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1節 透鏡【知識與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鏡,什么是凹透鏡,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2.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過程與方法】1.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探究式學習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重點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探究凸透鏡和凹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培養他們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 社會實踐, 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什么是凸透鏡和凹透鏡及它們對光的作用。【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實驗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最后通過概括得出結論。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提出問題】 生活中的照相機、投影儀都是利用透鏡工作的。透鏡有兩類。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問題:下列透鏡哪些是凹透鏡?哪些是凸透鏡?戴眼鏡的同學請判斷:近視鏡是什么透鏡?遠視鏡是什么透鏡?【討論交流】學生閱讀教材,討論歸納透鏡的特點。【歸納總結】1.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如果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這種透鏡叫作薄透鏡。2.主光軸:組成透鏡的兩個球面的球心連線叫作主光軸。光心:在主光軸上有一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這一點叫作透鏡的光心,可以認為薄透鏡的光心就在透鏡的中心。【實驗探究】利用凸透鏡和凹透鏡嘗試研究它們對光的作用是怎樣的。學生觀察并記錄,老師利用電腦動畫展示光路分析圖,歸納總結。【知識總結】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也叫發散透鏡。焦點和焦距【課堂討論】通過上面的實驗可以發現,射到地面的太陽光是相互平行的,叫作平行光,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作焦點(focus),用“F”字母表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作焦距(focal length),用“f”字母表示。凹透鏡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發散,它沒有實焦點,但通過凹透鏡的光反向延長也可以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凹透鏡的虛焦點。說明:實驗證明,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兩側焦距相等。請同學思考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后傳播方向會如何?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后會怎樣?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后會怎樣?【自主探究】根據所提問題,同學們自主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對所得結果進行分析。【知識總結】1.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作焦點(focas),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作焦距。2.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下圖:3.據折射時光路可逆知,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后平行于主光軸;如下圖:通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通過凹透鏡異側虛焦點的入射光線,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1節 透鏡一、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二、焦點和焦距1.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作焦點(focus),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作焦距。2.通過透鏡的光線特點。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知識與技能】1.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知道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成的像。【過程與方法】1.凸透鏡成像時, 簡單比較物到透鏡的距離與像到透鏡的距離。2.能簡單描述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的主要特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望,建立科學技術應用于實際的意識。【教學重點】凸透鏡成像的幾種情況的主要特征, 物距與像距的大小比較。【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像,再經過分析、綜合、最后得出它們各自成的像。照相機【提出問題】節日家人團聚或外出旅游,總要留影作紀念,這就需要照相機,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照相機為什么能拍照?照相機前面的鏡頭是什么透鏡?照相機的構造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同樣的照相機能拍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為什么照片中景物比實物小?【實驗探究】用兩個粗細相近的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套入另一個,在小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凸透鏡,在大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半透明塑料薄膜作為屏幕,把紙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較大的紙筒,就制成了模擬照相機。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對準某個人或物體,拉動紙筒改變透鏡和屏幕之間的距離,能觀察到什么?觀察現象并思考,回答以上問題。【知識總結】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后會聚到膠卷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拍照時,物體離鏡頭比較遠。投影儀【課堂討論】教學中常用到投影儀,現在觀察它的結構,想想使用它有什么優點?【自主探究】教師動畫演示: 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正放),調節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的像,再把反光鏡安上,把圖案打到銀幕上。天花板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鏡使像反射到銀幕上。實物投影儀能直接投影實物。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像。繪制有關投影儀成像的光路圖:【知識總結】投影儀的構造和照相機的構造相似,都有凸透鏡,不同點是:照相機的物體離鏡頭比較遠,成倒立、縮小的像;投影儀的物體離鏡頭比較近,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鏡【提出問題】放大鏡是凸透鏡,也是常用的光學儀器之一。現在用它看書上的字觀察有什么現象?用放大鏡看遠處的物體會怎樣?【自主探究】放大鏡能使書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說明放大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像。放大鏡成像和照相機、投影儀不同,放大鏡成像是正立的,投影儀和照相機成像是倒立的。剛開始移動放大鏡,離書越遠,字越大,到了一定距離以后,字變模糊。伸直胳膊拿著放大鏡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縮小的。