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依法行使權利》一課教學活動設計01教材分析與處理本課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二框的內容,是課程標準的法治教育部分,內容要求是正確行使權利(4.2.03)。主要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初中階段,使學生初步了解個人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必備的基本法律常識,進一步強化守法意識,公民意識,權利和義務相統一觀念、程序思維”的要求。本課是在第一單元介紹過憲法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具體闡述作為公民應該如何依法行使權利,增強公民權利意識,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和自己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公共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程序意識和法治觀念,鍛煉學生的法治實踐能力。同時為下一課怎樣依法履行義務的學習作必要的知識、能力和理念的積淀,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立足教材,深挖教材,教材中的資源都非常的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中力求找到教材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整合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多媒體技術活化教材。02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領域不斷擴展,往往會面臨如何處理與他人,與國家及國家機關與社會組織關系的情況,學生不僅需要知曉法律法規規定的公民權利和義務,從而對自身所擁有的權利有明確的認識和理解,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權利,而且需要尊重他人的權利,按照權利義務關系的規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我國歷來重視青少年道德教育,但存在忽視法治教育的傾向,這直接導致一些青少年的法制意識淡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與能力不強。青少年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青少年時期的教育對人的一生具有重要影響,法治教育不僅事關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養成,還事關公民素質的提高。03教學目標通過情境活動分析,知道權利行使的界限,明確權利邊界,樹立法治觀念;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和角色體驗,了解維權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確維權,學會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權益,尊重他人合法權利,學會自覺規范自身的行為。初步具備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用法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04重難點確立及突破策略教學重難點:1、如何依法行使權利2、如何依法維權突破策略:通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組合作探究、情景對比分析來突破重難點。05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合作探究式教學06教學過程(一)大話維權,新課導入活動一:大話維權。導課部分引用了一個維權案件,初步掌握學生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方面的情況。案件還原:奇奇的媽媽參加某公司網上促銷活動,購買了一套座椅按摩墊,卻一直沒收到貨……學生思考:你如果你是奇奇,你會給媽媽什么樣的建議?給學生設置了具體的情景,引出維權話題,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維權見解,并對他人的做法展開評論,教師及時的評價和指導,肯定正確的做法,指出做法中的錯誤或不當,進而引發學生對自己日常維權行為的反思。最后,給出案件的結果:奇奇建議媽媽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協調查發現該公司存在虛假宣傳及欺詐等行為。經調解,該公司向奇奇的媽媽返還了貨款,并予以賠償。在此,結合學生的回答,給出一些消費維權的建議。正值3月,記住這樣的一個日子:3.15消費者維權日;這樣的一個電話:12315消費申訴舉報電話。設計意圖:通過設置案件情境,引導學生學會通過正當途徑、運用合法方式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糾紛,懂得要依法行使權利,維護自己權益,進而引出本課的學習主題《依法行使權利》,為后續的教學的展開做好情感鋪墊。《依法行使權利》(板書)活動二:情景再現奇奇在從學校返回的路上聽到小A、小B、小C對自己的不友好議論。回到家里,在網絡上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添油加醋把這件事情發布了一個帖子。這時候,出現了幾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網友在帖子下面附和奇奇同學。最后,熱心正直又懂法律的正正同學刷到這個帖子,并且私信了奇奇同學……共同討論:問題1.奇奇認為的自由是什么?問題2.在網絡上隨意發表言論是否屬于公民的權利?為什么?問題3.奇奇發表的言論有什么危害?問題1: 奇奇認為的自由是隨意發表言論的自由。問題2: 中國公民在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受法律保護。人們通過論壇、新聞評論、博客、微博等渠道在網上發表言論,就各種話題進行討論,充分表達思想觀點和利益訴求。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言論自由要在合法的范圍內!問題3: 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會傷害到他人的利益,甚至可能違法。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如飲醍醐 法學家霍姆斯說:你可以揮動拳頭,但是絕不能碰到另一個人的鼻子!說的是:自由是要受必要的法律限制的,我們要正確行使權利和自由。所以說:任何權利的行使是有界限的——依法。二、權利的行使有界限深入思考:“發表言論不能隨心所欲”與“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是否相違背?知識拓展:言論自由≠絕對自由得出: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知識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 不得用言論進行反革命宣傳、反革命煽動; 不得用言論進行誣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動; 不得用言論侮辱、誹謗、詆毀其他公民的人格尊嚴; 行使申訴、 控告和檢舉權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禁止非法拘禁、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秘密等。設計意圖:通過查閱憲法,讓學生知曉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的限制性規定,明確權利邊界,自覺遵守法律。(三)維護權利守秩序活動三:一波三折在吃瓜網友們的煽風點火之下,奇奇越想越氣,她覺得自己特別委屈,越說越多......第二天,奇奇發現自己的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等全部被網友們人肉搜索出來了。