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高二 學期 秋季課題 中國智慧——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教科書 書 名:普通高中教科書美術選擇性必修中國書畫 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教學目標通過學習中國書畫傳承與創新的歷史,了解中國畫在形式、內容、觀念和情感表現上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背后的歷史原因,理解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創作要求。 過程與方法:通過《富春山居圖》與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對比分析,了解其藝術語言,體驗中國繪畫的意蘊。 通過主題性創作,從不同視角運用多種方法體現當下中國特有的精神文化氣質,實現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創新和情感表現。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近現代中國書畫的創新發展過程,解讀不同時期書畫作品的藝術特征。2.了解中國書畫在其他領域的影響以及作用,感受中國書畫的精神魅力。教學難點: 1. 在書畫作品中感受其中蘊含的精神魅力和文化價值,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形成與之相應的審美趣味和正確的價值觀。教學過程學習任務一:為什么中國畫需要不斷創新? 引入課題,通過時間軸的視覺圖像,讓學生理解在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百多年,中國書畫在技法和形式、觀念與情感表現等方面的變化和創新。展示第十屆“工·在當代”工筆花鳥畫中從參展作品《望春風》,使學生明白書畫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是用藝術的方式解決不同時代的“藝術與生活”的問題。不同時期的書畫作品反映不同時代的精神風貌,書畫的創作方向和情感表現都會受到時代的影響。從20世紀初,中國處在四分五裂的軍閥混戰時期,作品關注國家命運,反映民族精神。到20世紀中期,新中國百廢待興,作品記錄人民生活,寫新時代精神。20世紀后期,改革開放,國門打開,經濟高速發展,探討歷史與當下東西方群體與個體的關系。學生進行鑒賞探究的作品有《流民圖》、《愚公移山》、《江山如此多嬌》、《望春風》等。 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討論交流。 《望春風》是第十屆“工·在當代”工筆花鳥畫展的作品之一,它是秦艾的代表作品,畫面表現了一種真實的奇異空間,它描繪的是深秋的景象,但盼望的是春天的到來。畫面從年少輕狂的花豹到才思敏捷的俊鹿,再到中年睿智的靈猴,最后是云淡風輕的仙鶴,他們被生命的樹枝串聯著,即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這無疑是蒼涼人生的寫照。作者嘗試從一種新的視角、新的方法來展現畫作的當代性,即所描繪的對象是傳統有據可依的,而主體存在的空間確實充滿孤寂感的現實再現,微小的感動在四個畫面中重復,形成有聯系的共鳴,擴大了作品的視覺沖突,產生精神共情。共通、共鳴、共情是當代藝術的精神真實。 《江山如此多嬌》是新中國美術中的典型代表,藝術家們響應國家號召,投身社會實踐,以寫生的方式記錄人民生活和祖國的山川河流,結合傳統和現實的手法表現出新中國的時代精神。 《流民圖》和《愚公移山》同樣也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在20世紀初期,中國處于戰亂年代,新文化運動悄然興起,像徐悲鴻等一批具有冒險精神的年輕藝術家赴海外學習,將西方的繪畫技法和觀念帶回中國,為中國畫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此時的藝術作品所關注的是國家民運,反映民族精神。 核心主題:筆墨當隨時代,即藝術創作緊跟時代需要,中國書畫發展經歷了:“救亡圖存——為人民服務——對生命的感受”的發展過程。 學習任務二:中國畫如何傳遞中國智慧和意蘊? 學生小組討論分析:通過對比鑒賞《富春山居圖》與《江山如此多嬌》、《春雪》、《背后的故事》三幅畫作,理解中國書畫是 如何傳達中國智慧和意蘊? 第一小組對比分析畫作《江山如此多嬌》與《富春山居圖》 創新之處:傅抱石與關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將文學的詩詞含義轉換成丹青筆墨的圖像;畫面呈現了不同時空的意象,如長城內外、黃河上下、一年四季的風光。近景描繪的是青山綠水代表祖國南方,中景則以長江、黃河貫穿,遠景的冰天雪地代表的是祖國的北方。整個畫面既囊括了祖國的東西南北,也體現了春秋四季變化。 第二小組對比分析畫作《春雪》與《富春山居圖》 創新之處:吳冠中的《春雪》將平面構成意識與文人抒情意涵的結合,將點、線、面的形式因素融入國畫,筆墨采用大塊面的墨塊、富有韻律的墨線和跳躍的墨點串聯成半抽象的“視覺意象”,讓古老的的水墨山水具有現代主義的風格。 第三小組對比分析畫作《背后的故事》與《富春山居圖》 創新之處:徐冰的《背后的故事》所采用的材料是各種廢棄物的堆砌組合,在光的作用下形成了正面可見的理想風景。是一種光的繪畫,光的調配代替了畫筆的作用。 作品技法表現形式觀念情感富春山居圖水墨、披麻皴長卷、用墨淡雅、丘壑嚴謹人與自然的天人合一文人寄情山水江山如此多嬌水墨、抱石皴鳥瞰全景式泱泱大國的現代風貌表達新中國大好山川河流、體現新中國時代精神春雪水墨、抽象的墨點點、線、面的平面構成抽象語言的當代性新中式的浪漫與詩意背后的故事綜合材料拼貼裝置、光影繪畫打破固有認知探求圖像與媒介的關系模仿三維的立體感、尋找隱藏于外表之下的深層思想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繪畫的智慧體現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在表現形式、技法、材料和觀念上都發生著巨大變化,在向西方學習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自身藝術的發展,并將兩者結合,反應時代精神。這些作品共同創造了中國智慧的象征,在世界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 創作實踐:以“中國關懷”為主題,完成一幅具有中國意蘊的作品,可以通過點、線、面和色的組合形式,也可以采用一種或者多種材料創作。 中國關懷體現在用藝術的語言對當下國家社會發生的重要事件的認識與解讀,結合當下杭州亞運主題活動,利用亞運會項目圖標設計點線面組合構成的畫作,以一種實驗性的方式創作富有水墨意蘊的彩墨作品。 在綠色生態的理念之下,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社會發展離不開生態和諧,古有宋代的《千里江山圖》,今有梧桐樹皮拼貼畫《江山如畫》,受畫家徐冰的啟發,利用校園隨處可見的梧桐樹上的樹皮,運用拼貼的方式進行創作,也是一種新的嘗試。 學習任務三:中國書畫藝術對未來生活可能產生哪些深遠影響? 中國書畫藝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與詩詞、音樂、攝影、科技等藝術形式共同創造了中國藝術精神。中國書畫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的奧秘和詩意的人生。 蔡國強的煙花藝術《九級浪》視頻 AI藝術的誕生與應用視頻 藝術是一種創造,是藝術家知識、經歷等全部經驗的總結。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設想,參與時代創造,用藝術解決生活、審美、思想等問題。中國為全人類提供了智慧與關懷,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用你的智慧表達你的關懷,將是獨一無二的創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