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玩也有學問》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編版教材分析 《12 玩也有學問》是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玩并不是隨意的行為,玩也有學問。教材通過展示不同的玩耍場景,引導學生學會安全、有意義地玩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合作精神。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玩充滿熱情,但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可能缺乏安全意識和規劃。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嘗試新事物,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在玩中學習和成長。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了解安全玩耍的方法,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玩耍方式。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討論、游戲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創造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體會到玩的樂趣,同時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玩耍時間的意識。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安全玩耍的方法,學會選擇有意義的玩耍方式。 2.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玩中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力。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創設各種玩耍場景,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安全玩耍的方法。 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玩耍經驗和想法。 3. 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體會合作和創造的樂趣。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分鐘)1. 教師播放一段孩子們快樂玩耍的視頻,引起學生的興趣。2.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嗎?你們平時都玩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回答。3. 教師總結:“大家都很喜歡玩,玩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玩也有學問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2 玩也有學問》。”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出課題。二、講授新課(20 分鐘)1. 安全玩耍(1)教師展示一些不安全玩耍的圖片,如在馬路上玩耍、爬高、玩火等。(2)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的行為對嗎?為什么?” 讓學生舉手回答。(3)教師講解安全玩耍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說一說在玩耍中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4)教師總結安全玩耍的方法,如在安全的地方玩耍、遵守游戲規則、不做危險的動作等。2. 選擇合適的玩耍方式(1)教師展示一些不同的玩耍方式,如玩積木、畫畫、踢足球、看書等。(2)教師提問:“這些玩耍方式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種玩耍方式呢?為什么?” 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3)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玩耍方式,并提醒學生要注意勞逸結合。3. 玩中學習(1)教師講述一個小朋友在玩中學習的故事,如通過玩拼圖認識了很多動物。(2)教師提問:“這個小朋友在玩中學會了什么?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么?” 讓學生舉手回答。(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玩不僅可以帶來快樂,還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和技能。例如,玩游戲可以培養我們的合作精神和創造力,看書可以增長我們的知識等。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展示、小組討論和故事講述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安全玩耍的方法,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玩耍方式,并認識到玩中可以學習。三、鞏固練習(10 分鐘)1. 安全知識小競賽教師準備一些關于安全玩耍的問題,如 “在公園里玩耍時應該注意什么?”“玩滑梯時應該怎么做?” 等。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安全知識小競賽。答對問題最多的小組獲勝。2. 創意玩耍展示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有創意的玩耍方式,并在班級里展示。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對展示的玩耍方式進行評價和提出建議。設計意圖:通過安全知識小競賽和創意玩耍展示,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創造力。四、課堂總結(5 分鐘)1.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讓學生舉手回答。2.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2 玩也有學問》。我們知道了玩要注意安全,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玩耍方式,還可以在玩中學習。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玩得安全、玩得有意義,在玩中不斷成長。”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和總結,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加深對玩也有學問的認識。五、布置作業(課后完成)1. 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制定一個家庭玩耍計劃,包括安全注意事項和玩耍方式。2. 觀察身邊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有沒有不安全的行為。如果有,可以提醒他們注意安全。板書設計 12 玩也有學問一、安全玩耍二、選擇方式三、玩中學習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對玩也有學問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和活動,表現出了較高的學習熱情。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在選擇玩耍方式時仍然比較盲目,需要進一步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選擇。此外,在創意玩耍展示環節,有些學生的創意不夠新穎,需要鼓勵他們多發揮想象力。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多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和榜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玩也有學問的內涵。同時,可以組織更多的戶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安全、有意義的玩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