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年級下冊 導學案合集(29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年級下冊 導學案合集(29份打包)

資源簡介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老山界 學案
一、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記敘事件、安排層次的方法,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賞析文中精彩的語段。21教育網
【過程與方法】:理解生動描寫對表達文章思想內容的作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感受紅軍優良的革命傳統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2、體會重要語句的含義,賞析、背誦精彩的語段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紅軍的革命傳統
二、自主、合作、導學:
(一)走進課本:
1、導語提示: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來寬,一翻身就會掉下懸崖,路上的石頭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覺的感覺會是如何呢?我們的紅軍戰士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過夜,而且還吃不飽,他們的感覺如何呢?為什么會這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文。21·cn·jy·com
2、整體感知:自由朗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內容。
(模式:本文記敘的是__________ _。)
活動(一):(學法指導:自主學習,養成查資料的好習慣)
1、自學生字詞,把重要的句子寫下來:
2、毛主席在《七律 長征》中的主題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想一想,紅軍在翻越老山界時遇到了哪些困難?www.21-cn-jy.com
3、口頭介紹文章主要內容,把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說清楚。
4、 找出表示時間推移、地點轉換的語言標志。
活動(二):(學法指導:品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字與句子,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1、從文中的時間變化歸納出翻越老山界的時間:
2、從文中找出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三、小組合作總結:(學法指導:體會最深的是什么?還有哪些遺憾)
四、鞏固、拓展延伸:
大家都知道這座山是怎樣的陡了,不由渾身緊張,前后呼喊起來,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過山去。
“不要掉隊呀!”
“不要落后做烏龜呀!”
“我們頂著天啦!”
大家聽了,哈哈地笑了起來。
“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頭頂上一點點排到天空;向下看,簡直是絕壁,火把照著人的臉,就在腳底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動了。傳來的話說,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點多鐘,傳下命令來說,就在這里睡覺,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這里睡覺?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來寬,半夜里一個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頭又非常不平,睡一晚準會疼死人。21cnjy.com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只得裹一條毯子,橫著心躺下去。因為實在太疲倦,一會兒就酣然入夢了。
1、在艱難的爬山過程中不斷傳出紅軍的喊聲笑聲,從中可以看出什么?
2、選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寫得很傳神,試舉例分析心理活動的作用。
3、上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從多個角度描寫“半夜”,從 覺角度突出夜之 ,從 覺角度暗示山之 ,從 覺角度反襯夜之 。(每處填一字)
(1.喊聲笑聲傳出了紅軍的英雄氣概和樂觀精神。2、如“橫著心躺下去”,這里的心理描寫寫出了不怕困難的態度,襯托了紅軍戰士不怕苦的精神。 3、感、寒、視、高、聽、靜。)2·1·c·n·j·y
五、練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①欺侮( ) ② 嗚咽 ( ) ③ 澎湃( )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④宿營地( ) ⑤ 咀嚼 ( ) ⑥打顫 ( )
2.填入下面句子空缺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真是我生平沒見過的( )。21·世紀*教育網
A.景觀 B.壯觀 C.奇觀 D.景象
3.下面與“樹林一直在唱著那首愉快的歌”修辭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
B.這里的人們非常好客,火一般熱情。
C.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
D.天氣炎熱,那張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覺。
4、紅軍在翻越老山界時遇到了“四難”,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7 土地的誓言
【明確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思想感情。(重點)
2、學習作者采用的人稱變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現手法;揣摩欣賞精彩段落和語句。(難點)
3、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端木蕻良,原名 , (籍貫)人。現代作家。他和蕭紅、蕭軍、舒群、等被稱為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2、寫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強行侵略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踐踏富饒的關東平原,無數的東北同胞被迫背井離鄉,四處流浪。他們不知何時才能回到自己可愛的故鄉,才能與家人歡聚一堂。事隔十年,作為東北作家群中的一員,作者懷著難以遏制的感情,寫下了這篇散文。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熾痛( ) 嗥鳴( ) 斑斕( ) 讕語( ) 泛濫( )
鎬頭( ) 召喚( ) 白樺( ) 默契( ) 亙古( )
田壟( ) 污穢( ) 怪誕( ) 蚱蜢( )( )
4、解釋下列詞語。
熾痛: 讕語:
亙古: 污穢:
5、整體感知
①如何理解本文的標題“土地的誓言”?
②面對故土,作者發出了怎樣的誓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合作探究】
1、文中那些句子和詞語最能表達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并談談你理解和體會。(可從詞語內涵、修辭表達以及思想內容等多角度去發現、品味)21教育網
2、課文分為兩段,兩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異同?
3、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對故鄉的這種情感表達出來?試舉例談談。
【當堂反饋】
1、你認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怎樣理解“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作者為什么不用“飄蕩著我的歡笑、回響著我的歡笑”之類呢?
【拓展提升】
我愛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課文用一只鳥兒生死眷戀土地作比喻,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第二行“嘶啞的”去掉可不可以 為什么
3、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種較為普遍的意義,這種表現手法叫象征。寫出詩中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象征意義:
土地:
河流、風:
黎明:
4、詩中哪兩句直接抒發了“我”對“這土地”的熱愛之情
【課后檢測】
1、作者在這段中列舉了哪些東北特有的景色,物產,作者是從哪些角度進行描繪的?
2、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紅熟的漿液”?這一聯想準確嗎?為什么?
3、文中“不得不回去”、“應該回去”、“必須回去”三者之間有什么細微的差別?
4、將下列句子改為肯定的陳述句,并談談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喚我回去。土地的誓言 導學案
精彩開篇詞
幾個世紀以來,那些當年被逼得走投無路的破產的中國農民,漂流到海外去謀生的當兒,身上就常常揣著一撮家鄉的泥土。當時離鄉別井的人們,都習慣在遠行之前,從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邊。他們把這撮泥土叫做“鄉井土”。直到現在,海外華僑的床頭箱里,還有人藏著這樣的鄉井土,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們多少豐富深厚的感情!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采用的人稱變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現手法;揣摩欣賞精彩段落和語句。
3.在熏陶感染中讓學生感受到舊中國的苦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九一八事變之后,當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祖國東北大地的時候,無數的東北同胞被迫背井離鄉,遠離故土家園。試想,他們是懷著怎樣的家仇國恨與思念之情思?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東北同胞當時的心情。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請給下面加粗的漢字注音。
熾(chì)痛 嗥(háo)鳴 怪誕(dàn) 亙(g n)古 讕(lán)語 蕻(hóng) 鎬(gǎo)頭 默契(qì) 污穢(huì) 蚱蜢(měng) 田壟(lǒng)
2.解釋下面詞語。
熾痛:熱烈而深切。
泛濫:比喻壞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讕語:沒有根據的話。
怪誕:怪異無稽,荒唐離奇。
亙古:自古以來。
默契:指雙方的意思沒有明白說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污穢:骯臟的;不潔凈的。
3.作者鏈接
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省昌圖人,現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爾格勒河》《風從草原來》《花一樣的石頭》,小說《曹雪芹》《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長江》。
4.背景鏈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強行侵略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東北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慘狀和悲痛的場面,四個月內東北全境淪陷,我們可愛的家鄉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蹂躪了十四年。 在九·一八事變十周年之際,流離失所的東北作家端木蕻良,懷著難以遏制的情感寫下了這篇散文《土地的誓言》。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快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思考問題:
1.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段落內容。
【交流點撥】第一段:我常常想起關東原野上的一切,我時時聽見故鄉的呼喚,我的內心為之沸騰。
第二段:故鄉美好的生活令我夢縈魂牽,我發誓要為故鄉母親而戰斗而犧牲。
2.找出作者面對土地發出了哪些誓言?
【交流點撥】我必須回去,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3.這些誓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交流點撥】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思念故鄉的情感,抒發了作者因失去故鄉憂傷、憤怒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愿意為故鄉而戰而犧牲的堅定信念。
(二)深層探究
1.如何理解本文的標題“土地的誓言”
【交流點撥】這一標題是比較獨特的,其要點在于“誓言”。從文章來看,這誓言是作者對著土地發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壯懷激越地發誓:“我要回到她的身邊 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這種擲地有聲的誓言讀者自可強烈地感受到。因此,這一標題應該理解為“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2.課文分為兩段,兩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么異同?
【交流點撥】結構相同:先抒情后回憶最后再直接抒情。
內容相同:都有對故土的回憶和描繪。
內容上的不同點:回憶中所選取的景物不同。
3.所選景物有什么特點?為何選取不同的景物?
【交流點撥】前者選取東北所特有的物產,采用景物的疊加展現,表達作者的贊美和懷念之情,運用排比,則加強了情感的沖擊力。
后者選取了春、秋兩季的景物,同樣表現了東北的豐饒美麗,但沒有排比,情感沒有前者來得熾烈,但也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在懷念中又暗含著憂傷與憤怒,最后噴發,面對土地發出自己堅強的誓言。
(三)語言品析
1.怎樣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著一種熱情”中“泛濫”的確切含義?
【交流點撥】“泛濫”一詞是貶義褒用,這里是無法操縱與控制的意思,表達了作者無法控制的思鄉之情。
2.“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著一種紅熟的漿液 在那亙古的地層里,有著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噴涌著血液一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么?“紅熟的漿液”喻指什么?
【交流點撥】作者思鄉的心情就像地下沸騰的巖漿一樣在燃燒在沸騰在奔突,就要噴涌而出。“紅熟的漿液”表層是指“大地深處沸騰的漿液”。深層是指作者內心正如地下沸騰的巖漿一般。
3.怎樣理解“在那田壟里埋葬過我的歡笑”?作者為什么不用“飄蕩著我的歡笑、回響著我的歡笑”之類呢?
【交流點撥】因為埋藏只用于已經死去的事物,作者昔日在田壟間留下的歡笑曾經是晶瑩如露珠般點綴在壟上,散發著迷人的光澤。而今,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昔日的歡笑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憤!作者的歡笑確實“死了”,它被埋葬在故 鄉的田壟間。作者的歡樂只屬于失去的故園。所以用“埋藏”更多了一層沉重的感覺和悲憤的心緒。
4.文章結尾一句“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的含義是什么?
【交流點撥】作者愿意為了土地不惜奮斗,為了美麗的東北故鄉而奮斗,甚至不惜犧牲自己。表達了強烈而深沉的愛國之情。
(四)手法探究
作者運用了哪些手法把自己對故鄉的這種情感表達出來?試舉例談談。
【交流點撥】(1)運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傾訴了對土地的熱愛、懷想、眷念,并且將傾訴的對象擬人化,還通過多次反復,在讀者心里掀起重重波瀾,激發學生產生共鳴。
(2)選取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組成一個又一個畫面,展現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運用大量富于鮮明感彩的詞語,直接抒發感情。
(3)運用排比、比喻修辭表達加強情感的沖擊力,增強氣勢。(“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當我想起故鄉的時候, 噴涌著血液一樣”;在春天, 多么豐饒”等句子。)
(4)人稱的恰當運用。先用第三人稱“她”而不用“它”,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隨著情感的越趨激蕩,作者又將她改成第二人稱“你”,直接傾訴對故土的感情,顯得直接而迫切,產生了強烈的抒情效果。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次運用了反復,請選擇下列一組詞語說一段話表達出你對某事物的依戀。
A.“當我 當我 當我 ”
B.“我想起 我看見 我聽見 我想起 ”
C.“土地是 土地是 土地是 ”
【交流點撥】A.當我疑惑的時候,他為我指明方向;當我開心的時候,他為我鼓掌
B.當我難過的時候,他和我分享;當我成功的時候,他卻默默的離開;
當小草慢慢穿上新衣的時候,當楊柳緩緩抽出新芽的時候,當風中彌漫著醉人花香的時候,我想起了白居易的淺草才能沒馬蹄,我看見了王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我聽見了春天伴著風的腳步一步一步的向我們走來了。
C.土地是我們偉大的母親,給我生命,讓我領略世界的美好;土地是我們最堅實的后盾,給我力量,讓我知道腳踏實地便會成功;土地是我最溫柔的思鄉情懷,給我溫暖,讓我對這片熱土愛得深沉!
2.“九·一八”已成過去,它是中國歷史上的恥辱,我們年輕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絕不允許歷史重演,“少年偉大則國偉大”請大家起立,一起誦讀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的一段: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木蘭詩導學案(含答案)第一課時 文本感知
診斷性測試1.給下列加點的字詞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機杼( ) 鞍韉( ) 胡騎( ) 金柝( ) 策勛( ) 賞賜( ) pèi頭( ) 撲shuò( ) 雄cí( ) 阿zǐ( ) 理云bìn( )2.形似字注音組詞拆( ) 戎( ) 折( ) 戍( ) 柝( ) 戊( ) 析( ) 戌( )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1)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   )(3)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4)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5)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   )(6)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4.選擇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愿為市鞍馬(買) 東市買駿馬(集市)B.出郭相扶將(外城) 木蘭不用尚書郎(不愿作)C.朔氣傳金柝(北方) 策勛十二轉(記功)D.軍書十二卷(十二本) 賞賜百千強(有余)(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B.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C.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D.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木蘭詩》選自唐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敘事詩。B.木蘭代父從軍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C.詩中“百”“十”“十二”等數字都是確指。D.“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一句運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辭手法,表現木蘭操辦急切而井然有序。5.判斷下列語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髻頭,北市買長鞭。( )(2)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6.用原文填寫橫線上的內容。(1)木蘭從軍的原因是: (2)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 (3)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 (4)從側面描寫木蘭戰功顯赫的句子是: 7.文學常識填空 (1)《木蘭詩》選自 朝 (人名)編的《 》,這是 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詩通過敘述花木蘭 的故事,塑造了一個英勇善戰,勤勞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2)《木蘭詩》結尾:“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為一個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辨清真相。
通假字:1.策勛十二轉: “策”通“冊” 2.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古今異義:聞 古義:聽到 去 古義:離開 今義:用鼻子聞 今義:從一地到另一地走 古義:跑 強 古義:有余 今義:行走 今義:強大一詞多義:市:①愿為市鞍馬 ( 動詞:買) ②東市買駿馬 (名詞:市場 集市)2.帖:①昨夜見軍帖(名詞:文告) ②對進帖花黃 (動詞:粘貼)3.機:①不聞機杼聲(名詞:織布機) ②萬里赴戎機(名詞:重要的事務) 4.將:①將軍百戰死(名詞:高級將領) ②出郭相扶將(動詞:扶持)5.愿:①愿為市鞍馬(動詞:愿意) ②愿馳千里足(動詞:希望)詞類活用:名詞活用為動詞①愿為市鞍馬(買) ②策勛十二轉(登記)倒裝句 問女何所思(賓語前置,應為:所思何) 省略句 愿為市鞍馬 應為:愿意為(此)市鞍馬文學常識: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選自《樂府詩集》,這首詩是北朝樂府詩集的代表作。《樂府詩集》是宋代郭茂倩編輯的樂府總集。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詩辭,兼及秦至唐末的歌謠,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
第二課時 文本研讀
課文整體把握1.對詩句品味有誤的一項是(   )A.“萬里赴戎機”:“萬里”極言征程之遠,“赴”表現動作之迅速、果敢。B.“關山度若飛”:跨越飛和山,像飛一樣,展現了木蘭的矯健雄姿。C.“朔氣傳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聲音在寒氣中傳送,表現軍旅生活的單調、無聊。D.“寒光照鐵衣”:用寒光和鐵衣,展示邊關將士的英武風采。這篇課文是按 順序寫的.3.主要寫了 、 、 、 等四件事。4.詩中哪些內容是詳寫?哪些內容是略寫?為什么這樣處理? 重點語段閱讀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選出與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1)雙兔傍地走。(   ) A.走馬觀花 B.茶走味了 C.車剛走 D.走漏消息(2)安能辨我是雄雌 (   ) 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 D.安營扎寨(3)木蘭當戶織。(   ) A.捷報飛來當紙錢  B.當著大家談一談  C.他會當家  D.旗鼓相當6.劃分朗讀節奏。 可 汗 問 所 欲 ,木 蘭 不 用 尚 書 郎 。7.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辭手法。 A.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B.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C.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D.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8.回答問題(1)畫線的句子是 描寫,表現木蘭的特點: (2)木蘭凱旋回朝,天子怎樣對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3)結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為喻,贊頌了什么? (4)“爺娘聞女來…阿姊聞妹來…小弟聞姊來…”運用的是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用了 修辭方法?改為陳述語氣。 (6)對木蘭這一形象的意義,怎樣貼切評價? 9.有兩個成語出自該文,它們是 和 。
主題分析 通過對木蘭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和榮歸故里的敘述,塑造了木蘭這一愛家、愛國、不慕名利、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淳樸的優秀品質。寫作亮點1.敘事完整,詳略得當 本文敘事完整,詳略得當。本詩詳寫木蘭的從軍緣由、行前準備、征途思親、凱旋辭官、返回家園,略寫戰場生活、百戰情況。這這首詩不是重在 表現木蘭怎樣作戰勝,而是重在表現木蘭這個年輕女郎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性格純真、品質高貴。所以詩中扣住從軍故事的始末,著重寫她的內心世界,表現她的思想感情,刻畫出了這個血肉豐滿的年輕女郎英雄形象。2.多種藝術手法的運用 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如設問、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方法,以及語句連接緊湊、生動暢達的聯珠句法。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等,來為塑造人物形象、表現思想感情服務,事奇詩亦奇,不愧為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
綜合檢測
一、積累運用:1.選擇題(1)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鞍韉(jiān) 軍帖(tiē) 機杼(shū) B.賞賜(cì) 轡頭(pèi) 阿姊(z )C.可汗(hán) 胡騎(jì) 戎機(róng)D.金柝(tuò) 云鬢(bìn) 紅妝(zhuāng)(2)選出和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項( )A.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B.歸來見天子,天子座名堂C.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 D.雙兔榜地走,安能辯我是雌雄?(3)選出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A.愿為市鞍馬(市:買) B.問女何所思(思:思念)C.萬里赴戎機(戎機:指戰爭) D.賞賜百千強(強:強壯)2.填空(1)詩歌中連用四個“我”的作用是 (2)品味“開”、“坐”、“脫”、“著”、“理”、“帖”這6個動詞的表達作用 (3)分析“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這兩句詩的表達作用。 3.根據語境仿寫句子。欣賞是一種領略,欣賞也是一種收獲。欣賞日出,自然會在日出的噴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賞大海,自然會在大海的浩瀚中領悟博大的胸懷; , 。4.同學們在“關注我們的社區”的活動中,看到自己所在的縣同時在爭創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縣政府并為此成立了規模龐大的“同創”指揮部。(1)同學們通過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的市民的采訪,了解到“創建”活動過多過濫,人民群眾是很有意見的。下面是同學們收集到的準備給縣領導匯報的幾條危害。請你將“助長形式主義”這一條恰當地插在下面的三條危害之間。文所表達的主旨,在《木蘭詩》中相類的句子是: 三、中考實戰11. 名著閱讀 (2011·四川樂山)【甲】達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幾小時以后,她看見丈夫的臉色像死人般蒼白,但仍然很有生氣,而且像往常一樣平靜溫存:“好姑娘,你別擔心,我可不會這么容易就進棺材的。我還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醫學權威的預言搗搗蛋也好嘛。他們對我病情的診斷完全正確,但是寫個證明,說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勞動能力,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走著瞧吧!”保爾堅定地選擇了一條道路,決心通過這條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設的隊伍中去。【乙】那漢子口里唱著,走上岡子來,松林里頭歇下擔桶,坐地乘涼。眾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里是甚么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眾軍道:“挑往那里去?”那漢子道:“挑出村里賣。”眾軍道:“多少錢一桶?”那漢子道:“五貫足錢。”眾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正在那里湊錢,楊志見了,喝道:“你們又做甚么?”眾軍道:“買碗酒吃。”楊志調過樸刀桿便打,罵道:“你們不得灑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眾軍道:“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干你甚事?也來打人!”楊志道:“你理會得甚么!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1)填寫表格 段落作 品作者語段11.的內容概括語段體現人物性格特征(用四字短語)甲奧斯特洛夫斯基保爾術后安慰妻子達雅乙《水滸》小心謹慎 ①損害群眾利益。②有礙科學發展。③極易滋生腐敗。答:“助長形式主義”應插在 和 之間。(2)關于“同創”指揮部的名稱問題,在開始確定的階段,有人想過用“統創指揮部”,也有人想過用“通創指揮部”,最后聽取了語言專家的意見,才確定用“同創指揮部”這個名稱。你覺得,語言專家的意見有道理嗎?答: 二、類文閱讀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當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少習射(少年時) B.市鞍馬(買) C.長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裝(穿)6.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皆次當行( ) 數( )建奇功7.辨析區別一詞多義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 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因: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A.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 B.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 9.“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騎馬轉戰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勛數不清。 B.騎馬轉戰共十二年,屢次建立功勛。 C.騎馬轉戰了十余年,屢次建立功勛。 D.騎馬轉戰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勛數不清。10.文中“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一句是全(2)甲段中說保爾“選擇了一條道路”,這條道路指什么?從他的人生經歷和影響來看,我們應該學習保爾的什么精神? (3)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楊志,后來也被逼上梁山,也成為了108個英雄好漢中的一位。請根據這個人物的相關故事內容,完成下面的下聯。上聯: 保 爾 嘔 心 瀝 血 寫 小 說 下聯: 12.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2011·湖南郴州) ①《故鄉》《孔乙己》都出自 (作者)的小說集《吶喊》。 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是一個 (用短語概括人物精神品質)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 ③《水滸傳》中,一些極富個性的人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及時雨”指的是 。 四、作文訓練12.請同學們改寫《木蘭詩》第六段,表現出木蘭回家團聚時的熱烈歡樂氣氛。要用生動的語言,切忌簡單的翻譯原文。例文:大團圓父母們得知花木蘭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們相互攙扶著蹣跚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蹣跚&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地走到屋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城門,眼巴巴地望著、望著……
“爹、娘———”花木蘭的父母循聲望去,花木蘭騎在馬上,飛奔而來,正在向他們招手。花木蘭的父母頓時激動得兩手發抖,先是一驚,又蹣跚的走過去。花木蘭將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馬,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住爹和娘。娘摸摸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摸摸&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花木蘭的臉說:“蘭兒,瘦了,瘦好多了,但越來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經晚了,蘭兒回家就好!”父親邊說邊牽著馬,拍拍木蘭母親的肩說道。花木蘭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戰友們,一路說說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蘭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親切和美好。
“姐回來了,姐回來了!”弟弟歡呼著,緊接著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廚房里殺豬宰羊,忙著為姐姐煮點好吃的。
第10課  木蘭詩
第一課時 文本感知
診斷性測試
1.zhù jiān jì tuó xūn cì 轡 朔 雌 姊 鬢
2.chāi拆卸 zhé 折磨 tuò 金柝 xī 分析 ròng 戎機 shù 戍守 wù 戊戌 xū 戌時
3.(1)只 (2)愿意 買 (3)早晨 (4)只 (5)記功 有余 (6)扶持
4.(1)D 點撥:“十二卷”并非確數“十二本”,而是指多數。 (2)B 點撥:“帖”通“貼” (3) D 點撥:A項應為宋代;B項對主旨理解有誤;C項中的數字為約數,不確指。
5.(1)排比 (2)對偶 (3)互文
6.(1)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3)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4)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7.(1)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代父從軍,不慕名利 (2)撲朔迷離(或迷離撲朔)
第二課時 文本研讀
課文整體把握
1.C 點撥:應是: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苦。
2.時間
3.從軍、戀親、辭官、還家。 點撥:注意歸納、概括、總結。
4.木蘭當戶織時的心事重重,木蘭準備行裝時的活動,木蘭奔赴戰場時的心態,木蘭回家后家人的歡樂,木蘭重著“女兒裝”時的欣喜等是詳寫,是為塑造木蘭形象的不同側面 略寫戰斗過程,十年生活,只用了幾句話。 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的往往都是他所要著力突出的。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對木蘭的愛國愛家愛親人的性格的頌揚,所以,對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也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對戰爭的冷淡和遠離。
重點語段閱讀
5.(1)A 點撥:“走”古漢語中,做“跑”講。雌兔和雄兔緊貼著地面奔跑。“走馬觀花”即“跑馬觀花”,意思是浮光掠影,很不深入。“走味”是失去原味。“車剛走”的“走”是“離開。”“走漏”即“透漏”出。
(2)B 點撥:“安能”、“安敢”中的“安”,都是表反問的疑問代詞,解為“怎么”。A、C、D、中的“安”,依次為“安定”、“懷著”、“安置、設置”。
(3)B 點撥:“當護織”和“當著大家”中的“當”,都是“面對”的意思。其作的分別為“充當”、“主持”、“相配”、“相稱”之意。
6.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7.A.夸張B.對偶C.排比D.互文
8.(1)動作描寫。表現木蘭歸來后喜不自禁、恢復女裝的激情。
(2)天子“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木蘭的要求是“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3)贊頌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長期征戰的謹慎和機敏。
(4)排比;更能突出家人聞歸訊的喜悅心情。
(5)反問。雙兔傍地走,不能辨我是雄雌。
(6)木蘭代父從軍,表現了古代北方勞動婦女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
9.磨刀霍霍;撲朔迷離
綜合檢測
一、積累運用:
1.(1)A 點撥:“帖”應讀tiě,“杼”應讀zhù。 (2)A 點撥:B項“座——坐”,“名——明”;C項“伙——火”;D項“榜——傍”,“辯——辨”。 (3)D 點撥:“強”應為“有余”。
2.(1)與家人團聚、重溫和平的女兒生活的喜悅心情。 (2)不僅寫出了伙伴驚訝情態,還從側面寫出了木蘭的英雄氣概。 (3)動詞表明:木蘭急于恢復女兒裝,表現了木蘭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歸來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畫了木蘭天真活潑,淳樸可愛的性格。
3.示例一:欣賞高山,自然會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 示例二:欣賞大樹,自然會在大樹的偉岸中獲得自立的尊嚴; 點撥:句式相同,語意連貫,意對即可
4.(1)放在②和③之間。 (2)示例一:有道理。“統創”和“通創”側重于統一管理,全面管理,有一種自上而下的強迫的意味;而“同創”側重于共同創建,齊心協力,有一種鼓舞人心的意味,讓人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 示例二:有道理。“統創”是“統一創建”,意思是大家都一致行動,含有自上而下的意味;“通創”是“通通創建”,含有強硬、強制的意味;而“同創”是“共同創建”,顯得平等、和諧。
二、類文閱讀
5.D 點撥:應為:換
6.háng shuò
7.因為 因而(所以)
8.①木蘭是古代一位民間的女子。 ②凡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9.C 點撥:注意根據原文內容理解。
10.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三、中考實戰
11.(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施耐庵 楊志阻止手下買酒喝 樂觀豁達、堅強樂觀 。
(2)寫作(或文學創作) 應學習他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學習他與命運抗爭、永不言敗的精神
(3)示例:山窮水盡賣寶刀 、走投無路上梁山 點撥:要求內容必須與楊志的故事有關,要符合對偶(聯)的要求,寬對也可。
12.①魯迅 ②能為理想而獻身、有鋼鐵般意志、有頑強奮斗精神 ③宋江
四、作文訓練
13.例文:
大團圓
父母們得知花木蘭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們相互攙扶著蹣跚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蹣跚&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地走到屋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城門,眼巴巴地望著、望著……
“爹、娘———”花木蘭的父母循聲望去,花木蘭騎在馬上,飛奔而來,正在向他們招手。花木蘭的父母頓時激動得兩手發抖,先是一驚,又蹣跚的走過去。花木蘭將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馬,張開雙臂,緊緊地擁抱住爹和娘。娘摸摸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摸摸&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花木蘭的臉說:“蘭兒,瘦了,瘦好多了,但越來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經晚了,蘭兒回家就好!”父親邊說邊牽著馬,拍拍木蘭母親的肩說道。花木蘭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戰友們,一路說說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蘭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親切和美好。
“姐回來了,姐回來了!”弟弟歡呼著,緊接著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廚房里殺豬宰羊,忙著為姐姐煮點好吃的。8 木蘭詩
【課時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有感情誦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脈絡,體會文中修辭手法的妙用及民歌語言的質樸生動,學到敘事有詳有略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反復朗讀,討論理解木蘭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木蘭忠、孝、勇、愛國情感。
【學法指導】
1、學習本文要反復朗讀。朗讀時要求準確、流暢、傳神、齊讀要整齊,在反復的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深入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可按段或層次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按歸納的文字來串通課文,復述課文時不僅要掌握詩中敘事的各個環節,而且要注意抓住重點,做到詳略得當。
【自主預習】
自主預習 名師點撥
1、下面是某同學制作的知識卡片,請你幫著補充完整。《木蘭詩》,北朝 (體裁),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一首優美的敘事詩,又稱《木蘭辭》。它與《 》并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2、給加點字注音。可汗( ) 鞍韉( ) 燕山( ) 轡頭( )戎機( ) 胡騎( ) 金柝( ) 朔氣( )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木蘭當戶織: (2)愿為市鞍馬:
(3)從此替爺征: (4)旦辭爺娘去:
(5)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6)萬里赴戎機:
(7)關山度若飛: (8)賞賜百千強:
(9)愿馳千里足: (10)著我舊時裳:
(11)雄兔腳撲朔: (12)雌兔眼迷離: 4、參照課文注釋,翻譯下列句子(1)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5、通讀課文,根據下面圖示填空:6.木蘭從軍的原因是什么?7.家人是怎樣歡迎木蘭歸來的?8.文中是如何寫木蘭回家后的興奮與欣喜的?9.由選文最后一段演變而來的成語是什么 其含義是什么 第二空有點難,可以借助工具書解決。它是漢樂府民歌中紀實性敘事詩的代表作,其中名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便是其中廣為傳頌的名句。注意“可”與“汗”搭配為特殊讀音,“燕、騎”是多音字。第一句抓住關鍵詞“赴”、“度”,并借助工具書弄清“戎機”的意思就不難翻譯。第二句注意用了互文的修辭。四個框,首先要準確地把文章分成四個部分,然后分別概括四個部分的內容,最后把每個部分的內容分別壓縮成四字詞語。6、7、8可以用書中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也可以兩者結合。成語的含義是指成語的比喻義或引申義。
我求助:
【課堂探究】
課堂探究 名師點撥
問題一:一讀,給全文標朗讀節奏。有感情朗讀全文。 問題二:二讀,通文意。合作翻譯全文,掌握以下重點詞句。通假字。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帖花黃: 通 ,意思 (2)出門看火伴: 通 ,意思 一詞多義。解釋下面加點詞。市 東市買駿馬: 愿為市鞍馬: 詞類活用。指出下面句子中詞語活用情況,并解釋。(1)愿為市鞍馬: (2)策勛十二轉: 4.古今異義。指出下面加點詞古今異義。(1)卷卷有爺名:古義 ,今義 (2)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古義 ,今義 (3)出郭相扶將:古義 ,今義 (4)雙兔傍地走:古義 ,今義 5.句式: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并翻譯。(1)愿為市鞍馬: (2)問女何所思: 問題三:三讀,明內容。按“此詩講述了一個……故事”的格式說話。問題四:四讀,明形象。以“我從文中…….讀出木蘭是一個…….的人”為格式說話。問題五:文中寫木蘭買駿馬和馬具時,為什么要分東、西、南、北反復來寫呢?難道真的在一個地方置辦不齊嗎?    問題六:文中兩次寫“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問題七:本文在敘事上有詳有略,文中哪些事情寫得較詳,哪些事情寫得較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問題八:文中運用了很多修辭方法,請舉例說明,并說說修辭作用。 問題九:學完本文后,同學們對木蘭參軍是不是愛國的表現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人說她愛國,有人持反對態度,你贊成哪種觀點?簡要說說理由。
首段是故事開端,讀得平緩、輕些,營造深夜嘆息的氣氛。二段問答句,可深沉些。三段寫出發前的準備,節奏更加快,力求突出木蘭到處奔忙,緊張準備的情態;四段速度更慢,基調應是悲壯的。五段勝利歸來、六段親人團聚節奏可稍稍加快,語調由莊嚴轉為熱烈;七段是歌者的贊辭,語速漸慢,甚至可以結合動作(腳撲朔、傍地走)、表情(眼迷離)朗讀。問題二是課文詞、句的特殊用法歸類,同學們可用自己的方法熟記它們。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等注意概括時要是一句完整的話,有主語,謂語。能回答“誰,做了什么事”。涉及到互文修辭。答此題時要從修辭和表達作用兩方面回答。注意從人物的描寫方法和表達作用去回答。文章的詳略取材是由文章的中心來決定的。每種修辭都有每種修辭的作用,如排比多為增強語氣,對偶多為句式和諧,比喻多為表達的生動形象性,學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套路,才能結合具體的語境答題。此題除了考查學生對文本理解外,更重要考查學生對文章所形成的自己的看法,還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贊成可從表現了勞動人民的英雄氣概、愛國精神等角度回答;反面可從木蘭只為自家考慮,欺君惘上等角度回答。
我收獲:
答案:
【自主預習】
1、樂府民歌 孔雀東南飛
2、(kè hán) ān jiān yān pèi róng jì tuò shuò
3、(1)門 (2)為此(3)出征(4)離開(5)只(6)軍機、軍事(7)過(8)有余(9)希望(10)裙子(11)爬搔(12)瞇著眼
4、(1)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關隘。
(2)將軍和壯士們經歷了很長時間很多次大大小的戰斗,有的犧牲了,幸存者勝利歸來.
5、征戰沙場 辭官還家
6.昨夜見軍帖……木蘭無長兄
7.爺娘聞女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8.一系列的動作描寫:開我東閣門……著我舊時裳
9.撲朔迷離 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來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識別。
【課堂探究】
問題一:
示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問題二:
1.(1)帖花黃:帖 通貼 ,意思粘貼 (2)出門看火伴:火 通伙 ,意思伙伴
2.
市 名詞,集市,市場
動詞,買
3.(1)名詞動用,買 (2)名詞動用,記下
4.(1)爺:古義父親 ,今義爺爺 (2)但:古義只 ,今義表轉折連詞
(3)郭:古義外城 ,今義用作姓氏(4)走:古義跑 ,今義行走
5.(1)省略句,“愿為(此)市鞍馬”,愿意為此去買鞍馬。
(2)倒裝句,“問女所思何”,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么。
問題三:此詩講述了一個古代女孩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
問題四:木蘭是一個英姿颯爽的人: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木蘭是一個不貪圖富貴的人:賞賜百千強,木蘭不用尚書郎
木蘭是一個很孝順的人: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問題五: 運用互文修辭,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都是虛指,用以渲染氣氛,極言時間短促戰爭緊迫,表明木蘭的準備工作有秩序的進行,并不是在四個地方買   
問題六: 借用木蘭的心理狀態勾畫了征途上的景物,表達了木蘭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這樣寫極大地豐富了主人公的形象,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問題七:詩中對木蘭的“從軍緣由、 戀別 、辭官還家“都寫得比較詳細,對“征前準備、軍旅生活”寫得比較簡略。這樣寫是因為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豐富了人物的內涵,使木蘭的形象更豐滿更高大,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問題八: (1)排比、互文: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作用:表明木蘭的準備工作有秩序的進行,渲染軍情緊急氣氛,
(2)頂真: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作用:語氣貫通,突出事物之間的環環相扣
(3)對偶、設問: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對偶運用使句子整齊美觀,音律和諧,便于記詠;設問句主要引起讀者的注意,引出下文所思所憶內容。
(4)比喻、反問: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用比喻生動形象寫出木蘭女扮男裝的巧妙
問題九: 答案示例:贊成前者。在“木蘭無長兄,阿爺無大兒”的情況下木蘭代父從軍,為國分憂,一方面表現了木蘭對國家的忠誠,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木蘭的孝道。木蘭代父從軍是木蘭“忠”“孝”精神的表現。
“9 《阿長與山海經》導學案1
一、課前自學
(一)讀一讀,盡量記住下列字詞的讀音、寫法和意義。
擄( lǔ)去 震悚( sǒng ) 惶(huáng )急 瘡( chuāng )疤
詰( jié)問 懼憚(dàn ) 霹靂{pī lì }
惶急:恐懼著急。
詰問:追問、責問。
懼憚:懼怕。憚,害怕。
渴慕:迫切地羨慕。
霹靂:云和地面之間發出的一種強烈的雷電現象。
煩瑣:繁雜瑣碎。
瘡疤:瘡口表面所結的痂。
毫不相干:一點關系也沒有。
情有可原:這種情況有可以原諒之處。
深不可測:深度大,難以測量。形容深奧難以理解。
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名,說出。
(二)知識積累
1、關于作者
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
  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學醫,后從事文藝等工作,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人吃人的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新青年》雜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列,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
1918-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從1927-1936,創作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這些作品收錄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教學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體會文章詳略得當的寫法。
2通過閱讀,準確把握阿長這個人物的特點及作者的感情。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安排:3課時
四、教學活動:
第一課時
1、 導入課文 :
2、 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將你認為重要的字詞工整的書寫在下面。勾畫出文中能夠體現長媽媽是--------的一個人的相關語句。
2、再讀課文,看看本文圍繞長媽媽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的是哪件?為什么這么安排?
圍繞長媽媽寫了:① ②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⑤ ________________

