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五上勞動與技術《8.采菊東籬見南山》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讓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詞中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2. 通過動手實踐,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動手能力。3.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二、教學重點:1. 理解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2. 學會制作簡單的園藝作品。三、教學難點:1. 詩句意境的理解與表達。2. 園藝作品的制作技巧。四、教學準備:1. 詩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文本。2. 園藝工具(如花盆、土壤、種子等)。3. 相關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五、教學過程:(一)導入1. 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的古典詩詞,激發學生對詩詞的興趣。2. 介紹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背景和意境。老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李白的《靜夜思》,大家還記得那首詩嗎?誰能背誦一下?學生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老師:非常好,A同學背得一字不差。那么,大家對古典詩詞感興趣嗎?為什么?學生B:我挺感興趣的,因為古詩詞里有很多美麗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老師:說得好。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不僅承載著歷史,還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情感。今天,我們來學習陶淵明的一句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出自陶淵明的《飲酒》詩組,大家知道陶淵明是誰嗎?學生C:他是東晉時期的詩人,以隱逸生活著稱。老師:對,陶淵明被譽為“五柳先生”,他熱愛自然,追求簡樸的生活。這句詩描繪了他在田園生活中采菊時的閑適心境。那么,這句詩的意境你們能感受到嗎?學生D:老師,我覺得這句詩描繪了一種遠離塵囂、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老師:非常貼切。這句詩不僅表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內心的寧靜和超然。通過學習這樣的詩句,我們不僅能欣賞到語言的美,還能體會到詩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態度。(二)新課學習1. 講解詩句的意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2. 分析詩句中的修辭手法,如對仗、擬人等。3. 學生分享對詩句的理解和感悟。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請大家先朗讀一遍這首詩,然后我們一起來探討它的意境。學生A:老師,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我感覺詩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老師:很好,A同學已經感受到了詩中的意境。那么,大家再仔細看看,詩中有哪些具體的景物描寫,它們是如何表現春天的?學生B:老師,詩中有“柳絮隨風輕舞”這樣的句子,我覺得這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好像柳絮是有生命的,隨風起舞。老師:非常棒的觀察,B同學指出了詩中的擬人手法。那么,除了擬人,你們還能找到其他的修辭手法嗎?學生C:老師,我覺得“碧波蕩漾映晚霞”這句詩中用了對仗,"碧波"和"晚霞","蕩漾"和"映",都是對得很工整的。老師:對,C同學說得對。對仗是古詩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它讓詩句讀起來更加和諧優美。現在,我想請同學們分享一下,你們對這首詩有什么個人的理解和感悟?學生D:老師,我覺得這首詩不僅僅是寫景,它還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贊美。讀完之后,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師:D同學的分享很有深度,詩歌確實能夠激發我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生活的熱愛。大家在學習古詩時,不僅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體會詩人的感情和思想。(三)動手實踐1. 介紹園藝制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2. 學生分組進行園藝制作,可以選擇種植花草或制作盆景。3. 教師巡回指導,解答學生的問題。老師:接下來,我們進入動手實踐環節。通過親手制作園藝作品,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詩中描繪的自然景象和田園生活。首先,我將向大家介紹園藝制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學生A:老師,園藝制作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呢?老師:問得好,A同學。園藝制作通常需要鏟子、園藝剪、土壤、種子或幼苗,以及一些裝飾用的石子或小裝飾品。接下來,我會演示如何種植花草和制作盆景。大家要注意觀察,學習正確的種植方法和修剪技巧。學生B:老師,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選擇種植什么植物?老師:當然可以,B同學。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的花草或樹木。不過,要注意選擇適合我們當地氣候和環境的植物,這樣它們才能更好地生長。學生C:老師,制作盆景有什么特別的技巧嗎?老師:制作盆景需要一定的藝術感和耐心。首先,選擇一個合適的盆器,然后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來布置。要注意植物的高低、疏密和色彩搭配,使整個盆景看起來和諧美觀。在修剪時,要考慮到植物的自然形態,盡量保持其自然美。學生D:老師,我們完成后需要怎么照顧這些植物呢?老師:問得好,D同學。完成園藝作品后,需要定期給植物澆水、施肥,并且根據需要進行修剪。同時,要注意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及時處理病蟲害問題。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你們不僅能夠學到園藝知識,還能培養自己的責任心和觀察力。老師:現在,請大家分成小組,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園藝項目開始動手實踐。我會在旁邊指導,確保大家都能順利完成任務。讓我們開始吧!(四)作品展示與評價1. 學生展示自己的園藝作品,分享制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2.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評,鼓勵學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3.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學生A:老師,這是我做的園藝作品,我用了多種多樣的植物,還設計了一個小噴泉,希望能讓整個作品看起來更有生氣。教師:哇,這個作品真的很吸引人!你選擇的植物搭配得非常和諧,小噴泉也很有創意。你能分享一下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你是如何克服的嗎?學生B:當然可以。最大的挑戰是保持植物的平衡,因為不同植物對水分和光照的需求不同。我通過查閱資料和向園藝中心的工作人員咨詢,學習了如何合理安排植物的位置和照顧它們。教師:很好,你不僅動手實踐,還主動學習和解決問題。現在,我們來互相評價一下,看看其他同學的作品,大家有什么建議或者想法嗎?學生C:我覺得這個作品的色彩搭配很美,但可能需要更多的低矮植物來填補空隙,讓整個布局看起來更豐滿。學生D:我同意甲同學的看法,另外,如果在噴泉周圍增加一些小石子或者裝飾性的小橋,可能會讓水流的效果更加突出。教師:大家的建議都很有建設性,互相學習和提出意見是進步的重要途徑。現在,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園藝作品展示非常成功,同學們不僅展示了自己對園藝的理解和創意,還通過互評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希望大家繼續保持這種探索和學習的熱情,將來的園藝作品一定會更加出色。(五)課堂小結1.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鞏固詩句的意境和園藝制作技巧。2.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激發學生對勞動的熱愛。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呢?學生A:老師,我們學習了園藝制作技巧。老師:那么園藝制作中,我們學到了哪些技巧呢?學生C:老師,我們學會了如何選擇合適的植物,以及如何搭配顏色和形狀來美化我們的環境。老師:對,這些技巧非常重要。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培養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尊重。勞動是美好的,它能讓我們創造美麗,享受成果。你們有什么感想嗎?學生D:老師,我覺得通過勞動,我們可以更加珍惜我們的勞動成果,也更加熱愛我們周圍的環境。老師:說得好!希望你們都能將這種熱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能積極勞動,創造美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六、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并在動手實踐中提高了勞動技能。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詩句的內涵,以及如何在園藝制作中融入詩句的意境,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