案:只有一次實驗,實驗結果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規律。(5)對比實驗中有兩個變量?答案:存在兩個變量,不遵循單一變量原則。(6)實驗操作是否符合規范、實驗器材選擇是否合理、實驗數據選取是否具有代表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