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知識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第2、3、4、5、6課)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4課)唯物辯證法(3課)社會歷史觀(5課)人生觀、價值觀(6課)辯證唯物論(2課)繼承優秀傳統文化(7課)吸收外來有益文化(8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9課)哲學(第1課)文化(第3單元)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看世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蘇格拉底哲學你認為哲學是什么?24240425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242404252024年3月 14 日晚," 宇宙網紅 " 馬斯克又承包了熱搜。7、政爾八經科技富豪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于3月14日實施了星艦(Starship)火箭的第三次試飛,這次測試中星艦在低軌道巡航時比上兩次測試飛得更遠,飛行持續了大約一小時,但在重返大氣層時在印度洋上空解體失聯。在SpaceX星艦第三次試飛在飛行器失去信號后,馬斯克仍非常高興充滿信心,并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星艦將使生命多行星化”,隨后SpaceX官方賬 號轉發了這條推文。馬斯克不斷發射星艦是人類的一種什么活動?你如何看待馬斯克面對發射“不成功”的這種態度?屬于人類對太空的科學研究活動。既有人類的實踐活動,也有對太空的認識活動。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星艦的發射也是如此。我們既要對它的未來充滿信心,也要有勇氣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對于星艦第三飛,大多數網友表示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但其中也有不少人嘲笑和擔憂的聲音3、網友產生這些不同的觀點,你如何看待這種情況?意識形態不同?角度不同?認識方法?實踐水平差異?思維能力?知識水平不同?依據不同?生理素質?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到主體和客體因素的影響。為什么有分歧?可能因為:7、政爾八經2023 年 4 月 20 日,星艦的完整版本首次嘗試發射,火箭飛行幾分鐘后在空中爆炸,嚴重破壞地面基礎設施并引發了環境問題。去年11月第二次試飛,星艦實現了成功的一二級分離,但一級火箭在分離之后在空中爆炸了,二級因速度不夠導致切入軌道失敗。對于這次,馬斯克說“當然第三次飛行是比前兩次飛行更好的火箭。”這次任務宣告提前結束,但顯然已取得了重大進步于是,有人評論說:“這次飛 行看似失敗,實則成功了!”4、你如何理解“看似失敗,實則成功了”?(隨便說、隨心說)5、對于第三次飛行來說,前面兩次飛行完全是徒勞白費的嗎?滴水石穿,每次試飛都是經驗的積累,失敗不可怕,每次失敗都是成功的墊腳石。這正好體現了哲學中“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1.1 追求智慧的學問總議題:哲學有什么用?環節一:感悟哲學的內涵和起源環節二:理解世界觀和哲學的關系環節三:把握哲學與具體科學關系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24240425什么是哲學?議一議:哲學的定義是什么?談談泰勒、老子的哲學思想是怎么產生的?下面,我們來“推開哲學的大門”……一、哲學的起源1.哲學的本義:P3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學都是正確的,哲學有正確和錯誤、科學和非科學之分。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注意:哲學≠智慧;哲學≠文化,哲學屬于文化Philosophy源自希臘的西方學術名詞翻譯。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愛 + 智慧 =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泰勒斯提出 的觀點老子得出 的結論。泰勒斯觀察洪水,閱讀尼羅河每年漲退記錄,并親自查看水退后的現象,發現洪水退去之后留下肥沃的淤泥,糧食的胚芽從淤泥中長出,糧食又孕育了萬物。“水”是萬物的本原“道法自然”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老子觀察天地萬物,發現大自然遵循著自己的規律,并且周而復始。“人法地(人們依據于大地而生活勞作),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于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結合視頻,談談泰勒斯、老子的哲學思想是怎么產生的?按:實地考察屬于實踐活動且泰勒斯一直游歷于中亞北非各國,就像孔子周游列國一樣,用他的豐富的實踐經驗成就了偉大的哲學觀點(1)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改造世界角度,側重來源)2.哲學的產生 P3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人類從事的兩項基本活動)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2)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認識世界角度,側重起點、開始)百家爭鳴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馬克思主義不同時代,產生不同的哲學思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原始社會相關鏈接哲學與社會和時代的關系百家爭鳴鐵器、農具的使用和推廣井田制瓦解生產力提高1私田出現,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新興地主階級和奴隸主貴族階級矛盾尖銳。要求政治改革2不同階級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對社會變革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和看法,哲學思想紛呈,百家爭鳴。形成文化31.哲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代和社會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2.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P4相關鏈接)。經濟、政治決定反作用文化所有的哲學家都能正確反映所處時代的社會生活嗎?真正的哲學正確反映一定時代社會生活錯誤或歪曲反映一定時代社會生活非科學的哲學發現真理制造謬誤時代精神的精華時代精神的糟粕從最一般本質和規律的層面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并不是所有的哲學都可以稱為“真正的哲學”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哲學24240425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我們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會密切相關,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3.哲學的作用(為什么要學習哲學)P4有人說:哲學不能烘面包,但是能增加面包的甜味;哲學不能當飯吃,但是能使人知道吃飯是為了什么。實踐生活哲學產生影響哲學來源于驚訝,源于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哲學是一成不變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華。哲學的本義就是聰明、智慧。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來源于實踐×隨著時代和社會實踐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發展×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華,哲學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本義是愛智慧、追求智慧。√易錯點撥二、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從最一般本質和規律的層面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一、哲學的起源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和追問和思考總結:哲學起源課堂練習1.2024年春節前后,連續幾輪大范圍雨雪天氣襲擊我國。2月,全國平均氣溫-1.8℃,較常年同期偏低0.5℃。