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3.2.1 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化學觀念:建立了關于原子構成的基本化學觀念,理解了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并且認識到這些粒子在原子中的位置、電荷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如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這些觀念為學生后續學習更復雜的化學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生需要運用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等科學思維方法來理解原子結構的復雜性和動態性。例如,通過分析質子、中子和電子的性質,學生可以推導出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通過比較不同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學生可以認識到原子質量的相對性和可度量性。這些思維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與實踐: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微觀粒子運動變化的三維動畫、參與小組討論等方式,模擬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學會提出問題、假設猜想、分析論證等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制作簡單的原子模型,以實踐的方式加深對原子結構的理解。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學習原子結構的發現歷程和科學家們的努力與貢獻,學生可以感受到科學研究的艱辛與偉大,培養起對科學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情。同時,學生也會認識到自己作為未來社會的一員,有責任傳承和發展科學知識,為人類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通過強調原子結構的穩定性和微觀世界的規律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感,讓他們意識到在科學研究中應遵循客觀規律、尊重事實真相。1、原子的定義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一個原子跟一個乒乓球體積相比,就相當于乒乓球跟地球體積之比。2、原子的構成: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核外高速無軌運動。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氫原子無中子)。(1)原子核帶正電,原子核帶的正電荷數(即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帶的負電荷數(數值上等于核外電子數)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原子不顯電性。(2)原子中的等量關系: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解釋一束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箔:大多數α粒子穿透金箔——原子雖小,但原子內空間相對較大,而且電子質量很小 。一小部分α粒子路徑偏轉——α粒子受到帶正電的原子核的排斥,發生偏轉,說明原子內部有一微粒,該微粒的體積很小,帶正電,即原子核。極少數的α粒子反彈——α粒子撞到原子核被反彈,說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體積較小,但質量相對較大。3、相對原子質量概念: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1.66×1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 1 ”,可省略。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實際質量,實際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之比。2、原子中各粒子間的個數推算,其原理是各粒子間的數量關系。(1)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注意:該等號不適用與離子)=相對原子質量-核內中子數。(2)核內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核內質子數。4、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計算,原理是根據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為跟質子、中子相比,電子的質量很小);構成原子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電子質量忽略不計,故近似算法: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任務一】原子的構成1、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教材P69“科學史話”,了解原子模型的演變,完成填空:(1)道爾頓原子模型——“實心球”模型墨子(中國古代哲學家):“非半弗斫,則不動,說在端”,認為不斷分割物質,直到無法再分時便得到 ;道爾頓(英國科學家): 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它們是堅實的、 再分的實心球。(2)湯姆孫原子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湯姆孫(英國物理學家):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了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一種原子模型,認為 ,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帶 的 鑲嵌其中。(3)盧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結構”模型盧瑟福(英國物理學家):通過 實驗,發現原子中帶正電荷部分的 ;但幾乎占有 ,在 外運動。【答案】“端”、原子、不可、電子、正電荷、負電荷、電子、α粒子散射、體積很小、全部質量、電子、原子核。2、閱讀教材P65,總結原子的構成。(1)科學實驗證明:原子是由 和 構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它在原子中占的體積 ;繞著 做高速運動。【答案】原子核、核外電子、中心、很小、電子、原子核。3、交流討論(1)原子中存在著帶電的粒子,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答案】在原子中,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中子不帶電,質子數=電子數,所以原子不顯電性。(2)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發現哪些規律?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鈉 11 12 11氯 17 18 17【答案】1.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氫原子的原子核中沒有中子;3.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4.原子種類不同,原子內質子數也不同。【任務二】探究相對原子質量1、定義:以一種 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得到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原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不同之處(1)相對原子質量跟原子質量意義上不同,值也不同。原子質量是 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是質量。(2)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質量成正比,即原子質量大的,相對原子質量也大;(3)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間實際質量之比,它的國際單位是“ ”,通常省略不寫。2、依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計算下列3類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已知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原子種類 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氫 1.67X 10-27 kg碳 1.993×10-26 kg氧 2.657X 10-26 kg【答案】碳原子質量的1/12;實際、相對;1;1;12;16。3、觀察下面表格中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的質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粒子種類 質量質子 1.6726x10-27kg中子 1.6749x10-27kg電子 質子質量的1/1836【答案】1.構成原子的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2.