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 五年級上冊 《健康成長》單元 3.生活環境與健康 教學設計單元 《健康成長 》 課題 3.生活環境與健康 課時 1核心 概念 7.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學習內容及要求 7.4 人體生命安全與生存環境密切相關 5-6年級:③舉例說出重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人類安全的威脅。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能夠列舉噪聲、霧霾、污水、垃圾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科學思維 能夠基于所學提出環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科學問題。 探究實踐 小組分工配合,完成對周邊所處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與評估,知道生活環境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態度責任 樂于參與環境調查,認識身邊的生活環境現狀,形成環境保護和自我防護的意識。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噪聲、霧霾、污水、垃圾等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制定合適調查計劃,評估周邊空氣、水源、聲音等因素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教學 準備 教師:1.愛牛課件優化 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噪聲測試儀、pH 試紙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經過簡單判斷將病因指向了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霧霾現象。 由此引發學生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身邊環境也會影響人體健康嗎 二、聚焦問題,搜集證據(預設10分鐘) 搜集生活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的相關資料。 不僅包括對霧霾現象的資料查詢,也會涉及對噪聲、污水、垃圾等環境因素資料的查詢。三、調查探究(預設15分鐘) 界定什么是生活環境? 對所處的環境狀況進行調查與評估,監測自己朝夕相處的生活環境的真實狀況。可以進行網絡資源查詢,也可以展開實際觀測。 進行空氣調查、垃圾和污水調查、噪音調查等。四、表達交流,拓展延伸(預設10分鐘) 開展以“遠離XX 保護健康”為主題的剪貼報活動,學會合理防護,避免受到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拓展活動:模擬法庭 分角色扮演法官、原告和被告,模擬法庭對“光污染”訴訟案進行審判。五、練一練 一、我會選 1.下列不屬于光污染造成的影響的是( )。 A.可能造成人體缺鈣 B.引起頭痛、疲勞 C.損傷眼睛,增加壓力和焦慮 2.廠排出的難聞的氣體、汽車排放的尾氣都屬于( )。 A.空氣污染 B.噪聲污染 C.水污染 3.下面對生活環境的調查,不準確的是( )。 A.在硬紙板上貼上雙面膠并放在不同地點,觀察落在上面的灰塵,可以分析空氣的質量 B.在校園和家周圍調查時,不可以單獨行動,要在老師或家長的帶領下進行 C.為了能夠更準確地記錄數據,可以先嘗一嘗采集的河流水樣 4.對采集來的水樣,可以用( )測定水的酸堿度,分析水質狀況。 A.鼻子聞 B.PH試紙 C.活性劑 5.噪聲的大小通常用它的強度表示,其單位是( ) A.分鐘 B.分米 C.分貝 二、我會判 1.在做污水調查時,可以隨意地接觸污水。( ) 2.生活環境的好壞與每個人生活質量的好壞息息相關。 ( ) 3.光污染不會對人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 ) 4.光污染主要包括三類,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晝和彩光污染。( ) 5.生活習慣和環境條件都會影響人體健康。( ) 參考答案: 一、1.A 2.A 3.C 4.B 5.C 二、1.× 2.√ 3.× 4.√ 5.√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