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1節 溫度【知識與技能】1.理解溫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敘述溫度計的構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單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用語言表達物理知識的能力。2.通過測液體溫度的實驗,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的溫度,培養實驗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教學重點】正確使用溫度計測液體的溫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教學難點】溫度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溫度的概念【提出問題】實驗:把左手食指插入裝有熱水(熱水越熱越好,以不燙手為宜)的燒杯里,右手食指插入裝有冷水(冷水足夠冷,可加冰塊)的燒杯里,然后同時抽出手,插入裝有溫水的燒杯里。思考:兩只手指對溫水的感覺相同嗎?你能準確地判斷出水的冷熱程度嗎?【自主探究】學生自主實驗,思考回答以上問題。【知識總結】同一杯水溫度應該一樣,而我們的感覺卻不同,說明我們的感覺不可靠。生活中,人們時常需要了解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要準確地測量溫度,需要用到溫度計。溫度的測量與單位【課堂討論】如果我們要確切知道一杯水的溫度,應該怎么辦?如何用統一的數值來定義物體的冷熱程度呢?【知識總結】要準確地判斷溫度的高低,就需要用到測量溫度的工具——溫度計。1.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及結構 家庭和實驗室里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還有的用水銀。 總結:溫度計的基本構造包括玻璃泡、細玻璃管(內徑很細,粗細均勻)、刻度。2.溫度計上符號℃表示攝氏溫度。物理學上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記作0 ℃,水沸騰時的溫度記作100 ℃,將0 ℃和100 ℃之間等分100份,每個等份代表1 ℃。 人體正常體溫是37 ℃左右。溫度計的使用【提出問題】使用溫度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正確地讀數呢?【自主探究】讓學生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水溫,并討論要準確測出溫度應注意哪些事項。【知識總結】溫度計的使用規則:1.使用前要觀察溫度計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2.溫度計所能測出的最高溫度、最低溫度的范圍——量程。3.每一小格代表的溫度值——分度值。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1.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的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3.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1節 溫度一、溫度的概念物理學用溫度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二、溫度的測量與單位1.溫度計的工作原理及結構。2.溫度的單位:℃。三、溫度計的使用溫度計的使用規則與注意事項。第2節 熔化和凝固第1課時 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知識與技能】1.理解氣態、液態和固態是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2.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感知發生物態變化的條件。2.了解有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是區別晶體和非晶體的一種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產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的情感。【教學重點】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教學難點】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物態變化【提出問題】設計活動:(1)將蠟燭點燃后傾斜一個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觀察到什么現象?(2)將冰棒放在空燒杯中,過一會兒,你能發現什么現象?通過這些現象可以說明物質的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自主探究】學生自主實驗,觀察實驗現象,討論問題。(1)現象:蠟燭逐漸變成燭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卻后變成了蠟塊。(2)現象:燒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知識總結】1.物質通常有三種狀態,即固態、液態和氣態。如冰、水、水蒸氣就是水這種物質的三種狀態。2.物質各種狀態之間的變化叫作物態變化。熔化和凝固【概念歸納】1.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作熔化。例如:冰熔化為水、蠟燭熔化為燭液等。2.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作凝固。例如:水結冰、火山噴出的巖漿凝固成火山巖。【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舉例生活中常見的熔化、凝固現象,提問:熔化是在什么條件下發生的?熔化的過程有什么特點?不同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是否相同呢?學生閱讀課本,相互討論。【知識總結】1.以海波和石蠟熔化時的溫度隨時間變化表為例進行觀察。表一 海波熔化時溫度、狀態隨時間變化情況記錄表時間/min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溫度/℃ 42 44 45 46 47 48 48 48 48.5 49 52.5 54.5 56.5狀態 固態 固液共存 液態表二 石蠟熔化時溫度、狀態隨時間變化情況記錄表時間/min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溫度/℃ 52 55 58 61 62 63 65 66.5 69 72 74 83狀態 固態 粘稠狀態 液態 由實驗數據表明:隨著不斷的加熱,海波在熔化前溫度不斷升高,但在熔化時溫度不變,熔化后溫度繼續升高;石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2.不同的物體在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不完全相同,有的固體在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有的固體在熔化時吸熱且溫度不斷地上升。課后思考:不同物體在凝固時的溫度變化規律是否相同呢?晶體與非晶體【概念歸納】1.晶體:具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晶體,例如海波、冰、各種金屬等。2.非晶體: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非晶體,如蜂蠟、松香、玻璃、瀝青等。【自主探究】學生根據之前的實驗和晶體、非晶體的概念,思考晶體(如海波)與非晶體(如石蠟)的熔化圖像應該有怎么樣的特征?【知識總結】1.晶體熔化時,固定不變的溫度叫作熔點。2.晶體凝固時也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作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非晶體沒有固定的凝固溫度。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2節 熔化和凝固第1課時 物態變化 熔化和凝固一、物態變化物質各種狀態之間的變化叫作物態變化。二、熔化和凝固1.