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統編版必修一第2課 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確立課件(共40張PPT+3個內嵌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思想政治統編版必修一第2課 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確立課件(共40張PPT+3個內嵌視頻)

資源簡介

(共40張PPT)
Speaker name and title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1課 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確、確立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偉大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
2、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和這一時期的探索對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
3、通過探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勇于擔當社會責任。
重點難點
重點: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
難點:了解中國共產黨在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取得的輝煌成就,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樹立政治認同。
近代中國
指導思想
開始標志
領導力量
發展歷程
革命道路
取勝法寶
革命性質
勝利標志
理論成果
五四運動
馬克思列寧主義
中國共產黨(主心骨)
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
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無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
新中國成立
毛澤東思想
社會性質
歷史任務
思維導圖
4
01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
02
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03
創立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5
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
01
一、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
探索復興之路
1851-1864
太平天國運動
1861-1891
洋務運動
1898.6.11
戊戌變法(103天)
1899-1900
義和團運動
1901-1911
清末新政
1912
辛亥革命
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近代中國人民的各種嘗試和斗爭為什么沒能改變自己的悲慘命運?
合作探究:
1. 新的革命方向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8
一、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
1. 新的革命方向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燦爛文明的歷史: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 華文化。
(2)中華民族近代的沒落:
①重要原因:日趨沒落的封建專制統治。
②對中國性質的影響: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至此,近代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
近代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 半封建
相對于 完全殖民地 完全的封建社會
看角度 從政治地位看 從社會經濟結構看
形式上 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 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
實質上 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 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
11
(3)歷史任務
近代以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 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
復興之路——路在何方?歷史任務——怎樣完成?
艱辛探索復興路,為何屢遭失敗?
1851-1864
農民階級
太平天國運動
1861-1891
地主階級洋務派
洋務運動
1898.6.11
資產階級立憲派
戊戌變法(103天)
1899-1900
農民階級
義和團運動
1901-1911
封建統治階級
清末新政
1912
資產階級
辛亥革命
艱辛摸索,救國之路為何屢屢受挫?
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13
失敗原因:(自身+中外勢力)
①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②地主階級沒有進行根本的制度改革;內有頑固派掣肘,外有列強壓 迫入侵。
③資產階級力量弱小且難以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中外反動勢力過于強 大。
4、近代中國人民的嘗試和斗爭:
(1)結果: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2)結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為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必須另辟新路。
由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根本原因、決定因素)
2023秋·高一課時練習)當前,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沒有像某些國家一樣走資本主義道路。我國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歷史原因是什么?某班同學進行探究學習,形成一定的認識。其中能正確回答這一歷史原因的是,在近代(  )
A.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無產階級未登上歷史舞臺,中國發展缺乏革命力量
B.帝國主義入侵打斷了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正常進程
C.封建統治者對內實行專制統治,完全阻斷中國與世界經濟體系的聯系
D.各種政治力量進行異常激烈的較量,導致近代中國處于停滯不前狀態
B
【答案】B
【詳解】A:五四運動使中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并不缺乏革命力量,A錯誤。
B:帝國主義入侵打斷了中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正常進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B正確。
C:“完全阻斷”說法絕對,C錯誤。
結合我國當時的現狀分析為什么說“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
16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成立的條件:
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
②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
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是中國舊民
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③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
(2)成立的意義:
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中有了主心骨。
17
3.新民主義革命
(1)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 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 政治力量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革命道路:在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開展救亡斗爭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在領導 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 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革命道路
逐步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經歷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革命階段)這四個階段后,終于在1949年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勝利標志)。
2. 正確的革命道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9
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
①是什么: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②三者關系:A.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
B.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斗爭的統一戰線 ;
C.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
內涵:
①性質: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民主革命。
②步驟:中國革命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
第一步民主革命時期的任務是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民主主義的社會;第二步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任務是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
分兩步走的原因:中國“雙半”社會基本國情決定的。
兩步之間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
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新民主主義革命 VS 舊新民主主義革命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不 同 點 領導階級 民族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
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 馬克思主義
革命目標 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
革命深度、廣度 綱領不徹底;群眾發動不充分;土地問題沒解決 徹底的革命綱領;充分發動群眾;解決土地問題
革命結果 有勝利的一面,但最終革命果實被竊取,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革命勝利,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
相同點 革命任務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質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對國內:①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②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2)對國際: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2
(2)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過程中的歷史功績
①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②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2023秋·河南洛陽·高三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校考開學考試)毛澤東同志從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出發,深刻研究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和中國革命的規律,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思想,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從近代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革命的歷史特點出發,科學地論述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代特點。材料表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
①離不開無產階級先鋒隊在中國革命中的實踐探索和理性思考
②意味著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得以確立
③得益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④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答案】B【詳解】①③:作為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實踐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對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進行理論和實踐探索,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①③正確。
②:無產階級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確立,是中國民主革命發展的結果,②錯誤。④: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是由當時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④錯誤。故本題選B。
24
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02
二、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1. 實現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如何理解中國革命分“兩步走”?
