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奏響中學序曲》教學設計一、教學背景分析(一)課標依據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框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健 全人格”中的“正確認識自己,能夠自我反思,不斷完善自我,保持樂觀的態度,學會合 作,樹立團隊意識”。內容提示中學習主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中“內容要求”客觀認 識和對待自己,形成正確的自我認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學業質量中的“能夠結合社會 發展和個人實際制定個人生涯發展規劃,具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二)教材分析本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起始課,也是第一單元的起始課,以“少年有夢”為主題 為整冊教材奠定青春文化底色。初中階段,是人生美好的年華,也是規劃未來之路的重要時 期。本框通過比較初中生活與小學生活的不同,讓學生知道自己站在人生又一個新的發展階 段,通過調查讓學生對初中階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較深的認識與探討:通過新機會、新要 求探究與分享讓學生認識到中學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激發學生過好初中生活,珍視當下, 把握機遇,努力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學生。(三)學情分析進入初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站在中學新起點,學生對中學生活充滿向往, 部分認為自己小學階段不那么出色的孩子,有一種希望自己從頭再來,重塑形象的沖動。同 時也可能存在問題:擔心— —怕自己對中學生活不適應,部分小學優秀生怕在激烈的學習競 爭中掉隊;迷茫—— 學生對初中階段對自己的人生意義認識不足,也不知道自己在初中階段 該干些什么。基于以上考慮,教材設計了此框題,從生命成長的角度幫助學生盡快完成小學生到中 學生的角色轉化,幫助學生理解和面對不斷擴展的初中生活,在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和矛 盾沖突的同時,使學生理解初中階段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既要坦然面對,又要懂得這個階段 對于自己一生成長具有重要影響,引導學生學會把握人生機遇,不斷突破自我,發展自我, 讓學生發現自己身上蘊藏的經驗和無限的能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度過一個美好、充實且有意 義的初中階段。二、教學目標1.通過對學校開展各項活動以及對如何參與其中的探討與分析,增強對即將開展的中學 生活的期待,培養把握機遇、提升自我的能力。2.通過名人故事了解初中階段的獨特價值和意義,懂得中學生活對個人一生成長的重要 性,增強熱愛中學生活、珍惜中學生活的道德修養。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明晰中學時代獨特的意義和價值,探索主動適應中學生活的方法。難點中學生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認知的局限性使我們不能完全理解初中階段對人生成 長的重要意義,使得珍惜中學生活這一觀念落實到行動中變得困難,知行合一有一定難度。四、教學過程設計新課導入歌曲賞析情境材料:《中學時代》(王曉嶺詞) 什么時光最值得珍愛 是這幸福的中學時代。 什么時光最難以忘懷 是這美好的中學時代。 友誼的陽光把心靈照耀, 知識的泉水把心田灌溉。 啊!中學時代,黃金時代, 系著紅領巾邁進校門, 帶著團徽走向未來。 什么時候懂得了人生 是在求知的中學時代; 什么時候認識了世界 是在探索的中學時代。 活動任務:這首詞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智慧的花兒在這里盛開, 希望的苗兒在這里成材。 啊!中學時代,黃金時代, 系著紅領巾邁進校門, 帶著團徽走向未來。教師總結:生活猶如打怪升級,需要不斷提升等級。首先恭喜各位同學,成功將小學這一小怪打倒, 帶著知識的武器進入到初中生活中來。在初中生活的三年時光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怎樣的風 景 我們會遇到哪些老師和同學,會有哪些奇妙的經歷 我們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如何才能使中學 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讓我們一同走進《奏響中學序曲》這一課 中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快速地吸引學生注意,初步感受初中階段的重要性,同時將人生擬作打怪升級 的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加學生對初中生活的親切感,拉進師生對話交流的距離,容易引發學 生在情感上的共鳴。探究新知探究一:尋“新”情境材料:李蕾的日記——開學第一天 今天的我,是成長許多的、朝氣蓬勃的初一新生了! 邁進了期盼已久的中學大門,校園里的一切都讓我感到新 鮮。校園干凈整潔,偉人雕像、櫥窗、紅色的跑道、綠色 的足球場、陌生卻友善的面孔,文文靜靜的同桌……今天 的第一堂課是生物課,她戴著一副紅框眼鏡,面帶微笑。 我感到這節課似乎把我帶入了一個奇異的生物世界。