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科版(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從觀察開始》教學設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從觀察開始》是2024年新教材湘科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科學》的起始課,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科學,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而本課則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興趣和能力,為后續(xù)的科學學習奠定基礎。本課教材以 “走進校園” 為主題,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校園里的植物、動物、建筑物等,讓學生感受身邊事物的豐富多樣,意識到觀察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教材內容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二、核心素養(yǎng)目標科學觀念:初步認識到觀察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了解身邊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變化。科學思維:通過觀察和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探究實踐: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學會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掌握簡單的觀察方法和技巧,如有序觀察、比較觀察等,并能如實記錄觀察結果。態(tài)度責任: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養(yǎng)成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尊重事實、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三、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激發(fā)學生觀察的興趣,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引導學生掌握簡單的觀察方法,如有序觀察、比較觀察等。2、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如實記錄觀察結果的科學態(tài)度和習慣。幫助學生理解觀察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并能將觀察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四、學生情況一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喜歡觀察新鮮的事物,但由于年齡較小,觀察往往比較隨意、無序,缺乏目的性和系統(tǒng)性。此外,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自我控制能力較弱,需要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知識儲備方面,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一些常見的事物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于如何科學地觀察和描述事物的特征還知之甚少。五、教學策略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校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和探究欲望。直觀教學法:運用圖片、實物、多媒體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觀察的方法和內容。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觀察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六、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校園場景圖片、多媒體課件、觀察記錄表、放大鏡、小鏟子、植物標本等。學生準備:鉛筆、橡皮擦。七、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導入新課(5 分鐘) 播放一段校園的視頻,引出課題 “從觀察開始” 播放校園視頻,視頻中展示校園里的各種場景,包括操場、花壇、教學樓、圖書館等。視頻播放結束后,提問: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在校園里學習和生活,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我們的校園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校園,從觀察開始,去發(fā)現校園里的美好吧! 觀看視頻,被校園的美景所吸引。聽完老師的提問后,積極思考并回答。 通過播放校園視頻,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和觀察的興趣,自然地引出課題。 5 分鐘觀察校園里的植物(10 分鐘) 1. 帶領學生來到校園的花壇邊,讓學生觀察花壇里的植物。2. 提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哪些植物?它們長得一樣嗎?3. 引導學生用眼睛看植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用手摸一摸植物的葉子,感受葉子的質地;用鼻子聞一聞植物的氣味。4. 介紹觀察的順序:可以從整體到局部,也可以從上到下進行觀察。 1. 跟隨老師來到花壇邊,興奮地觀察花壇里的植物。2. 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說出自己看到的植物名稱。3. 按照老師的指導,運用多種感官仔細觀察植物,并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觀察發(fā)現。4. 認真傾聽老師介紹觀察順序,嘗試按照正確的順序再次觀察植物。 1. 讓學生親自觀察校園里的植物,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2. 通過提問和引導,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3. 介紹觀察順序,幫助學生養(yǎng)成有序觀察的好習慣。 10 分鐘觀察校園里的動物(10 分鐘) 1. 帶領學生來到校園的草叢邊或大樹下,尋找校園里的小動物。2. 提問:你們找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做什么?3. 引導學生觀察小動物的外形特征、運動方式等。4. 提醒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要保持安靜,不要驚嚇到小動物。 1. 充滿好奇地跟隨老師來到草叢邊或大樹下,仔細尋找小動物。2. 興奮地向老師和同學匯報自己找到的小動物。3. 認真觀察小動物,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運動方式。4. 自覺保持安靜,遵守觀察紀律。 1. 觀察校園里的動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的關愛之情。2. 引導學生觀察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運動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描述能力。3. 強調觀察紀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 10 分鐘觀察校園里的其他事物(10 分鐘) 1. 引導學生觀察校園里的建筑物、操場、宣傳欄等其他事物。2. 提問: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點?你最喜歡校園里的哪個地方?為什么?3. 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到的事物。 1. 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校園里的其他事物,發(fā)現校園的美麗和獨特之處。2. 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分享自己對校園不同地方的喜愛之情和獨特感受。3. 大膽發(fā)揮想象力,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自己觀察到的事物。 1. 通過觀察校園里的其他事物,拓寬學生的觀察范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觀察能力。2. 提問和交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對校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10 分鐘總結觀察方法(5 分鐘) 1. 組織學生回到教室,回顧剛才在校園里的觀察過程。2. 提問: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們都學到了哪些觀察方法呢?3. 引導學生總結觀察方法,如運用多種感官、有序觀察、比較觀察等。 1. 安靜地回到教室,認真回顧在校園里的觀察經歷。2. 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分享自己在觀察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3. 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共同總結觀察方法。 1. 回顧觀察過程,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觀察方法,加深對觀察的理解。2. 通過提問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 分鐘布置作業(yè)(5 分鐘) 1. 讓學生課后觀察自己身邊的一種事物,如家里的寵物、小區(qū)里的樹木等。2. 要求學生運用今天學到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并填寫觀察記錄表。3. 鼓勵學生與家人或同學分享自己的觀察發(fā)現。 1. 認真傾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內容和要求。2. 對課后觀察充滿期待,表示會認真完成作業(yè)。 1. 通過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將所學的觀察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2. 分享觀察發(fā)現,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對科學觀察的興趣和熱情。 5 分鐘八、板書設計從觀察開始觀察方法: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聞觀察順序:整體到局部、從上到下學生觀察到的校園里植物、動物和其他事物的特點和發(fā)現教學反思在教授湘科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從觀察開始》這一課時,我深刻體會到觀察對于科學學習的重要性。通過本節(jié)課,學生不僅學會了如何細致地觀察事物,還理解了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礎。首先,我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如植物、動物、水和空氣等,讓他們描述所見所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開始意識到觀察不僅僅是看,還包括聽、摸、聞等多種感官的參與。我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嘗試自己尋找答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其次,我強調了觀察的順序性和系統(tǒng)性。通過示范如何有序地觀察,學生學會了如何記錄觀察結果,這對他們今后進行科學實驗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我還特別強調了記錄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記錄是科學探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部分學生在觀察時容易分心,注意力不夠集中。針對這一問題,我計劃在未來的課程中引入更多互動性強的觀察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專注力。此外,我注意到學生在描述觀察結果時,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打算在后續(xù)教學中加入更多關于如何準確描述觀察結果的訓練,幫助學生提升表達能力。總體來說,《從觀察開始》這一課為學生打開了科學世界的大門,激發(fā)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將繼續(xù)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