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政治制度第4課 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唯物史觀 運用唯物辯證史觀及有關理論,分析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的必然性;多層次認識變法改革的影響。時空觀念 認識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史料實證 運用文獻資料,深刻認識改革內容與時代背景、歷史影響之間的相互關系。歷史解釋 通過史料分析,了解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的內容、特點、影響及評價。家國情懷 認識改革家們在改革中體現的遠見卓識和敢于犧牲自我的精神,理解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意識。1.重點: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影響。2.難點:戊戌變法的特點、改革開放的歷程及意義。基礎認知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一)商鞅變法1、背景: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____的使用和____的推廣,使社會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生產關系處于急劇變動之中。這一時期,兼并戰爭不斷,各諸侯國為了適應社會變動,實現________,紛紛推行變法。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楚國的吳起、秦國的商鞅都主持了變法,其中以商鞅變法最為徹底。2、內容:秦國廢除_____,獎勵耕織,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實行什伍連坐,建立縣制等。3、作用:這一系列措施打擊了____特權,促進了封建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使秦國從一個西部邊陲弱國一躍成為虎視群雄的政治軍事強國,為秦成就統一霸業奠定了基礎。(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兩晉南北朝時期,由西部和北部內遷的游牧民族紛紛建立政權,相互之間征伐不斷。勢力強大的___一度統一北方,但淝水之戰后又迅速瓦解。新崛起的_________建立北魏政權,于439年重新統一北方。戰亂給各族人民帶來了苦難,在長期的沖突與交往中,民族交融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2、內容:北魏孝文帝____在其祖母馮太后的支持下,實行俸祿制,推行___制、三長制等,孝文帝親政后,又采取遷都____、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等改革措施。3、影響:有效地鞏固了北魏政權,促進了北方______的發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緩和了民族矛盾,縮小了南北差距,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三)王安石變法1、背景:北宋建立后,統治者吸取唐末五代______導致分裂的教訓,采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北宋中期,政治腐敗,財政困難,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北部邊境又經常受到______的襲擾。在這種嚴峻形勢下,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宋仁宗慶歷年間,大臣_____主張改革腐敗的官僚機構,但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僅推行了一年多。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變法。2、內容:王安石針對官僚機構、____制度、軍事體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變法的政策和措施,以達到______的目的。3、影響:變法初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王安石變法涉及面廣、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當。新法實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罷職,變法措施被廢止。(四)張居正改革1、背景:明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進一步發展。明朝中后期,政治_____,府庫空虛、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紛起反抗,_____不斷加深。1572年,明神宗即位,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進行改革。2、內容:大力整肅吏治,加強官吏考核,裁減開支,清丈土地,改革____。3、影響:張居正輔政十年,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嚴重的封建統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他死后,除_____法外,其他改革幾乎全部廢止。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一)戊戌變法1、背景:鴉片戰爭后,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嚴重局面,逐步淪為___________社會。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些愛國的有識之士求變求新,走上了探索_____之路。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極大地震撼了中國社會。以__________等為代表的一批維新志士,創學會、辦報刊、興學堂,宣傳維新思想。他們提倡西學,議論時政,認為“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主張學習_________變革政治,避免像波蘭那樣亡國的命運。2、內容:1898年6月開始,在維新派的推動下,___帝頒布一系列變法詔令,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領域實行變法。3、評價:一定程度上沖擊了______。戊戌變法觸犯了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廢除了大部分變法措施。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_______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在變法期間,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抨擊,在社會上起到了______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二)清末新政1、背景: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___危機,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實行“新政”。2、內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學生、編練___、振興商務、獎勵___等。2、影響:清末新政的一些措施,客觀上促進了中國________的發展,但新政并沒有使清政府擺脫內外困境,很快革命爆發了。(三)民國時期的其它改革:中華民國建立后,無論是南京臨時政府,還是后來的國民政府,都陸續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教育等各個方面。但由于民國時期政局動蕩,國家始終未能實現實質上的____, 這些改革多以失敗告終。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一)新中國初期的社會變革1、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奮斗,推行___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政權。2、社會主義革命: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______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________的社會變革。(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1、開始探索:1956年,以毛澤東的《_______》和中共八大為標志,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2、曲折發展:由于缺乏經驗,急于求成,犯了“__”傾錯誤,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曲折。