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少版本美術五年級上冊第五課《風景如畫(二)》教學設計課題名 風景如畫(二)教學目標 1、認識裝飾性風景畫與寫生畫的異同,了解風景裝飾畫的藝術特征。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以風景寫生作品或圖片為素材,創作一幅夸張變形的裝飾性的風景畫。 3、感受裝飾畫的藝魅力魅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增強學生的創作自信心。教學重點 了解裝飾風景畫的藝術特征,掌握其表現方法。教學難點 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和夸張的裝飾方法創作生動和諧的裝飾風景畫。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風景寫生畫,裝飾性風景畫等。 學生準備:風景畫寫生,水彩,水粉顏料等工具。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教師出示一組風景寫生畫作品和裝飾性風景作品,讓學生欣賞。 讓學生說說,哪一幅作品形象更突出,色彩更豐富,畫面更富有想象力。 2、揭示課題。 二、討論比較 1、引導學生對比觀察欣賞,研究這兩種類型的作品在形象、色彩、藝術手法等方面有何不同。 2、通過觀察、比較、討論,讓學生感受到: 在形象上,寫生風景畫忠實于描繪景物本身的形體結構,裝飾風景畫不拘泥于原有物象,多采用夸張、比較、變形的手法,強化景物的特征。 在色彩上,寫生風景畫多依托依照客觀景物本身的色彩作畫,裝飾風景畫不受對象本身的色彩限制,色彩多主觀、濃烈、想像大膽、參差分明,多以畫面色彩的和諧為目的。 在藝術手法上,寫生風景畫多反映客觀現實,裝飾風景畫多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強化主觀感受。 三、欣賞感受 用學到的裝飾風景畫知識欣賞部分藝術大師的作品,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欣賞民間的藝術作品,感受濃郁的民族風格;欣賞以前學生的裝飾畫作品,增強學生的創作自信心。 四、構思創作 1、學生拿出自己的寫生作品或風景圖片按裝飾畫特點進行構思,然后選擇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表現手法,進行創作表現,把自己對客觀景物的夸張變形手法,色彩的主觀處理想法說給同桌的聽一聽。 2、教師重點指導畫面構圖,裝飾手段運用及景物的取舍。 3、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交流展示 1、集中展示學生的作品,相互交流欣賞。 2、學生互評、教師點評。教師及時表揚想象力豐富、表現優秀的同學。 六、課后拓展 教師提供更多的寫生風景畫作品,要求學生創作成裝飾性風景,然后組織學生辦一次裝飾風景畫作品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布置作業 學生拿出自己的寫生作品或風景圖片按裝飾畫特點進行構思,然后選擇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表現手法,進行創作表現,把自己對客觀景物的夸張變形手法,色彩的主觀處理想法說給同桌的聽一聽。板書設計 風景如畫 點線面,黑白灰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風景寫生”的基礎上進行裝飾風景畫的創作練習,也就是在學生風景寫生、體驗生活的基礎上,以自己寫生的風景作品為素材,或結合現有圖片進行想像創作,完成一幅夸張、色彩豐富的風景裝飾畫。在欣賞、創作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激發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得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表現自然的美好情感。(共17張PPT)風景如畫(二)小學美術/蘇少版/五年級上冊目錄01新課導入02探究學習0403課堂作業課堂總結第一部分新課導入新課導入哪一幅作品形象更突出,色彩更豐富,畫面更富有想象力。第二部分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在形象上,寫生風景畫忠實于描繪景物本身的形體結構,裝飾風景畫不拘泥于原有物象,多采用夸張、比較、變形的手法,強化景物的特征。在色彩上,寫生風景畫多依托依照客觀景物本身的色彩作畫,裝飾風景畫不受對象本身的色彩限制,色彩多主觀、濃烈、想像大膽、參差分明,多以畫面色彩的和諧為目的。在藝術手法上,寫生風景畫多反映客觀現實,裝飾風景畫多利用點、線、面元素,黑、白、灰層次,強化主觀感受。第三部分課堂作業課堂作業拿出自己的寫生作品或風景圖片按裝飾畫特點進行構思,然后選擇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表現手法,進行創作表現,把自己對客觀景物的夸張變形手法,色彩的主觀處理想法說給同桌的聽一聽。第四部分課堂總結課堂總結近處的大樹枝葉茂盛。小草葉子又肥又美。小花絢麗多姿。一陣陣風吹來,花草樹木,一起奏出了“森林交響曲”,一只只蝴蝶隨著“交響曲”跳起了舞呢。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課《風景如畫(二)》教學設計.docx 第5課《風景如畫(二)》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