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作熔化。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作凝固。2.不同的物體在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不同。三、晶體與非晶體1.具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晶體。2.沒有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非晶體。第2課時 熔化和凝固的圖像及其應用【知識與技能】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理解熔化吸熱,凝固放熱的概念。【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總結出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并用圖像表示出來。了解其他物質的熔化和凝固圖像,分析其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學會將所學知識運用在現實生活。【教學重點】熔化和凝固圖像的意義及認識。【教學難點】熔化和凝固圖像的應用。熔化和凝固的圖像及其應用【自主探究】思考問題并討論:北方的冬季較冷,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通常在菜窖里放幾桶水,這是為什么呢?人們常說“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話是什么道理?分別繪制有關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凝固圖像:結合課本中的熔化圖像,歸納總結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和凝固時的特點。 【知識總結】1.晶體和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從外界吸熱。2.晶體是在一定溫度下熔化的,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作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非晶體沒有熔點)。3.晶體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經歷固液共存的狀態;非晶體熔化時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狀態。 逆向思維:從冰吸熱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變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4.物質凝固的規律:無論晶體還是非晶體,在凝固時都要放熱;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但溫度不變;非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降低。回答最開始的兩個問題:北方的冬季很冷,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人們通常會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可以利用水結冰時放出熱量,使窖內溫度不致太低,保護蔬菜不被凍壞。“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化雪時,雪熔化要持續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2節 熔化和凝固第2課時 熔化和凝固的圖像及其應用1.晶體和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從外界吸熱。熔化吸熱;凝固放熱。2.利用物質熔化和凝固時的特點,改善我們的生活。第3節 汽化和液化第1課時 汽化 沸騰【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沸騰,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過程與方法】1.觀察水的沸騰現象,理解沸騰是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2.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教學重點】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概括和表達的能力。【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和表述,總結出沸騰的特點。情境導入按照教材中的的實驗,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排盡空氣后把口扎緊,放入80 ℃以上的熱水中。 丙 放到熱水里面發現:塑料袋受熱后膨脹,這是塑料袋中的液態酒精受熱后變成了氣態酒精。物質從液體變為氣態的過程叫作汽化。沸騰【提出問題】你在家燒過開水嗎?水燒開時你發現了什么呢?對于沸騰現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騰現象嗎?【自主探究】學生閱讀課本,自主討論,歸納總結。【歸納總結】物理學中把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稱為沸騰。【實驗探究】提出問題:水在沸騰時有什么特征?水沸騰后如果繼續加熱,是不是溫度會越來越高?水的內部又是怎樣的呢?氣泡的生成和變化情況怎么樣?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明確了實驗目的,讓學生根據需要確定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火柴、陶土網、燒杯、中心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鐘表。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學會分工合作,如計時、觀察氣泡的變化情況、溫度的變化,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的正確操作在此得到進一步的復習鞏固,要求同學們將觀察到的數據和現象記錄在表中。分析數據、得出結論(1)繪制“溫度—時間”圖像。實驗結束后,根據記錄的數據,在書本“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圖像”中標出相應的坐標點,用平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連接起來。(2)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繪制的水沸騰的“溫度—時間”圖像。交流評估交流、討論,分析液體沸騰有什么特點。【知識總結】1.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2.沸騰過程是吸熱過程。3.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4.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稱作沸點。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3節 汽化和液化第1課時 汽化 沸騰1.物質從液體變為氣態的過程叫作汽化。2.物理學中把液態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稱為沸騰。第2課時 蒸發 液化【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蒸發、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氣體液化時的溫度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指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和表述,對生活中蒸發現象的觀察、分析得出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了解液化時的溫度變化。【教學重點】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概括和表達的能力。