但這一時期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______基礎,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積累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三)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1、歷程:(1)改革開放的開始:1978年12月,中共_____全會召開,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決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做法,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______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A.十八大:201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大會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______的目標。B.十八屆三中全會:次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提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___和治理___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C.十九大: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共十九大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列為____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并載入黨章。經過長期的努力,國家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D.十九屆四中全會:兩年后,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_______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___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___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____充分展現。2、成果:改革開放40多年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從實行_____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_____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_____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_____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________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各項便民、惠民、利民舉措持續實施,使改革開放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3、意義: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______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4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______,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______,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深化探究探究一 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的特點及規律性認識1.特點(1)從政治角度看:商鞅變法與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變法更側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廢分封,推行縣制,其實質是加強中央集權;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側重于接受漢族先進政治制度,整頓吏治,制定官吏俸祿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漢族地主為官,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王安石變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變革,這是時代背景所決定的。(2)從經濟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經濟舉措。商鞅變法涉及土地制度、農業、商業政策以及經濟衡量計算單位等,本質上反映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特點,有助于政治統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體現了少數民族接受漢族先進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變法從富國角度出發,改革賦役制度,重視農業,興辦水利工程,加強市場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緩和農民階級與封建國家的矛盾,以達到改變積貧的局面。(3)從軍事角度看: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都進行了軍事改革,商鞅變法軍事改革是為了強兵,達到統一天下的目的;王安石變法軍事改革雖然也是為了強兵,但更側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數民族的進攻。(4)從思想文化及生活習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變法“燔詩書而明法令”,強調加強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漢化政策的體現;王安石變法對教育進行改革,從科舉制度入手,達到整頓吏治的目的。2.規律性認識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敗。這主要是因為:(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決定了統治階級必須恢復并發展經濟,部分調整生產關系,這為新王朝的改革減少了阻力;統治者能吸取前代滅亡教訓,大力調整統治政策,這種改革符合當時社會不同階級、不同政治集團的共同要求;多有強大的王權作保障。(2)王朝中后期:統治階級內部保守勢力強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維護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進行某些政策調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會遭到舊勢力的頑強抵抗。探究二 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材料解析材料一 商鞅變法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怎樣估計也不會過高。秦國率先推行縣制,按地區劃分國民,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國家公共權力直接控制到基層社會的每一個人。秦統一后將秦國的制度推向了全國,建立了統一的、具有東方特色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國家。簡言之,商鞅變法使國家形態走向成熟,對統一國家和中華民族具有長遠影響。——摘編自任世江《通過商鞅變法讓學生接觸思辨》材料二 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與中國壤斷土隔”的文化生態環境的疆域線,進入了與漢文化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一種低勢能文化……與此反觀照,漢文化理所當然地成為高勢能文化,并充分展現出其優勝性。胡漢文化之間的“社會距離”,產生了胡漢文化質的不相容性。……文化沖突中的對立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沖突中潛下改變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結構,從對方吸收于己有用的文化質,從而在調整、適應的過程中趨于一體化。——馮天瑜《中華文化史》材料三 市易務擁有“增”“損”物價的權力,賤買貴賣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市易務官大多是從被稱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召募的,一旦大權在手,強迫客商低價賣給市易務,再轉手高價強賣給行鋪戶……市易務吏人眾多,如市易法規定在京市易務設勾當公事官一員,但從設置之初就突破了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錢遠不夠增設的吏人俸給,龐大的行政開支壓力促使市易務不擇手段地增加收入。——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國家強制剝奪國民財產》(1)據材料一,指出作者從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變法。