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 五年級上冊 《小小機械師》單元 1.工具的妙用 教學設計單元 《小小機械師》 課題 1.工具的妙用 課時 1核心 概念 4.能的轉化與能量守恒 12.技術、工程與社會學習內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轉移和轉化 5-6年級:②知道簡單機械(杠桿、滑輪、輪軸、斜面)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12.2技術與工程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5-6年級:③知道技術對提高生產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響,舉例說明應用適當技術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或工作效率,應用所學科學原理設計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知道完成某些任務需要特定的工具,并體會工具在生活中關于改變力的方向、大小,以及控制物體的運動狀態等方面的作用。 科學思維 在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體驗中明確探究方向,在觀察與實踐的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假設。 探究實踐 小組合作,借助工具完成任務挑戰,在探究過程中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反思、調整;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 態度責任 樂于合作探究,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完成某些任務需要特定的工具,體會工具在生活中關于改變力的方向、大小,以及控制物體的運動狀態等方面的作用。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對于不熟悉的工具,能夠通過觀察和分析它們的結構,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做出合理猜測并進行驗證。教學 準備 教師:1.愛牛課件優化 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畫有一個圓的白紙、螺絲釘、木塊、粗鐵絲、鉚入鐵釘的木板、老虎鉗、螺絲刀、圓規、起釘錘、手工剪刀、轉筆刀、鑷子、指甲鉗、瓶起子、修枝剪、內六角扳手、花邊剪刀、絞肉機等。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創設情境,進行活動 (預設10分鐘) 任務導入:1.能否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完成下列活動? 撕成一個圓、把釘子釘進木塊、折斷粗鐵絲、拔出釘子。 任務2:選擇使用合適的工具完成挑戰,交流感受。 使其在對比體驗中體會工具的作用,這樣有趣且有深度的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參與科學實踐活動的興趣,又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開始對工具展開研究。二、觀察分析,作出假設(預設15分鐘) 出示幾種一般家庭生活中不常見的工具(修枝剪、內六角扳手、繩索滑輪、壓蒜器、手搖絞肉機、花邊剪刀等)。 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小組觀察研究這些不常見工具,說出自己的猜想。 在學生說出個人猜想時要求其說明理由,鍛煉學生有理有據說明想法的能力和實證意識。三、表達交流,拓展延伸。(預設10分鐘) 交流:生活中,工具為人們提供了方便。人們在工作中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這些工具或裝置就叫作機械。 拓展延伸: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謎 討論:猜一猜,古埃及建設者們是利用怎樣的工具來解決這個難題的呢?學生分享交流個人觀點。 小結:為了完成某些任務,人們往往需要借助工具,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務需要特定的工具。人們在工作中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這些工具或裝置就叫作機械。四、練一練 一、我會選 1.下列工具中,不屬于測量物體長短的是( )。 A.天平 B.直尺 C.卷尺 2.工具扳手的用途是( ) A.夾取物品 B.起釘子 C.擰螺母 3.對于理發師而言,( )是他們至關重要的工具之一。 A.螺絲刀 B.噴壺 C.剪刀 4.想要把一根鐵絲掐斷,我們可以選擇的工具是( )。 A.老虎鉗 B.鑷子 C.開瓶器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某些任務需要特定的工具。 B.使用工具是為了省力,因此費力的工具不要使用。 C.使用有尖銳、鋒利部件的工具時,要注意安全,避免受傷。 二、我會判 1.熱只能在液體中傳播,不能在氣體中傳播。( ) 2.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這種傳熱的方式稱為“傳導”。( ) 3.傳導、對流、輻射是熱的三種傳遞方式。( ) 4.把被加熱物體放在火焰中溫度最高的內焰部分加熱。( ) 5.熱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 ) 參考答案: 一、1.A 2.C 3.C 4.A 5.B 二、1.√ 2.√ 3.√ 4.×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