重點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習課文
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長是怎樣的一個人?從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可以用課文中的詞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從外貌、身份、細節、性格等各方面說。 可以有如下一些說法: 阿長是一個懂得許多規矩但煩瑣之至的人;
阿長是一個迷信但善良、樸實、熱情為“我”著想的人;)
(1)
(2)
(3)
四、小結
五:作業
1 常規作業,鞏固字詞
2識記詞語解釋
六、課堂檢測
(一)請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lǔ( )去 震 sǒng( ) huáng( )急 chuāng ( )疤
(二)詞語解釋:
(1) 惶急:
(2) 毫不相干:
(3 ) 懼憚:
(三)在括號里選擇最恰當的詞語。
(1)這種敬意,雖然也逐漸   (冷淡、淡薄、冷漠)起來,但完全   (消失、消滅、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謀害了我的隱鼠之后。那時就極嚴重地    (詢問、審問、詰問),而且當面叫她阿長。
(2)這   (就、也、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卻、也、還)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   (基本、全部、完全)消滅了。
(四)“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對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遇到了很大很響的雷,十分害怕起來。
B、遇到一個霹靂是比喻的說法,表明了我的震驚。
C、遇到了很大很響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驚。
D、我似乎遇到霹靂,其實我并沒有遇到,表明我很膽小。
參考答案(第一課時)
二、2、① 她 喜歡 “切切察察”的毛病, ② 寫了她的睡相,
③ 寫了元旦的古怪儀式, ④ 寫了她一肚子煩瑣的道理, ⑤ 寫了她給我講 “長毛”的故事,⑥寫了她謀害“我”的隱鼠, 重點寫了:她給“我”買來了《山海經》。
三、1、阿長是一個很不幸而又熱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她沒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
2、是一個連真正的名字也沒有,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的勞動婦女。
3、她多事。切切察察不拘小節,麻煩規矩多,愚昧,無知,似有阿Q精神。
課堂測試:
(1) 請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擄 悚 惶 瘡
(二)詞語解釋:
(1) 惶急:恐懼著急。
(2) 毫不相干:一點關系也沒有。
(3)懼憚:懼怕。憚,害怕。
(四)(B)
6 《阿長與山海經》導學案2
一、復習導入:
二、整體感知:
  文章主要描寫的對象是長媽媽,作者幾乎是按生活的原樣,真實而親切地再現了自己童年時期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請同學們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描寫長媽媽的事件或細節,并說說這些事件或細節體現了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情。
3、
4、 研習課文:
1、文章前兩段介紹了“長媽媽”稱呼的由來,從中可看出“長媽媽”怎樣的社會地位?
2.作者寫了阿長的哪些令“我”討厭的生活習慣?可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3.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4.我為什么對長媽媽產生了“特別的敬意”?這些描寫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四、合作探究:
我們假設阿長現在還健在,她讀了魯迅這篇文章,會對魯迅說什么? 請同學們緊扣課文內容與人物性格特征,放飛想象的翅膀,賦予人物新的時代特色,代長媽媽說些話。
五、小結:
六、作業布置:
七、課堂測試:
(一)請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jié()問 懼dàn( ) pī lì( )
(二)詞語解釋:
(1) 煩瑣:
(2) 毫不相干:(3) 情有可原:
(三)思考:
我為什么對長媽媽產生了“特別的敬意”?這些描寫可以看出長媽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參考答案(第二課時)
二:1.長媽媽是一個沒有名字的人
——長媽媽地位低下
2.長媽媽睡覺時總是“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長媽媽睡相不好)
——長媽媽是一個粗人。
3.長媽媽“常喜歡切切察察”
——長媽喜歡饒舌多事。
4.長媽媽“逼”著我吃福桔
——長媽媽有著太多的繁文縟節
5.長媽媽給我講長毛的故事
——長媽媽是無知而又淳樸的。
6.長媽媽給我買來《山海經》
——長媽媽是一個真誠,善良,關心孩子,盡可能幫助孩子的好人。
三:1、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視
2、饒舌多事,粗俗、不拘小節
3、(1)元旦道恭喜、吃福橘
(2)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 ……真誠和善良
4、“長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讓我感到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 無知、淳樸
四: 教師舉例:
哥兒啊,我雖無名無姓,但經你一寫,現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說我無名無姓,生得黃胖而矮倒也罷了,怎么連頸上的灸瘡疤也寫進去了呢?說我規矩多、煩瑣、迷信也罷了,那時誰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連我睡相不好這種私事都寫進去了呢?特別是給你講長毛故事時,講的將我們擄去后,讓我們脫下褲子站在墻頭,大炮就放不出來,你也照實寫下來了,你不怕人笑話我還怕人笑話呢!
課堂測試:
(1) 請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詰 憚 霹靂
(二)詞語解釋:
(1) 煩瑣: 繁雜瑣碎。
(2) 毫不相干::一點關系也沒有。
(3) 情有可原:這種情況有可以原諒之處
(三)長毛”的故事,出乎我的意料,更讓我感到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
無知、淳樸
6 《阿長與山海經》導學案3
一、復習提問:長媽媽給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二、研習課文:
(一)再讀第18----28自然段。
1、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請復述買書的起因。
經過、結果。
2、當阿長買來《山海經》時,“我”有什么反應?
3. 你怎樣理解文中說的阿長“確有偉大的神力”?
4. 文章寫阿長買《山海經》的筆墨不多,用的是一種敘述語言。為什么不詳寫她是如何買到《山海經》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間),你認為她是怎樣買到這本書的?
5.這件事可以表現長媽媽的什么特點?
三、合作探究
1、分析刻畫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采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請舉例。
2、 再看事件中表明作者對阿長的感情態度的詞句,對比前后的感情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手法?
3、結尾兩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小結。
五、作業布置:
童年生活中,有沒有像阿長這樣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樣看待他們?談一談你的想法和感受。(用先抑后揚的表現手法)
參考答案(第三課時)
一、長媽媽喜歡饒舌多事、不拘小節。
二、(一)1、事情的起因:“我”曾在遠房的叔祖那里看到過,后來一直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可遠房叔祖那兒已無處可尋,買吧,又沒有好機會。因此,“我”對《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
經過:阿長向“我”問《山海經》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將《山海經》給“我”買來了。
結果:“我”深受感動,從而不由得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個“霹靂”的比喻和詞語“震驚”寫出了“我”十分震驚的心理,也表現了“殘’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宛然可見。這就是魯迅筆下的長媽媽,她雖然多事饒舌,有些令人厭煩的規矩,但她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盡自己的可能幫助孩子,這樣的人,怎能不讓魯迅深深地懷念呢?
2、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表現了“我”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可謂又驚又喜,感激不盡。
3、因為這件事,“別人不肯做”,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知“我”心,誰也沒有阿長那樣熱心;別人也“不能做”,有畫的《山海經》很難找,要跑多少路,打聽多少地方,誰能像阿長這么給“我”操心費事,況且她又不識字,居然買來了。所以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4、提示 :她是怎樣到處打聽,怎樣跑書攤書店,操了多少心等。
5、對孩子心思觀察細致,關心孩子,熱心幫孩子解決疑難。樂于助人
三、合作探究
1、A、 描寫法:如寫長媽媽是個普通勞動婦女,作者除簡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外,著重選擇了兩個生動的細節:一是她在“向人低聲絮說些什么事”的時候,還要“豎直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長媽媽質樸、略帶粗野的性格在這些細節中刻畫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本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別具特色。如元旦時,她教“我”說恭喜的話和吃福橘的情節,作者通過“伸出……按住……惶急……”“搖……笑……塞……”這些動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充滿歡欣和熱情的語言寫出了真誠的祈求,表現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寫,突出中心。如當長媽媽買回了《山海經》后“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個心理活動,寫出了“我”的吃驚。正是這種吃驚,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動––––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對比、映襯法: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的內容為“寶”。
2、“實在不大佩服”、“最討厭”、“無法可想”(3-5)→“非常麻煩”(6-12)→“空前的敬意”、“淡薄起來”、“完全消失”(13-18)→“新的敬意”(19-31)
這里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使得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和驚嘆,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鮮明突出。使得文章有層次,形成跌宕。
欲揚先抑-----抑揚法技巧的一種。指利用事物現象與本質之間的矛盾性來刻畫人物的一種手法,多用于表現正面人物和作者要加以肯定和贊揚的事物,也用于烘托氣氛。先給讀者以假象,把讀者的判斷引向相反的方向,到一定時候揭示真相,使讀者突然醒悟,從而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3、表達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
PAGE9 阿長與《山海經》
【學習目標】
1.快速閱讀,整體把握阿長這人物的品格風貌及作者對她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特點刻畫人物的手法,并學習詳略得當、欲揚先抑的藝術手法,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3.體會作者對阿長深厚的懷念之情,感受文中所表現的質樸的愛。
【學習重難點】
1.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
2.領悟這篇回憶性散文的用雙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學習流程】
第一課時
1.請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huáng( )急 ②粗拙( ) ③煩suǒ( )
④懼憚( ) ⑤瘡( )疤 ⑥憎惡( )
⑦孤孀( ) ⑧驚駭( ) ⑨渴( )慕
⑩針灸( ) ⑾疏懶( ) ⑿震sǒng( )
⒀詰( )問 ⒁pī靂( ) ⒂擄( )掠
2.請給下面多音字注音組詞:
惡:
薄:
帖:
空:
3.初讀課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長是一個 的人”說話。
可以用課文中的詞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從外貌、身份、細節、性格等各方面說。可以有如下一些說法:
阿長是一個懂得許多規矩但煩瑣之至的人;
阿長是一個迷信但善良、樸實、熱情為“我”著想的人;
阿長……
再讀課文,認真體會文章中所蘊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懷。
4.本文圍繞長媽媽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嗎?
5.標出課文中表示作者對阿長感情的詞句。
作者對阿長的感情變化是: 由此看出,本文是以 為線索,采用了 的寫作手法。
6.從中你看出長媽媽是怎樣一個人?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重點研讀買《山海經》部分,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2.體會先抑后揚的手法及刻畫人物的方法。
作者敘述了長媽媽的一些瑣事后,用相當多的篇幅推出了買《山海經》一節,朗讀19~29段。思考:
這里,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為“我”買《山海經》的經過。 請復述買書 的
起因經過結果。
起因:
經過:
結果:
1.作者在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時,用了一種什么寫法?作者敘述的幾件事情中,屬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屬于“揚”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2.重點研讀 買《山海經》部分, 思考下列問題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3)“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為什么會產生“新的敬意”?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4)“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5)分析“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處,寫出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3.課文題目為什么稱長媽媽為“阿長”?
我們假設阿長現在還健在,她讀了魯迅這篇文章,會對魯迅說什么?( 請同學們緊扣課文內容與人物性格特征,放飛想象的翅膀,賦予人物新的時代特色。)
以“歷史告訴我們”為話題,談談你學完本文后的感想。
預習導學
學習研討
預習導學
學習研討
拓展學習
一課一得9阿長與《山海經 》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記敘的順序。
2、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性格以及詳略得當的寫法。
3、認識阿長的品格風貌和作者對阿長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對長媽媽的真切懷念之情。
背景資料
1、“阿長”
魯迅兒時的保姆,《山海經》是魯迅兒時最渴慕的一部書。文章重點寫了阿長為魯迅買到向往已久的繪圖《山海經》的事,表現了舊中國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體察孩子心理的勞動婦女的形象。
2、關于《山海經》
《山海經》共十八卷,戰國至西漢初年的作品。內容主要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還保存了不少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魯迅稱之為“古之巫書”
3、1926年3月18日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魯迅受反動政府通緝,不得不到廈門大學任教,后又受守舊勢力的排擠。在那種境況下,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憶少年生活寫點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寫出了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憶自己童年時期與家里女工阿長相處的一段生活。寫于北京寓所。發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
預習導學
1、給下列字注音
駭( ) 擄( ) 悚( ) 絮說( ) 惶急( ) 瘡疤( ) 詰問( ) 霹靂( ) 辟頭( ) 畫舫( )
2、魯迅,原名( ),( )人,我國現代偉大的( )、( )、( )。
3、本文選自( )。這是魯迅唯一的一本( )集。全書( )篇文章,外加一篇( ),一篇( )。是魯迅回憶( )( )( )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
4、根據具體語境,解釋加粗詞語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這樣的圖畫,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尋找,他是很疏懶的。
疏懶:
2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惶急:
3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了。渴慕:
5、熟讀課文,用“阿長是一個的 人”說話。可以用課文中的詞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從外貌、身份、細節、性格等各方面說。
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那個神秘莫測的美女蛇的故事嗎 它給百草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講這故事的人是誰呢 ——對,是長媽媽。長媽媽是作者兒時的保姆,長媽媽知道許多事情,懂得許多道理,可以說,她是民間文化的載體,對于魯迅來說,她可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可是在《阿長與<山海經>》里,魯迅卻將長媽媽稱為“阿長”,這是為什么呢 作者究竟是懷著怎樣一種感情來寫長媽媽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悟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感情。
二、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問題速讀課文。
1、本文主要刻畫了哪個人物?圍繞著這個人物寫了哪幾件事?哪些詳寫?為什么詳寫?
阿長;寫了阿長名字的由來、說話切切查查、睡相不好、吃福橘、講長毛的故事、買《山海經》;后三件事詳寫;這三件事能突出中心,因為這三件事有一個共同點:都有神秘莫測的特點,深深地吸引著童年作者的心,導致作者懷念之情油然而生。
2、這些材料表現了長媽媽怎樣的品格風貌?
淳樸、善良、關心他人、樂于幫助他人。
3、你從這些事中,看出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有怎樣的變化
從不大佩服——厭惡——憎惡——有新的敬意——懷念
4、這些材料是按什么順序來安排的?
以感情變化為線索。
三、合作探究
1.課文題目為什么稱長媽媽為“阿長”?
文中抑筆較多,既然又“不大佩服她”,又是“討厭”,又是“不耐煩”,又是“麻煩”,當然不能用“媽媽”稱呼
題目用的是46歲寫作時的口氣,宜用“阿長”稱呼,這樣寫顯得親切些。
2、為什么作者說“使我發生了新的敬意”?
因為《山海經》很難找,別人不能做,不愿做,而沒有文化的阿長卻能買到。
3、.文中最后一段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作用是什么?
對阿長崇敬和懷念;作用是點明中心。
4、題目中“與”表示兩者有并列關系,作者用意何在
用意是表明阿長與《山海經》都有相似之處:都有神秘莫測的東西深深地吸引著作者的童心。
5、作者在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時,用了一種什么寫法?作者敘述的幾件事情中,屬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屬于“揚”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用了先抑后揚;抑的是阿長名字的由來、說話切切查查、睡相不好,揚的是“逼我”吃福橘、講長毛的故事、買《山海經》。
6、 “我實在不大佩服她。”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這是作者從童年的眼光看的,不滿她的切切查查、睡相不好,但從成年的眼光來看,作者還是持懷念態度的。
四、重點研讀 買《山海經》部分, 學生朗讀19~29段,思考下列問題: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樣想的?這種想法表現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因為阿長沒文化,不知道《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更何況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關心“我”,因此她也不會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經》的心情。
這表現了“我”對阿長輕視的心理。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么反應?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反應是:“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真可謂又驚又喜,感激不盡。
(3)“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為什么會產生“新的敬意”?為什么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因為有畫的《山海經》很難找,沒有人像阿長這么熱心,這件事“別人不肯做”,“不能做”,而阿長不識字,居然買來了。所以說,阿長“確有偉大的神力”
(4)“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么這么說?
表達作者對童年、阿長的懷念。
(5)文中哪句話抒發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文中最后一段
(6)劃出描寫阿長的句子,判斷這些句子運用了哪幾種描寫方法?
文中寫了關于阿長的幾件事,運用了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7)分析“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處,寫出了人物的哪些特點?
稱魯迅“哥兒”,說明阿長有愛心
把《山海經》說成“三哼經”,說明她無文化
買來《山海經》說明她樂于助人。
關注記敘中的議論和抒情
記敘文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敘述和描寫,但議論和抒情在記敘文中也經常運用。閱讀記敘文,要注意作者怎樣在記敘的基礎上進行議論和抒情。
在記敘文中,作者往往不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和周密的論述,而針對大量的生動、典型的記敘材料,發表精辟簡賅的評論。有時議論在敘述前邊,這種議論起提示文章內容和點明中心思想的作用。記敘文中的抒情,可以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等,在敘述、描寫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感情。有時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以引起讀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鳴,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所有這些,在閱讀中要時時留意。10 老王
【學習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理解老王的“苦”與“善”,學習作者以善良對待善良,關愛弱者的美德。
2.學習通過幾個生活片斷表現人物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
1.揣摩重點語句含義,理解作者對不幸者的同情與關愛的思想感情,激發愛心。
2.全面準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探究通過幾個生活片斷安排材料,表現人物的寫作特點。
【學習流程】
1.給加點字注音。
傴( ) 攥( ) 惶恐( )
荒僻( ) 塌敗( ) 取締( )
骷髏( )( ) 眼翳( ) 滯笨( )
愧怍( )
2.自讀課文,完成填空:老王的“不幸”表現在
在文中畫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時間,并簡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幾件事:
3.小組研討:
(1)以“老王是一個 的人,具體表現在 ”句式交流對老王形象的認識。
(2)作者一家是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老王和他們應該說是有一定的思想差距,但他們為什么對不幸者能那么關心、愛護?從“我們一家”和“老王”的關系來看,你認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是什么?
4.思考品味:
(1)第8段中 “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一句暗示了老王怎樣的處境?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第8段中“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中的“倒”能否換成“爬”?為什么?
(3)第16段 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 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小組交流:你身邊有類似老王那樣生活艱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嗎?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嗎?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簡筆畫。面對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們應該怎樣做?
6.質疑問難:閱讀課文過程中,你還有什么疑問需要與同學共同探討?請把它寫下來。
7.拓展閱讀
乞 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著……一個乞丐——一個衰弱的老人擋住了我。紅腫的、含著淚水的眼睛,發青的嘴唇,粗糙、襤褸的衣服,齷齪的傷口……呵,貧困把這個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樣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 ① )、骯臟的手……他呻吟著,他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沒有錢包,沒有表,也沒有一塊手帕……我隨身什么東西也沒帶。但乞丐在等待著……他伸出來的手,無力地擺動著和發著顫。我惘然無措,惶惑不安,緊緊地握了握這只骯臟的( ② )的手:“請原諒,兄弟!”乞丐那對紅腫的眼睛凝視著我;他發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緊緊地握了握我( ③ )的手指。“哪兒的話,兄弟!”他嘟噥著說,“這已經是很可感謝的了,這也是恩惠啊,兄弟!”我明白,我也從我的兄弟那兒得到了恩惠。
(1)考考你的判斷:“紅腫”“冰冷”“戰栗”都是用來形容手的,請將它們分別填入文中標序號處。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看來,一個稍微有點地位的人與乞丐握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寫給人以真實之感,為什么?
(3)“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礎是 (4)“這也是恩惠啊”中“這”指的是
(5) 結尾句有何深意?“我”從“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不超過30個字)。
結尾句深意: “我”從“老人”那里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寫作遷移: 試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注意深入領會人物思想感情,在領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像,生動合理地寫出老王的心理活動。
讀完本文,你有什么收獲或體會,把它記錄下來與同學交流。
【答案】
1.yǔ zuàn huáng pì tā dì kū lóu yì zhì zuò
2.①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②“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日子。③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④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⑤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敗的小屋。“我”與老王的交往:照顧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車;讓老王送冰,付給他應得的報酬;老王送來香油雞蛋,不讓他白送,給了錢。關心老王生活,三輪改成平板三輪,生意不好做,關切地詢問他是否能維持生活。
3.(1)老王是個貧苦的人。老王一輩子生活艱苦,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期間載客的三輪車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的,眼睛又不好。失群落伍、單干戶、沒親人、沒人搭理……是善良、質樸、有同情心、講仁義人。愿意給我們帶送冰塊,車費減半;在“文化大革命”那樣荒唐動亂的年代,老王照樣尊重錢鐘書夫婦。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大放心,擔心人家看病錢不夠。受了人家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雞蛋上門感謝。(2)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與人道主義精神。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善心。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
4.(1)暗示老王的生計越來越艱難,身體已到了即將崩潰的境地。流露出作者對他的同情和擔心。(2)“爬”表明自己還能動,“倒”和“僵尸”照應,更形象地表現了老王當時已沒有一點活力,到了生命的盡頭。(3)在作者看來,人是生而平等的,有平等的意識,才會感到抱歉。
5.略
6.略
7.(1)①紅腫 ②戰栗 ③冰冷 (2)我和老人有著相同的遭遇,都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真情,一種理解,一種關愛。他們之間的對話尤能反映這種真情。(3)彼此都是能理解對方的人。(4)“我”的言行所體現的同情心。(5)我明白老人對“我”的充分理解。  得到了堅持生活信念的力量。
預習導學
學習研討
拓展學習
一課一得10 《老王》學案
教師寄語:用善良體察善良,用愛心澆灌世界。
學習目標:
1、能快速閱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2、揣摩語言,領會作者與主人公老王的思想感情。
3、學會觀察身邊的普通人物,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學習重難點:
1、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聯系身邊的人,學會關注、關愛他人。
資料連接:
走進作者:楊絳,原名楊季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江蘇無錫人。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洗澡》等,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于小說》;譯作有《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等。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走近老王(教師寄語:細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相信自己一定行!)快速閱讀文本,學會利用圈點批劃法捕捉主要信息,完成以下兩題。
1、識記字詞
傴( )身 攥( )著 惶( )恐 塌( )敗 愧怍( )
取締( ) 滯( )笨 眼翳( ) 骷髏( )( )
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內容(不超過50字)。

