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 這是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編版教材分析 《3 這是我們的校園》是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校園,了解校園的設施和功能,培養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教材通過圖片展示校園的不同場景,引導學生觀察和探索校園,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興趣。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剛進入校園,對校園充滿好奇和新鮮感。他們對校園的認識還比較有限,需要通過引導和體驗來深入了解校園。這個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參與各種活動,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增強歸屬感。2.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校園的主要設施和功能,學會利用校園設施解決問題。 3. 行為與習慣目標:養成愛護校園環境、遵守校園規則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校園的主要設施和功能,培養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 2.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養成愛護校園環境、遵守校園規則的良好習慣。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展示校園,讓學生直觀地認識校園。2. 體驗教學法:組織學生實地參觀校園,親身體驗校園設施的功能。3. 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分組討論校園的特點和自己喜歡的地方,培養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4. 故事教學法:講述與校園有關的故事,激發學生對校園的情感。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1. 播放一段校園的視頻,展示校園的美麗景色和學生們的活動場景。2.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學生回答:學校。)3. 教師引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我們的校園 ——《3 這是我們的校園》。二、認識校園設施(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校園的主要設施及其功能)1. 教師展示校園平面圖,介紹校園的主要設施,如教學樓、操場、圖書館、食堂等。2. 教師提問:這些設施都有什么作用呢?(學生回答:教學樓是上課的地方,操場是運動的地方,圖書館是看書的地方等。)3.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校園設施進行介紹,包括設施的名稱、功能和自己對這個設施的感受。4. 各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三、校園尋寶(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熟悉校園環境)1.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張校園尋寶圖,圖上標有校園中的一些地點和任務。小組需要根據尋寶圖的提示,找到相應的地點并完成任務。2. 學生分組進行游戲,教師巡視指導。3. 游戲結束后,各小組匯報尋寶的過程和收獲。四、我愛我的校園(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1.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校園生活的視頻,展示學生們在校園里學習、玩耍、參加活動的場景。2.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我們的校園嗎?為什么?(學生回答:喜歡,因為校園很漂亮、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等。)3.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繪畫活動,讓學生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校園。4. 學生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并分享自己對校園的熱愛之情。五、愛護校園環境(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愛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和習慣)1. 教師展示一些校園環境被破壞的圖片,如亂扔垃圾、損壞桌椅等。2. 教師提問:同學們,看到這些圖片,你們有什么感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學生回答:很不好看、不應該破壞校園環境、要愛護校園等。)3.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如何愛護校園環境,如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保持教室整潔等。4. 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強調愛護校園環境的重要性,并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六、總結歸納(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學生對校園的認識和熱愛)1. 教師讓學生回顧今天所學的內容,包括校園的設施、功能、尋寶活動、對校園的熱愛和愛護校園環境等方面。2.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表揚積極參與、表現優秀的學生。3. 教師鼓勵學生在今后的校園生活中,繼續探索校園,熱愛校園,為校園的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板書設計 3. 這是我們的校園一、校園設施二、校園尋寶三、我愛校園四、愛護環境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對校園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激發了學生對校園的熱愛之情。同時,通過游戲和繪畫等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但在教學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過于興奮,紀律性有待加強;在討論環節,個別學生發言不夠積極。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課堂紀律的管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要加強對個別學生的關注和引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