而在1月,全國平均氣溫-3.8℃,較常年同期偏高1.0℃,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六高。人們不可避免的思考:為什么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人類應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這表明①哲學思想的產生,離不開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②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和思考,是哲學思想的根源③人們的實踐活動是為了適應哲學發展的需要④哲學思想產生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而不僅僅是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和思考,②說法錯誤。哲學發展是為了適應人們的實踐活動,而不是人們的實踐活動是為了適應哲學發展的需要,③說法錯誤。D課堂練習2.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在世界哲學日致辭說:“今天,世界面臨著迅猛劇烈的動蕩,時常讓我們感到迷茫,而哲學能夠為我們提供巨大的幫助。哲學讓我們既可以超然物外,又可以登高望遠,在把握未來的同時不忘當下。”這主要說明( )A.哲學不是憑空產生的B.認識世界、辦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學C.源于生活的哲學都是科學的D.對世界的思考是正確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證B課堂練習3.“太極”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哲學思想,它是中國的遠古圣賢通過“仰觀天象,俯察地理”,逐步地認識宇宙、人體與人生,不斷總結完善對宇宙與自然的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重要思想。“太極”哲學思想的產生說明了( )A.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B.哲學能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C.哲學是對自然界的概括和總結D.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解析】B:說法錯誤,真正的哲學才能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B排除。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C排除。D:題干強調的是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而不是哲學的作用,故D排除。故本題選A。A課堂練習4.“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人類需要偉大思想家的指引,正是有了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人類才從根本上告別了荒昧,走向人文、理性、高貴。社會永遠在變化,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智慧、新的真正哲學。這是因為真正的哲學( )①是社會變革的先導,能為時代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②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③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不同程度上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④能為人們的生活和實踐提供物質力量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不符合題意。④:哲學屬于精神力量,④錯誤。B關于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整個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判斷:下列哪些屬于世界觀?①太陽東升西落②世界是普遍聯系的③一年四季,花開花落④我們的校園很美⑤上帝創造了一切√√不是對某個事物的具體看法,是具有共同性、一般性的觀點。24240423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2.世界觀的特點 P5(1)世界觀人人都有;(2)世界觀往往是簡單的、零散的、不自覺的;(3)研究的對象是關于整個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不是具體的,個別的)。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而不是對某一特定事物或某一特定方面的具體看法韓寒在《后會無期》里說:“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我們沒有觀世界,你們有世界觀嗎?所以,沒去外面觀世界,就無法成為哲學家了嗎?24240423世界觀人人都有,但自發的、零散的世界觀不是哲學。18世紀,德國,柯尼斯堡。如果當地居民,誰家的表走得不準了,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蹲點到康德家門口調時間,因為每天的下午 4 點鐘,康德會結束哲學思考,準時出門散步。康德一生沒有都離開這個小鎮去觀世界。但是一般人都認為他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大門,他吸取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各家之長,提出“人為自然立法” ,從此改變了哲學流向。他的三大批判一經問世,便成為了一切哲學家必經的高山——近代哲學在康德這里匯集,而現代哲學,又從康德這里出發。哲學是系統化的理論化的世界觀24240423世界觀 哲學區別 含義主體特點聯系 錯誤傾向 特別提醒 總結: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自發形成,人人都有系統化、理論化的樸素的、零散的、不系統的①哲學與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①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②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與普通人無關。哲學與世界觀都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哲學家研究的結果,是自覺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二、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我有政治學習天賦夸贊不能放在心上刷題就能提升成績講題耽誤自己時間講題利于自己提升人的思想觀念處理問題的方式上課不再認真聽講保持良好學習習慣追求進度而不反思拒絕給別人講題熱情為別人解答、、、、、、、、、、、、、、、、、、、、方法論是世界觀作為指導去認識和改造世界。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注意】1.世界觀與方法論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2.不能說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用世界觀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聯系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 ②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1、世界觀人人都有。2、哲學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觀點和根本看法。3、世界觀是人們研究整個世界根本問題的科學知識。4、哲學屬于世界觀,但世界觀不一定是哲學。√√××易錯點撥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和我們平時所學的物理學、化學、經濟學一樣么?若不一樣,區別在哪里?若它們不同,那么它們之間是否毫無聯系?思 考 ?蘋果落地萬有引力規律種瓜得瓜遺傳與變異規律生物學具體科學:研究某一領域的具體規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一切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有規律的哲學:整個世界適用的普遍的規律。