合作釋疑—評說老王(教師寄語:兩種思想相碰撞,就會閃現智慧的火花!)
3、分析人物:默讀課文,找出能夠體現老王形象的語段,談談你心目中的老王。建議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個 的人,從 看出”的形式表達出來。然后小組討論交流,交換看法,互相補充。

4、面對老王的境況,作為作家的楊絳是怎么做的?從作者身上你有哪些做人的收獲?
思想共鳴—懷念老王(教師寄語:心與心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共鳴!)
5、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么去了,作為他生前的作家朋友的“你”,難道不想從行動上為他做點什么嗎?(提示:“你”可以為老王寫墓志銘、悼詞、紀念文章等,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感觸!注意言簡意駭!!!)

遷移延伸—關注“老王”(教師寄語: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6、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老王”一樣生活境況的人,你能談談身邊最感人的故事嗎?你將怎么去對待那些不幸的人?

品味語言:
7、楊絳的文學語言看似平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請體會下列語句蘊含的情感:
(1)、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2)、“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學習小結:
8、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達標檢測
9、本文是一篇寫人記事的________(文體),材料瑣碎,但是經過作者的組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作者以________為線索,兼用________順序和________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課文寫老王,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10、文中有一個詞語“ ”能概括老王一生的命運,這個詞語就是“文眼”,理解課文抓住文眼,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11、仿寫句子:
假如我是一團火,就為他人送去溫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顆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樹,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12、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乞 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著……一個乞丐——一個衰弱的老人擋住了我。
紅腫的、含著淚水的眼睛,發青的嘴唇,粗糙、襤褸的衣服,齷齪的傷口……呵,
貧困把這個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樣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骯臟的手……他呻吟著,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沒有錢包,沒有表,也沒有一塊手帕……我隨身什么東西也沒帶。
但乞丐在等待著……他伸出來的手,無力地擺動著和發著顫。
我惘然無措,惶惑不安,緊緊地握了握這只骯臟的(②)的手:“請原諒,兄弟!”
乞丐那對紅腫的眼睛凝視著我;他發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緊緊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兒的話,兄弟!”他嘟噥著說,“這已經是很可感謝的了,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從我的□□那兒得到了□□。
(1)、考考你的判斷:“紅腫”“冰冷”“戰栗”都是用來形容手的,請將它們分別填入文中標序號處。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2)、仔細揣摩,你能給文中的空白處填上合適的詞語么?
我明白,我也從我的□□那兒得到了□□。
(3)、今天看來一個稍微有點地位的人與乞丐握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寫給人以真實之感,為什么?

(4)、“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礎是什么?

(5)、“這也是恩惠啊”中“這”指的是什么?

(6)、結尾句有何深意?“我”從“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簡練的語言加以概括(不超過30個字)。


附:達標檢測題的參考答案:
9、散文 彼此交往 邏輯 時間 善 苦 10、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11、就為他人送去光亮 就為他人送去清涼 就為他人送去蔭庇 就為他人送去甘露 12、(1)、①紅腫  ②戰栗  ③冰冷(2)、兄弟  恩惠(3)、我和老人有著相同的遭遇,都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真情,一種理解,一種關愛。他們之間的對話尤能反映這種真情。(4)、彼此都是能理解對方的人。(5)、“我”的言行所體現的同情心。(6)、老人對“我”的充分理解。得到了堅持生活信念的力量。11 臺階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
2、 理解父親形象的特點,學習作者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方法。
3、 培養學生熱愛父親,尊重父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
在掌握小說內容的過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質;寫自己父親的一個側面。
教學難點:感受文中“父親”要強、謙卑的性格和勤勞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 導學
1、讀熟課文,劃出詞語,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凹( ) 凼( ) 門檻( ) 涎( )水 揩( )
黏( )性 尷尬( ) 撬( ) 煩躁( )硌( )
你認為自己需要掌握的其他字音、字形: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
揩:
尷尬:
微不足道:
大庭廣眾:
3、預習課文后,你有哪些疑問?請將你的問題寫下來。
二.指導學習 研討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⑴導語設計:
⑵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2.檢查預習情況
3.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用5——10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文后,試用第三人稱復述課文的故事梗概。
教師提示學生 要區別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不同的寫法。
舉例: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他眼看人家的臺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干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的撿,一角一角錢的攢,終于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臺階,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4.精讀美文,合作探究:
⑴ 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⑵ 父親是怎么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⑶.在父親的努力下, 新屋造好了,可父親卻感到怎樣?為什么
⑷父親的形象有什么特點?
5. 拓展延伸,比較閱讀:
比較《背影》和《臺階》在立意和選材上的異同之處:

三、小結:
父親的故事是無聲的,他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地教育著我們。父親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以至于我們不愿向他人談起;父親的一生可能是清貧的,以至于我們無法在別人面前炫耀。可在我們跌倒時,父親教會我們怎樣站立;在我們遇到困難時,鼓勵我們勇敢的去面對。所以父親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讓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去關注我們平凡的父親,也關注那些與父親一樣平凡的人們。
四、布置作業 ,實踐演練。
文中“父親”是一位要強、勤勞而又謙卑的父親,他和我們許許多多的父親一樣,向著美好的生活不斷的追求著,他堅韌頑強的品質怎能不讓我們感動?他怎能不使我們想起家里的父親?現在就讓我們提起筆來,也來寫寫我們自己的父親吧!
課堂檢測:
1、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
尷尬:
微不足道:
2、根據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⑴ 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⑵ 在父親的努力下, 新屋造好了,可父親卻感到怎樣?為什么
(3)父親的形象有什么特點?