電子質量很小,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能發現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跟哪些數據有關嗎?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近似相對原子質量氫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鈉 11 12 11 23氯 17 18 17 35【答案】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B.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中不存在帶電粒子,故原子不帶電【答案】D【詳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故A說法正確;B、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例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故B說法正確;C、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則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說法正確;D、原子中核內質子所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相等,故原子不帶電,故D說法錯誤;故選:D。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A.氧氣 B.水銀 C.水 D.硫酸銅【答案】D【詳解】A、氧氣由氧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B、水銀是金屬汞,由汞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C、水是由水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D、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符合題意。故選D。3.下列關于原子模型發展史及原子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英國科學家湯姆森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C.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作用的實質是原子核中的質子對核外電子的吸引D.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中,少數α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其原因是原子的正電荷和絕大部分質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答案】B【詳解】A、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現了電子,他認為電子是均勻鑲嵌在原子內部的,提出了著名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故A說法正確;B、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況,但是掃描隧道顯微鏡不能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故B說法錯誤;C、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則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作用的實質是原子核中的質子對核外電子的吸引,故C說法正確;D、α粒子和電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力,它們接近時就有庫侖引力作用,但由于電子的質量很小,α粒子與電子碰撞就像一顆子彈與一個灰塵碰撞一樣,α粒子質量大,其運動方向幾乎不改變。α粒子散射實驗中,有少數α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是因為其原因是原子的正電荷和絕大部分質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故D說法正確;故選:B。4.下列有關粒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原子均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氯化鈉是由氯化鈉分子構成的 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答案】A【詳解】A、原子均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A正確;B、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可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以原子可分,B錯誤;C、氯化鈉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的,C錯誤;D、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沒有特定關系,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D錯誤。故選:A。5.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質量幾乎相等 ④Na+比Na 穩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詳解】①鈉原子核電荷數為11,形成鈉離子,失去的是最外層電子,核電荷數不變,仍為11,正確;②鈉原子失去電子形成鈉離子,鈉原子核外電子數比鈉離子多一個,錯誤;③原子的質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失去電子的質量忽略不計,質量幾乎相等,正確;④Na+比Na穩定,因為鈉離子最外層已經達到穩定結構,正確;故選:C。6.鐵在生活中用途廣泛。已知某一種鐵原子的質量為,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則該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A.54 B.56 C.57 D.56kg【答案】A【詳解】該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故選A。7.作為標準的碳原子質量為1.993×10﹣26kg,甲原子質量是這種碳原子質量的2倍,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 B.甲的原子質量為0.332×10﹣26kgC.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 D.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986×10﹣26kg【答案】C【詳解】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則甲的相對原子質量=,故A說法錯誤;B、甲原子質量是這種碳原子質量的2倍,則甲的原子質量為1.993×10 26kg×2=3.986×10 26kg,故B說法錯誤;C、由A分析可知,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故C說法正確;D、由A分析可知,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由B分析可知,甲的原子質量為3.986×10 26kg,故D說法錯誤;故選:C。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粒子,填在相應的橫線上。(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 。(2)帶正電荷的有 ,帶負電荷的有 。(3)在同一原子中,數目一定相等的是 。(4)相對原子質量主要與 和 的數量有關。【答案】(1)分子 (2) 原子核、質子 電子(3)質子、電子 (4) 質子 中子【詳解】(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分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則保持水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2)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不顯電性,分子由原子構成,分子也不顯電性。所以帶正電荷的粒子是原子核、質子,帶負電荷的是電子;(3)原子不顯電性,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粒子是質子、電子;(4)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因此相對原子質量主要與質子和中子的數量有關。9.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來,科學家通過實驗與推理不斷糾正錯誤認識,逐步揭開原子的構成。(1)1897年,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他推測的依據是 。(2)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著名的ɑ粒子散射實驗(圖1),實驗現象如圖2。由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填序號)。A.原子核帶正電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3)若a粒子撞擊到電子, (填“明顯影響”或“幾乎不影響”)α粒子運動軌跡,原因是 。