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商鞅變法中“使國家形態走向成熟”的具體措施。(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措施,并指出這些措施產生的影響。(3)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市易法的初衷并沒有真正實現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材料中所列現象帶來的影響。提示:(1)方面:制度建設。 措施:廢分封,行縣制;改革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2)漢化措施: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定門第等級、通婚姻、改籍貫、均田制、三長制、租庸調制。影響:促進民族交融;推動北魏政權漢化(封建化);促進經濟發展。(3)原因:國家過度干預商業;執行機構動機、手段不當。影響:市場失靈,價格扭曲;部分商人破產、百姓生活受影響,滋生官場腐敗;矛盾激化,改革阻力增大,埋下變法失敗的隱患。探究三 多角度認識戊戌變法的積極意義1.從時代背景看,變法運動是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開始的,變法圖強、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是變法的直接目的。從這個意義上看,變法是愛國的、進步的。2.從變法內容看,政治上要求實行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經濟上要求發展資本主義,從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及世界歷史發展潮流看,向西方學習,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3.從歷史影響看,戊戌變法使維新思想得以廣泛傳播,學習西方成為一種社會時尚,變革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時,維新變法運動點燃了愛國、民主的火炬,喚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識,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也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對社會生活和社會意識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探究四 戊戌變法、經濟體制改革材料解析材料一 康有為是一個思想家,而不是一個實踐的政治家。他對現實政治沒有太多的認識,也沒有運用過政治權勢。他急于求成,毫不考慮變法對其他人的影響。他意識不到,激進的變法實際上是對整個儒家統治的國家和社會的一場戰爭,包括危及滿族八旗特權在內的改革,只會激起來自多方面的強烈反對。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漢人的事實,在滿族人中間引起恐慌。越來越多的漢人感到,他們的前途在于徹底地推翻滿人的王朝,只有來自下層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實現。——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材料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強調物質利益在調動工人農民積極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著計劃經濟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來調整農輕重的比例;后來承認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強調“計劃為主、市場為輔”;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當時的定位是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摘編自林毅夫《轉型國家需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簡析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并結合百日維新的改革舉措說明戊戌變法的“激進”。(2)根據材料二,概括四十年來中共中央對市場作用與地位的認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提示:(1)主要原因:維新派缺乏政治經驗;改革者急于求成;變法策略過于激進。說明: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廢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權。(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強調物質利益;20世紀80年代,在強調計劃為主的同時又承認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作用;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后認識到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探究五 新中國成立以來三次經濟體制轉型(1)新中國成立至1956年年底①特點: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為絕對主體的計劃經濟體制。②表現: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排斥市場調節,以指令性計劃和行政管理為主。(2)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至20世紀90年代初①特點: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變為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并存,屬于半計劃半市場的經濟體制。②表現: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城市進行國有企業改革;積極對外開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3)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以來①特點: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表現: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即改變過去以行政配置資源的方式,而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施“走出去”戰略,逐步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大潮中去。1.《商君書》載:“圣人立天下而無刑死者,非不刑殺也,行法令,明白易知,為置法官、吏為之師,以道之知,萬民皆知所避就,避禍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明主因治而終治之,故天下大治也。”材料強調A.嚴刑峻法,天下大治B.以法為教,以吏為師C.普及法律,教民守法D.道法結合,與民自治【答案】C2.485年,北魏統治者頒布詔令規定:凡15歲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給種植谷物的露田40畝,女子20畝。桑田限3年內種上規定的桑、棗、榆等樹,可作為世業田,終身不還,可以世襲,但限制買賣。受之露田不準買賣,農民年老身死,還田給官府。此制度的實施A.以政府控制全國土地為前提 B.完善了從中央到基層的行政體制C.改變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有利于北方經濟恢復和社會穩定【答案】D3.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邊事孔棘,令天下納粟、納馬者入監讀書,限千人止”,后納銀也可入監。萬歷三年(1575 年),張居正認為“方今急務,惟在正人心、明學求”,奏請明神宗取消景泰以來的做法,并考核現有生員,學業期滿文理不通的發充胥吏或罷黜為民。張居正的這一舉措A.解決了明代選官制度的積弊 B.放松了政府對士人的人身控制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 D.體現了士大夫經世致用的抱負【答案】D4.1898年6月11日,清廷頒布《明定國是詔》,其中“以圣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采西學之切于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這說明戊戌變法A.側重提倡務實之風B.兼具改良與革命的色彩C.試圖通過妥協減少變革阻力D.與洋務運動的宗旨并無不同【答案】C5.1986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企業改革的若干規定》根據這些規定,企業擁有了生產計劃權、產品購銷權、定價權、資金使用權、工資獎金分配權、勞動人事權等一系列生產經營自主權。其帶來的主要影響是A.確立市場定價,建立合理價格體系B.增強企業活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C.改革計劃經濟,完善市場經濟體制D.實行政企分開,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