《臺階》參考答案
4⑴.在家鄉,“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的高”。“我”家的臺階只有三級,容易進水,也表明在家鄉沒有地位,被人看不起。“父親”渴望自己的家在鄉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⑵.撿磚、拾瓦、砍柴、存角票、編草鞋、踏黃泥。
⑶他感到不自在,不對勁。臺階底,意味著經濟地位地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⑷“父親”是一位很要強、勤勞而又謙卑的父親。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父親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后,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5. 同:都是表現父親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細節,以小見大。
異:《背影》抓住“背影”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突出了父親的背影,突出了父愛,給人深刻的印象,讓人強烈地感受父愛。
《臺階》圍繞“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建房這個一般性的題材有了側重點,有了特色,突出了父親對社會地位的追求,突出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課堂檢測:(答案)
1. 在家鄉,“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的高”。“我”家的臺階只有三級,容易進水,也表明在家鄉沒有地位,被人看不起。“父親”渴望自己的家在鄉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 他感到不自在,不對勁。臺階底,意味著經濟地位地下,父親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這種自卑心理長期存在,難以一下子消除,所以臺階高了,反而處處感到不習慣,不對勁。
3. “父親”是一位很要強、勤勞而又謙卑的父親。
PAGE11《臺階》學案
第一課時
【預習導學】
一、字詞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黏性( ) 鑲嵌( ) 躥上( ) 摻上( ) 胯骨( ) 倔強( )
茬( ) 硌( ) 凹( ) 凼( ) 門檻( ) 涎水( )
揩( ) 嘎( ) 籌劃( ) 尷尬( )( ) 撬( )
煩躁(  )
2.解釋詞語:
揩: 尷尬: 煩躁: 微不足道:
二、自主學習: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揭示父親造屋原因的關鍵一句話是什么?為什么“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
明確:“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這是全文的關鍵句,這篇小說著眼在臺階,臺階是地位的標志,臺階高,地位就高,就會受到別人的尊重;臺階低,經濟地位就低下,就會受到別人的歧視。父親對臺階的要求,就是對地位的要求,就是對尊重的要求,父親畢生的奮斗就是要贏得尊重。
2、新屋造好了,父親怎么樣 為什么?
明確:參考一: “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因此,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高臺階的新屋建成了,父親明明應該高興才對,可是卻表現得極不自然,
因為父親奮斗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可是,父親一輩子低眉順眼、老實厚道已經成為了習慣,因此高興的方式也有點與眾不同,感覺一雙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參考二:父親坐在新臺階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人衰老了,累垮了。
   父親反而覺得不自在了。臺階低,意味著經濟地位的低下,父親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是長期存在的,一下子難以消除的,所以,當“我”家的臺階真的高了的時候,父親反而無法改變原先的自卑心理,感到處處不習慣,不對勁。
第二課時
【合作探究】
1、課文哪些情節最能表現父親的形象?父親的形象有什么特點?
立下造屋目標,并為之付出長期艱辛的勞動——勤勞、頑強
  建成新屋后的喜悅、局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
2、作者為什么在老屋的三級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筆墨?
1)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可以寫出當年父親的力氣是多么大,后面寫造新屋時托石板閃了腰,前后就形成對比。
  2)寫石板粗糙,可以暗示當年經濟條件更差。
  3)寫“我”在臺階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長大成人了”,說明準備蓋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寫小孩子能連跳三級,可見臺階低。寫父親在臺階的坐姿,又說明臺階低。
  4)寫父親的腳板,寫出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的窮困。
三、語言品味
1、“父親坐在綠陰里,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這一處描寫表現父親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為什么不作心理描寫?
明確:一方面,專注的望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向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爭取能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像人家一樣氣派,也叫人羨慕。因為全文使用的是第一人稱,不允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所以只能以形寫神。
2、“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因此,父親明明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高臺階的新屋建成了,父親明明應該高興才對,可是卻表現得極不自然,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明確:父親奮斗了大半輩子,高高的臺階就要砌起來,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興是無法形容的。可是,父親一輩子低眉順眼、老實厚道已經成為了習慣,因此高興的方式也有點與眾不同,感覺一雙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鞏固拓展】
1.依課文把空缺的三個詞語填上,正確的一項是( )
A.慘叫 粗暴 煩躁 B.慘叫 粗野 煩惱 C.喊叫 粗暴 煩惱 D.喊叫 粗野 煩惱
2.父親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怎么看這個人物?受到什么啟發?
明確:造高臺階。勤勞、善良、老實厚道。父親在實現了最高的追求后,內心失落,不踏實了。人活著要不斷地追求。
3.文中如何描寫“我”的行動?“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我把挑水的活包了,陪父親在門檻上休息,聊天。
我是一個孝順父親,理解父親痛苦的孩子。《賣油翁》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熟練的朗讀課文。
2.積累文言詞語。
3.把握人物形象。
4.體會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導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走近作者:歐陽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即藏書一萬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醉翁一人),謚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為文以韓愈為宗,倡導寫平實樸素的古文,創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文章風格,為北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他是一位有著多方面文學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詩、詞、史傳方面自成一家,留傳后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是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和曾鞏 。
2、資料連接:
①陳堯咨,蜀地人,宋真宗時的狀元。陳堯咨善射,以銅錢作靶標,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陳堯咨還特別擅長隸書。可以說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②古代的六藝: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算術)。
③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中描寫了陳堯咨善射,賣油翁酌油(入葫蘆的言行),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3、積累字詞:
(1)注音:
咨(zī) 矜(jīn) 圃(pǔ)  睨(nì) 矢(shǐ)
頷(hàn) 忿(fèn) 酌(zhuó) 覆(fù) 杓(sháo)
(2)解釋字詞:
善: 擅長 矜: 夸耀 嘗: 曾經 釋: 放下 睨: 斜著眼睛看
去: 離開 頷: 點頭 汝: 你 知: 懂得 精: 精湛
但: 只是 安: 怎么 輕: 輕視 酌: 倒油 置: 放
覆: 蓋 徐: 慢慢地 瀝: 注入 因: 接著 惟: 只 遣: 打發
(3)通假字:
①但手熟爾: 爾 通 耳 , 罷了
②徐以杓酌油瀝之: 杓 通 勺 , 勺子
(4)一詞多義:
A、射:①陳康肅公善射( 射箭 ) ②吾射不亦精乎( 射箭的本領 )
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憑借) ②以我酌油知之(憑借)
③以杓酌油瀝之(用 ) ④以錢覆其口(用 )
C、爾:①爾安敢輕吾射( 你 ) ②無他,但手熟爾( 罷了 )
D、而:①釋擔而立(表順承) ②久而不去( 表修飾,地)
③而錢不濕(表轉折,但) ④笑而遣之(表修飾,著 )
E、之:①睨之(代陳堯咨射箭) ②頷之(代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的情況)
③酌油知之(代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④酌油瀝之(代葫蘆)⑤笑而遣之(代賣油翁)
(5)詞類活用:
①爾安敢輕吾射: 輕 :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解釋為 輕視
②吾射不亦精乎: 射 : 動詞活用為名詞 ,解釋為 射箭的本領
③但微頷之: 頷 : 名詞 活用為 動詞 ,解釋為 點頭
4、句子翻譯:
①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譯:賣油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譯: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
③無他,但手熟爾。
譯:沒有什么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
二、“合作”交流。
1、原文填空:
(1)在文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一句是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2)與“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相照應的一句是但微頷之。
(3)文中哪兩個字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度?__頷之_。
(4)文中說明陳堯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①當世無雙 ②十中八九
(5)文中哪三句表現了陳堯咨的驕傲自滿、傲慢無理?_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爾安敢輕吾射?。
(6)賣油翁對陳堯咨善射的本領是怎么評價的?無他,但手熟爾;憑什么作出這樣的評價?
是憑他倒油的經驗作出這樣的評價的(以我酌油知之)。
(7)賣油翁和陳堯咨的一番對話是怎樣引起的?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失十中九八,但唯頷之。
2、文章理解:
(1)陳堯咨對賣油翁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
答:態度變化:反感→忿然(惱怒)→佩服認輸
變化原因:他看到了賣油翁酌油的技術很純熟,卻并不“以此自矜” 。
(2)作者是通過哪些方面的描寫來表現陳堯咨對賣油翁的態度變化?請找出相關語句。
描寫方法 陳堯咨賣油翁
神態 自矜、忿然、笑 睨之
語言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爾安敢輕吾射?
無他,但手熟爾。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動作 善射、笑而遣之 釋擔而立 但微頷之 乃取……瀝之
(3)文章主要寫了哪兩件事?從中可以看出陳堯咨和賣油翁的什么性格特點?
答:文章主要寫陳堯咨善射和賣油翁酌油兩件事。
陳堯咨:是一個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驕橫無禮的狂者形象。
賣油翁:是一個沉著自信、不動聲色、技藝高超、謙遜樸實的智者形象。
(4)本文通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描寫,意在說明什么道理?
答: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三、“探究”拓展。
1、找出三個以“百”字開頭,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語。
①百步穿楊②百發百中③百無一失
2、通過文章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示?
啟示:本領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經過勤奮的勞動才能獲得,我們現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鉆一門學問,經過長期的努力,一定會熟練掌握它的奧秘,應用自如的。
3、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虛心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的長處,這讓你想起哪些相關的名言警句?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正視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
③正視自己的缺點,知錯能改
④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⑤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⑥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
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⑧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四、拓展延伸。
據說陳堯咨把賣油翁打發之后,自己一個人在菜園子里踱來踱去,他在想些什么?他又會做些什么?請同學們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寫一篇小短文。12 賣油翁
學習目標:1.熟練的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應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長處。
學習重點難點:重點實詞、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本文節選:________,作者:____,___政治家、文學家,字___,號___,晚年又號_____(即藏書一萬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醉翁一人),謚號___,“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
他是北宋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為文以韓愈為宗,倡導寫平實樸素的古文,創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文章風格,為北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一位有著多方面文學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詩、詞、史傳方面自成一家,留傳后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
2、積累字詞:
(1)注音:
咨( ) 矜( ) 圃( )  睨( )  矢( )
頷( )  忿( )  酌( )  覆( )  杓( )
(2)解釋字詞:
善: 矜: 嘗: 釋:
睨: 去: 頷: 精:
汝: 但: 忿然: 安: 酌油:
置: 覆: 徐: 瀝: 遣:
(3)一詞多義:
射:陳康肅公善射( ) 吾射不亦精乎( )
以:公亦以此自矜( ) 以我酌油知之( )
以杓酌油瀝之( ) 以錢覆其口( )
之:睨之( ) 酌油瀝之( ) 笑而遣之( )
二、初步感知文意:
1.范讀課文,小組自讀,通過閱讀說說本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分層次閱讀并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3、重點句子翻譯:
①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譯: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譯:
③我亦無他,但手熟爾。
譯:
三、探究研讀課文:
1. 文中說明陳堯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有哪些?
2.文中哪兩個字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度?
3.文中哪三句表現了陳堯咨的驕傲自滿、傲慢無理?
4.賣油翁對陳堯咨善射的本領是怎么評價的?憑什么作出這樣的評價?
6.陳堯咨對賣油翁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
7.文章主要寫了哪兩件事?從中可以看出陳堯咨和賣油翁的什么性格特點?
8.本文通過賣油翁自錢孔滴油技能的描寫,意在說明什么道理?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你有什么啟示?
四、拓展延伸:
1.陳堯咨,蜀地人,宋真宗時的狀元。陳堯咨善射,以銅錢作靶標,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陳堯咨還特別擅長隸書。可以說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2.謚號: 謚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蓮居士(李白) 香山居士(白居易)
東坡居士(蘇軾) 易安居士(李清照)
4.古代的六藝: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算術)。
5.、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虛心地看待自己和別人的長處,這讓你想起哪些相關的名言警句?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正視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
③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④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⑤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
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五、作業布置:
據說陳堯咨把賣油翁打發之后,自己一個人在菜園子里踱來踱去,他在想些什么?他又會做些什么?請同學們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展開合理想象,寫一篇小短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學案
[教學要求]
   1.掌握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動聲色,而實際情感真摯,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掌握本文對人物的刻畫方法:因小見大,通過具體事例的詳細描述再現人物全貌。
   3.掌握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性:待人寬、律己嚴,及體現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4.掌握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的語文方面的兩項重要主張“寫話”和“簡潔”及其具體內涵。
  [考核要求]
   1.領會:行文平易、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領會與簡單應用:以小見大,通過具體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寫人方法。
   3.領會:所記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典型事例。
   4.領會:所記葉圣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練習]
  一、填空題
   1.葉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紀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張中行是當代知名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順生論》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方面的兩個主要主張是_________、_________。
   6.葉先生認為,“做”的意思是行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學而不厭,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見仁,_________。
   9.《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選擇題
   10.葉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發起組織者之一 ( )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創造社
   d.文學研究會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張中行先生的作品( )
   a.《順生論》
   b.《倪煥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與中國文學》
   12.《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舉“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說明葉圣陶先生( )
   a.寬厚
   b.禮讓
   c.律己嚴
   d.謙虛
   13.本文選自( )
   a.《流年碎影》
   b.《順生論》
   c.《文言與白話》
   d.《談文論語集》
  三、解詞題
   14.高文典冊
   15.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16.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17.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8.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達而達人
   20.著作等身
   21足以沾溉后人的。
   22.努力爭取不愧于屋漏
   23.不即不離的文就會發榮滋長
   24.余然之
  四、簡答題
   25.本文是記人散文,為什么用很多篇幅記述葉圣陶先生語文方面的主張?
   26.作者寫葉先生語文方面的主張,對刻畫葉先生的形象有何好處?
   27.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28.試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29.葉先生寫話主張的內容是什么?
  五、閱讀分析題
   30.閱讀本文第五段(文革的大風景--越少了),回答下面的問題。
   本段反映了葉先生什么品德?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本段在語言方面有何特點?13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配套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性。
2、掌握本文對人物因小見大的刻畫方法。
教學重點:
1、領會本文行文平易、內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領會文中所記葉圣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教學難點:
學習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品德。
教學方法:閱讀 講授 討論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教學 步驟 教 學 內 容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跟隨張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葉圣陶。 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 讓學生開始審視自我
新課學習課堂小結 作業布置課后 反思 葉圣陶其人 葉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漢族人,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曾當過10年的小學語文教師。解放后,葉圣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葉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主要作品:我國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1923年),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1929年),短篇小說集《隔膜》(1922年)、《火災》(1923年)、《線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厭集》(1928年)等。在長期的編輯生涯中,先后主編或編輯過《詩》雜志、《文學周報》、《小說月報》、《中學生》、《中學生文藝》、《國文月刊》、《開明少年》、《筆陣》、《國文雜志》、《中國作家》等多種重要的文學、語文教育刊物和幾十種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撰寫過十多本語文教育方面的論著,為語文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曾經發現培養和舉薦過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了《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是新文學史上最早出現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說家”。作者介紹 張中行,原名張璇,學名張璿,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石莊(今屬天津市武清區河北屯鎮)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參加編寫《漢語課本》、《古代散文選》等。合作編著有《文言文選讀》、《文言讀本續編》;編著有《文言常識》、《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負暄瑣話》等。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季羨林先生稱贊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初讀課文 自由閱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攙和:chān huo 摻雜混合 東四八條:北京東城區胡同名 冗長:rǒng cháng (文章、講話等)廢話多,拉得很長,含貶義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極多,疊起來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沾溉:浸潤澆灌 高文典冊:經典性著作 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 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愛之人,自己決定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決定對人豁達(寬容),別人才會對你豁達(寬容)。 分析課文 根據課文內容,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他主要選擇了哪些材料? 明確: 緣由:葉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給他寫紀念文。 選材:與作者相關的,不見于或不明顯見于高文典冊的。 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別用了哪些事例來進行說明。 明確:待人厚,律己嚴。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2)第四自然段:送客 (3)第五自然段:復信 (4)第六自然段:會上發言 律己嚴: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則,鞠躬盡瘁 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述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這種風格具體講的是什么?(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明確:“寫話” 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還特別重視“簡潔”。 為什么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應該受到高度重視,作者從哪些方面進行了論述? 明確:(1)從歷史來看,用白話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勢所趨,是從理論到實踐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說是“不成問題”。 (2)從現實看,葉先生“寫話”主張是切中時癥的。 (時癥:脫離口語甚至有意遠離口語的文風正在制造“新文言”) 5、根據對文章的理解,為文章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第1段):談寫作本文的緣由和選材。 第二部分(第2段):總寫葉圣陶先生的品德有過人之處。 第三部分(第3-6段):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寬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從語文方面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另一面——律己嚴。 第五部分(第11段):談學習和仿效葉先生品德的思考。 五、本文寫作特點 1、在感情表達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顯其真摯。 2、在人物刻畫方面,用具體的典型事例進行記敘,以小見大,凸顯出人物的精神風貌。 3、在文風方面:態度誠懇,敘述平實,語言樸素,所寫正是簡明而有條理的口頭語,同時又不失其深致。 本文的文字轉換之處,下筆至簡,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樣是一以貫之,寬厚待人”。又如“以上說待人厚,是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寬的一面。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些地方都是文意轉換的地方,而張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話就完成了轉折,簡潔有力,深顯功力。 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躬行君子、堪為師 表的忠厚長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葉圣陶先生做到了,我們能做到嗎?通過本文的學習,希望同學們 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習葉先生的品格,寬厚做人,嚴格要求自己。 1、表現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還是濃烈的?試加以分析。 2、通過網絡或其他傳媒方式了解葉圣陶與張中行的文學作品。 通過多媒體了解作者及文章主人公生平結合注釋討論并匯報 分組討論匯報 了解作者及文章主人公有助于文章理解 加強基礎知識鍛煉學生語言理解能力 通過提問,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德育
板書設計: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張中行
第一部分(第1段):談寫作本文的緣由和選材。
第二部分(第2段):總寫葉圣陶先生的品德有過人之處。
第三部分(第3-6段):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寬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7-10段):從語文方面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另一面——律己嚴。
第五部分(第11段):談學習和仿效葉先生品德的思考。13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基礎積累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A.丁卯(mǎo)  觸及(chù)  修潤(rùn)
B.商酌(zhuó) 遵囑(zhǔ) 打拱(hǒnɡ)
C.懇切(kěn) 拖沓(tà) 譬如(bì)
D.累贅(lěi) 別扭(biè) 草率(shuài)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逝世  繁碎  悔人不倦
B.慎重 修潤 顛沛流離
C.朦朧 感概 一以貫之
D.零碎 妥貼 以身做則
3.根據意思寫詞語或翻譯句子。
(1)商量斟酌。(    )
(2)修改潤色。(    )
(3)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4)樂于教誨人而不知疲倦。(      )
(5)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A.我們應當學而不厭,勤奮刻苦,這樣成績才能步步高升。
B.大家來自全國各地,說起話來,南腔北調,各不相同。
C.老師鼓勵大家在學習中一定要多思多問,凡是不懂的問題,一定要不恥下問,主動向老師和同學們請教。
D.“依法治國”的方針政策不僅要對人民群眾加大宣傳力度,執法人員更是要以身作則,公正執法。
5.下列句中標點符號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A.相識之后,交往漸多,感到過去的印象失之太淺,至少是沒有觸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B.這有時使我想到《論語》上的話,一處是:“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一處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D.商討的結果,定為“行動”義用“做”,“充當”義用“作”,只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類仍舊貫。
6.按要求填空。
(1)葉圣陶,原名__________,江蘇蘇州人,作家、編輯家、________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________》、童話集《________》等。
(2)《左傳》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________史書。相傳為______末年________所作,是____家經典之一。
(3)“丁卯”年是________紀年法的表述,文中指的是________年。
課內閱讀
閱讀課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7.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簡要概括本文第三至五自然段記敘的幾件事,并說說這些事例表現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述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這種風格具體講的是什么?(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運用
11.(2016·北京豐城區期末)下列與畫線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項是(  )
中國文學必須走出國門,中國作家也必須走向世界。
A.中國作家能走向世界嗎?
B.中國作家怎么能不走向世界呢?
C.中國作家是否該走向世界?
D.中國作家怎么能走向世界?
12.(2016·浙江紹興期末)將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當的順序是(填序號)______________
①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皮鞋,顯得很寒酸。
②現在是躲在鄉下,教著幾個學生糊口。
③回到故鄉之后,又受著輕蔑、排斥、窘迫,幾乎無地自容。
④但因為有時覺得很氣悶,所以也乘了航船進城了。
⑤談起自己的經歷來,他說他后來沒有學費,不能再留學,便回來了。
13.(2016·湖南衡陽中考)綜合性學習。
現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學校將組織一次“網絡與語文”活動,請你參加活動,并完成以下任務。
(1)活動一:網絡時代,取一個好的網名,既能展示自己獨特的個性,又能體現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時”“挑燈看劍”等。請你給自己取一個別致的網名,并說說它的由來和含義(網名要求積極健康)。
示例:網名:柳暗花明
由來和含義:出自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們在處于困境、遭遇挫折時,經過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表現了對未來生活充滿樂觀與自信。
網名:________
由來和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動二: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是的,花季雨季的我們,擁有燦爛的天真笑容,擁有五彩的青春夢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歲月,不要讓似水的年華付之東流,用我們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奮斗,才能譜寫一曲無悔的青春之歌。
結合本段材料,清將下面個性簽名補充完整。
個性簽名:擁有青春五彩夢,______________
拓展閱讀
遠方寄來的干花
①單位里新來了一批清潔工,其中有一個是從四川來的中年婦女,手腳麻利,做事認真,每次都會把走廊打掃得干干凈凈。有時還會從外面采摘幾朵小花,放在我們走廊里,或利用一些廢品,做成一些好玩的裝飾物掛起來,辦公樓里總是有一種明亮的感覺。
②慢慢地和她熟悉了,她姓李,來自四川農村,有兩個孩子,家庭生活非常困難,通過一個遠房親戚介紹到這里打工。我親切地稱呼她李姐。
③有一天,一大早,李姐突然找到我,面色蒼白,一看就知道沒有休息好。她在我面前吞吞吐吐的,很著急的樣子。我猜測她可能有難處了,便讓她有話直說,不要把我當外人。李姐告訴我,她在家鄉的小女兒得了心臟病,要動手術,得需要近十萬元,家里賣了所有能賣的,到處借錢,還差二萬多,實在沒有任何辦法了……說到這里,李姐低下頭,我看到她的淚水不斷地涌出。
④看著李姐乞求的眼神,我沒有多想,從抽屜里拿出剛取的一萬元錢,這是我準備交保險的錢,先借給李姐用吧,因為她現在更需要這筆錢。看到手里的錢,李姐突然給我跪下,嗚咽著說:“等我們攢夠了錢,一定會還的。”我連忙扶起李姐,告訴她,趕快把錢湊齊,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⑤我借給李姐錢的第二天,李姐便消失了,沒有給單位打任何招呼。同事們紛紛議論,有的說我讓李姐騙了,不應該借給她錢。面對這些閑言,我只是笑笑,如果李姐沒有說謊,就算這一萬元,讓她騙了,還是值得的,孩子的命更值錢。
⑥這件事,我慢慢忘了。一年后,我收到了一張來自四川的匯款單,金額是一萬元,我看了一下附言:“感謝恩人,借款還上。”是李姐的名字。看著手里的匯款單,我心里突然多了一份莫名的感動,上面沒有留電話,我無法聯系到李姐,我想她的孩子一定康復了。
⑦收到匯款的第二天,我又收到了李姐寄來的一封信,她說當時急著給孩子治病,走得匆忙,沒有給大家告別,向我們表示歉意。信里夾了一朵非常美麗的干花,并附有她女兒寫的一頁信,字跡雖然稚嫩,但寫得很工整,女孩兒說,花兒是她從山上采的,感謝未曾謀面的這些叔叔阿姨,她現在已經出院,恢復了健康。
⑧看著孩子的信,我又想起了李姐,那來自遠方的美麗的干花,慢慢在眼前綻放。
14.選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寫作順序,有什么作用?(答題思路參考【考點解讀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結合選文內容,說說李姐是一個怎樣的人?(答題思路參考【考點解讀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賞析選文第④段畫線的句子。(答題思路參考【考點解讀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選文的結尾有什么作用?(答題思路參考【考點解讀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借給李姐錢的第二天,李姐便消失了,沒有給單位打任何招呼。同事們議論紛紛,……”也難怪,當今騙子行騙的招法太多,讓很多善良的人痛心。讓那些真正想施善的人不想,甚至不敢施善,為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驛路梨花 學案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的線索,說出作者在順敘中運用追溯往事這種寫法的作用。
2、找出文中寫梨樹林和梨樹花的語句,指認實寫和虛寫的句子,說明其作用。
3、熟記有關字詞的音、形、義
【重點知識及能力講解】
本文從“我”和老余第一天傍晚投宿寫到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天早晨,其間借人物語言兩次追溯往事:一是借瑤族老人之口講哈尼族姑娘梨花幫助過路人,二是借梨花妹妹之口講解放軍造茅屋及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這種在順敘中追溯往事的寫法使得文章懸念迭起,波瀾起伏,收到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難點知識及能力講解】
文中三次提到梨花,前后照應,也是本文的線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 )。開頭的實寫烘托出不平常的小茅屋,創設了優美的意境;中間寫夢中的梨花,虛實映襯、交相生輝;結尾再次人花相映,歌頌了雷鋒精神已在邊區發揚光大,完成了主題的升華。
預備訓練
1、 根據注音寫漢字
竹miè( ) niǎn( )走 huǎnghu( )
jǐ( )子 花bàn( ) 修qì( )
2、 根據意思寫詞語或解釋詞語
1、山勢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
2、廣闊而看不清楚( )
3、閑適而自得( )
4、光亮而透明( )
5、修qì:
6、修長:
7、香氣四溢:
8、huǎnghu:
課堂達標訓練
一、 指出下列各組拼音中錯誤的一項,并訂正
1、A、驛(yì)路 B、晶瑩(yín) C、陡峭(qiào) D、溢(yì) ( )( )
2、A、竹篾(miè) B、簡陋(luò) C、迷茫(máng) D、菌(jīn) ( )( )
3、A、瑤(yáo)族 B、相襯(chǜn)C、恍(huǎng)惚 D、麂(jǐ) ( )( )
二、填空
1、《驛路梨花》作者 。他在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文的結尾引用了 代著名詩人 的詩句:“ ”,這句話在結構上起 作用,在內容上起 作用。
2、本文在結構文章,編織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事上的最大特色是 ;從結構上看,課文是按 順序組織材料的,但從 來看,課文又是按倒敘組材的。
3、如何在順敘中追溯往事?文章是借人物語言來達到這一目的的。
一是借 之口講述
二是借 之口講述
這樣文章結構緊湊,容量很大而文字節省。
4、本文圍繞“ ”這一疑問展開故事情節,幾經曲折是為了突出 是小茅屋的主人。
5、下面三段話都是對梨花的描寫,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 )屬實寫,( )屬虛寫。這樣虛實結合,反復寫的作用是 ,梨花象征了 精神。
A、白色的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呵!
B、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C、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課堂提高訓練
讀下列語段,回答下列問題
A、山,好大的山啊! 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 在迷茫的暮色中。
B、一 新月升起來了,我們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
C、我們開始燒火做飯。 的火、 的米飯和 的洗腳水,把我們身上的疲勞、饑餓都攆走了。
D、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 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 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唱歌……
1、 在空格這填上恰當的詞
2、A段中“一座挨一座”與 一詞相呼應,為下文 作鋪墊。
3、B段中“新月”指的是: ,“忽明忽暗”的原因是: 。
4、C段所用的修辭方法是 、 。
5、D段描繪了“我”的夢境,夢境非常優美,這樣寫的作用是: 。
▲ 課堂檢測
一、 調整句序并回答問題
①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
②一彎新月升起來了。
③我們借助淡淡的月光。
④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漂落在我們身上
⑤在忽明忽暗的梨花林里走著
1、正確的句序是 。
2、句④中的錯別字是( )
二、閱讀語段,完成問題
一座草頂、竹篾泥墻的小屋出現在梨樹林邊。屋里漆黑,沒有等也沒有人聲。這是什么人呢?
老余打著電筒走過去,發現門是從外面扣著的。白木門上用黑碳寫著兩個字:“請進!”
我們推開門進去。火塘里的灰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冷的,顯然,好多天沒人住過了。一張簡陋的大竹床鋪著厚厚的稻草。倚在墻邊的大竹筒里裝滿了水,我嘗了一口,水清涼可口。我們走累了,決定在這里過夜。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老余用電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掃射了一圈,又發現墻上寫幾行粗大的字:“屋后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鹽巴,有辣子。”
1、作者是按照由 到 的順序介紹小茅屋的環境的,小茅屋的特點是 。
2、作者特別點明水的“清涼可口”,一方面是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了寫出 ,另一方面寫出 。
3、在文中找出一處與“老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用手電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掃射了一圈”有關的環境描寫 。
4、畫線的句子中“厚厚”、“滿”是實詞中的 詞,在文中是為了突出 。
5、“發現墻上寫著幾個粗大的字”句中用“粗大”二字是為了: 。
▲ 課外強化訓練
一、 填空
從《驛路梨花》中所記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內容看,這座深山中的小屋是十多年前解放軍 ,后來 姑娘常常照料這座小屋,她出嫁后,是 接過照料的任務,而像瑤族老人,“我”和老余等過路人受到照料后也盡力照料著小茅屋,由此可見, 和 都是小屋的主人,這也體現了作者立意的新穎和深刻,他把雷鋒精神作為一種不斷發揮、傳遞的 過程加以展示,這樣小茅屋就成了雷鋒精神的 。
二、閱讀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一)
(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2)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處。這么陡峭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山,這么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夕陽西下,我們有點著急了,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
(3)同行老余是在邊境地區生活過多年的人。正走著,他突然指著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
(4)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
(5)老余說:“這里有梨樹,前面就會有人家。”
(6)一輪新月升起來了,我們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
(7)“快看,有人家了。”
(8)一座草頂、竹篾泥墻的小屋出現在梨樹林邊。
1、從第1節中找出三個動詞: 、 、 ,這三個動詞寫出了山的 特點。
2、第1節屬于 描寫。這段描寫突出了大山的特點,更襯托了“我們” 的心情,為 作鋪墊。
3、畫浪線的句子既烘托了人物心情,又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注了作者的感情。說一說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第6節屬于景物描寫,突出了 的特點。這段描寫是與“我們”當時心情相關的,那么具體有何作用?
5、作者著力描寫梨花,與下文有什么關系?
(二)別讓眼睛老去
一夜之間,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燒毀了美麗的“森林莊園”,剛剛從祖父那里繼承了這座莊園的保羅·迪克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
他經受不住打擊,閉門不出,茶飯不思,眼睛熬出了血絲。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獲悉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此事,意味深長地對保羅說:“小伙子,莊園成了廢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一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見希望……”
保羅在外祖母的說服下,一個人走出了莊園。
他漫無目的地閑逛,在一條街的拐彎處,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 )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里的木炭忽然讓保羅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里,保羅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里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
結果,木炭被搶購一空,他因此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然后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了。幾年以后,“森林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別讓眼睛老去,才不會讓心靈荒蕪。
1、 給加點字注音,并解釋它的意思。
不菲( ) 芳菲( ) 攢( )動 攢( )錢
2、 第三段“外祖母獲悉此事”一句中的“此事”指什么事?
3、 作者認為外祖母的話“意味深長”,為什么?并簡析這句話的含義。
4、 文章開頭和結尾有兩句話相互照應,對比鮮明,凸現了文旨,這兩句話是:
(1) ;(2) 。
5、“荒蕪”本指雜草叢生,文末“才不會讓心靈荒蕪”的意思是什么?
6、標題“別讓眼睛老去”是本篇的行文線索與文旨所在,請做簡要分析。14 驛路梨花
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字詞。
2.整體感知,梳理文章內容。
3.本文的寫作特點。
4.本文的中心。
學習重點: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記敘的順序。
學習難點:景物描寫在寫人敘事過程中的作用。
自主學習
一、預習要求:1.自讀課文:朗讀2遍,疏通字詞障礙;默讀2遍,對文章的基本情節有所了解。
2.將生字、解詞整理在預習筆記本(即活頁本)上。
二、預習檢測:
1.填寫文學常識:
《驛路梨花》作者是 ,他是 代作家,作品有《 》、《 》、《 》等。
背景資料:《驛路梨花》寫于1977年5月。當時,我經歷了“文革”7年牢獄之災后,出獄已近兩年。那是5月間的一個下午,我午睡剛醒,慵倦地躺在床上讀《宋詩選》,當讀到陸游“懸知寒食朝陵使,驛路梨花處處開”的詩句時,那美麗的意境使我聯想起了過去在滇西南邊地大山深處見過的大片梨花林,以及與梨花有關的許多特異人事,那都是我長久難以忘懷的美好生活。這時候,一種想用文筆描述那和諧過去的創作愿望也油然而生,我忙披衣起床抓過紙筆來寫作。情之所鐘,使我的思緒完全進入了詩情畫意的梨花林,以及那些樸實的哈尼族、瑤族人當中,也就寫得很快,一個下午就完成了這篇《驛路梨花》。我這篇對善良、樸實、美好歌頌的《驛路梨花》,也是讓人們用過去與“文革”對比,以鞭笞丑惡。
2.給加點字注音:
驛路( ) 露宿( ) 竹蔑( ) 噴( )香 攆( )走 麂子( )恍惚( ) 修葺( ) 著( )想 折( )損 菌( )子
3.解詞:
(1)陡峭: (2)修葺: 葺,
(3)恍惚: (4)修長: 修,
三、整體感知
(一)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面的表格。
出現順序 人 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目的 時間
1
2
3
4
5
(二)依據表格內容,分別概括出這五件事:
1.
2.
3.
4.
5.
(三)理出文章思路:
( )小茅屋---投宿小茅屋---( )---( )小茅屋---( )
文中的這些情節是由什么串連起來的呢?
知識點:
線索,是貫穿文章始終的脈絡。作者是通過線索將表現中心的材料聯珠綴玉般地交織起來,使文章的各個層次貫通彌合,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四)如果按照小茅屋的建造和照看來敘述,文章中的幾件事該如何安排呢?
知識點:
記敘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敘、倒敘、插敘三種。
1.順敘是寫記敘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后次序來敘述。
采用這種方法,能使文章的層次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記敘得有頭有尾,脈絡清晰。
2.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倒敘能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相關的內容,然后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容。插敘的內容應能對中心內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根據中心內容的需要可長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現中心思想的范圍,否則會喧賓奪主、繁瑣累贅。使用插敘時,要安排好與中心內容的銜接,使過渡自然,內容貫通一氣。
全文從整體上按照時間的先后記述了“我”和老余從夕陽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連串的經歷,這是 的記敘順序。在“我們”投宿在小屋的所見所聞當中,通過瑤族老人的講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過程以及關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傳說;又通過哈尼小姑娘的講述揭示了小屋的來歷和小屋主人是誰的謎底,這兩段內容是 的記敘順序。
合作交流
一、景物描寫
1.勾畫出文中景物描寫的語句。
2.交流討論景物描寫的作用。
二、懸念設置
知識點:
關于“懸念”
懸念,即讀者、觀眾、聽眾對文藝作品中人物命運的遭遇、未知的情節的發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目的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讀者自覺不自覺地進入文章所創設的情景之中。因此,懸念既是一種結構技巧,也是一種敘述技巧。
找出文中的3處懸念。
三、揣摩語言
步驟:1.劃出關鍵詞。
2.找出陳述對象。
3.體會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一)一張簡陋的大竹床鋪著厚厚的稻草。倚在墻邊的大竹筒里裝滿了水……又發現墻上寫著幾行粗大的字……
(二)我和老余同時抓住老人的手,搶著說感激的話。
(三)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質疑探究
本文哪些地方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驛路梨花》導學案答案
自主學習
二、預習檢測答案略
三、整體感知
(一)填表
出現順序 人 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目的 時間
1 “我”和老余 修葺小茅屋、給房頂加草,挖排水溝 向哈尼小姑娘學習,為群眾著想 十多年后的某天早上
2 瑤族老人 專門送糧食來 方便后來人 同上,及前一天晚上
3 梨花妹妹 常來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軍和姐姐學習,姐姐接的班 幾年前,姐姐出嫁后
4 解放軍 砍樹割草蓋小茅屋 向雷鋒學習,方便過路人 十多年前路過時
5 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軍學習,方便過路人 解放軍蓋小茅屋后至她出嫁前
(二)概括事件:

(三)理出文章思路:
發現小茅屋---投宿小茅屋---遇見瑤族老人,聽他講述---修葺小茅屋---聽梨花妹妹講述小茅屋的來歷
文中的這些情節是由什么串連起來的呢?我和老余的所見所聞
(四)解放軍砍樹割草,蓋小茅屋;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妹妹常來照管小茅屋;瑤族老人專門送糧食來;“我”和老余投宿、修葺小茅屋。
全文從整體上按照時間的先后記述了“我”和老余從夕陽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連串的經歷,這是 順敘 的記敘順序。在“我們”投宿在小屋的所見所聞當中,通過瑤族老人的講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過程以及關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傳說;又通過哈尼小姑娘的講述揭示了小屋的來歷和小屋主人是誰的謎底,這兩段內容是 插敘 的記敘順序。
合作交流
一、景物描寫
1)開頭連用三個動詞“挨”“延伸”“消失”,描寫山勢,緊接著又用“陡峭、茂密”,由近及遠,寫出了山之高,之大,之多,山的險峻。著意渲染我和老余找不到住處的著急心情。這些都為后文寫發現小茅屋做鋪墊。
2)第四段,文章中第一次出現梨花,實寫
a) 寫出了梨花林的優美、柔和、舒適和清幽的環境特點,把讀者引入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
a) 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得到安慰時的心情;
a) 為下文投訴小茅屋做鋪墊;
3)第27段,我夢在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第二次寫梨花,虛寫
a) 從嗅覺的角度寫出了梨花林之美,
a) 用自然美,襯托人物美;
a) 為后文是自然界的梨花與人物梨花相映生輝埋下伏筆。
4)第37段,結尾處在寫梨花,實寫
內容上:實寫梨花,點題點人物,借花喻人,比喻助人為樂的美好心靈,比喻雷鋒精神
結構上:照應題目,深化中心
二、懸念設置
懸念一:第4段,下文老余的話,情緒發生了變化,也產生了疑問:有了梨花就會有地方住宿,可是屋里漆黑,沒燈也沒人,這是什么人的屋子呢?
懸念二:第三部分 瑤族老人講述自己的經歷,懸念產生:究竟誰是小屋的主人呢?
懸念三;29、30段,當我們爭著感謝小姑娘時,遭到拒絕,產生疑問,解放軍為什么要蓋這個小茅屋呢?進而點明文章主旨: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叔叔教我們這樣做的。
三、揣摩語言
答案見教參p66頁
質疑探究
標題“驛路梨花”;一語雙關,既寫小屋外邊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寫小屋主人梨花姑娘;譬喻恰切,以潔白美麗的梨花喻寫出梨花姑娘的鮮明形象、純美心靈;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以自然界梨花的美化環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幫助路人。
結尾引陸游的詩“驛路梨花處處開”:表達了對梨花姑娘的贊美之情,稱頌梨花姑娘的精神也就是雷鋒精神正在發揚光大。驛路梨花 導學案3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中記敘的順序和文章在立意,構思,描寫等方面的特點。
2、學習與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學習重點:學習課文中記敘的順序,學習作者精巧的構思。
學習難點:體會文中的語言以及插敘部分。
課前預習:
學法指導:自讀課文,查字典或詞典解決不認識的字和詞并識記。
一、認識作者:
彭荊風, 代作家。
二、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露宿 延伸 陡峭 漆黑 簡陋 攆走 悠閑 照料
修葺 紅潤 修長 晶瑩 折損 恍惚
2、形似字組詞
寨( )騫( ) 陡( )徒( )悄( )峭( )
恍( )怳( ) 葺( )茸( )麂( )麀( )
3、多音字注音組詞
宿 菌 薄 露 累
課堂學習
一、初步感知:
學法指導:讀課文,圈畫重點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速讀課文,找出文中出現人物及所做好事。從“我”和老余的視覺角度來看,人物以什么次序出現?
二、整體感知:
學法指導: 自讀課文,概括每段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精讀課文,找出“我”和老余發現小茅屋后,圍繞著小茅屋的主人設置了幾次懸念,發生了幾次誤會?究竟誰是小茅屋的主人?
合作探究
三、重點語段研讀:
學法指導:朗讀重點段落,畫出相關語句,小組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跳讀課文,找出文中幾次寫到“梨花”,將其語句勾出,體會寫“梨花”的作用。
四、閱讀練習:
接著,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歷。10多年前,有一隊解放軍路過這里,在森林里過夜,半夜淋了大雨。他們想,這里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過這邊山上來拾菌子,好奇地問解放軍叔叔: “你們要在這里長住?”解放軍說:“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藥的機會來照料這小茅屋。
原來她不是梨花。我問:“梨花呢?”
“前幾年出嫁到山那邊了。”
不用說,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過任務,常來照管小茅屋。
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第二天早上,我們沒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沒有離 ( http: / / www.21cnjy.com / )開,我們決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給屋頂加點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溝再挖深一些。一個哈尼小姑娘都能為群眾著想,我們真應該向她學習。
我們正在勞動,突然梨樹叢中 出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瑤族老人立即走到她們面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 )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嚇得小姑娘們像小雀似的蹦開了,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老爺爺,你給我們行這樣的大禮,不怕折損我們嗎?”
老人嚴肅地說:“我感謝你們蓋了這間小草房。”
為頭的那個小姑娘趕緊搖手:“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
接著,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歷。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多年前,有一隊解放軍路過這里,在樹林里過夜,半夜淋了大雨。他們想,這里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過這邊山上來拾菌子,好奇地問解放軍叔叔:“你們要在這里長住?”解放軍說:“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藥的機會來照料這小茅屋。
原來她不是梨花。我問:“梨花呢?”
“前幾年出嫁到山那邊了。”
不用說,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過任務,常來照管小茅屋。
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1、選文中的橫線上填 比較好。
2、選文寫了一次誤會,即 。(不超過10個字)
3、選文中直接描寫了 、 ,間接描寫了 ,
這在記敘的順序中屬 。
4、“你們要在這里長住?”這句話在朗讀時,重音應放在哪個詞語上?
5、“這里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這里的“要”字是 的意思。
6、“是雷鋒同志叫我們這樣做的”,那這句話的意思就變成了

7、“她姐姐很受感動”,這句話中指的是“受誰感動”?