(4)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核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這種粒子的名稱為 。(5)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況。下列有關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中,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6)很多煉金術師,想把單純的銅、鐵、鉛、錫等金屬煉制為昂貴的黃金,從化學反應層面,基于你對原子的認識,你認為可行嗎?并說明理由 。【答案】(1)原子不顯電性,電子帶負電 (2)ABD(3) 幾乎不影響 電子的質量比α粒子小得多 (4)質子 (5)ACD(6)不可行,發生化學變化只是原子最外層電子得失,質子數不變,元素和原子的種類不變【詳解】(1)1987年,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他推測的依據是原子不顯電性;(2)A、根據題意:α粒子帶正電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由于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荷;故選項說法正確;B、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金原子中有體積很小、質量大的原子核;故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盧瑟福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的“α粒子散射實驗”,無法得出原子核的構成,故選項說法錯誤;D、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金原子中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原子不是一個實心球體,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BD;(3)若α粒子撞擊到電子幾乎不影響α粒子運動軌跡,原因是電子的質量遠比α粒子小的多;(4)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盧瑟福用α粒子核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氫原子中含有1個質子和一個電子,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質子就是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微粒,所以這種粒子的名稱為質子;(5)A、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此選項說法正確;B、掃描隧道顯微鏡不能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只能確定原子可再分,此選項說法錯誤;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此選項說法正確;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此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CD;(6)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種類,原子的質量、種類和數目都不變,只是原子最外層電子得失,不可能變為金。10.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4,則鎂原子的中子數為 。(2)已知一個碳 12 原子的質量為 Akg,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則一個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3)小亮用托盤天平欲稱量 5.3g 氯化鈉,他在左盤放了 5g 砝碼,又把游碼移至 0.3g 處,然后向右盤加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這時托盤天平上的氯化鈉的實際質量是 。(4)元素 X 的核電荷數為 a,它們的陽離子 Xm+與元素 Y 的陰離子 Yn﹣的電子層結構相同, 則元素 Y 核電荷數為 。【答案】(1)12 (2)kg (3)4.7g/4.7克 (4)a-m-n【詳解】(1)鎂原子的質子數為12,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所以鎂原子的中子數為12,故填12。(2)已知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質量為Akg,一個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設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xkg,可列式子為:B=, x=,故填kg。(3)用托盤天平稱量物品質量時,規定是左物右碼,物質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加游碼質量,若是左碼右物,物質質量等于砝碼質量減游碼質量,題目中小亮把砝碼放在左盤上,所以氯化鈉實際質量為5g-0.3g=4.7g,故填4.7g。(4)由于X的核電荷數為a,Xm+的是失去m個電子才變成離子的,所以電子數為a-m,Yn-的電子數也是a-m,但是Yn-得到n個電子才是a-m的,所以元素Y的核電荷數數是:a-m-n,故填a-m-n。【點睛】主要考查原子的結構相關知識,包括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離子的形成以及托盤天平的使用。11.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2.657×10-26kg,而一個碳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993×10-26kg,計算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計算結果保留整數)。如果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等于中子數,請畫出該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答案】 16 【詳解】相對原子質量是該原子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所以某原子的質量2.657×10-26kg,碳12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kg,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該原子核內質子數與中子數相等,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則核內質子數是8,為氧元素。氧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6,容易得到兩個電子形成氧離子,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12.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等人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們用一束質量遠大于電子的高速運動的 α 粒子轟擊金箔,發現:“大多數 α 粒子能穿過金箔,一小部分發生偏轉,極少數被反彈回來。”回答下列問題:(1)1個 α 粒子由2個中子和2個質子構成,α 粒子帶正電;1個 α 粒子與1個He - 4原子構成上的差別 。(2)當 a 粒子轟擊金屬箔時,如圖所示的運動軌跡不可能是 。【答案】(1)α粒子中沒有電子,1個He-4原子中含有2個電子 (2)BC/CB【詳解】(1)1個α粒子由2個中子和2個質子構成,α粒子中沒有電子, 1個He-4原子中含有2個電子,1個α粒子與1個He-4原子構成上的差別是α粒子中沒有電子,1個He-4原子中含有2個電子;故填:α粒子中沒有電子,1個He-4原子中含有2個電子;(2)α粒子由2個中子和2個質子構成,帶正電,原子核也帶正電,在α粒子轟擊金屬箔時,α粒子在靠近原子核時可能被反彈和排斥,不可能出現被原子核吸引,故圖中所示的運動軌跡BC不可能;故填:BC。13.科學家最近研制出一種以元素鍶(Sr)的原子做鐘擺的鐘,該鐘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鐘。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數為38,一個鍶原子的質量為1.465×10-25kg,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請計算:(1)鍶原子的質子數為 ,核外電子數為 。(2)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整數)。【答案】(1) 38 38(2)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等于該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碳原子質量的的比值,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答: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8。【詳解】(1)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由題意可知: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數為38,故其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8。