后面 的幾堂課,同樣是那么有趣,老師在講臺上繪聲繪色地講 課,同學們則認真聽講,每當老師提出問題,我都會認真 地思考。不同于小學,老師講課的速度快了許多,作業也 多了起來,我有點擔心我會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班主任還讓我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社團,我選擇了自 己擅長的籃球社團,聽說這學期還有實踐活動,太期待了! 我一定會積極參加,與同學們合作,為班級爭得榮譽! 不管怎樣,我還是很向往我的中學生活的,已經迫不 及待想要擁抱它了! 情境任務:小組討論,李蕾認為進入中 學后自己有哪些變化 新學校的哪些 事物讓李蕾感到很新鮮 李蕾因為什 么事情而擔心 活動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材料,小組成 員各抒己見,全員參與,梳理答案。注 意材料與變化一一對應。最后由一名代 表發言。進一步追問:這些新鮮事物會帶來怎樣的新機會 預設1: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提 供更多培養興趣的平臺 …… 預設2:富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 帶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 …… 預設3: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 打開認識社會的大門 ……教師小結:跨進中學校園,我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學生!這意味著一段新的人生旅程的開始, 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我們對新生活充滿期待。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富 有挑戰的課程和學習任務,帶領我們探索新的知識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提供更多培養 興趣的平臺;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為我們打開認識社會的大門。在新的集體生活中,我們涵養品 格,提升自我。探究問題:李蕾因為什么事情而擔心 中學科目增多,老師講課的速度快了許多,作業也多了起來, 李蕾擔心跟不上老師的節奏。 學生活動:“我的校園我知道” 同學可以基于自己對校園的觀察和了解進行分組提問,采取競賽 積分制,看看誰對校園的觀察更仔細,對學校的了解更深入。 預設: 1.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在哪里 2.我們學校的校醫室在哪里 3.我們學校的校訓是什么 4.我們學校建校時間是什么時候 5.. 學生任務:初入中學,你有沒有 為某一件事情而產生焦慮和 憂 可以從學習、人際交往、與 師、父母溝通等方面作答,請大 討論如何化解。 因 擔 老 家我的 困惑 與憂 慮 我的 處理 辦法 組員 的建 議 其他 小組 補充教師總結:初中階段對我們的成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學校、社會寄予我們更高的期望,期待 我們越來越上進,志存高遠,追夢遠航;越來越踏實,努力學習,勤于思考;越來越包容,尊重他 人,學會合作;越來越堅強,能堅持,有韌勁,取得更大進步。設計意圖:通過材料讓學生體會到進入初中階段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情,讓學生對即將到來的中學 生活有安全感、舒適感。讓學生知道初中階段的“新”有哪些,他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許多新的 機會。可能會感到新鮮、新奇,有些陌生甚至擔心,而這些都是學生即將面對的新的開始。此環節 提問需要學生課前準備,督促學生主動了解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有利于學生主動適應新環境,同 時以競賽方式激發學生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二:思“新”情境材料:李蕾最近迷上了學校的圖書館,一有時間就去 看書,今天他被這本書深深的震撼,“共和國脊梁”科學家 繪本系列《折紙飛機的男孩:錢學森的故事》,分享幾個片 段給同學們。 預設1:周恩來總理在中學時代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 書”的目標。 預設2:愛因斯坦在中學時代就善于思考,他說“學習知識, 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預設3:錢學森說:“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 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 預設4:隔壁大姐姐說:多虧初中立志做空軍,一直努力 不放棄,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情境任務:小組分享課前搜集的名人或 采訪身邊的人的初中生活的故事,并結 合故事片段,討論分析初中階段的重要 意義。 學生課前準備: 1.搜集名人初中生活的故事。 2.采訪身邊已經初中畢業的哥哥姐 姐,請他們說說自己在初中階段最美好 的回憶以及最大的遺憾。 3.觀察校園,記錄自己感到新鮮的事物。