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水結冰了》(教學設計)教學分析(分析本課涉及的科學概念和教材涉及的科學思維) 《水結冰了》一課,課標中涉及的科學概念,主要概念是:2.水是一種常見而重要的單一物質。 學習內容為:2.1水在自然界狀態下有三種存在狀態。3-4年級的學習目標為:知道冰、水、水蒸氣 在形狀和體積等方面的區別。觀察并描述一般情況下,當溫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時,水會沸 騰或結冰。 本課是《了解天氣》單元的第二課時。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地球上的水分布及特點,通 過實踐活動,利用概率統計估算出海陸分布情況。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要知道國際上常用攝氏度 作為溫度的標準單位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并能描述測量水溫度的方法。通過實驗觀察能描述水結 冰過程的變化,并知道當溫度降低到0℃時,水會結冰。能說出水的冰點是0℃。通過比較發現水結 冰時體積會膨脹。 學生在探究水結冰時的溫度過程中,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推理等思維。教學目標(內容框架)科學知識: 1.學生通過實驗觀察能描述水結冰過程的變化,并知道當溫度降低到0℃時,水會結冰;能說出水的冰 點是0℃。 2.學生知道國際上常用攝氏度作為溫度的標準單位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并能描述測量水溫度的方 法 ; 3.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知道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 科學探究:(可以有思維培養的點以及培養的過程) 1.學生通過水結冰的實驗觀察能描述現象并收集水結冰的證據。 2.學生實驗后,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折現統計圖給水的溫度變化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科學態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水的結冰現象產生興趣。 2.能分工協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學習。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學生在探究水結冰時的溫度的活動中,激發學生了解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可以有思維培養的點) 學生實驗后,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折現統計圖對水的溫度變化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發展比較、分 析、推理等思維。 教學難點: (可以有思維培養的點) 學生實驗后,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折現統計圖對水的溫度變化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發展比較、分 析、推理等思維。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毛巾、碎冰、鹽、燒杯(1000ml)、試管、溫度計(-30~100℃)等 課件教學 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 意圖創設 情境 聚焦 話題 1.出示壺口瀑布冰掛的圖片,提問:學 生知道這是什么嗎 追問:你知道冰是由什么變化而成的 嗎 2.提問:水在什么情況下能結成冰呢 3.出示課題,談話:水到底在什么溫 度時會結冰呢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水 結冰了》。 教師板書:水結冰了 學生回答,預設:會說 到是冰或者冰掛 學生回答,預設:冰是 由水變成的 學生回答,預設:在冬 天或者在溫度低的環 境會結冰;0℃會結冰; 聚焦話題,激 發興趣,了解 學生已知科學 實踐 (一)實驗前準備工作 1.討論實驗方案 談話:想研究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我 們該怎么做呢 小組討論一下 2..認識水溫計及使用方法。 A談話:大家知道溫度的單位是什么 嗎 教師介紹:國際上常用攝氏度(℃) 作為溫度的計量單位,來表示物體的冷 熱程度。 B提問:用什么來測量水溫呢 測量水的溫度用水溫計。 教師利用ppt介紹水溫計的結構 水溫計由玻璃泡、玻璃管和刻度組成。 C學習使用水溫計的使用方法 教師演示水溫計的使用方法 D談話:請同學分組嘗試測量試管內水 的溫度。 提示:測量后用毛巾將水溫計擦干。 3.介紹冰和鹽可以制成制冷劑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如何利用水溫計來 測量水的溫度了,冷的環境放進冰箱里 不容易觀察,老師向大家介紹一種方 法,冰和鹽混合可以制成制冷劑。請大 家測量一下自己組的鹽、冰混合物的溫 度。 提示:測量后用毛巾將水溫計擦干。 4.明確實驗操作、分工及組裝裝置 A明確實驗操作、分工 談話:請小組討論,我們該如何進行觀 察和記錄呢 教師再次明確 操作:每隔1分鐘觀測1次試管內水溫 和現象并記錄 分工:一人負責時間記錄,一人記錄 另外兩人負責觀察。 B介紹《學生活動手冊》的使用和記錄 C組裝實驗裝置 學生分小組討論 學生匯報,預設:放進 冰箱里或冷的環境中, 再用溫度計進行測量。 學生分小組討論 學生回答,預設:會說 到度或攝氏度。 學生回答:溫度計 學生傾聽 學生傾聽后 分組嘗試利用水溫計 測量試管里水的溫度。 學生分組進行測量,并 匯報溫度 學生觀看教師如何填 寫記錄單 學生討論并匯報 學生傾聽 學生記錄冰鹽混合物 溫度和試管水的初始 溫度 學生傾聽 通過小組討 論,學生明確 實驗需要兩 個基本條件: 冷的環境和 測量水溫的 儀器。發展學 生的邏輯分 析思維。 對技能的再 次運用(二)實驗收集數據并處理數據 1.談話:現在請各小組實驗,收集數據。 2.談話:請小組交流觀察的現象,并對 數據進行處理,在《學生活動手冊》11 頁中進行。 (三)交流并得出實驗結論 1.談話:哪個小組原意上臺來分享你 們觀察到的現象和數據 策略:教師先要明確水結冰的溫度。對 于溫度下降的速度由學生的發現來決 定是否出示,如果沒有發現,就移到下 一環節處理。 教師板書學生的發現 2.總結:水在0℃時開始結冰,結冰過 程中保持0℃不變,水結冰時的溫度叫 做冰點,水的冰點為0℃。 3.你們還有其他發現嗎 策略:如果學生沒有發現試管內水變冰 后的體積變化,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 談話:液態水結成固態的冰以后, 水微粒(水分子)的排布方式發生改變, 間隙變大,致使水結成冰后的體積變 大。 學生分組實驗并記錄, 實驗后整理器材 學生各自進行數據處 理分析,并在小組內討 論 學生分組上臺展示,預 設:學生會說到水在 0℃時開始結冰,之后 結冰越來越多,但溫度 一直保持0℃。水結冰 過程中溫度下降的速 度是先快后慢的 學生交流 數據的處理, 有助于學生 利用分析思 維得出更多 的發現。拓展 1.談話: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通過今天我們學習的科學知識,你能 解釋生活中的哪些現象 學生交流 學生匯報,預設:說到 冬天時,河水變成冰 時,河面會變寬;爸爸 在冰箱里凍啤酒,時間 長了,啤酒在冷凍室炸 裂了。 通過對生活 現象的解釋, 加深對概念 的理解,另 外,發展學生 的分析、推理 能力。板書設計 11水結冰了探究問題:水在什么溫度時結冰 實驗裝置: 實驗數據:其他發現: 水溫下降的速度先快 后慢 水結冰后體積膨脹 實驗結論:水在0℃時開始結冰,結冰過程中保持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