(2)解析見答案。14.在化學學習中,簡單的計算分析也是認識物質的一條重要途徑。(1)標準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核電荷數為11,其中子數是 ,核外電子數是 。(2)已知: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相對原子質量為12,鈣原子的質量為6.64×10-26kg。請根據要求計算。①鈣的相對原子質量= (寫出計算式即可)。②原子的相對質量之比與原子的實際質量之比 (填“相等”“不相等”或“無法比較”)。【答案】(1) 12 11(2) 相等【詳解】(1)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Na的中子數=23-11=12,原子中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則Na的核外電子數為11,故填:12、11;(2)①國際上是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 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據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可知,鈣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填:;②國際上是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兩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實際質量之比,故填:相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3.2.1 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化學觀念:建立了關于原子構成的基本化學觀念,理解了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并且認識到這些粒子在原子中的位置、電荷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如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這些觀念為學生后續學習更復雜的化學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生需要運用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等科學思維方法來理解原子結構的復雜性和動態性。例如,通過分析質子、中子和電子的性質,學生可以推導出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通過比較不同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學生可以認識到原子質量的相對性和可度量性。這些思維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與實踐: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微觀粒子運動變化的三維動畫、參與小組討論等方式,模擬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生可以在此過程中學會提出問題、假設猜想、分析論證等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制作簡單的原子模型,以實踐的方式加深對原子結構的理解。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學習原子結構的發現歷程和科學家們的努力與貢獻,學生可以感受到科學研究的艱辛與偉大,培養起對科學的敬畏之心和尊重之情。同時,學生也會認識到自己作為未來社會的一員,有責任傳承和發展科學知識,為人類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通過強調原子結構的穩定性和微觀世界的規律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感,讓他們意識到在科學研究中應遵循客觀規律、尊重事實真相。1、原子的定義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一個原子跟一個乒乓球體積相比,就相當于乒乓球跟地球體積之比。2、原子的構成: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由 和 構成。電子在原子核外高速無軌運動。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 有中子(如氫原子無中子)。(1)原子核帶 ,原子核帶的正電荷數(即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帶的 荷數(數值上等于核外電子數) ,電性相反,所以原子不顯電性。(2)原子中的等量關系: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3)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解釋一束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箔:大多數α粒子穿透金箔——原子雖小,但原子內空間相對較大,而且電子質量很小 。一小部分α粒子路徑偏轉——α粒子受到帶正電的原子核的排斥,發生偏轉,說明原子內部有一微粒,該微粒的體積很小,帶正電,即原子核。極少數的α粒子反彈——α粒子撞到原子核被反彈,說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體積較小,但質量相對較大。3、相對原子質量概念: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1.66×1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 ,單位為“ 1 ”, 。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實際質量,實際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之比。4、原子中各粒子間的個數推算,其原理是各粒子間的數量關系。(1)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核外電子數(注意:該等號不適用與離子)=相對原子質量-核內中子數。(2)核內中子數=相對原子質量-核內質子數。5、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計算,原理是根據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因為跟質子、中子相比,電子的質量很小);構成原子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電子質量忽略不計,故近似算法: !【任務一】原子的構成1、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認識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教材P69“科學史話”,了解原子模型的演變,完成填空:(1)道爾頓原子模型——“實心球”模型墨子(中國古代哲學家):“非半弗斫,則不動,說在端”,認為不斷分割物質,直到無法再分時便得到 ;道爾頓(英國科學家): 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它們是堅實的、 再分的實心球。(2)湯姆孫原子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湯姆孫(英國物理學家):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了 ,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一種原子模型,認為 ,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帶 的 鑲嵌其中。(3)盧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結構”模型盧瑟福(英國物理學家):通過 實驗,發現原子中帶正電荷部分的 ;但幾乎占有 ,在 外運動。2、閱讀教材P65,總結原子的構成。(1)科學實驗證明:原子是由 和 構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它在原子中占的體積 ;繞著 做高速運動。3、交流討論(1)原子中存在著帶電的粒子,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2)分析下面的表格,你能發現哪些規律?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氫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鈉 11 12 11氯 17 18 17【任務二】探究相對原子質量1、定義:以一種 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得到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原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不同之處(1)相對原子質量跟原子質量意義上不同,值也不同。原子質量是 質量、相對原子質量 是質量。(2)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質量成正比,即原子質量大的,相對原子質量也大;(3)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間實際質量之比,它的國際單位是“ ”,通常省略不寫。