【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概括和表述,總結出蒸發、液化的特點,并對生活中蒸發現象的觀察分析得出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蒸發【提出問題】醫生常將中暑患者扶到通風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擦酒精,這樣能使病人的體溫很快下降,這一過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什么?涂酒精后人吹電風扇時,為何會感到涼快?【自主探究】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并自由交流。【歸納總結】1.蒸發:(1)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叫作蒸發。(2)酒精蒸發時要從人的皮膚上吸收熱量,使皮膚感到涼;吹風扇時,酒精蒸發加快,吸收熱量更多,皮膚感覺更涼。(3)液體蒸發時,從周圍吸熱,溫度下降。所以液體蒸發有制冷作用。【知識拓展】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項目 蒸發 沸騰相同點物態變化 都屬于汽化現象吸、放熱情況 都是吸熱過程不同點,發生的位置,只在液體表面處進行,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發生的快慢,緩慢,劇烈發生時的現象,不容易觀察到,迅速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氣泡發生需要的溫度條件,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只在一定的溫度——沸點下進行,且與氣壓有關液體自身溫度變化情況,吸熱,液體自身溫度降低,具有制冷作用,吸熱,液體溫度保持在沸點處不變主要應用,制冷,降溫,制冷業,水浴加熱,制糖業【實驗探究】怎樣使濕衣服干得更快一些?學生討論交流:對比以下三幅圖,你發現了什么?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得越快。(2)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得越快。(3)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得越快。液化【提出問題】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外面進到屋里來,眼鏡上立刻會有一層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怎樣產生的?剛從冷藏室中拿出的蘋果,表面不斷凝結小水珠,這屬于什么現象?【自主探究】將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作液化。以上現象屬于液化,這些液化現象有什么共同點嗎?學生閱讀教材并自由交流討論,歸納總結。【知識總結】1.將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作液化,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2.水蒸氣遇冷,降低到一定的溫度時,就會液化。【知識拓展】除了降溫使氣體可以液化以外,還可以通過壓縮氣體的方法使氣體液化,這種使氣體液化的方法稱為加壓法。這種方法使氣體的貯存和運輸變得更方便。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3節 汽化和液化第2課時 蒸發 液化一、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在液體的表面進行的汽化現象。1.液體蒸發時,從周圍吸熱,溫度下降。2.液體的溫度、表面積等會影響蒸發快慢。二、液化1. 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作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2.氣體液化的兩種方式:(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第4節 升華和凝華【知識與技能】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2.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3.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分析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通過水的三態變化,理解水循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索一些自然現象奧秘的興趣及培養學生關心環境的環保意識。【教學重點】通過碘的升華和凝華實驗,理解升華和凝華的定義及條件。【教學難點】了解升華和凝華的實際應用,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環。升華和凝華【實驗探究】儀器與器材:密封的玻璃容器(內裝有幾粒碘) 實驗過程:向裝有碘顆粒的封閉玻璃容器澆熱水,觀察變化,然后向容器澆涼水,繼續觀察。通過實驗你能得到什么結論?【歸納總結】澆熱水時,固態的碘變為紫色碘蒸氣,再澆涼水后,碘蒸氣又會變為固態的碘。加熱時:碘由( 固 )態直接變成( 氣 )態,條件是( 吸 )熱。冷卻時:碘由( 氣 )態直接變成( 固 )態,條件是( 放 )熱。【知識總結】1. 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2.同熔化和汽化一樣,升華要吸熱;像凝固和液化一樣,凝華也會放熱。升華和凝華是互逆過程。水循環【課堂討論】水的三種狀態分別是水、冰和水蒸氣。學生思考并討論,水的三態之間的變化是什么,以及它們之間吸熱、放熱的關系是怎么樣的?【自主探究】學生閱讀教材,討論歸納,并思考:下列這些自然現象的成因分別是怎樣的?云、霧、露、雪、霜、雨。【知識總結】1.海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液→氣),水蒸氣升到高空與冷空氣接觸液化成小水滴(氣→液),大量水滴聚集在高空便成為了云。2.小水滴相互聚集在一起變成大水滴下降便成為了雨;在高空中,如果遇見更寒冷的氣流,小水滴就會凝固成小冰珠(液→固),形成冰雹。3.冬天,在溫度急劇下降過程中,水蒸氣會凝華成小冰晶(氣→固)。冰晶聚集在一起變成了雪。這些天空的降水、降雪最終會變為水的形態,又回到大海。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4節 升華和凝華一、升華和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作升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作凝華。二、水循環云、雨、雪等自然現象與水循環息息相關。第5節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變化問題【知識與技能】了解廚房烹飪過程中物態變化的現象和原理,能從物理學角度分析,掌握物態變化的知識點,提高烹飪技巧。【過程與方法】觀察日常生活中,在廚房烹飪時遇見與物態變化有關的現象,記錄并分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對日常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廚房現象中的物態變化。【教學難點】分析這些物態變化對烹飪的影響,提出改進建議。探索廚房中的物態變化【課堂討論】廚房不僅是我們加工食材的場所,也是日常生活中充滿物態變化的實驗室。烹飪過程中,會涉及各種物態變化,請同學們思考:廚房中,有哪些現象與物態變化有關?這些物態變化對烹飪有什么影響,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可以給出什么改進的建議?【自主探究】 根據所學知識,學生查閱資料并自由討論,歸納總結。【知識總結】將一些在廚房中觀察到的現象和相應的物態變化記錄如下表:廚房中的現象 涉及的物態變化為了煮熟餃子,需要持續燒水一段時間 在燒水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加熱,水沸騰后溫度穩定在100 ℃,一些水會從液態變為氣態的水蒸氣水沸騰后,打開鍋蓋,會產生大量“白霧” 水蒸氣接觸周圍的冷空氣或低溫物體,會液化成小水滴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5節 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變化問題探索廚房中的物態變化1.廚房中常見的現象。2.對應的物態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