這個時候奇奇私信正正。下面是他們兩人的對話。奇奇:“我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正正: “不可以亂來”奇奇:“不,我也要把他們人肉出來,去找他們討個說法。”正正:“不是的,我們要依法行使權利,同時也要依法維護權利” 。思考:奇奇同學的什么權利受到了侵犯?隱私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等,甚至可能發展到財產權、個人生活安寧等合法權益被侵害。思考: 奇奇同學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如果你是奇奇同學,你會如何選擇?選擇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選擇二:選擇法律的幫助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 進行。公民權利如果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 。知識一:如何依法行使權利?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不能濫用權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 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思考:如果奇奇同學一開始就按照法定程序來維護權利,結果可能怎么樣? 有利于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出示四組圖片: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現象,如果能夠守程序,就會避免很多不和諧因素的出現 ........知識點二:守程序的意義、要求是什么?意義:遵守正當的程序, 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 。要求: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 , 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活動四:維權方式探究在正正的勸說之下,奇奇認識到自己在網絡上隨便發表言論的行為是不對的,經歷了人肉搜索的奇奇決定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小組合作探究:奇奇和網友們的糾紛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知識點三:如何依法行維權?公民權利如果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 。維權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接下來對四種維權方式進行探究,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我設置了一個課堂刮刮樂的互動小活動。每組可自主進行選擇,每一張刮開之后都會顯示一種維權方式,這有點探尋寶藏的感覺,有點小緊張,有點小驚喜,學生自然興趣盎然,樂于參與。(1)小組合作交流活動要求:前后四個同學組成一個合作小組,以小組自學、查閱、討論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務,并呈現在任務單上;自學、查閱、討論時間為3分鐘,討論結束后,各組派代表展示成果,匯報形式不限。為了更好的尋找到問題的答案,在這里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下發了任務單和活動要求。引導學生群策群力,此時,我會融入各個小組,傾聽他們的意見,參與他們的交流,適時給予學生建設性的指導。2、小組匯報展示學生接下來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單,進行小組匯報展示,小組之間可以進行互評和補充,教師適度點評,分別給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完成合作探究任務。最后教師適度總結和補充。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奇奇通過正確的維權方式圓滿的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她深感學會依法維護權利的重要。此時,她的舅舅也正在為維權的事情發愁。事情是這樣的:學生掌握了四種維權方式后,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會不會應用呢,在此為學生搭建了這樣的平臺,進行學以致用的模擬演練。活動五:《維權進行時》學以致用 :奇奇的舅舅張某在機械廠購買了一臺小麥播種機,為周邊村民播種小麥,并收取費用。不久,村民發現小麥出苗缺行,要求張某賠償損失。張某前往廠家查找原因,廠家經過檢查認為播種機無質量問題,但由于交付機器時未進行試機,未能發現出種口被堵擋。張某要求廠家承擔賠償責任,廠家只同意對播種機進行重新調試,不同意賠償相關損失。張某與村民、廠家的糾紛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故事創編:請同學們出謀劃策,續編案情發展,自導自演,角色體驗《維權進行時》。A.角色體驗:劇本1 和解B.角色體驗:劇本2 調解C.出現糾紛 調解無效 仲裁 訴訟設計意圖:對知識進行學以致用的落實。在對教材案例進行重組的基礎上, 通過角色體驗,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解決糾紛的方式,請以學生的視角出謀劃策、續編案例,體驗維權程序,落實重難點。 引發學生對所采用方式的優缺點進行全面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學會采用適當的方式化解糾紛。 自己的親人涉及糾紛,感性與理性碰撞,考驗自覺守法的意識,養成法治思維,提升法治素養。拓 展 延 伸你還知道其他的維權方式嗎? 求助熱線,公民可以通過政府向社會提供的熱線電話反映問題,尋求幫助,如12345市民服務熱線;信訪,公民以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 等形式向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反映問題; 從單位、社會團體獲得幫助,等等 。(五)法治中國,全民守法:觀看視頻,情感升華設計意圖: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通過觀看視頻,培育學生的法治觀念,形成法治信仰,認同法治中國,自覺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權利。07板書設計(課堂小結)基于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板書我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方式,既梳理了知識又鞏固了知識,也實現了對本課知識內容的總結。08 拓展實踐作業觀看或參與一次旁聽庭審活動,了解相關程序和法律規定,增強程序意識和法治觀念。設計意圖:作業布置設置了兩個層次,觀看或參與,目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條件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參加旁聽庭審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程序和法律規定,引導學生增強程序意識和法治觀念,鍛煉學生的法治實踐能力。09教學反思本節課,我非常注重活動設計中學生課堂的參與度,通過案例分析、角色體驗、小組合作探究、情景討論等活動,學生“身臨其境”,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學效果較好。注重核心素養目標的落實,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程序意識和法治觀念得到培養。但學生探究的深度不夠,如情景問題的探究,學生的回答只停留在問題本身,缺乏對所反映問題深層次的思考,這些地方教師應多加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深度思維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