2、依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計算下列3類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已知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原子種類 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氫 1.67X 10-27 kg碳 1.993×10-26 kg氧 2.657X 10-26 kg3、觀察下面表格中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的質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粒子種類 質量質子 1.6726x10-27kg中子 1.6749x10-27kg電子 質子質量的1/18364、分析表格中的數據,你能發現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跟哪些數據有關嗎?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近似相對原子質量氫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鈉 11 12 11 23氯 17 18 17 35總結本節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畫出思維導圖。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B.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中不存在帶電粒子,故原子不帶電2.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等。下列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A.氧氣 B.水銀 C.水 D.硫酸銅3.下列關于原子模型發展史及原子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英國科學家湯姆森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C.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作用的實質是原子核中的質子對核外電子的吸引D.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中,少數α粒子發生大角度偏轉,其原因是原子的正電荷和絕大部分質量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4.下列有關粒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原子均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氯化鈉是由氯化鈉分子構成的 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5.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等 ③質量幾乎相等 ④Na+比Na 穩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鐵在生活中用途廣泛。已知某一種鐵原子的質量為,1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則該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A.54 B.56 C.57 D.56kg7.作為標準的碳原子質量為1.993×10﹣26kg,甲原子質量是這種碳原子質量的2倍,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 B.甲的原子質量為0.332×10﹣26kgC.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 D.甲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986×10﹣26kg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條件的粒子,填在相應的橫線上。(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 。(2)帶正電荷的有 ,帶負電荷的有 。(3)在同一原子中,數目一定相等的是 。(4)相對原子質量主要與 和 的數量有關。9.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來,科學家通過實驗與推理不斷糾正錯誤認識,逐步揭開原子的構成。(1)1897年,通過實驗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他推測原子中還有帶正電的物質,他推測的依據是 。(2)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著名的ɑ粒子散射實驗(圖1),實驗現象如圖2。由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填序號)。A.原子核帶正電B.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原子內部有很大的空間(3)若a粒子撞擊到電子, (填“明顯影響”或“幾乎不影響”)α粒子運動軌跡,原因是 。(4)1919年,盧瑟福用α粒子核轟擊氮原子核,發現了一種新粒子,這種粒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其質量與氫原子相近,這種粒子的名稱為 。(5)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況。下列有關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中,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A.掃描隧道顯微鏡可確定原子的真實存在B.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原子的內部結構C.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6)很多煉金術師,想把單純的銅、鐵、鉛、錫等金屬煉制為昂貴的黃金,從化學反應層面,基于你對原子的認識,你認為可行嗎?并說明理由 。10.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個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4,則鎂原子的中子數為 。(2)已知一個碳 12 原子的質量為 Akg,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則一個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3)小亮用托盤天平欲稱量 5.3g 氯化鈉,他在左盤放了 5g 砝碼,又把游碼移至 0.3g 處,然后向右盤加氯化鈉直到天平平衡,這時托盤天平上的氯化鈉的實際質量是 。(4)元素 X 的核電荷數為 a,它們的陽離子 Xm+與元素 Y 的陰離子 Yn﹣的電子層結構相同, 則元素 Y 核電荷數為 。11.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2.657×10-26kg,而一個碳原子的實際質量為1.993×10-26kg,計算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計算結果保留整數)。如果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等于中子數,請畫出該元素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12.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等人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們用一束質量遠大于電子的高速運動的 α 粒子轟擊金箔,發現:“大多數 α 粒子能穿過金箔,一小部分發生偏轉,極少數被反彈回來。”回答下列問題:(1)1個 α 粒子由2個中子和2個質子構成,α 粒子帶正電;1個 α 粒子與1個He - 4原子構成上的差別 。(2)當 a 粒子轟擊金屬箔時,如圖所示的運動軌跡不可能是 。13.科學家最近研制出一種以元素鍶(Sr)的原子做鐘擺的鐘,該鐘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鐘。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數為38,一個鍶原子的質量為1.465×10-25kg,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請計算:(1)鍶原子的質子數為 ,核外電子數為 。(2)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整數)。14.在化學學習中,簡單的計算分析也是認識物質的一條重要途徑。(1)標準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3,核電荷數為11,其中子數是 ,核外電子數是 。(2)已知: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相對原子質量為12,鈣原子的質量為6.64×10-26kg。請根據要求計算。①鈣的相對原子質量= (寫出計算式即可)。②原子的相對質量之比與原子的實際質量之比 (填“相等”“不相等”或“無法比較”)。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3.2.1 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人教版化學九上同步探究學案(原卷版).docx 【核心素養】3.2.1 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人教版化學九上同步探究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