教師小結: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這一 時期我們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探究三:迎“新”情境材料:李蕾說:“小學時貪玩,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 要性,成績不理想,到了中學,我一定要改掉壞習慣,努 力認真學習。初中階段,是人生美好的年華,也是規劃未 情境任務:分享你小學階段最美好的回 憶和最大的遺憾是什么 為我們度過 有意義的初中生活帶來哪些啟示 我來之路的重要時期。我要好好珍惜,不能再留有遺憾。” 內容小學時 的遺憾中學你打算如何彌補學業方面人際交往方面課外活動方面[預設]可以從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進 行分享。 例如:我最美好的回憶是…… 我最美好的回憶就是和同學們一起制作黑板報,大家一起 討論,分工合作,很有意思; 我最美好的回憶就是和同學們一起籌備歌會,大家一起排 練的過程,很美好。 我最美好的回憶是跳大繩比賽,我作為搖繩的重要角色, 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最大的遺憾是 ……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當時不懂謙讓,不知道怎么融入同學, 和同學們一起玩耍,所以人際關系不是特別理想。 我最大的遺憾是有一次演講比賽由于準備不充分,稿件沒 有背下來,在演講過程中忘詞,極其尷尬。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歌唱比賽的時候由于過度緊張,音色發 揮不穩定,致使班級合唱分數不高,錯失了奪得獎項的機 會。 們應該如何完善自己,度過初中階段, 承擔相應的責任 學習提示:學生認真思考,可以從學習 生活、人際交往、性格特征等多方面進 行分享。教師總結:初中生活的序幕剛剛拉開,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把準 人生方向,積極追求進步,確立更高的發展目標,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努力使自己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學生。設計意圖:要想讓初中階段的“新”產生積極影響,則需要有新的心態去面對初中階段的“新” 通過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懂得,相比小學生,中學生不僅在年齡和身體方面發生著改變,而且思 想和心智的成長也處于人生的高峰期,中學生有能力勝任更多的學習任務、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同時,通過挖掘小學階段最美好的回憶和最大的遺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對新 生活的喜愛之情。幫助學生完成從小學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轉變,確立發展目標,擔當責任使命,為 下一課時《規劃初中生活》奠定基礎。(隨堂練習)1.“理智的人使自己適應這個世界,不理智的人卻硬要世界適應自己。”走進中學,我們的生活發 生了很大變化,我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面對新的生活,我們應該(D )A.積極讓新生活適應自己B. 能適應則適應,不能適應就不適應C. 任其發展,得過且過D. 積極適應新生活2.進入初中階段,我們的認知不斷擴大,能力不斷提升,慢慢跳出“家——校”的固定生活圈,開 始去了解和感受社會生活。下列感受社會生活的做法中,你贊同的是 (C )①沉迷網絡游戲,開心度過暑假②走進農村田間,參與田間勞作③棄學投身社會,認真就業創業④開展社會調查,進行普法宣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法國作家雨果說:“在夢中播下再多種子,也得不到一絲豐收的喜訊;在田野上哪怕只播下一粒 種子,也會有收獲的希望。”這啟示我們進入中學,面對新的目標和要求,我們應該(A )①把握機遇,從點滴做起②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沖動③激發自己的潛能,不斷實現自我超越④珍視當下,認清現狀,知難而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小華原本是個待人友善的女孩,但升入初中后開始變得很敏感,有一次,不熟悉她的同學隨口說 了一句“感覺你性格不隨和”,就讓小華為此焦慮、失眠了好幾天。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對小華 說 (B )A.不必理會他人對自己的看法B. 理性思考,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C.重視他人對自己的正面評價D.勇于面對,拒絕所有的負面評價板書設計(新身份新成長新要求奏響中學序曲新階段新意義新身份——中學生新機會——探索新知、培養興趣、認識社會。新要求——越來越上進、踏實、包容、堅強獨特價值、“拔節孕穗期”、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珍惜當下,把握機遇,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學生布置作業我的形象管家結合本課所學,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具體要求: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觀點明確,做法具體。你心目中最好的我是怎樣的 在父母面前,我要做到的形象是在同學面前,我要做到的形象是在老師面前,我要做到的形象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