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信息技術) 年級 (高一級) 學期 (秋季)課題 (1.3.2信息的基本特征)教科書 書 名:必修1《數據與計算》教材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 通過生活實例分析,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判斷力,提高信息安全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學難點: 分析現實生活事例的信息特征,提高信息安全意識。教學過程新知探索 展示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信息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 觀看《中國一分鐘》影片,了解信息不是虛無縹緲的事物,只要有事物運動,有數據存在,就會有信息存在。 信息普遍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可以被人們感知、獲取、傳遞和利用。 師生共同舉例,體會信息的普遍性。 2.傳遞性 以學生熟悉的微信、QQ等為例進行講解,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實例。 烽火、飛鴿、驛站…… 電報、電話、廣播…… 計算機、網絡、數字電視…… 信息的傳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例如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北京冬奧會、二十大等。觀看《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影片,了解信息傳遞方式從古至今的變化。 3.共享性 信息作為一種資源,通過交流可以在不同個體或群體間共享。 以奧運直播、新聞聯播節目等為例進行講解,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實例。 信息作為一種資源,通過交流可以在不同個體和群體之間共享。信息的交流與實物交流有本質的區別:實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有所失。而信息交流則不然,兩個人交換則都擁有了兩份信息。 4.依附性和可處理性 各種信息必須依附一定的載體才能夠表現出來。信息經過分析和處理,往往會產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教師強調,要理解信息和信息的載體,例如:電視機是信息的載體,電視節目是信息。 師生共同列舉生活實例,體驗信息的載體依附性和可處理性。 各種信息必須依附一定的圖像、文字、聲音等符號才能夠表現出來,為人們所接受,并按照某種需要進行處理和存儲。信息經過分析和處理,往往可以產出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5.時效性 信息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會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 以天氣預報、商場限時打折等為例,感受信息的時效性。 信息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會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變化狀態,它的效用就會降低,一旦去超過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原有的效用,成為歷史記錄。例如優惠券、昨天和明天的天氣信息等。 6.真偽性 人們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對事物的真實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偽性。 以微信朋友圈的內容為例,說明信息的真偽性。引導學生不要隨意的轉發朋友圈,核實信息為真實的才可以轉發。 人們接收到的信息,并不都是對事物的真實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偽性。產生偽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種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竄改、捏造、欺騙、夸大等手段人為制造的;有些是由于人們的認識能力或表達能力不足導致的;有些則是傳遞過程中的失誤造成的。因而,對信息的真偽性需要加以鑒別。 交流討論: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如何辨別信息的真偽性?兩個具體事例說明。 7.價值相對性 信息使用價值的大小是相對的,取決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對信息的理解、認識和利用的能力。 信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具有相應的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某些方面的需要。使用價值的大小是相對的,取決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對信息的理解、認識和利用的能力。例如右側的中考時間表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的沒有太大價值的,但對于中考考生來說卻非常重要。北京的天氣信息對北京人很重要,但對我們卻沒有太大價值。 以股票為例,說明信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對不同的人來說,使用價值是不同的。 二、課堂檢測 三、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主要介紹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特征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處處都能感受到,但是在學習本課之前沒有進行歸納總結,所有很多同學還是不太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夠說出生活中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