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傳統風格的解體——勛伯格奧諾德·勛伯格 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同時他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現代音樂作曲家之一,是“表現主義”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表現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在德國,奧地利興起的一個現代流派,它最先出現在繪畫, 文學等領域,然后擴展到音樂領域。表現主義藝術家常常把他們對世界所感悟到的苦悶,孤獨,恐懼,絕望等情緒,用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作品常與病態,失常,死亡等主題相聯。表現主義音樂的最大特征是:無視傳統,無視規則,不追求龐大、夸張,刻意追求精致、純樸,力求于音樂表現的簡潔、單純、明快和熱烈。勛伯格創作的三個時期第一階段: 1908年以前 調性時期 代表作:《升華之夜》、《古雷之歌》等第二階段: 1908—1920年前后 無調性時期 代表作:《期望》、《空中花園》等第三階段: 1920年以后 創立了十二音音樂的創作方法 代表作:《五首鋼琴小曲》、《華沙幸存者》等調性音樂無調性音樂《預兆》創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樂曲》,是勛伯格從調性音樂轉向無調性音樂的重要作品之一,音樂具有明顯的表現主義風格。五首樂曲的標題分別是:《預兆》《往事》《湖邊晨夏:色彩》《突變》和《帶伴奏的宣敘調》。任務一欣賞勛伯格《五首管弦樂曲》(第一首),思考:1、作品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心理感受?2、勛伯格是通過怎樣的音樂手法表現這種恐懼不安的預兆呢?《 預 兆 》任務一欣賞勛伯格《五首管弦樂曲》(第一首),思考:1、作品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心理感受?2、勛伯格是通過怎樣的音樂手法表現這種恐懼不安的預兆呢?任務一欣賞勛伯格《五首管弦樂曲》(第一首),思考:1、 作品帶給了我們怎樣的心理感受?恐怖、焦急、慌亂的情緒任務一欣賞勛伯格《五首管弦樂曲》(第一首),思考:2、勛伯格是通過怎樣的音樂手法表現這種恐懼不安的預兆呢?任務一2、勛伯格是通過怎樣的音樂手法表現這種恐懼不安的預兆呢?節奏:復雜;旋律:零碎、急劇跳動的旋律進行;力度:極端的力度變化;和弦:尖銳的不協和和弦;節拍:不對稱的節拍;結構:自由的、不清晰的結構。任務一2、勛伯格是通過怎樣的音樂手法表現這種恐懼不安的預兆呢?基本主題是一個上行旋律線條,它以各種方式反復出現在作品中:任務二在樂器演奏上,勛伯格還使用了什么樣的音色效果?任務三作曲家為何要創作這樣的音樂呢?本課小結藝術來源于現實生活,任何藝術不管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其根源都是現實世界和人的主觀感受的折射。他們的價值也許不在其作品本身,而在于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敢于突破傳統、打破常規的創新精神。課后任務《一個華沙的幸存者》1、十二音序列音樂基本創作方法是什么呢?2、《一個華沙的幸存者》運用了十二音序列的哪些創作方法?3、作曲家在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創作了這首作品?同學們,再見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