【知識總結】放大鏡是凸透鏡,當看近處物體時,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實像和虛像【提出問題】剛才我們通過自己動手、觀察、研究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它們都是通過凸透鏡實現成像的,但他們的成像原理相同嘛?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課堂討論】回顧剛才的實驗,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歸納總結。【知識總結】1.照相機和投影儀成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射出會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膠片放在那里,是可以記錄所成的像,這種像叫作實像。物體和實像分別于凸透鏡的兩側。2.同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的原理一樣,放大鏡所成的像也是虛像。凸透鏡成虛像時,通過凸透鏡射出的光沒有會聚,只是人眼逆著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從放置物體那一側的虛像發出的,所以物體和虛像位于凸透鏡的同側,虛像無法用光屏承接。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一、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1.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物體離鏡頭遠。2.投影儀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物體離透鏡很近。3.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一個正立、放大的像。物體離透鏡很近。二、實像和虛像1.如果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能夠承接到所成的像,這種像叫作實像。與物體分別位于凸透鏡的兩側。2.如果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這種像叫作是虛像,與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知識與技能】1.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實像和虛像的條件。【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活動, 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直觀感受凸透鏡的成像規律。2.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感受物理學探究實驗的樂趣。【教學重點】理解和認識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建立起實驗與物理模型之間的聯系。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提出問題】在上一節的實驗中,我們探究了生活中的凸透鏡: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它們成像時的物體和像到凸透鏡的距離有什么特點?請思考一下,什么是物距、像距?使用凸透鏡產生這么多的現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點?成像的條件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大膽做出猜想。【自主探究】查閱資料知道,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叫作物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叫作像距。照相機和投影儀都成倒立的實像,所不同的是:物體離照相機的鏡頭比較遠,成縮小的像;物體離投影儀的鏡頭比較近,成放大的像。放大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物體離放大鏡很近。可見,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體離凸透鏡的距離(物距)有關系。【實驗探究】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蠟燭、火柴、凸透鏡、光屏。 說明:擺放順序可以從左到右依次為蠟燭、凸透鏡、光屏,也可從右到左依次為蠟燭、凸透鏡、光屏。使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同一直線上。調整它們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固定凸透鏡,移動蠟燭和光屏進行觀察實驗。固定蠟燭,移動凸透鏡、光屏進行觀察實驗。注意事項及實驗步驟:a.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蠟燭和光屏在凸透鏡的兩側,使燭焰、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b.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的距離盡量遠的位置,點燃蠟燭;c.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像為止;d.記錄下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像的大小和倒正;e.將蠟燭向凸透鏡移近一段距離,重復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的像;f.繼續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試著用眼睛觀察像在何處,像是怎樣的?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探究一:在光屏上找到物體完整清晰的實像。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啟發、點撥或發提示卡片并提示學生。請學生代表講解找到清晰完整像的方法。①物體、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光屏上的像最亮、最清晰時,光屏所在位置就是像所在位置。學生總結:光屏上可以找到倒立、縮小的實像和倒立、放大的實像。探究二:探究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和倒立、縮小的實像的規律。記錄實驗數據,得出凸透鏡成像的初步規律。1.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f<v<2f。2.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v=2f。此點為成實像大小的分界點。3.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v>2f。4. 當u=f時,不成像。此點為成像虛實的分界點。5. 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實驗表格物距 成像性質 像距 應用u>2fu=2f2f>u>fu=fu<f【知識總結】1.當物距大于焦距時,生成倒立實像,當物距小于焦距時,生成正立虛像,并且虛像比物體的尺寸大。當物距大于2倍焦距時,像距在f~2f之間,得到了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像距等于2倍焦距,得到了倒立、等大的實像。當物距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時,像距大于2倍焦距,得到了倒立、放大的實像。2.當成虛像時,像與物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同;當成實像時,像與物的左右、上下均相反。當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近減小,像變小;當成虛像時,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變大。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1課時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物距與像距二、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知識與技能】知道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結合之前的探究活動,查閱資料,歸納總結有關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學原理。【教學重點】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難點】分析在照相機等物體在成像過程中,物距、像距與焦距的關系。