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教學設計授課類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教材分析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主要史事,以及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教材內容 本課內容包含了三個子目: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鴉片戰爭后,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國、法國對中國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先后簽訂了《天津條約》和《通商章程善后條約》攫取了一些利益,但這并沒有使侵略者滿足,于是又以換約被拒為借口進逼北京,火燒圓明園,簽訂了《北京條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不費一兵一卒卻獲得較大利益的是盤踞在中國北方的沙俄,侵占了我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這些事件的發生使得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對中國近代歷史有濃厚的興趣。經過對歷史的學習,已經具備初步的史料分析和概括能力。對于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相關史實了解較多,但對相關條約的簽訂及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知之甚少,至此需要教師在課上進行系統的講解,并做好正確的引導。教學目標1.知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侵略史實。 2.了解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3.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教學重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北京條約》的內容 教學難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學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法 材料分析法、講解法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以圓明園的視頻介紹導入,讓學生感慨圓明園的宏偉、壯大。但這么一座被譽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后來卻遭遇了什么?講授新課 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 【教師】鴉片戰爭后,西方侵略者處于理想之中....出示材料:《南京條約》簽訂后,英國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資產階級欣喜若狂,想到和三萬萬或四萬萬人開放貿易,大家好像發了瘋似的”,“只要中國人每年需用一頂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給不上了” 【教師】但現實之中卻是…… 出示材料: 《南京條約》簽訂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滿的不是戰敗國【教師】所以才有學者說:而是戰勝國。”根據材料,結合當時中國實際,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材料一:“那些把大批鋼琴運來銷售的人,發現中國人也不喜歡這種東西,仍喜歡自己的鑼鼓 --于素云《中國近代經濟史》 材料二:“人們過高地估計了天朝百姓的需求和購買力”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英國欲將大機器生產出的商品打入中國市場。面對著新奇的洋貨,很多中國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對話: 兒子:爹爹,街上買洋布了,可好看了。 父親:好看管什么用 結實才行。 兒子:那洋布又細又結實。 父親:光結實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兒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親:再便宜也要花錢,媽媽給你織,咱一文錢都不用花。 【學生】①輸華商品不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②中國人購買力低下。③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作用(根本原因) 【教師】但英國人卻認為…… 出示材料:我們的棉紡織品在中國滯銷的原因是因為中國開放的口岸太少,我們在中國享受的特權太少。 自從條約締結以來,因我們對華通商的擴展有限而感到的許多失望……屆時我們當有權要求中英條約修訂……我們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員通力合作……將更能影響中國政府去履行對目前事情的改進。 --1854年2月英國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教師】通過材料可知英國向清政府提出的“修約”要求遭到了拒絕,他們認為:必須教訓中國人,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于是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結合教材第8頁,找一找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學生】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教師】為了給自己的侵略行徑冠上合理的帽子,英國和法國分別以什么事件作為發動戰爭的借口呢 【學生】英國:“亞羅號”事件,法國:“馬神甫”事件。 【教師】這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直接原因或導火線。出示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簡要了解戰爭的過程。第一階段:1856年一1858年,1856年10月,英國炮轟廣州,挑起戰爭。1857年,聯合法國,廣州淪陷。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炮臺,逼近天津。隨后簽訂了《天津條約》,結合教材第9頁,說說《天津條約》簽訂的基本情況。 【學生】時間:1858年,國家:英、法、美、俄,內容: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③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教師】其中“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逼茐牧宋覈馁Q易主 權和內河航運權。隨后又簽訂了《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它的內容是 【學生】清政府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 【教師】出示地圖,比較《南京條約》與《天津條約》開設通商口岸的變化 【學生】西方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地區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教師】這些并沒有使侵略者感到滿意,于是又以換約受阻為借口,再次出兵中國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 【教師】出示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簡要講述第二次鴉片戰爭過程的第二階段:1860年。1860年8月,占領天津,進通北京。咸豐皇帝倉皇出逃,恭親王奕訴留守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占領安定門,控制北京城。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占領皇家園林圓明園。聯軍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搶劫三天。這群貪兇殘的強盜,把園內的金銀珠寶洗劫一空,凡是不能搬運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毀壞。隨后縱火燒毀,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升騰的濃煙彌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出示材料:據統計,被掠和破毀的財產總值超過六百萬鎊。……為了拿盒子,而把銀子丟了,為了拿鑲有珠玉的時針和寶石,又把金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瑯器,因為太大不能運走,竟被打碎。 --《泰晤士報》 【教師】這座萬園之園要用150多年的時光和數不盡的人力、物力才能建起來,但毀掉它只需要一把火和一個野蠻的命令。圓明園的燒毀是華夏之痛,民族之殤。由此也有許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一部分,由意大利籍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設計,清宮廷匠師制作。1860年10月18日,被英法聯軍搶掠后流落四方。其中鼠首與兔首被法國人收藏,2013年法國皮諾家族宣布歸還;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已由愛國人士出資搶救回國,龍首在臺灣、蛇首、羊首、雞首、狗首則下落不明。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全球47個國家的200多座博物館中,記錄在案的中國文物有167萬件,流失在海外民間的中國文物估計是這個數字的10倍。而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最多的則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包含了新石器時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的青銅器、漢代漆器和玉器、唐宋三彩、五大名窯的瓷器、元青花、琺瑯器等。在這些流失的文物中,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所以有一句話叫:“沒有一個中國人能笑出走出大英博物館”占領北京城以后,清政府又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結合教材第11頁,說說條約的內容? 【學生】①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②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③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教師】為了適應外交形勢的變化,清政府還設立了總理衙門,專門負責處理外交事務和辦理對外交涉。在整個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是主兇,而美俄作為幫兇同樣獲得了較多的利益,馬克思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有一個國家“不需要花一分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獲得更多好處”。它就是? 【學生】沙俄。 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教師】出示沙俄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相當于8個廣東省、864個珠海市。結合教材第12頁,說一說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學生】①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更多主權,英國、法國、美國等西 方侵略勢力由東南一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 地區,沙俄 占領中國北方大片領土。②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教師】結合材料,小組合作探究,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材料一:一位大臣于1842年11月因仿造火輪船,“內地匠役往往不得其法”,提議從澳門雇覓“夷匠”。這可一下子觸動了道光的神經,寧可不要火輪船,也不能讓這些危險的“夷匠”入境,連忙下旨阻止。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 材料二: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讓英國人十分意外的是,當年馬嘎爾尼送給乾隆皇帝的那些禮品,如天體運行儀、地球儀、音樂鐘,以及各種新式火炮、槍械都原封未動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滿了灰塵。 【學生】清朝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敗。 【教師】運用表格,分析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 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起止時間1840-1842年1856-1860年侵略者英國英、法、美、俄簽訂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通商口岸東南沿海地區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領土主權割香港島英國: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影響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本課小結教學反思 本課脈絡線索清晰,子目之間有前后因果聯系,學生容易理解,形成知識的連貫性。呈現圖示、地圖、史料等素材,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史料解讀和分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解決了教學重難點問題,通過學習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侵略史實,認識到只有國力強盛才是外交的后盾。通過學習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中國戰敗,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做到教、學、評一體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