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小小工程師》教學設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小小工程師》是蘇教版(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科學》中的一課。本單元作為科學啟蒙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小小工程師》這一課通過展示工程師的工作以及一些簡單的工程案例,讓學生了解工程師的職業特點和工作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教材內容生動有趣,貼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為學生開啟了一扇通往工程世界的大門。二、核心素養目標(一)科學觀念認識工程師是從事設計和制造產品等工作的專業人員。了解一些常見工程產品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二)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能夠對工程產品進行簡單的描述和思考。初步發展學生的類比思維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嘗試提出自己的設計想法。(三)探究實踐學會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等,進行簡單的制作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一項簡單的工程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四)態度責任激發學生對工程技術的興趣和熱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工程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了解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和職業特點。學會使用簡單工具進行簡單的制作活動,體驗工程設計和制作的過程。(二)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創新意識,能夠根據實際需求提出自己的設計想法。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有效地進行溝通和協作,共同完成工程任務。四、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喜歡動手操作和探索未知。然而,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動手能力有限,對于工程技術這一領域的了解也相對較少。在學習特點方面,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和直觀的教學手段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他們在小組合作中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五、教學建議創設情境: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工程情境,如搭建積木城堡、制作紙飛機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直觀演示:利用圖片、視頻、實物等直觀教具,向學生展示工程師的工作場景和一些常見的工程產品,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小組合作: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教師要加強對小組合作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實踐操作: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操作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工程設計和制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六、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相關的圖片、視頻、實物模型、制作材料(如卡紙、剪刀、膠水、吸管、牙簽等)、教學課件。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水彩筆。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導入(5 分鐘) 1. 播放一段工程師建造高樓大廈的視頻,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些人在做什么嗎?他們是誰?2. 展示一些工程師的工作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說一說工程師的工作特點。 通過播放視頻和展示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 小小工程師。同時,讓學生初步了解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和職業特點。 5 分鐘認識工程師(8 分鐘) 1. 結合圖片和簡單的文字介紹,向學生詳細講解工程師的定義和工作范圍,包括建筑工程師、機械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等不同類型的工程師。2. 提問: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工程師的作品呢?這些作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讓學生對工程師這一職業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認識到工程師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8 分鐘工程師的杰作(10 分鐘) 1. 展示一些著名的工程杰作圖片,如鳥巢、港珠澳大橋等,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建筑的外觀特點和結構設計。2. 播放一段關于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工程師們在建造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克服困難。3. 組織學生討論:工程師們在設計和建造這些工程杰作時,都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通過展示著名工程杰作和相關視頻,讓學生感受工程的魅力和偉大,激發學生對工程技術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時,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10 分鐘體驗工程師的工作(15 分鐘) 1. 教師提出任務: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小工程師,設計并制作一座 “紙橋”,要求紙橋能夠承受一定的重量。2. 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要制作一座堅固的紙橋,我們可以采用哪些形狀和結構?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3. 小組合作進行設計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嘗試不同的設計方案。4. 制作完成后,進行紙橋承重比賽,每個小組將自己制作的紙橋放在講臺上,依次放上砝碼,直到紙橋坍塌,記錄每個紙橋承受的最大重量。5. 組織學生對各小組的紙橋進行評價,說一說哪個小組的紙橋設計最合理、最堅固,為什么? 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工程師的工作過程,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實踐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通過紙橋承重比賽和評價活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 15 分鐘總結拓展(2 分鐘) 1.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工程師的工作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在制作紙橋的過程中有什么收獲和體會?2.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關注工程技術方面的知識,嘗試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其他的小作品。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對工程技術的持續興趣和探索精神。 2 分鐘八、板書設計小小工程師工程師的工作:設計、制造工程師的類型:建筑工程師、機械工程師、電子工程師等紙橋設計與制作:形狀、結構、材料、工具九、教學反思《小小工程師》這節課是一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走進科學》中的一課,旨在通過讓學生了解工程師的工作和體驗簡單的工程制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小組合作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從教學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認識工程師的環節,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手段,學生對工程師的職業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工程師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體驗工程師工作的環節,學生們分組合作,積極思考,設計并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紙橋,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紙橋承重比賽環節,學生們更是熱情高漲,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和競爭意識。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在時間把控上還不夠精準,導致最后的總結拓展環節有些倉促,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分享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其次,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個別小組的學生分工不夠明確,出現了一些混亂的情況,影響了制作效率和效果。此外,對于學生的評價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只注重了對學生作品的評價,而忽略了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評價。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一是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在每個教學環節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明確時間分配,確保各個環節能夠順利進行,并且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總結和拓展。二是加強對小組合作的指導,在小組活動前,明確每個學生的分工,讓學生清楚自己在小組中的職責和任務。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幫助,確保小組合作能夠有序、高效地進行。三是完善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評價學生作品時,要注重對學生設計思路、創新點等方面的評價,同時也要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刻認識到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科學教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