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和能力:指導學生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2.過程與方法:啟發鼓勵學生能夠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學重點:通過游戲,情境的表演,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表現能力,感知能力。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按照歌曲的節奏編創歌謠。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猜謎導入。1.一位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時有腳沒有尾,冬天洞里睡,夏天到處逛,雨過天晴后,水邊大合唱。(青蛙)2.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小青蛙找家》的故事。(播放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在一個美麗的荷花池里,住著幾只可愛的小青蛙,他們每天蹦蹦跳跳的在一起玩耍嬉戲。這一天,他們玩的太開心了,不知不覺的就蹦到了離家比較遠的地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這個時候小青蛙們都著急起來:這可怎么辦呢?就在這時,小青蛙們靜靜的觀察了剛才走過來的路,齊心協力,共同想辦法,終于找到了回家的路。3.故事講完了,大家覺得小青蛙是憑借什么力量找到了家呢?讓我們記住小青蛙的這種團結合作,齊心協力的精神一起來開始今天的音樂課吧。二、學唱《小青蛙找家》。 1.請小朋友們聆聽歌曲,回答老師的問題:歌曲中那句歌詞唱出了小青蛙找家的情境?2.師生共同討論:小青蛙在找不到家的情況下,心情是怎樣的?(焦急的)。哪句歌詞描寫的是焦急的心情?(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這么著急找不到家,哪位小朋友愿意來幫助它呢?3.下面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按照節奏讀歌詞。我們一起來幫小青蛙找家吧:出示節奏卡片,在這些荷葉上,有一些節奏,小青蛙如果能夠正確地跳到相應的位置,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了。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些節奏吧。(采用師生對讀、分成兩組,一組讀跳跳,一組讀呱呱、個別學生讀等形式)。指導學生讀出焦急的心情。4.教師彈奏歌曲并范唱。請小朋友們按照歌曲的內容在小青蛙迷路時幫助小青蛙找家(到找家的情節時請小朋友們唱剛才學習的節奏)。5.教師分句教唱歌曲。老師看一看哪位小朋友的歌唱姿勢最美。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的拿書姿勢最漂亮。(1)分句教唱兩遍歌曲,請小朋友到找家節奏時拍手打節奏來唱。(2)重點教唱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范唱,注意“小青蛙”這三個字的唱法。(3)完整地跟著鋼琴的旋律來演唱歌曲,小朋友們的身體可隨著音樂輕輕地擺動。(4)跟隨錄音完整地演唱歌曲,老師做身體的提示。三、表演《小青蛙找家》。1.歌曲處理:(1)天就要黑了,小青蛙還找不到回家的路,它的心情是怎樣的?(生焦急、害怕、垂頭喪氣等)。請小朋友用動作來模仿一下焦急、害怕的小青蛙。(2)這個時候小青蛙的叫聲是怎樣的?請小朋友模仿一下。(3)小青蛙歷盡艱辛,最后終于回到了家,這個時侯它的心情又是怎樣的?(生高興,開心等)。請唱出小青蛙高興開心的心情。(4)請小朋友按照我們剛才共同分析的內容,連接起來把歌曲完整地表演一遍。比一比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好。2.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我們已經學會了歌曲,也理解了歌曲的意思,知道小青蛙迷路了,大家都愿意幫助小青蛙。那么,接下來,咱們就來玩一個游戲,聽老師講一下游戲的規則:若干學生圍成圓圈,若干學生帶頭飾扮演小青蛙,站在圈內。音樂開始,小青蛙按節拍自由地做青蛙蹦跳的動作,當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時, “小青蛙”跳到一位學生面前,“家”的學生與“小青蛙”交換位置。音樂再起,新的小青蛙又開始找“家”,游戲繼續進行。好了,游戲規則講完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開心地玩游戲吧。咱們比賽一下,看一看哪位小朋友在游戲中是最棒的、最遵守紀律的“小青蛙”。3.按節奏編創歌謠。師:小青蛙經過自己的努力終于找到了家,你會創編其它小動物找家的歌嗎?4.學生討論創編歌詞。(小雞、小鴨、小貓、小狗等)。請學生表演并隨音樂邊唱邊做。大家進行交流評價。四、課堂小結小動物迷路了是怎樣回到家的?(邊跳邊叫,想辦法,問其它的小動物等。)假如你迷路了怎么辦呢?學生討論,各抒己見。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的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