8、選文結尾引用陸游的詩句,對此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抒發思古之幽情,緬懷宋將抗擊金兵、收復失地的功績。
B、這“驛路梨花”是邊境盛開的潔白梨花,是哈尼姑娘梨花,更是雷鋒精神的象征
C、照應標題,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
D、含蓄而又形象地寫出了雷鋒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的深刻含義,升華了中心思想。
五、拓展閱讀
竹杯上的紅五星
①才爬過兩座山,我已經熱汗淋漓了,而路還在腳下彎彎曲曲地延伸著!
②這是嶺南群山里的一條古驛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 )青石砌成的曲徑,想蠶吐的細絲一般,在偌大的山海里,飄浮不定地閃現著,仿佛永遠沒有盡頭。昔日的筑路人,你們是多么艱辛啊!
③我的喉嚨干渴得像開裂地發疼。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 )埋怨自己太貪趕路了,沒在山腳公路道班工人那兒喝足水。此時,我真盼望著那位道班老工人將的那道山泉,會馬上出現在眼前……
④據說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為了打通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山峻嶺,許多石匠匯集到這深山里來。路成之后,匠人們又各自回鄉謀生去了。惟有幾個熱心腸的人留了下來,他們擔心行路人口渴,決心鑿石開泉引水。敲呀,打呀,披星戴月,終于打出了泉眼。說到這里,老工人笑瞇瞇地對我說:“不信,你上山去聽,那‘丁當’作響的泉鳴,就是匠人們鑿石留下的聲音!”啊!這古老的動人的傳說,分明在贊頌我們民族高尚的精神文明的源遠流長。
⑤山里的杜鵑花開得正盛,紅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粉的、白的,鮮艷多彩的色澤撩逗著人的眼睛。忽然,我發現花叢中有兩團綠色的東西在慢慢地移動,走近一看,原來是兩個檢查電話線路的解放軍戰士。他們手里各自都采了一大捧山里的野生茶,軍衣被汗水浸透了也全然不顧。留下一兩聲輕快的笑聲,他們又隱入綠色世界里了。
⑥他們采山茶干什么呢?一想到茶,頓時又覺得出奇的干渴,我加快腳步,決心要尋找到一眼泉。
⑦哈!終于隱隱聽到那“丁 ( http: / / www.21cnjy.com / )當”作響的泉聲了。追尋著那聲音,我來到半山一個平壩上用楠竹搭成的亭子里。走近一看,可不,一汪清泉有桌面那么大,銀子般的山水正從一根竹管里暢快地吐出來。我正要撲上去飲個痛快,突然,我發現泉邊有個粗瓷水缸,穩穩當當地放在竹架子上,瓷缸上寫著:“莫飲生水,請喝山茶。”啊,誰想得這么周到!爬山跑熱的身子,貪喝冷冽的泉水,是會鬧病的。我拿起一個竹筒刻制的飲水杯,揭開缸蓋舀出茶來。茶水還有著微微的余溫。濃釅的茶汁,泛著黑紅的色澤,喝下肚去,一股清涼,真是痛快極了。
⑧待我在泉邊洗臉消汗之后,開始打量起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 )周來:這六角的竹亭子,雖不算精致,遮風擋雨倒是個好所在。一節節引水的楠竹,繞山跨谷,逶迤而來,使人感到引水的不易。還有那溫熱的茶水,定是每天泡換一次的,要不怎么又鮮又甜?這群山之中常常是十里不見一戶人家,是誰在為人們做好事呢?驀地,我想起路上邂逅的綠色人影來,想起了那兩個采集野生茶葉的戰士來!道班的工人說過,這山中有個查線的哨所,住著三個戰士,維修著百十里線路。我打量著手里的竹杯,發現那上面還刻有一顆不大的五角星,于是我明白了……
⑨走出竹亭,我遙望山海,一幢小小的紅磚 ( http: / / www.21cnjy.com / )瓦房,在綠樹中隱約可見。那定是哨所了,離這驛道,怕有一兩里路,每天燒茶挑來,走這崎嶇的山路,要流多少汗呢?在這偏遠、寂靜的地方,過往行人,來去匆匆,脾氣也難得對戰士們說上幾句感激的話兒,而他們,仍在默默地干著,為干渴的人們獻上這甘甜的驛道茶。
1、 給加點字注音
逶迤( ) 邂逅( )
2、第4節中“這古老動人的傳說”具體指代的內容是什么?試用四個字概括: 。
3、從第7節中找出6處表現燒茶人熱情、細心周到的詞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4、第8接中的“我明白了……”請說說明白了什么?
5、將本文與《驛路梨花》一文做比較閱讀,說說它們的異同。
閱讀練習答案:
1、閃 2、誤將梨花妹妹當成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花。 3、我們、梨花妹妹;解放軍和梨花;插敘 4、長住 5、如果、要是 6、雷鋒命令我們做的,而不是自己愿意做的。 7、受解放軍的感動8、A
拓展閱讀答案
1、yí hòu 2、筑路開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泉上有亭 泉邊有水缸 水缸上有字“莫飲生水” 竹制飲水杯 缸上有蓋 溫茶 4、明白了這燒茶人是前邊看到的采野山茶的查線哨所的解放軍戰士。 5、同:都贊揚了不為名利助人為樂的好思想、好品質。異:《驛路梨花》一文落在贊揚雷鋒精神上;本文是落在贊揚我們民族高尚精神上。最苦與最樂 導學案
【基礎知識精講】
一、需掌握的字的讀音
恩惠(huì) 如釋重負(shì) 契約(qì) 攬(lǎn)
悲天憫人(mǐn) 卸卻(xiè) 監督(dū)

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義字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詞語積累
失意:不得志。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
無入而不自得: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
悲天憫人:對社會和人類的災禍苦難等表示憂慮和同情。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五、作者簡介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學者。廣東新會人。早年求學于廣州學海堂。1889年中舉人。1891年至1894年從康有為學于廣州萬木學堂。1895年隨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次年在上海主編《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論》等。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中學總教習,宣傳民權平等學說和變法主張。1898年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流亡日本,先后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堅持立憲保皇,介紹西方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學說,在當時有較大影響。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著有《飲冰室合集》。

六、文章主旨
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論述。這篇文章從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樂來談人生的責任,本文思想深刻嚴密,格調高雅,語言凝重,談到了除兩三歲的孩子外,人人都有應盡的責任。論證了一對姊妹命題:負(未盡的)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七、結構分析
全文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1、2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論述“負(未盡的)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第4、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論述“人生當勇于盡責,而不能逃避責任”。
第一部分的兩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主論,第2自然段是輔論。文章開篇用了一串排比設問,提出了關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許多答案:貧、失意、老、死,然后一一加以否定,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觀點: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負了未了的責任。這是第一層。第二層論述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貧困老死的理由。第三層論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負了責任的理由。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而要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呢?因為把貧困老死當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許多人的想法或說法。否定了這些答案,讀者就要尋找新的、合理的答案。這時自己的觀點就水到渠成地出現在讀者眼前。
作為輔論的第2自然段,進一步指出了承諾未辦、欠錢未還、恩惠未報答、得罪人未賠禮幾種情況,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情況,易于被讀者所理解接受。由此而生的痛苦情況是不敢見面,夢里有影子纏著。以此照應第1自然段的“受良心責備而又無法逃避”。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又將負責任的情況延展到對家庭、社會、國家,及至自己,使議論更加深入。第三個層次照應第1自然段:貧困老死可以達觀排解,而負了(未盡)責任才是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部分只有一個自然段,而且不單單談快樂也談到了痛苦。為什么第一部分完全談痛苦用了兩個自然段,而第二部分兩者都談到了反倒用了一個自然段呢?為什么一個均衡的題目,在行文論述時兩個方面卻不均衡呢?只要看一看“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個分論點的論據就不難明白。作者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個分論點提出的論據是“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原來作者所談的快樂是與痛苦分不開的,或者說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礎之上的。正因為這樣,在談快樂的時候就必須聯系到痛苦。也正因為這樣,既然第一部分已經用于不少筆墨談痛苦,那么第二部分中就無需再多用筆墨,而只要說清快樂與痛苦的關系就行了。明白了這一點還能解開另一個謎,那就是關于題目的謎。一般以一對范疇為題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前面,如“真誠與虛偽”、“勇敢與怯懦”。而本文卻是倒著的:“最苦與最樂”。現在我們明白,既然作者認為“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那么只有無論述“最苦”,后論述“最樂”才順理成章,既然行文是這樣的順序,那么題目自然也該是這樣的順序。當然,此部分用筆墨少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痛苦的狀態便于描述,而快樂的狀態卻難以描述。
第三部分論述“人生應當勇于盡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一般議論文所要回答的問題無外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如果說本文第一、二兩個部分回答了“是什么”的問題,那么,第三部分回答的就是“怎么辦”的問題。當然,這兩個方面本身也都有“為什么”的問題。這一部分也有兩個自然段,前一個自然段論述“人生應當勇于盡責任”,其理由是“責任越大,痛苦越大,快樂也越大”。后一個自然段論述“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其理由是“責任是逃避不了的”。這兩個方面互相支持,使論證更加有力。

八、寫作特色
1.論點的姊妹命題。
以聯言命題做文章論點的情形比較少見,一般只在議論一對范疇時才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最苦與最樂”的指向“負責任與盡責任”不是兩個迥異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兩個階段、兩種狀態、兩種境界。這種辯證思維所把握的有機聯系使全文的議論渾然一體。
2.文章語言既凝重又輕靈,既流暢又簡潔。
梁啟超是中國頗有影響的大學者、思想家,他的遠見卓識、深厚的思想文化修養,他的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熱烈情懷共同鑄成了這種莊重的語言風格。本文的關于人生觀的大問題,作者當然要多一份深思熟慮。作者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娓娓道來,語重心長。讀起來使人感到句句教誨。例如:“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后頭。”
本文語言凝重,卻輕捷自如。語言的靈活表現在多種句式、多種表達方式、多種論證方法的運用。例如:就句式而言,開頭就運用了設問句“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后面有反問句“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除此還有陳述句和感嘆句;有肯定句和否定句,有主動句和被動句。就表達方式而言,有議論、有敘述、有抒情。就論證方法而言,第1自然段用的是演繹論證方法中的選言證法,第2自然段用的是歸納論證,其他許多地方都用了引證法。單就引證而言,文章就用到了古語、俗語、名人名言,而且每次引用的具體表達都不一樣。例如:引用“如釋重負”時,作者說“古語說得好”;引用“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時,作者說“俗語亦說”;引用“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時,作者用了“曾子還說哩”,一個“哩”字,可見其語言之輕靈之氣。
排比是形成文章語言流暢之勢的重要方法。本文中的排比如:“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行文的流暢不僅表現在句與句之間,而且也表現在段與段之間,表現在整篇。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用了“翻過來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間用了“然則”進行過渡使各部分之間銜接非常緊密。
本文語言的簡潔在于作者使用了概括性強、富有表現力的語句。例如:用“海闊天空,心安理得”形容盡責任后的輕松愉快喜悅的心情,接著概括說“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作者的語言運用十分簡練,容量很大,例如:“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可以使讀者展開來聯想到很多豐富的內容。

九、重點語句分析
1.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
分析:這是個句式靈活的排比,在第二個句子中加了“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第三個句子中加了“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這樣使句子的表述更準確,更形象。同時,這里用了三個“凡”來表示這些情況的普遍與廣泛,同時也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加以仔細的分類,可見作者對這個大問題的談論多么審慎。
2.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
分析:這一句雖然很短,但卻有三層意思:a.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b.孟子這句話的意思與前面所說的“痛苦之后是快樂”似乎不一致;c.為什么這樣呢?
3.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的了。
分析:這句話中的“這個”指的是什么呢?根據上文看,前面說了“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所以,只理解為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是不對的,所以這里的“這個”指的是“應盡的責任沒有盡”。