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提出問題】結合第1課時所學知識,請學生思考,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都有凸透鏡,成的像都不一樣,有大小、正倒和虛實的差異,是什么原因影響了凸透鏡所成的像?【自主探究】物距 成像性質 像距 應用u>2fu=2f2f>u>fu=fu<f 記錄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結構中凸透鏡的焦距和物距、像距的大小,相互比較填入上表。【知識總結】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2課時 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第4節 眼睛和眼鏡【知識與技能】1.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看見物體的原理。2.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實驗和實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參與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的意識,能自覺注意保護視力,培養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用前面所學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知識,加深對眼睛的了解。【教學難點】將科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的培養。眼睛的結構及功能【課堂討論】多媒體播放眼睛的構造圖和模型。展示:多媒體播放照相機和人眼球的對比圖片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教師總結: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當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上時,我們就看見物體了。向學生提問:我們是如何看清遠處與近處的景物的?學生自由討論交流。【自主探究】學生閱讀教材內容,觀察老師提供的眼球的自動調焦演示視頻,歸納總結。【知識總結】1.看遠處與近處景物通過改變晶狀體形狀,使景物的像始終落在視網膜上,就看清楚了。2.對比眼睛與照相機的結構: 瞳孔——光圈 晶狀體——鏡頭視網膜——膠片 晶狀體的厚薄調節——調焦近視眼及其矯正【提出問題】資料: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近視眼的視網膜距晶狀體過遠或者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致使遠處射來的平行光線還未到達視網膜就已聚成一點,而當光到達視網膜時又都分散開,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那么近視眼鏡的矯正是怎么做到讓近視眼看清物體的呢?【自主探究】學生可以觀察身邊的近視眼鏡,進行有關的實驗,總結它的特點和作用。 參考器材: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近視眼鏡(凹透鏡)。方案:組裝好器材,使燭焰的像落在光屏前方,此時像變得模糊。把凹透鏡放在凸透鏡前觀察。現象:光屏上出現了燭焰清晰的像。結論: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知識總結】近視眼會使光線會聚點提前,所以利用近視眼鏡(凹透鏡)能使光發散的特點來矯正。遠視眼及其矯正【提出問題】遠視眼是由于晶狀體太薄,近處物體的像成在了視網膜后面而看不清。引導學生設想用凸透鏡將光線會聚,使近處物體傳來的光線仍能會聚在視網膜上,從而看清近處的物體。那么遠視眼又是如何來矯正的呢?【自主探究】根據剛才對近視眼如何矯正的推測,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小組合作探究,探究遠視眼的矯正。【知識總結】遠視眼會使光線會聚點置后,所以利用遠視眼鏡(凸透鏡)能使光會聚的特點來矯正。眼鏡的度數,保護眼睛【知識拓展】1.透鏡的焦度(Φ):透鏡焦距的倒數。公式:Φ=(f為透鏡焦距)。單位:Φ:m-1;f:m。2.眼鏡度數=透鏡焦度×100。3.凸透鏡的度數用正數表示,凹透鏡的度數用負數表示。兒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狀體彈性強,睫狀體的調節能力大,但是如果看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書本放得離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條件不好,或持續用眼的時間過長,都會使睫狀體內的肌肉持續收縮。晶狀體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遠方物體時,睫狀體內的肌肉就不能放松。變凸的晶狀體也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這樣就造成了假性近視。發生假性近視以后,如果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會造成變凸的晶狀體不能恢復正常,會變成真性近視。所以同學們平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4節 眼睛和眼鏡一、眼睛的結構及功能成像特點:倒立、縮小的實像;調節:改變焦距。二、近視眼及其矯正近視眼(會聚點提前):凹透鏡矯正。三、遠視眼及其矯正遠視眼(會聚點置后):凸透鏡矯正。四、眼鏡的度數,保護眼睛第5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知識與技能】了解望遠鏡的基本結構。【過程與方法】親自動手實驗,利用身邊的凸透鏡和紙筒制作簡易望遠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活動, 體驗探究的樂趣, 使學生樂于觀察、實驗。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于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教學重點】知道望遠鏡的基本結構。【教學難點】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能夠自己動手制作簡易望遠鏡。制作望遠鏡 項目分析:了解望遠鏡的構造:1.望遠鏡的組成:2.望遠鏡的物鏡的直徑很大,能夠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3.物鏡的焦距比較長,目鏡的焦距比較短,它們的焦點是重合的。物鏡的作用相當于照相機,成縮小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放大鏡,成放大的虛像。如圖甲所示是天文望遠鏡的內部結構,其原理圖如圖乙所示。【實驗探究】設計簡易望眼鏡:(1)確定望遠鏡的放大倍率自制望遠鏡選用單片凸透鏡作為目鏡和物鏡。為了使成像質量好一些,其放大倍率不宜過大。去放大倍率2~3倍即可。(2)選擇物鏡和目鏡可以直接購買凸透鏡片,或者利用身邊的放大鏡片和老花鏡片。根據放大倍率的要求,選擇適當焦距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除了滿足焦距的需求,物鏡的直徑還應該比目鏡的直徑大一些。物鏡應該選擇焦距較長、直徑較大的凸透鏡。目鏡選擇焦距較短、直徑較小的凸透鏡。(3)設計鏡筒為了讓望遠鏡可以對不同遠近物體進行觀察,需要調節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鏡筒可以設計成兩段,讓物鏡鏡筒比目鏡的粗一些,這樣套在一起便于調節。觀察最遠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約等于兩塊凸透鏡的焦距之和,觀察較近處的物體時,兩塊凸透鏡之間的距離要稍大些。(4)制作和調試望遠鏡根據所選凸透鏡的焦距和直徑制作鏡筒。(5)試用與調整。用制作的簡易望遠鏡觀察物體,調整鏡筒之間的距離,保證能夠看到清晰的像。(6)展示交流完成制作后,請同學們展示成果,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案,分享自己的收獲。【知識總結】望遠鏡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的工作原理,要想讓學生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必須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先前知識,那就是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工作原理。學生只有在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才能夠上好本節課。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制作望遠鏡,既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鞏固了他們對透鏡成像的理解。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第5節 跨學科實踐:制作望遠鏡1.望遠鏡的結構:目鏡和物鏡。2.實踐活動:制作望遠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