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提高防護能力》教學設計課題 課型 授課人 課時提高防護能力 新授課 一課時教 材 分 析 第三單元的《珍愛我們的生命》,從生命的特點到敬畏生命、守護生命,再到愛護身體, 保持身心健康,感受生命,提高生命價值。《守護生命安全》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 冊第三單元第九課的內容。七年級上冊有兩個核心詞,成長與生命。本節課在本單元中起 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課內容由“增強安全意識”與“提高防護能力”兩框體內容組成, 主要依據《新課標》中“成長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強”和“我與國家和社會”中的“積 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內容編排,重點引導學生對生命進行探索和思考,愛護身體、增強防 護能力,感受生命的重要性。 本節課為第二框,旨在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材料和事例,能對生命有所 感悟,懂得愛護生命,明白基本的自救和急救知識,提高防護能力。學 情 分 析 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還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受其自身的認知水平所限,他 們對生命安全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全面。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突如其來的災難或事故, 如何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防護能力、守護生命安全成為每一個學生的必修課。因此,設計本 課內容,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守護生命安全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教育意義。它將幫 助初中學生正確審視個人生命與他人、社會和人類的關系,提高他們守護生命的能力。教 學 目 標 1.通過介紹公共衛生安全的知識,激發學生提高防護能力的積極性,知道提高防護能力的 必要性。 2.通過現實事例的分析,知道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的,通過學習實踐提高危險預判能力。 3.通過普及自救、防護和急救知識,讓學生從中體會掌握急救技能對于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教學重難點 重點:提高防護能力的要求。 難點: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時事熱點 探究學習 復習導入: (1)為什么要增強安全意識 (2)怎么樣要增強安全意識 回 憶 知 識,回答問 題。 利用“行動” 之前的“意 識”,快速鏈接內容,有利 于知識的系 統化。環節二: 分析事例, 提高能力。 (一)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 o P70生活觀察:了解公共衛生安全的內容及重要性、 應對方法 知識點1: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 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 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 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可以)保護自己的生命, 救助他人的生命。 (二)怎么樣提高防護能力 o材料一:面臨暴雨,小侯及時勸說眾多車主棄車 逃生,避免了一場災難。 點撥: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 可以預判。 o拓展:地震預兆口訣巧記 o材料二: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 點撥: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 知識點2:怎么樣提高防護能力 (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 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 斷,防患于未然。 o材料三:地震中,小洋利用在安全演練中學習到 的避險方法得以護自己周全。 教師:在危險來臨時,我們要保持頭腦冷靜,就近、 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 和逃生。 知識點2:怎么樣提高防護能力 (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 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 閱 讀 材 料,總結原 因。 分 析 案 例,尋找方 法。 充分將教材 和現實生活 進行聯系,明 白提高防護 能力的必要 性。 借助案例分 析在危險發 生前人類可 采 取 的 作 為,從而學會 防 患 于 未 然;以及在遇 到災害時能 有自救自護 的意識和能 力。斷,防患于未然。 (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 演練活動。 o材料四:西安市第五醫院三位醫生前往西安市蓮 湖區晨苑幼兒園為各位幼教老師及家長進行“心 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技能操作培訓。 o材料五:海姆立克急救法和發生交通事故的處理 知識點2:怎么樣提高防護能力 (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 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 斷,防患于未然。 (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 演練活動。 (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平時多掌握一 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就 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 贏得寶貴的時間。 教師總結:生命只有一次,平安、健康、快樂成長需要 我們珍愛生命,時刻保持高度的安全警覺,提高防護能 力同學們,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于天。生命是美好 的,生活是多彩的,有了生命,我們才能體驗幸福生活 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 學 習 急 救 知識,提升 防 護 能 力。 利用圖文材 料和示范引 導學生學會 常見的急救 方法,從而掌 握在危急時 刻自救和挽 救他人生命 的技巧和能 力。環節三: 課堂練習:課堂練習 1.2024年5月16日,智匯社區黨支部聯合貴州城市鞏固理解 職業學院醫護學院師生志愿者,共同開展了主題為 “急救科普進社區,點亮生命‘救’在身邊”的應急 救護培訓志愿服務活動。下列對開展此活動的看法正確的有()。 課堂練習有①有意義,因為人們在生活中可能遭遇一些意外 助于檢測學②沒作用,現實世界瞬息萬變,開展此類活動屬于紙 按 照 要 求 習效果,從而上談兵 ③應提倡,幫助我們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 命 ④很實用,掌握救護方法可以確保在生活中一帆風順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2.小劉和一群朋友在山區露營。夜晚時,小劉注意到 上游天空變暗,雷鳴不斷,小溪水位也在迅速上漲。 她憑借經驗判斷可能是山洪爆發的預兆,立即提議大 家撤離到高處。不久后,山洪爆發,席卷了整個山谷。 由于小劉的及時預判和大家的迅速撤離,所有人都安 然無恙。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劉能預判危險,說明她比其他人聰明 B.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 C.所有的自然災害發生之前,都有兆可循 D.平時要主動學習安全知識,防患于未然 3.下面漫畫警示我們青少年( )。 A.各類踩踏事件,發生在所難免 B.完善法律法規,根除安全隱患 C.遠離公共場所,確保生命安全 D.學習自護方法,避免人身傷害 4.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故,需要我們擁有一 定的避險和逃生能力,將損失降到最低。下列做法正 確的是( )。 A.遇持刀搶劫,不假思索與之搏斗 B.地震時,躲在室內三角避震空間 C.遭遇火災時,盡快乘坐電梯逃生 D.油鍋高溫起火時,立即潑水滅火 完 成 練 習 。 針對性的查 缺補漏。(為什么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我們要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自救和救他的能力,(可以)保護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提高防護能力(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就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板書設計怎么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