現 象物理學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都是有規律的關于哲學: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整個世界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即自然科學知識自然界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知識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人類社會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即思維科學知識如心理學、邏輯學等人的思維哲學概括抽象24240423物質世界:精神世界:人們在實踐中形成了許多具體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思維科學知識哲 學最一般的本質最普遍的規律概括和升華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產生①具體科學:揭示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②哲學: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注意:二者是個性與共性、個別與一般的關系,而不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哲學不是具體科學的簡單相加。恩格斯說:“推動哲學家前進的,絕不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是純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步。”(1)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推動自然科學基礎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聯系誤區: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奠基人,在自發唯物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創立了萬有引力理論。晚年的牛頓在研究行星為什么會圍繞太陽運轉時,由于信奉上帝,認為除萬有引力的作用外,還有一個“切線力”,這個“切線力”只能是來自上帝的“第一推動力”。晚年的牛頓科學研究沒有建樹。(2)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請結合材料談談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的作用哲學思想的倒退,妨礙了他進一步獲得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注意: ≠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指導”有兩重性,不能只當成“促進”。同時指導是一般性的,不是具體方法的指導。哲學 具體科學區別 研究對象 整個世界 某一具體領域揭示規律 整個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作用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指導。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聯系 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③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錯誤傾向 ①替代論: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 ②取消論: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 ③哲學是具體科學之和,和具體科學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注意:“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和”、“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是科學之母” “哲學是百科全書”等說法都是錯誤的,但可說“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人類文明發展史表明,與技術的進步相伴而來的,必定是人類思維方式的革命,大數據時代的科學技術不僅在自然科學領域有全新視角和重大飛躍,對哲學思維方式的變革也產生深遠影響。這說明( )A.具體科學的發展將逐步取代哲學B.哲學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指導C.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D.哲學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認識成果C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A知識歸納:哲學是什么?(全面把握哲學概念)(1)從本義看: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總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2)從起源看: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3)從與時代關系看: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4)從與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5)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看: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6)從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看: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課堂小結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的起源哲學的含義哲學的產生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的含義哲學就是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與具體學科的產生哲學與其他科學的關系哲學就是世界觀,世界觀就是哲學。哲學和世界觀都是科學的。具體科學知識揭示的是世界變化發展的最普遍、最一般規律。世界觀是人們對自然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決定、相互體現。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具體科學指導哲學。哲學為其他科學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哲學可以代替具體科學。哲學能對我們認識和解決問題提供具體的巧妙方法。哲學都是自己時代在精神上的正確反映。哲學與世界觀存在區別哲學與世界觀有科學、非科學之分哲學整個世界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指導具體科學根本方法/方法論的指導真正的哲學易混易錯課堂練習1.歷史學講的是“歷史如此然”,也就是說歷史是如此的;歷史哲學則探究的是“歷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說歷史為什么是如此的。由此,我們可以推斷( )①歷史學以歷史哲學為指導②歷史學以歷史哲學為基礎③歷史哲學與歷史學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④歷史學是對歷史哲學的高度概括和升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②④錯誤A課堂練習2.在十七世紀,數學統治了哲學,因而產生了笛卡兒、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十八世紀,心理學統治了哲學以后,產生了貝克萊、休謨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紀,在叔本華、斯賓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學成了哲學思想的背景。這表明( )①哲學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②具體科學隨著哲學的發展而發展③具體科學的發展要以哲學的發展為前提④哲學的發展要以具體科學的進步為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④:題干強調數學、心理學、生物學等具體科學對哲學的影響,表明哲學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同時說明哲學的發展以具體科學的進步為基礎,①④符合題意。題干強調具體科學對哲學的影響,而不是強調具體科學隨著哲學的發展而發展,②排除。題干具體科學對哲學的影響,而不是強調具體科學的發展以哲學的發展為前提,③排除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