十、課后習題解答
(一)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負了責任(未盡責任),因為未盡責任會受良心的責備,并且無法逃避;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盡責任,因為只有從痛苦中得來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結論是: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二)課文中的設問還有:“為什么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為什么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越是重大;而且……”
(三)1.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過的便是苦痛的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
2.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
3.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特點與作用提示:句式對稱,整齊,使句子表達十分流暢。
(四)略。
15 最苦與最樂 教案
教學目標:
(一)了解本文嚴密論證的方法。
(二)理解作者寫作本文的動機。
(三)引導學生樹立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約3分鐘)
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我們每個人應如何面對“苦”與“樂”,應建立怎樣的“苦樂觀”呢?西方哲學信奉“智者無憂”,而孟子卻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張潮也說“人莫樂于閑”,而居里夫人卻說“世上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有人認為“人生苦短,該及時行樂”;而范仲淹卻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接下來,讓我們與梁啟超先生一起探討《最苦與最樂》:
二、作者作品介紹(畫面呈現作者、作品背景資料)。(約2分鐘)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廣東新會人。著有《飲冰室全集》。
三、配畫課文朗讀,預習指導。
(插入錄音7分鐘,學生完成練習再加8分鐘:請學生邊聽錄音,邊把第1、2、題的答案記在筆記本上,第3題可以再讓學生核對一下課文,第4題可以查字典。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作些點評,共約17分鐘。 )
⒈根據朗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①契( )約 ②攬( ) ③悲天憫( )人
qì lǎn mǐn
⒉根據朗讀,填空:
①在作者筆下,貧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認為真正的痛苦源自 。
知足、安分、達觀、責任
⒊學生討論,并完成下列練習:
①用文中相關語句填空:
對人的責任:
對事的責任:
對自己的責任:
對人的責任: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
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
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
② 什么事最快樂呢 (用原文語句回答)
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③用文中語句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
④請從最后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⒋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①失意 ②悲天憫人
③如釋重負 ④無入而不自得
①不得志
②對社會和人類的災禍苦難等表示憂慮和同情。
③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
④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
四、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和整體理解(設計問題,根據課文內容的需要插入畫面)。(約23分鐘)
(當場明確目標,先給10分鐘獨立思考解答后,再給5分鐘進行學生討論,接下來教師再用8分鐘進行講解。)
⒌在課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樂觀的原句。
“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什么事最快樂呢 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⒍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負責任乃人生最大痛苦,盡責任為人生最大快樂。
或“負責任最苦,盡責任最樂”
⒎議論文的論據可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本文的論據是否具備這兩種類型,請舉例說明。
本文既有事實論據,又有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如:“答應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
道理論據如:“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又如:“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再如:“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
⒏結合以上論據的類型,你認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此外還有對比論證(如第3自然段),引用論證。
⒐劃分本文的結構層次:
提示:留意表明文意過渡、轉折的標志性詞語或語句,如“翻過來看”、“然則”等。
明確:全文5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論點1)
第二部分(3):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分論點2)
第三部分(4、5):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而不能逃避責任。(結論)
五、課外作業,根據下列要求查找相關的資料作答:
(第二課時,課堂上講評歸納)
⒔請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與“苦、樂”相關的詞語、俗語、諺語。
⒕教師準備好一些關于責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組討論其字面意義(可查資料)并舉例說明(可引用歷史人物、生活實例或詞語),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a、孔子:無入而不自得
b、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c、曾子:任重而道遠
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e、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閱讀下面幾則材料,談談對人生的看法。
a、做一事,專一事。每事勤,事事成。
b、對自己信心,對別人盡心。對事情用心,對朋友誠心。對親情關心,對生命真心。
c、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笑容。
您雖不能逃避
第二課時
一、對課文重點語段的賞析。(約15分鐘)
(①讓學生先熟讀課文第3、4段,約5分鐘;②再放幻燈片,約3分鐘;③教師加以分析講述,約4分鐘;④再放幻燈片,約3分鐘。)
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一般說來議論文所要回答的問題無外乎:“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兩個自然段回答的就是“怎么辦”的問題。論述我們“應當勇于負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第一自然段論述“人生應當勇于負責任”,其理由是“責任越大,痛苦越大,快樂也越大”。第二自然段論述“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其理由是“責任是逃避不了的”。這兩個方面互相支持,使論證更加嚴密。
第一自然段作者采用的講道理的論證方法。文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名言佳句充當道理論據,從理論方面論證了“人生當勇于負責”。緊接著第二自然段指出“最苦” “最樂”的具體內涵,從而與題目構成一一呼應。從而明確地指出了“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且進一步指出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相反“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
二、知識歸納和復習、練習。(約20分鐘)
(10、11題教師先歸納后,放幻燈片,約4分鐘)
⒑本文的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⒒觀點明確、脈絡清晰、論證嚴密可謂本文的一大特色,足見議論文寫作中,理清思路周全對文章的整體結構至關重要。
⒓閱讀下列語段,回答文后問題:
(本題教師先放幻燈片,有關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約7分鐘,教師檢查學生基本完成后,再放幻燈片,參考答案,教師需就學生較困惑的問題進行引導約4分鐘)
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兩三歲小孩,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⑴這兩個自然段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
人生應當勇于負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
⑵請從這兩段中找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
“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
道理論據:“君子有終身之憂”“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⑶文中劃橫線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采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
起強調作用,能引用讀者的深思,增強語言論證力。
⑷“卸卻責任”和“解除責任”有什么不同?
“卸卻責任”指未盡責任,丟開不管;“解除責任”指盡了責任,再無負擔。
⑸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表明這是假設的情形,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⑹你認為作為學生應盡到什么責任?
參考答案①培養熱愛集體,自覺維護集體利益的責任感。②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對失敗。③培養學習的責任感。
二、知識拓展與能力遷移。(約15分鐘)
(第一課時后,可先作為作業形式布置學生課外搜集相關材料,此時進行交流,幻燈的內容作為參考,不是唯一答案。)
⒔請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與“苦、樂”相關的詞語、俗語、諺語。
例:知足常樂、苦盡甘來、苦中作樂、先苦后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⒕教師準備好一些關于責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組討論其字面意義(可查資料)并舉例說明(可引用歷史人物、生活實例或詞語),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a、孔子:無入而不自得
字義:無論到了什么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
舉例:如安貧樂道的顏回、笑口常開的彌勒佛……
b、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字義:君子一生都有尚未盡完責任的憂慮
舉例: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c、曾子:任重而道遠
字義;任務繁重,而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巨。
舉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父母終身為子女付出的那份“無私的愛”……
d、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字義: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來反省自己:
①為別人做事,有沒有不盡力的地方 ②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呢 ③老師所教的課業,有沒有認真復習呢
舉例:桃園三結義、一諾千金……
e、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字義:在天下人都尚未憂慮之前,就先憂慮;在天下人都覺得快樂之后,才覺得快樂。
舉例:大禹治水、許多愛國的仁人志士……
(3)閱讀下面幾則材料,談談對人生的看法。
a、做一事,專一事。每事勤,事事成。
b、對自己信心,對別人盡心。對事情用心,對朋友誠心。對親情關心,對生命真心。
c、您雖不能左右天氣,但您可以改變心情。您雖不能改變容貌,但您可以展現笑容。
您雖不能逃避現實,但您可以勇敢面對。您雖不能樣樣如意,但您可以事事盡力。
四、課外作業
(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外完成,教師另找時間或下一課時進行講評。)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第⑴—⑺題。
大力弘揚奮斗精神
①人類進化、社會進步到現在的程度,靠的是奮斗;人類文明要取得更大的發展,仍然要靠奮斗,上個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拼搏,艱苦奮斗,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偉大勝利。進入新世紀,我們要再創新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更需要大力弘揚奮斗精神。
②奮斗是一種精神狀態,是一種精神境界。奮斗需要立志高遠,需要真才實學,需要真抓實干。人生百年,是為自己的名利而忙碌,還是為國家振興、民族強盛而奮斗?答案很清楚。為自己著想而苦心經營,其行為卑瑣,境界低下;為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事業而努力奮斗,其生命絢麗,境界高尚。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凡事要奮斗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現在最需要強調的是,要樹立正確的奮斗觀,把個人奮斗融入到為實現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之中。只有這樣,我們的奮斗才是有價值,才會有不竭的動力,才能有勇氣和能力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到達勝利的彼岸。
③我們高興地看到,有無數同志正以這樣的奮斗觀,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們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不畏艱辛,工作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前不久獲得全國“十大杰出青年”稱號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年輕的副院長袁家軍,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大學畢業后,走上了為祖國航天事業服務的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誰都知道,我國的航天基地幾乎都在貧困荒涼、氣候惡劣的地區。十多年間,袁家軍邊工作、邊學習,讀完了碩士學位,又在攻讀博士學位。是重要的是,他為我國宇宙飛船“神舟號”的發射成功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也許,像袁家軍這樣的人在物質生活上并不那么富足,但誰能說他們的艱苦奮斗沒有獲得豐厚的回報呢?他們人生的意義真實而偉大。
④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現實生活中確有一些人艱苦奮斗的觀念淡薄,他們無所事事,飽食終日;庸庸碌碌,不思進取,荒廢了大好年華。更有一些人目光短淺,心胸狹隘,把奮斗只局限在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范圍內,絲毫不把祖國和人民的需求放在心上。這樣的人是不會受到人民尊敬的,這樣的人生也不會是有價值的人生。
⑤21世紀,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必須始終保持昂揚的奮斗精神。偉大的事業、偉大的實踐要求我們,鄙棄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選文有改動)
⑴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①狹隘( ) ②惡劣( )
⑵文章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第③④段運用的論證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⑷文章第③段中加點的“這樣的奮斗觀”指的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
⑸為什么說像袁家軍這樣的人“人生的意義真實而偉大”?
⑹文章第③段中“豐厚的回報”指的是什么?請根據你的理想,簡要回答。
⑺仿照第②段中畫線句子“奮斗需要……需要……需要……”的句式,在“友誼”“理解”“創新”三個詞語中任選一個詞語代替“奮斗”寫一句話。(不可照抄原句內容)
⑴① ài,② liè。
⑵大力宏揚奮斗精神。
⑶舉例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
⑷把個人奮斗融入到為實現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斗之中。
⑸因為他們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不畏艱辛,工作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并在工作中做出了貢獻。
⑹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做出重大的貢獻,獲得國家人民的肯定和尊重。
⑺此題為開放性題目,內容合理,句式相仿即可。
PAGE15 最苦與最樂
基礎積累
1.請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安分(  )  契約(  )  諸圣諸佛(  )
監督(  ) 卸卻(  ) 悲天憫人(  )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契約  賠理  死而后己
B.排解 墳墓 任重到遠
C.監督 恩慧 憂國憂民
D.循環 豪杰 如釋重負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A.面對這一罕見病例,醫院多位專家教授共同會診,終于拿出了最佳方案,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B.愛迪生頑強搏擊于科學海洋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創造發明心安理得地贏得同時代人的贊譽。
C.男孩子要有海闊天空的胸襟,不要老在芝麻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計較。
D.文學作品不必非要悲天憫人,表達好作者自身的情感即可。
4.聯系語境,選出下面句中畫線處應填入的內容(  )
____________西方哲學信奉“智者無憂”,而孟子卻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張潮說“人莫樂于閑”,而居里夫人卻說“世上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有人認為“人生苦短,該及時行樂”,而范仲淹卻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A.痛苦和快樂是一對孿生姐妹。
B.痛苦與快樂,是人類永恒的話題。
C.負責任乃人生最大的痛苦。
D.我們應如何面對“苦”與“樂”,應建立怎樣的“苦樂觀”呢?
5.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A.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設問)
B.答應人做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家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排比)
C.為什么呢?因為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為自己對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設問)
D.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逃躲?(反問)
6.解釋下面名句的意思,并舉例證明其蘊含的道理。(可引用歷史人物、生活實例或詞語)
(1)無入而不自得(孔子)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有終身之憂(孟子)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重而道遠(曾子)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為創建省級規范化學校,前進中學開展了“國學經典誦讀”、“書法進校園”。
B.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困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來。
C.天門山中學采取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學生們的閱讀熱情。
D.老師耐心地糾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講中的不足。
語言運用
8.(2016·四川廣安中考)綜合性學習。
材料一: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種實用的移動端軟件也應運而生,針對學生群體的多款作業軟件也異軍突起。因其強大的自動解題功能,受到學生的追捧。不少學生將“幫做作業”軟件視為一種快捷的學習方式。
材料二:“幫作業、火眼作業、作業通、問他作業、學霸君”……只要從手機應用商店搜索“作業”兩個字,就能找到十幾個解題的軟件。“10個伙伴9個都在用;拍照搜題,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隨手拈來”。
材料三:據一位初二學生小華說,他們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機的同學都下載了這些作業軟件,只要拿起手機對著題目拍個照,上傳上去,快的話幾分鐘內就可尋求到最佳的解題方案。用軟件來問作業也成為時下學生交流的時髦方式。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上述三則材料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針對眾多學生使用“作業軟件”這件事,班委會準備開展“作業軟件使用利弊談”班會活動,請你從利弊兩個角度各陳述一條理由。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閱讀
你要學著自己強大
畢淑敏
①小時候學古詩,杜甫的這幾句背得熟。“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主要是它像童謠,或者說簡直是句順口溜。
②問過大人,“挽強”是什么意思。大人說,強就是指弓很硬,拉這種弓要用大力氣,好處是射得遠。從此把“強”和弓聯系起來。
③漸漸年長,才知這個“強”字的根源, 本意居然說的是一枚蟲。這要從“強”的繁體“強”說起,它原本的模樣是在“弘”字右下角嵌進了個“蟲”字組成。“蟲”指代的是單一的卑微生命。不過若這小蟲把體內的精神弘揚出來,就構成了堅強雄厚的力量。“強”字像個微電影,描繪了一條卑微小蟲的奮斗史。而“大”的本意,其實就是非常單純地獨指一個人。在甲骨文里,這個“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個人的體態臨摹。
④“強大”是把“強”和“大”組成的一個鏗鏘有力的詞。你看到它,不由得會挺起胸膛渾身充滿能量。但倘若問某人,你覺得自己強大嗎?大多數都會說,我還不夠強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會強大起來。
⑤然而,錯了。我們每個人,本身就是強大的,強大的原意指的就是一個卑微如蟲的生命,只要將精神弘揚出來, 它就有力量。只要你是一個人,天然就強大。
⑥愛因斯坦說過:有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有更強大的威力。我們孜孜以求的強大,以為遠在天邊的強大,以為要靠什么人賜予或是襄助才能達到的境界,其實原駐自己身上。
⑦一個再弱小的人,也比一條蟲子要有力量。所以,強大并不難,難的是我們不自知自己的強大。這真是天下第一悲劇。我們四處尋找的東西,我們以為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具備的東西,其實從未須臾離開過我們。
⑧我們要和命運廝殺,哪里能不受傷。受傷不是羞辱,而是勛章。強大也會受傷,只不過修復的能力比較強,速度比較快,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重上戰場。
⑨據說每個人每天都會和自己進行5000次對話,其中極大多數話語都是在否定自己。
B10“你生而有翼,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進,形如蟲蟻?”這是賈拉爾·阿德丁·魯米的詩,每當讀起,我都心生痛楚的覺醒。
B11希望從今天開始,我們對自己說的第5001次話是——我已學會了自己強大。
9.本文的觀點是什么?(答題思路參考【考點解讀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⑧段畫線句子有何含義?結合上下文簡要談談你的理解。
受傷不是羞辱,而是勛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結合選文思考并回答:一個人怎樣才能學著強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短文兩篇
陋室銘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能記住相關的文言字詞解釋。2.技能目標:能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不慕榮利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學習重點 能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習難點 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學法指導 朗讀法,導讀法
【自主學習】
1、讀一讀,寫一寫(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惟吾德馨( ) 鴻儒( ) 調素琴 ( )
案牘( ) 西蜀子云亭 ( ) 苔痕( )
2、讀一讀,譯一譯(解釋下面句中加橫線的詞)
(1)有仙則名( ) (2)有龍則靈( )
(3) 斯是陋室( ) (4)何陋之有( )
(5)苔痕上階綠( ) (6)草色入簾青( )
(7)談笑有鴻儒( )(8)往來無白丁( )
(9)可以調素琴( )(10)無案牘之勞形( )
(11)惟吾德馨( )( )
3、讀一讀,理一理(整體感悟課文)
(1)《陋室銘》的作者是 ,他是 代詩人,字 。題目中的“銘”是指: 。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例如《陋室銘》用的就是 韻,有 等字在句末做韻腳,讀來瑯瑯上口。
(2)本文緊緊扣住“陋室不陋”立意。開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隱喻陋室具有“名”、“靈”的性質。接著以“ ”一句統領全篇。下文則用“ ”寫室外環境之幽雅,用“ ”寫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寫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結尾再用“ ”予以強調,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4、 讀一讀,問一問
學習質疑:
【課堂探究】(合作學習最有效)5、讀一讀,品一品。
(1)寫山水對寫陋室有何作用?
答:《陋室銘》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引入正題,既顯得出手不凡,也為以后的陋室歌頌功德埋下了伏筆。從側面烘托陋室清幽,寧靜。也表達了陋室是因室主人的德馨而出名的。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陋室的特點。答:地方不大,但是整潔干凈,有格調。

(3)作者描寫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對寫陋室有何作用?
答:從三個方面來具體論述陋室不陋,即:(1)從自然環境的清幽。“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 (2) 從交往人物的不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3)從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總之,作者描寫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這也就為下文“何陋之有”的結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4)有句古詩說:“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課文中與這句詩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文章的開頭三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文中引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兩個典故有何作用?
答:表現了自己同諸葛亮和揚雄一樣高潔而不受客觀居住條件所困的高尚情懷。

(6)用課文原句回答下列問題。
① 本文的主旨句是: 。
② 描寫陋室環境幽雅的句子是: 。
③ 寫室中往來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
④ 反映作者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 。
6、讀一讀,記一記(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 。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答: 。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答: 。
(4)孔子云:何陋之有?答: 。
【小結拓展】讀一讀,論一論
有人說,時代的發展,令許多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改變,作者認為只要自己“德馨”,縱然身居陋室,也同樣安貧樂道,心美如飴。他要是生活在當代,縱然不是“傻帽”,也肯定是個迂腐不堪的社會“棄兒”----落伍者。對此說法,你是怎樣看待的?
答:身居陋室卻惟吾德馨,若他出生在現在,這樣的高貴品行定會被賦予時代的特殊色彩,原則上的觀念與價值取向不會改變,但因為時代的不同,“談笑有鴻儒”的他會在這個社會大放異彩!
愛蓮說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能記住詞句,疏通文意。2.技能目標:能運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
學習重點 寫牡丹、菊花對表達中心的作用。
學習難點 理解作者愛蓮花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法指導 朗讀法,討論法
【自主學習】
1.讀一讀、寫一寫(給下列字詞注音)
番( ) 淤( ) 濯( ) 褻( )
噫( ) 頤( ) 逸( ) 鮮( )
2.讀一讀,譯一譯(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
①可愛者甚蕃 _______ ②陶后鮮有聞 ③濯清漣而不妖。
④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⑤花之隱逸者也 ⑥宜乎眾矣
⑦ 香遠益清 ⑧ 亭亭凈植
3.讀一讀,理一理(整體感悟課文)
(1)《愛蓮說》的作者是 , (朝代)著名的哲學家。
(2)寫蓮之前,先寫菊,再寫牡丹,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意在突出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啊 還有突出它的高潔啊
(3)請同學們找出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并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從蓮的生長環境,本身形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特點是“香遠益清”。賦予蓮高潔的品格,從“淤泥而不染”可以看出,.
(4)你讀了作者描寫蓮花的這些句子,覺得作者贊美的僅僅是蓮花嗎?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用菊花作正襯,用牡丹作反襯,通過贊美蓮花表明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態度。
4. 讀一讀,問一問
學習質疑:

【課堂探究】5.讀一讀、品一品
(1) 用原文填空。文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作者把蓮花的形象概括為“ ”。在文中作者把“蓮”作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征,作者在這里運用了 的寫法,目的是: 。
君子。托物言志 ( http: / / wenwen. / z / Search.e sp=S%E6%89%98%E7%89%A9%E8%A8%80%E5%BF%97&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在蓮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2) 文中稱蓮花為“花之君子”,你認為在作者心目中,“君子”應當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 答:
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沉浮的品質,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
美好資質、美名遠揚,儀態端莊,令人敬重
(4)本文將花的形象比擬人的品質,蓮、菊、牡丹各比擬怎樣的生活態度?
答:答蓮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菊比擬隱逸的生活態度,牡丹比擬貪慕富貴的生活態度。
(5)文中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和“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說明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答:
答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社會現象
(6)文章結尾處,修辭和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使用了排比和比較的手法,強調了“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文章中心,呼吁人們不要被世俗所污染,“要入流,而不同流”的這個想法,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課堂檢測】讀一讀、記一記。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答:
(2)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答:
(3)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答:
(4)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答:
【小結拓展】讀一讀、論一論
(1)文中“陶淵明獨愛菊”,從學過的詩中找出陶淵明愛菊的“證據”。
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歷史上關于“詠荷”的詩句很多,請寫出一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他也愿意隱逸嗎?  
答:周敦頤本人獨愛蓮與晉陶淵明的愛菊避世不同,為保持一份高潔,寧愿終老南山。他要在塵世中當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17 紫藤蘿瀑布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 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難點】  
1、學習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優美詞句描寫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文章寫景抒情以感悟人生為重點,所以應指導學生抓住作者的感情變化,理  
清文章脈絡,感悟人生哲理。  
【自主預習案】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迸濺(  )忍俊不禁( ) 佇立(  ) 挑逗(  )  
仙露瓊漿( )(  ) 盤虬臥龍( )  
2、查工具書,解釋下面的生詞。    
迸濺: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盤虬臥龍:   
3、下面不是寫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項是(  )  
A.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  
B.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C.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  
D.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友般的枝干。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作者因偶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寫成此文。  
B.文章中多處使用了比喻、擬人、象征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生動。  
C.本文描寫紫藤蘿花的勃勃生機,實際上是贊美了生命的頑強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機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5、語言運用:請以“生活”為話題,仿照例句進行仿寫。  
例句: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彈奏出多種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北極星牌大鐘,上緊發條,便會使人獲得濃縮的生命。  
仿句:生活是   
【課內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當你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時,你會感受到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許多許多。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花草,同樣的花草面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喚起不同的審美感受。有人喜歡富貴的牡丹,有人關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還有人贊美荷花的傲潔、臘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卻是丁香、二月蘭、玉簪、木槿、紫藤蘿這樣的花。這些花雖平凡而柔弱,卻有著生命的尊嚴和蓬勃。作者筆下的紫藤蘿有炫人眼目的美麗,有跳躍閃爍的生命。作者從這些小小的生命中發掘出許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達對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樣傳達了這樣的一種追求。   
宗璞,原名馮鐘璞,1928年出生于河南書香之家。其父馮友蘭,是一代哲學宗師。其姑母馮沅君,五四時期與冰心等齊名。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心頭。文革結束后,當生活再次萌動希望之時,作者的小弟卻身患絕癥,不久于人世。作者非常悲痛和郁悶,徘徊于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由花兒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寫成此文。  
本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見上文)  
二.自主探究,解疑釋惑  
(一). 披文入情   
1、范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生字字音。   
2、分析作者情感。   
(1)自讀課文。劃出直接表現作者情感流動過程的句子。   
(2)分析句子。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心靈被震撼,造成懸念   
②"流著......生的喜悅" →釋懷   
③"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感悟,重獲輕松和活力。   
3、提問:是什么樣的神奇力量使作者從巨大的悲痛之中解脫出來的?(紫藤蘿花)   
(二).緣情探境   
1、找出直接描寫紫藤蘿花的段落(2-6段,8、9段)   
2、反復誦讀,引導學生自主地"發現"作者的寫景技巧。   
(1)把握清晰的寫景脈絡   
看花--憶花--思花   
花瀑--花穗--花朵   
花色--花形--花香   
(2)找出精妙的修辭手法   
如: ①"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開滿的小小之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從外形、神態兩方面,生動形象地傳達出了花朵美麗嬌媚的特征。 )  
②"這里春江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紫藤蘿花既燦爛奔放又耐得住寂寞的純樸本性。 )  
③"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籠罩著我。"(用"淺紫色"來描繪花香,把味覺轉化為視覺,把飄逸無形的東西變得清晰可見,仿佛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讓人感到親切。)  
(3)品析精妙的詞語   
如: ①"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的生長。"(幾個動詞,使靜態的花躍動起來,表現花的生趣盎然。)   
②"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活潑熱鬧。"(使畫面中跳動著活潑熱鬧的音符,奏響了一曲歡悅的生命之歌。)   
③"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寫出了十年前花兒慘遭浩劫衰頹零落的景象。)   
(4)體味流動的情感   
(作者對十年前的花兒流露出遺憾、惋惜之情;對眼前的花懷著感動、熱愛、贊美之情。)   
(三)情與景諧   
1、研讀第10段,體會"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的意義。   
(1)初讀,找出全段的主旨句。("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2)再讀,思考"生命的長河"在段中還可用哪兩個短語概括?("閃光的花的河流"、"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3)三讀,思考人、花與生命長河的關系。("萬花中的一朵"--生命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4)四讀,思考人、花對生命的態度?("滿裝生命的酒釀"、"張滿的帆"--熱愛生命)
2、放開眼界,分析生活中事例,深入理解"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的意義。   
全文總結:   
小小的一朵紫藤蘿花,不僅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還能讓我們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和生的美好。可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同學們,讓我們關注生活,思考生活,熱愛生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吧!   
三.結合目標,有效訓練。  
1.紫藤蘿有過怎樣的變遷?作者為什么會對紫藤蘿產生這樣濃厚的感情?   
2.聯系背景材料,試說說紫藤蘿的命運有什么象征意義。   
明確:   
a.“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株大紫藤蘿,后來被拆掉毀壞了。過了這么多年,紫藤蘿花又盛開了。作者通過紫藤蘿的變遷,聯想到類似的家庭境狀和人生際遇,觸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隨之起伏涌動。   
b.紫藤蘿的命運,從花兒稀落到毀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錦,正是十幾年來整個國家命運的寫照和象征。  
【拓展檢測案】  
一.課內語段閱讀。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顏觀色,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看不見藤蘿花了。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1、文中那一句話含蓄的交代了寫作背景?  
2、點明全文主旨的是哪一句話?  
3、文章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這一內容?  
4、你如何理解紫藤蘿瀑布“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這句話?  
5、“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這是文章開頭和結尾的兩句話。閱讀全文,分別說說作者“停住”和“加快”腳步的原因。  
  
  
二、課外語段閱讀。  
父親的斧頭  
一把斧頭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①。  
父親的習慣是把一把剛剛淬過火的嶄新斧頭鉗起來,將斧頭對準砧子后的那尖角,在那上面用力啃一啃,看這把斧頭的鋼口如何,它能否吃得動這鐵。  
正因為這樣,那只砧子的尖角斧痕累累,剛剛削過的新痕泛著銀白。而那把父親才試過后用力拋在地上的斧頭還很燙手,新斧頭發著藍光。  
這時候,父親瞅一眼躺在前面的斧頭,一只腳踩在砧墩上,端起那只水煙鍋,咕嘟咕嘟抽起煙來。而此時,我就能歇歇手,趕快離開打鐵鋪,跑到大門外邊去。我始終想遠離這丁當作響的日子,跑到外面的世界闖蕩。那時候我像一把剛剛打造好的斧頭,準備磨快刃子,等待機會,狠狠砍生活兩斧頭。  
一次,放暑假,父親要我給他搭下手,打造一批鐮刀。滿山遍野的莊稼都黃了,都在等待鐮刀來收割。人們需要鐮刀,莊稼更需要鐮刀,金黃的麥子都張了口,幾乎要叫出聲來。父親心里很著急。我不在乎這些,我想我的事。  
我對父親說,我不想打鐮刀,我想去采藥。我想像著采到了一大麻袋藥。那時候我們那里的秦艽②正在賣著好價錢,我想自己掙回自己的學費。我覺著打鐮刀挺費事的。  
父親并沒有反對我去采藥。他說,去吧,去干你愛干的事。  
其實,我不知道什么是我愛干的事。比如說父親,打一把斧頭,打一張鐮刀,然后抽一鍋水煙,睡時喝二兩燒酒。這些他都肯定愛干,而且每樣都干得從容不迫。我呢 截止那一個秋天,還沒有干成一件事。我總喜歡想入非非。  
我打定了主意去采藥。我在離家二十里的山上轉悠了三天就沒有耐心了。別人總在低頭 工作,而我卻怎么也找不到藥,那些長在灌木中的藥材總是與我擦身而過。  
二十里外我似乎聽到父親鍛打鐮刀的聲音。我想,那些剛剛打好的鐮刀正被它的主人磨得鋒利無比,一張張鐮刀正伸向成熟的麥子。  
父親打完了鐮刀,緊接著又開始打造斧頭。父親的斧頭總是供不應求。  
我垂頭喪氣地站在父親面前,父親一聲不吭,他鉗起一把剛淬過火的斧頭,在砧子上狠狠啃了兩下。  
這時候,我確實該為我自己羞愧了。我不能眼看著自己這把剛出爐的斧頭就這樣白白地銹掉,然后當廢鐵處理掉。我總得好好用上兩下子,砍出兩道新印子。父親打造了大半輩子鋼口很硬的斧頭,不能敗在我這把斧頭上。  
[注①淬cuì火:把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浸入冷卻劑(油、水等)急速冷卻,以增加硬度。 ②秦艽“jiāo草本植物,可入藥。  
1、標題“父親的斧頭”在文中有哪兩層含義 (2分)  
答:   
2、文中的“父親”給人印象很深。結合全文,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3分)  
答:   
3、文中的語言富有表現力,試從下列兩句中任選一句,結合上下文作簡要品析。(3分)  
①金黃的麥子都張了口,幾乎要叫出聲來。  
答:   
②父親一聲不吭,他鉗起一把剛淬過火的斧頭,在砧子上狠狠啃了兩下。  
答:   
4、文章結尾說“我確實該為我自己羞愧了”,“我”為什么羞愧 ”我”今后會怎么做 (4分)
答:   
  