閱讀教材第6頁,探究與分享: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
決 定
新民主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
1919
五四運動
新中國成立
1949
1956
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使中國社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的社會。
使革命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的社會。
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
判斷:
思考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將領導人民如何開辟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道路?
偉大勝利
領導者
主心骨
有識之士探索復興之路(以失敗告終)
1917年
十月革命
1840年
鴉片戰爭
新民主主義革命
轉折點
希望之光
近代史開端
舊民主主義革命
1919年
五四運動
1921年
中國共產黨誕生
1949年
新中國成立
民主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
(1)過渡時期: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年)
(2)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一化三改
發展生產力
改革生產關系
社會主義工業化
社會主義改造
農業
手工業
資本主義工商業
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
二、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
1. 實現從新民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29
(3)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質
社會主義改造是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革命。
(4)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過渡的原因)
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②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
③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
④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B.對當時社會的意義:(P27專家點評)
a.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b.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
(1)成功標志:
(5)社會主義改造的標志和意義
(2)改造意義:
A.在中國發展史上的意義:
a.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b.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c.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1956年,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2023·浙江·高考真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后,黨領導人民“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意味著我國(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
③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
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答案】D【詳解】①:新中國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①排除。
②: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②排除。③④:材料強調,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后,黨領導人民進行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意味著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 ,也說明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不在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③④正確。故本題選D。
2、在艱辛探索中前進(1956年-1978年)
表格在下一頁
嶄新的 歷史課題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 黨的八大(1956) 最重要貢獻 這次大會最重要的貢獻是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提出的 主要矛盾 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提出的 主要任務 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取得成就 ⑴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人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變,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 ⑵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意義 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2023·全國·模擬預測)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赴陜西延安和河南安陽考察時強調,紅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中華民族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某中學組織了“追隨總書記腳步,感受精神力量”的實踐活動,走進陜西延安革命舊址,聆聽革命前輩的紅色故事;步入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追憶上世紀60年代當地人民在黨和政府支持下,在太行山腰修建“人工天河”紅旗渠。在活動中同學們最有可能了解到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首創精神( )
②中國實現從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的戰斗過程
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黨和人民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歷程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奮進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答案】C ②③:同學走進陜西延安革命舊址,聆聽革命前輩的紅色故事,能夠了解到中國實現從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的戰斗過程;步入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紀念館,追憶上世紀60年代當地人民在黨和政府支持下,在太行山腰修建“人工天河”紅旗渠,能夠了解到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黨和人民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歷程,②③符合題意。①④:從時間和歷史背景上,①④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C。
3、方向引領——中共八大
(1)地位: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2)最重要的貢獻: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主要矛盾
根本任務
決定
服務于主要矛盾的解決
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提醒】:主要矛盾是制定主要任務的前提和根本,主要任務是解決主要矛盾的具體措施。
2023·遼寧鞍山·模擬預測)以“探索自己的建設道路”這一認識與愿景為出發點,中共八大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氣和改革精神,概述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路徑。這表明( )
①中共八大使中國徹底擺脫了蘇聯的模式,開始走自己的路
②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建設社會主義
③中共八大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飛躍
④中共八大找到了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解析】①:中共八大使中國徹底擺脫了蘇聯的模式的說法過于絕對,①說法錯誤。②④:以“探索自己的建設道路”這一認識與愿景為出發點,中共八大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氣和改革精神,概述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路徑。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建設社會主義,中共八大找到了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道路,②④符合題意。
③:新中國的成立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飛躍,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
C
37
思考:在探索中,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國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雄辯地證明: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工業方面 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結論: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
農業方面 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民生方面 建筑、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獲得較快發展,教育醫療事業得到長足進步。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取得重要突破,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 文化建設 豐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 “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習近平建黨一百周年講話
3.取得的成就和結論
39
創立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03
22
(2)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過程中的歷史功績
①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②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謝謝
4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南丹县| 辽中县| 团风县| 江源县| 东兰县| 东安县| 云和县| 陵川县| 额敏县| 东源县| 宁城县| 宁强县| 阜南县| 女性| 土默特左旗| 綦江县| 嵊泗县| 和平区| 光山县| 六盘水市| 新民市| 建瓯市| 松溪县| 黄石市| 五华县| 封开县| 河源市| 柳江县| 渑池县| 潜山县| 右玉县| 侯马市| 永宁县| 湛江市| 彭水| 黄山市| 灵川县| 莎车县| 原平市|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