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冊統編版《合理利用網絡》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認同國家對網絡管理的政策和法規,利用網絡為社會傳遞 正能量,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培養文明上網的習慣,遵守網絡道德規范,不傳播不良信 息,做一個文明的網絡公民。 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了解網絡交往的規則,在網絡中也要遵守 法律法規,維護網絡秩序。 健全人格:能夠正確對待網絡信息,不沉迷于網絡,保持良好的心態, 善用網絡帶來的正向價值促進自我發展。 責任意識:明確自己在網絡中的責任,積極傳播正能量,為營造良好 的網絡環境貢獻力量。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 提高媒介素養。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夠在網絡生活中自覺遵守道德 和法律規則,同時積極利用網絡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傳播正能量教學過程導入 觀看視頻:《孤注一擲》 影片取材自上萬起真實的詐騙案例,展現了網絡詐騙的全產業鏈內 幕。通過虛構的高薪職位吸引受害者,如程序員和模特,誘騙他們出 國“淘金”,實則落入詐騙工廠。詐騙團伙使用虐待、電擊等殘忍手 段控制受害者,強迫他們參與詐騙活動。詐騙團伙會監督受害者回微 信、報平安,甚至組織游玩購物拍照發朋友圈,以營造光鮮亮麗的假 象,騙取親友信任。影片揭示了無論年齡、學歷、閱歷,任何人都可 能成為詐騙集團的目標,強調電信詐騙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為什么網絡崛起后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只增不減 授新課 “工作輕松,月入上萬、黃金遍地,包路費,包機票,包吃住”。在 各類網站、社群里,經常能看到這種「高薪招聘」的消息。這對初入 社會、敢拼敢想的青年男女來說,無疑是個致命誘惑。 很多受害者在“熟人”的安排下到達緬北,然而等待他們的并非高薪 工作,而是一場噩夢。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發網絡詐騙類型:刷單返利類、虛假購物服務類、網游虛假交易類 思考:如今的網絡詐騙五花八門,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容易上當。 那么,我們普通人該如何有效防范網絡詐騙呢 學生: 教師: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 完善自我。在今天,媒介素養已然成為全社會亟須惡補的一門必修課。 它是指人們正確地、建設性地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它包括人們面對 各種信息時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能力。 只要隨手點亮手機屏幕,幾秒鐘的時間里,你可以輕松地了解到各種 信息。從信息的維度看,我們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自由。 但除了積極因素外,“過剩”的信息也的的確確帶來一些負面的后果。 低質量的信息、錯誤的結論、太多的更新通知會耗盡我們的注意力, 讓我們變得冷漠和焦慮。 思考:面對過量的信息,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 教師: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 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 展示圖片: 2023年全國公安機關依托“凈網2023”專項行動,將網絡謠言作為 重點打擊整治對象,及時發現并查處相關線索。據統計,全年共偵辦 網絡謠言類案件4800余起,依法查處造謠傳謠人員6300余名,關停 違法違規賬號3.4萬個。 思考:網絡謠言的危害性不言而喻,青少年面對網絡謠言應該怎么處 理 學生: 教師: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 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犯罪分子如此猖狂,難道緬甸政府就不管管 不是他們不想管,而是那里不歸他們管。緬甸北部主要指中緬邊境上的四個自治區:果敢、 佤邦、克欽邦、小勐拉。由于歷史殖民原因,再加上地形復雜、易守 難攻,一直以來都由當地的少數民族武裝控制,處于“軍閥割據”狀 態。美其名曰發展“網絡經濟”這里沒有完善的法律,更沒有發達的 科技和經濟。當地農民長久以來靠種罌粟為生,地方勢力以毒養軍。 在國際社會和緬甸政府的壓力下,罌粟種植才逐漸轉變為橡膠種植等 基礎農業。沒了重要的經濟支柱,就意味著沒錢養軍隊。于是就吸納 了一大批來自中國內陸的詐騙團伙,只要繳納高額管理費,他們還會 派軍隊幫詐騙團伙打掩護。 思考: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國家重拳出擊,這對我們青少年參與 網絡生活有何后發 學生: 教師: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只有自覺遵守道 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 知識小結: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1)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2)合理利用上網時間,學會“信息節食”; (3)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全民反詐全民攜手,全力防范)防范電信詐騙 【刷單返利詐騙】 構建全民反詐的“防火墻”:用娛樂共享的手段賦能全民反詐,讓反 詐議題成為全社會應有的基礎共識教育。充分利用網絡為“反詐”建言獻策 在社交平臺上積極宣傳“反詐”知識 參與創作“反詐”短視頻 點贊、關注+轉發“反詐”政策法規 參加“反詐”線上活動 舉報詐騙線索、隱患 思考:反詐防火墻給你傳播網絡正能量有何啟示 學生: 教師:①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我們可以向 有關部門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表達我們的訴求,為決策科學化、民 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②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 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 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弘揚主旋律。課堂小結 (提高媒介素養理性參與網絡生活要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析網絡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傳播網絡正能量利用網絡建言獻策傳播正能量,高揚主旋律合理利用網絡)課堂練習 1.小明沉迷網絡不能自拔。下列能幫助他走出困境的建議有() ①學會“信息節食” ②參加學校社團活動 ③投身社會實踐活動 ④徹底遠離網絡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林通宵玩手機游戲,上課沒精神,無心學習。下列勸告合適的是 () ①要維護網絡安全 ②要合理使用網絡 ③要科學安排時間 ④要學會分工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2023 ·成都)新媒體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向人們提供信息和娛 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如博客、微博、短視頻等。很多人喜 歡通過新媒體表達自己的觀點,參與討論公共事務。但在新媒體世界, 跟風惡搞、低俗不堪的內容也屢見不鮮。面對新媒體日益改變生活的 時代,青少年應該() ①了解新媒體功能,掌握新媒體技能 ②革除網絡弊端,真正做到趨利避害 ③遵守媒體傳播規則,傳遞生活正能量④懂得信息節食,適度參與新媒體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2023 ·煙臺)2022年11月30日,《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 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 普及率達96.8%,近四成未成年網民在上網過程中遭遇過不良或消極 負面信息,對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不可小覷。對 此,我們未成年人應該()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制裁網絡犯罪 ②抵制不良誘惑,遠離網絡世界 ③文明上網,傳播網絡正能量 ④學會“信息節食”,提高媒介素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暑假里,中學生小明每天從早到晚手機不離手。早起看新聞,走路 聊聊天,坐車查資料,睡前玩游戲。 聯系所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對小明的行為進行辨別與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