  
參考答案:  
一、課內閱讀。  
1、它帶走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  
2、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3、這一句寫出了紫藤蘿如生命的激流,沖擊著“我”的心靈,使我明白了生命的內涵。  
4、用了通感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把香氣帶給人的感受寫得具體形象。  
5、開頭是因為我看見了紫藤蘿的輝煌茂盛,觸動了內心,停下來觀看;結尾是因為從紫藤蘿感受到生命永恒的價值,精神受到了振奮鼓舞。  
二、課外閱讀  
1、(父親打造的)斧頭;“我”  
2、善于教育孩子;手藝高超;做事從容不追;干自己愛干的事;  
3、①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麥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②抓住句中重要詞語(如“一聲不吭”“狠狠”“啃”等),分析父親的形象或教育孩子的方式,言之成理即可。   
4、第一問:沒干成一件事;做事沒有耐心;總喜歡想入非非。 第二問:踏踏實實做事;耐心地采草藥;幫父親打造斧頭;專心學習等。(根據文章內容合理想像,答出一點,言之成理即可) 17 紫藤蘿瀑布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學習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2.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詞語積累;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欣賞事物內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生命、珍惜時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學習,創造美化生活的熱情。
學習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接觸過許多花草樹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體會,你從中會獲得許多啟示。即使面對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蘿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絕癥死后,自己面對紫藤蘿花產生的感想。在這樣的心情下,面對著盛開的紫藤蘿,作者的所見所想又是什么呢 下面就讓我們隨作者一起去領略一下作者獨特的心理體驗。
預習反饋:
朗讀下列詞語,并給加點詞語注音。
迸濺(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盤虬臥龍(qiú) 仙露瓊漿(qióng)  酒釀(niàng)
整體感知:  
1、 聽錄音,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思考問題:
a、本文主要從賞花、想花和憶花三個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瀑布的,試給課文劃分層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C、這篇文章單純地是描繪紫藤蘿瀑布嗎?試找出文中最能表現課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獨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討論后歸納:“我不由停住了腳步”說明作者是因為心有所動而止步。“不由”在這里點了作者從沉思到驚醒到被吸引的過程。那么他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 這里的獨句成段,既是作者內心的反應,又為全文埋了懸念伏筆。)
2、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從哪方面來描繪紫藤蘿的 其特點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本段主要是從花形來描寫紫藤蘿的。其特點是“像一條瀑布”。其中有總寫:“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也有細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在語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擬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條紫色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的擬人手法,將貶詞褒用,更是寫出了紫藤蘿花的可愛,頑皮,和陽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還使用了夸張、排比和借代的修辭手法,細膩生動有趣。)
3、學習第三至七段
齊讀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寫了紫藤蘿的哪方面 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熱鬧寫到自己精神的寫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紫藤蘿的花色。其特點是熱鬧、卻又沉靜。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熱鬧的描繪轉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動,流動的花蕩滌了自己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在此作者已經由花寫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謎,手中情”的思考。表現出作者對死去的弟弟的懷念,自己的情感還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寫得越熱鬧越繁盛,就越體現出生命的可愛,就如“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裝的是什么仙露瓊漿”,這樣就把生命的沉淀變成了對人生生與死的思考,更寫出自己內心對深層次的兄弟情的思考,顯得越發感人。)
4、學習課文八、九自然段
齊讀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從紫藤蘿的哪方面進行了描寫 其特征是什么 其中作者為何
要提到紫藤蘿的被與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繪了花香。其特征是朦朧與長久。在此作者寫到紫藤蘿的被毀與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謎而來的。花樹的生死、榮衰暗示著人生的哲理。這就是花和人都會遇
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都會面對生與死的痛苦,但同樣也顯示出生命的無止境。)
5、學習十、十一自然段
齊讀10—11自然段。
(本段闡明作者從花中領悟人生意義,對花形、花色、花香進行總體提煉和歸納,由觀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說:“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
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
燦爛的流動的瀑布。”這是“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從這里,作者領悟到了人生的
意義,就是無論是人生的熱烈,還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對于萬物來說都有著頑強與美好,它
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覺加快了腳步”。這里和文章開頭相呼應,從“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到“不
覺加快了腳步”,其實是寫出作者思想的一個變化過程,對人生的思索過程,從迷惘、惆悵、
痛苦到領悟、寧靜、喜悅。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一種對生命的新的認識已進入到他內心深處,
他將為這新的生命觀去創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師總結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我們今天的學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義,努力學習,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訓練:寫一種對自己有啟示性的植物。題目自擬,字數500字。
板書設計
紫藤蘿瀑布
花形——猶如瀑布 賞花——如人生的美好熱烈
花色——熱烈沉靜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朧長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義
第二課時
教師導學: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主要對文章的內容與寫作手法進行了探究。今天,我們在從寫作手法上對文章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主要學習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學法指導: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種事物,賦以某種象征意義,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寫景狀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礎。要求學生認真地觀察景物,細膩地描繪景物。
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班內交流:
1、 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順序對盛開的紫藤蘿瀑布進行描寫的?
2、 舉例說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么?
3、 從哪些內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請具體分析。
5、 本文對景物的描寫生動而細致,這源于作者的怎樣的功力 這對你又怎樣的啟示?
體驗反思
怎樣理解:
1、“那時的說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關系。”?
2、“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的感受。
課堂反饋
1、 課文中哪些句子能夠引起你的情感共鳴?談出你的體會。
2、 你認為文中哪些景物描寫的句子最好,請你仿寫幾句。
3、學完本文你從作者身上學到了什么?你認為應當怎樣對待人生的挫折與不幸?
課后記:在學習過程中,要給學生講清楚本文的時代背景,否則,學生很難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17 《紫藤蘿瀑布》學案
宗 璞
學習目標(實現一個小目標,就是向理想進了一大步!)
一、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點,揣摩文中寫景的妙處。
二、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感悟生命的永恒。
預 讀(看誰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靜心自學。)
一、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關知識。比比誰知道的多。
1、宗璞:
2、“紫藤”簡介:亦稱“朱藤”、“藤蘿”,豆科,高大木質藤本。奇數羽狀復葉,成熟后無毛。春季開花,蝶形花冠,青紫色,總狀花序,產于我國中部,供觀賞,花含芳香油;莖皮纖維可織物;果實、根入藥醫用。
二、初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新詞:
迸濺( ) 盤虬臥龍( ) 酒釀( ) 伶仃( ) 仙露瓊漿( ) 
迸濺 繁密 稀落 伶仃 挑逗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盤虬臥龍
三、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樹的?
二、作者是怎樣描寫紫藤蘿花的?揣摩語句,體會寫景之妙。
三、文章開頭說“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結尾說“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各有什么含義 其作用是什么
四、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機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說說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課外延伸(堅信自己,我真行!)
一、人們往往賦予一些花木以某種象征意義,試搜集幾種說法或吟詠花木的詩句,與同學交流一下。
二、讀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應當怎樣對待人生的挫折與不幸
檢測題(我努力我進步,我成功我快樂!)
一、填空:
1、《紫藤蘿瀑布》作者 ,她是 代女作家。
2、在對紫藤蘿花進行細致的描寫時,作者先寫 ,次寫 ,再寫 ,最后寫 _。
3、本文采用 的表現手法,表達了作者 _的思想感情。
二、人們往往賦予一些花木以某種象征意義。下列說法中不恰當的一項是:
A.竹子-有節,謙虛 B.牡丹-默默奉獻
C.松樹-生命力強 D.荷花-潔身自好 ( )
三、閱讀課文,回答:
1、作者為什么把花香說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對盛開的紫藤蘿進行描寫的
3、作者描寫紫藤蘿的樹和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文中插入一段寫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起什么作用?
課外閱讀(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
白馬湖之冬(夏丐尊)
在我過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嘗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馬湖的時候了。十年以來,白馬湖已成了一個小村落,當我移居的時候,還是一片荒野。春暉中學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這一面的山腳下是小小的幾間新平屋,住著我和劉君心兩家。此外兩三里內沒有人煙。一家人于陰歷十一月下旬從熱鬧的杭州移居這荒涼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極地中。
那里的風,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響,好像虎吼。屋宇雖系新建,構造卻極粗率,風從門窗隙縫中來,分外尖削,把門縫窗隙厚厚地用紙糊了,椽縫中卻仍有透入。風刮得厲害的時候,天未夜就把大門關上,全家吃畢夜飯即睡入被窩里,靜聽寒風的怒號,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軒,算是我的書齋,在全屋子中風最小的一間,我常把頭上的羅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燈下工作至夜深。松濤如吼,霜月當窗,饑鼠吱吱在屋檐上奔竄。我于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常獨自撥劃著爐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邈的遐想。
現在白馬湖到處都是樹林了,當時尚一株樹木都未種。月亮與太陽都是整個兒的,從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為止,太陽好的時候。只要不刮風,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間曝日,甚至于吃午飯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飯一樣。日光曬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風來了,只好逃難似地各自帶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門關上。在平常的日子,風來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時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風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嚴寒的幾天,泥地看去慘白如水門汀,山色凍得發紫而黯,湖波泛深藍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厭的,下雪的日子,室內外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燈,遠山積雪足供半個月的觀看,舉頭即可從窗中望見。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過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領略的冬的情味,幾乎都從風來。白馬湖之所以多風,可以說有著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環湖都是山,而北首卻有一個半里闊的空隙,好似故意張了袋口歡迎風來的樣子。白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風景地相差不遠,唯有風卻與別的地方不同。風的多和大,凡是到過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風在冬季的感覺中,自古占著重要的因素,而白馬湖的風尤其特別。
現在,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靜時聽到風聲,大家就要提起白馬湖來,說“白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樣厲害哩!”
1、文章題目為《白馬湖之冬》,但實際上主要寫的是 。
2、作者對“冬的情味嘗得最深刻”是在什么時候? ;請用一個詞語概括當時白馬湖的景象: 。
3、從文中第二段中,可以看出白馬湖冬天的風有什么特點?哪些詞語可以體現這些特點?
4、第三段中,作者把筆墨宕開,運用 的手法,突現白馬湖冬天的風 的特點。
5、第四段中哪一句話交代了作者寫白馬湖的冬天不寫其他景致而單寫風的原因?
6.請用不超過10個字的語言概述白馬湖多風的地理原因。
7、全文主要運用 的筆法,勾勒了一幅幅鄉間冬日的寫意畫。
8、文中結尾說:“白馬湖的風尤其特別。”這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18 一棵小桃樹
基礎積累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懺悔(qiān)  褪盡(tuì)  灼灼(zhuó)
B.單薄(bó) 服侍(sì) 幼稚(zhì)
C.顫抖(chàn) 執著(zhuó) 剎那(chà)
D.掙扎(zhá) 一摞(luò) 馬嵬坡(ɡuǐ)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矜持  恍然  淅淅瀝瀝
B.猥鎖 魂魄 轟轟烈烈
C.混亂 赤裸 垂垂慕老
D.哆嗦 緲小 身飄異鄉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A.父愛的偉大并不總是表現為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更多的是在日復一日、任勞任怨的歲月里,是在平平凡凡、點點滴滴的瑣事中。
B.深夜的樹林里一片沉寂,只有不時從林子里傳來的幾聲時隱時現令人心里發毛的鳥叫聲。
C.大力士比賽中,幾個血氣方剛的小伙子居然把公車拉動了,在場民眾無不鼓掌叫好。
D.她先是死了丈夫,兒子又不明原因臥病在床,禍不單行,只好到處打零工過活。
4.下列描寫小桃樹的語句中,沒有運用擬人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纖纖的生靈,枝條已經慌亂,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點兩點地在黃水里打著旋兒。
B.它已經老了許多呢,瘦了許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顏全然褪盡了。
C.它長得很委屈,是彎了頭,緊抱著身子的。
D.可我的小桃樹,一顆“仙桃”的種子,卻開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兒單薄得似紙做的。
5.請指出下列各句分別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填字母序號)
A.記敘  B.描寫  C.抒情  D.議論
(1)可憐它年紀太小了,可憐它才開了第一次花兒!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萬般地無奈何。(  )
(2)它長得很慢,一個春天,才長上二尺來高,樣子也極猥瑣。(  )
(3)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樹啊!我該怎么感激你?(  )
(4)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們還是孩子。奶奶從集市上回來,帶給了我們一人一顆桃子。(  )
課內閱讀
閱讀課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6.課文哪一部分運用了插敘的手法?插敘了什么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子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
(1)人世原來有人世的大書,我卻連第一行文字還讀不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卻沒有掉下去,像風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燈,閃著時隱時現的嫩黃的光,嫩紅的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多處寫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對人生有著怎樣的深切感悟?請結合文義簡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運用
10.(2016·南京中考)按要求修改下面習作。
留點時間來“浪費”
學業重要,分秒必爭。然而,我想說:何不留點時間來“浪費”?(甲)因為“浪費”,你會發現生活原來那么美好。
就拿我來講吧,只要一有空,我就一定會去打籃球①,我有心模仿姚明的動作,讓球在眾人矚目中②跳出漂亮的弧線。盡管姿勢很酷,進球卻總與我無緣。(乙)③因為打籃球,使我身心愉悅。把時間留一點“浪費”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真好!
留點時間來“浪費”。④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有張有弛,生活才能更快樂。
(1)第①處標點有誤,應改為:________。
(2)第②處動詞使用不當,應改為:________。
(3)第③句有語病,應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句位置不當,應放在________(甲、乙)處。
拓展閱讀
三角梅
劉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們陸續給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們知道三角梅可以開出很繁盛很燦爛的花,所以對它懷著極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墻邊極為顯眼的地方,希望無論是誰來到我家門前,一眼就能看見。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喪的事情。栽的時候,都一樣認真,一樣施足了底肥澆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沒有偏三向四,可是別的花木都長得歡歡勢勢,到抽條時抽條,到開花時開花,一年下來,都長得很像個樣子了,唯獨那棵三角梅老是嬰兒似地趴在那兒,停滯在那兒,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應該長長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無變化。
④第三年,滿院子的花木都長得青春勃發,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葉片卻比當初栽下時還少了好多,病懨懨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和老伴感傷地想,它總有一天會死去的,但自己親手種下的,還曾懷有那樣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絲絲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個年頭了。春天,當別的花木都在泛綠、發芽時,那三角梅依然毫無生機,一點要擁抱春天的意思都沒有。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皺眉,嘆息,甚至責備。我們說,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還占著一塊地方,還要天天浪費幾勺水,我的女兒和女婿,也是這樣的觀點。至此,全家的意見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在我們說這話后的不長時間,我們驚喜地看見,三角梅可憐兮兮的枝葉間,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著細致紋路的新條,而且長得很快,不久就長到二尺長了,接著又在那新條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幾條側枝,我們高興極了。可為什么會突然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也許是我們要挖掉它的議論被它聽懂了吧!如果是,對它來說,那可是個性命攸關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終于把生命的力量給搏出來了。好像每天太陽一出來,它就死盯著周圍的花木,與它們比賽著成長。它身上透露出來的生機,非常生動地展現在藍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這時候與其他花木相比,它毫無遜色之處。它像沉默了好幾年的毛毛蟲,蓄滿力量,開始向著花蝴蝶的方向蛻變了。
⑦又過了一個多月,我出門要干什么去,忽見山墻邊露出一段紅色的花枝,仔細一看,才發現竟然是三角梅開了一嘟嚕火紅的花。它靜靜地趴靠在墻邊,正好長了一人高。我急忙叫來老伴,讓她也高興高興。老伴的眼中閃耀出多年來少見的美麗光彩。
⑧又是一個春天來臨了,此時的三角梅已長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樹,比房檐都高,它的紅色花瓣就像紅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輕輕撞擊就能發出動人的聲音。太陽照射的時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著紅色的光暈;風兒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紅的蝴蝶張開了翅膀,扇動著,奮爭著,仿佛急欲掙脫枝頭,翩翩飛去。
⑨生命,在堅韌中真是蘊藏了無法言說的奧秘和潛能的!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1.在栽種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長經歷是怎樣的?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梳理。
生長階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長狀態 ① ② ③ 由毫無生機到開始抽枝,生長,開花
12.請從修辭角度,賞析文章第⑧段中畫線的句子。(答題思路參考【考點解讀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篇文章按照時間線索,記錄了三角梅從種植后了無生機到繁花怒放的生長經歷。
B.第①段交待作者栽種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個經過他家門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段描寫三角梅“病懨懨”“要死不活”的樣子,凸顯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對比。
D.文章采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并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14.文章第⑨段,作者發出了“生命,在堅韌中真是蘊藏了無法言說的奧秘和潛能”的慨嘆。請簡要分析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題思路參考【考點解讀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詩兩首 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了解詩人,理解詩意,背誦兩首詩。
2.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想像,培養讀詩的興趣,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3.感受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提高對人生的認識,培養健康的人生觀。
二、學習重點
1.反復誦讀,感悟兩首詩歌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
2.品味兩首詩雋永的語言。
三、學習難點
理解兩首詩表現手法的異同。
第一課時
一、 預習
1.背誦《假如生話欺騙了你》
2.了解詩人普希金
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檢測
1.背誦詩歌,了解詩人。
2.字詞檢測
懷戀(liàn) 疲倦(juàn) 醇厚(chún) 詛咒(zǔ zhòu)
(1) 小組探究
1.問:詩人在詩中闡明了怎樣的人生態度?請結合你感受最深的詩句說說你曾有過的體驗。
2.有的版本把這一詩句譯為“而那逝去的,將變為可愛”,你認為哪一句譯文更好?
參考意見:原詩句更好。其一,“可愛”的回味意味不如“懷戀”醒豁,而正如上述第1點所言,本詩的內在關系落腳在回味。其二,“可愛”的意蘊、情趣不如“親切的懷戀”豐富、多味。從本詩看,那過去了的,原是傷感傷心的東西,從一般意義看,正因為有傷感才需要勸慰、自慰,而“親切的懷戀”顯然更能包容傷感之味,同時又能兼容“可愛”之意。從詩歌語言的特點看,意蘊的豐富、情趣的多味正是其特點,而在本詩里,“親切的懷戀”更具有這一語言的韻味。所以“親切的懷戀”比“可愛”更好。
(三)再次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詩中感情。
三、當堂檢測
以《假如生活重新開頭》為題,寫一首小詩。
第二課時
一、預習
1.背誦《未選擇的路》
2.詩中的“路“有何含義?
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檢測
在檢測學生背誦時注意學生感情地把握。
(二)小組探究
1. 詩中明確寫了詩人選擇了“其中一條”,為什么還要以“未選擇的路”為題?讀了這首詩,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全詩5小節,每小節的大意是佇立(思索)——決定(選擇)——選擇之后的悵惆——多年后的回顧嘆息,其實未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選擇,選擇的路一步步變為現實,而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對現實不滿,總覺得還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產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悔意由此而生,憂郁因此而起,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人只能選擇一條人生之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立的選 擇;人生的道路可能布滿荊棘,困難重重,但只要不懈努力、奮斗、拼搏,一定會有自己的人生之路的;人生路上有無數次 的跌倒、失敗,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心兒永遠向往著美好的未來,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人生之路是跋涉者探 索之路,其樂無窮;人生中有無數次的選擇,充滿挑戰和機遇,應把握機遇,隨時迎接挑戰。
2.詩中的“路”、“荒草”、“足跡”、“落葉”等象征什么呢?
“路”象征著人生之路事業和前途,“荒草”可以理解為探索人生,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難、艱苦、曲折、坎坷。“足 跡”可以理解為探索人生之路的不懈追求、不懈奮斗。“落葉”可理解為在探索和奮斗過程中所遭受的失敗、挫折、坎坷。
3.這首詩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三、當堂檢測
美文欣賞,體會象征這一表現手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临沭县| 聊城市| 睢宁县| 汾阳市| 宝坻区| 松江区| 永定县| 鄄城县| 邵阳市| 溆浦县| 南京市| 高淳县| 南皮县| 渭源县| 莱芜市| 千阳县| 大足县| 三门峡市| 依兰县| 宕昌县| 乌鲁木齐县| 称多县| 定结县| 泸溪县| 井冈山市| 慈利县| 延川县| 简阳市| 清水县| 兴国县| 汉沽区| 临潭县| 宿迁市| 冷水江市| 台南县| 河曲县| 内乡县| 琼结县| 雷波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