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少版本美術科目四年級上冊第十九課《圖畫文字》(二)教學設計課題名 圖畫文字(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象形文字的悠久歷史及演變過程,初步感受到象形文字的美感。 技能目標:用水墨的方法畫出象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組合的畫面,使之既有文字的形式,又有畫面的美感。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到漢字的魅力,讓學生更加喜愛漢字,珍惜漢字,激勵學生學好漢字。教學重點 用水墨形式表現象形文字。教學難點 象形文字的美感及學生的敢于創造,象形文字組合的畫面。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水墨繪畫工具,課件 學生準備:水墨繪畫工具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認識幾種字體。 二、新授 1. 請同學們看幾張圖,與平時看到的畫有什么不同? (1)這幅圖表現了什么?(太陽),與平時看到的太陽一樣嗎? (2)這是什么?(日),與書上所寫的也不一樣。 (3)這是什么圖形,猜一猜?(山)還有(樹)很像我們現在的“木”字,一棵冬天的樹,有樹干、樹枝、樹根。 師小結:剛才看到的圖形有點像圖形,又有點像字。 2. 出示圖片 (1)請同學們猜一下,這是什么字?(羊)師:這個圖形很像我們今天的“羊”字,只是卷卷的兩個角變成了兩個點。 (2)小結:我們看到的這些就是“象形文字”。它們的起源最早是一幅畫,慢慢演變成文字,象形文字我們至今還在使用。 (3)我們再來看下面的象形文字(鳥),與現在的“鳥”字相比有很大的變化,但有一樣沒變,就是眼睛,還能找到象形文字的影子。 (龜)象形文字很復雜,特別是龜背上面的花紋都有了,現在“龜”字簡化多了,只有一橫一豎了。 還有(虎),(象)。 (4)師小結:我們現在的文字與象形文字肯定是有聯系的,只是現在的文字比象形文字更簡練、概括、抽象了。 3. 出示圖片這個人在干什么?他左右手都拿著不同的兵器,你想到一個什么成語?(自相矛盾) 師:你知道這是什么?這個人在干什么? 師小結:人物的行為比較復雜,比剛才的動物和自然復雜多了。 4. 猜一猜,這些圖形都畫了什么,(豬)想向大家表達什么? (1)豬被圍起來,身上還有特別的花紋,可能是某個部落的標志,希望養很多豬,這樣生活就會變得更好。 (2)師:為什么會想到“車”? 大家可以看到輪子,車上還有兩個人在駕駛,上面有很漂亮的旗,這在當時是一輛非常豪華的車。 (3)這一幅就更復雜了,大象上面有兩個大眼睛,左右還有柵欄,既有動物,還有人物和物品,很像一幅畫。大家談談這幅畫要表達什么?為什么? 5. 揭題:這些圖形與現在還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有關,我們既可仍它叫“象形文字”,也可叫做“圖畫文字”。 6. 我們來看看這些象形文字的演變過程。 (1)“魚”的演變過程:開始就像畫的一條魚,慢慢變成篆書,這是在秦始皇時期,再演變成2000年以前漢代的隸書,再到1000多年前唐代的楷書,后面是行書和草書。 (2)青銅器上的“魚”字圖形。 3000多年前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魚”。寫法很多,每個人寫的都不一樣,他們發揮想象力,把字怎么好看就怎么寫,那個時期是最有藝術創造力的時代。 三、教師示范 1. 教師模仿青銅器上的“魚”,用毛筆、宣紙、墨和水這些水墨畫工具材料來寫一寫。 (1)可用線條先畫出魚的外形、頭部,然后身體、尾巴,這與畫畫不一樣,畫畫是很小心地畫出形狀,寫字是一筆一筆寫,今天是把畫畫和寫字相組合。 (2)添上花紋(魚鱗),兩邊加上魚鰭。 (3)最簡潔、最生動的“魚”就出來了,當然還可以把“魚”字換方向來看,比如豎起來、橫過來看都可以,這可以叫做一張畫,也可以稱作一個字。 2. 學生第一次嘗試練習 (1)老師講解注意點 ①先用整支筆蘸水,然后用筆尖蘸濃墨,讓墨與水融合在一起,這樣畫出來的線條就有韻味了。 ②每個筆劃都是一筆畫完,不能描。 ③寫大一點,一張紙上只寫一個“魚”字。 (2)學生進行練習 (3)進行點評 ①構圖是否合理? ②水墨效果如何? ③形如何? 四、進一步練習 1. 欣賞其他學生的優秀作品 2. 老師再次進行示范 (1)先畫一只船(“舟”的象形文字) (2)舟上畫個人,把人和船組合在一起。 (3)人的身后放個壇子。 (4)上面再加個“日”(下雨也可以) (5)最后進行落款,這樣就用文字組合成一幅畫。 五、二次作業 1. 注意點: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圖片。 2. 學生嘗試練習組合畫面。 六、點評 1. 是否有新意 2. 是否充分利用宣紙和水墨的效果。 3. 其他美感形式。 七、拓展 1. 其他材質上的象形文字 (1)瓦片上 (2)竹片上 (3)石頭上 2. 藝術大師作品欣賞 八、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象形文字悠久的歷史,我們還利用水墨的方法畫了象形文字,通過本課的學習是不是對我們使用的漢字更加喜歡了?我們肯定會好好珍惜它,學好它,用好它,讓我們的漢字發揚廣大。布置作業 ①先用整支筆蘸水,然后用筆尖蘸濃墨,讓墨與水融合在一起,這樣畫出來的線條就有韻味了。 ②每個筆劃都是一筆畫完,不能描。 ③寫大一點,一張紙上只寫一個“魚”字。 1. 注意點: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圖片。 2. 學生嘗試練習組合畫面。板書設計 圖畫文字 教師示范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了解了象形文字悠久的歷史,我們還利用水墨的方法畫了象形文字,通過本課的學習是不是對我們使用的漢字更加喜歡了?我們肯定會好好珍惜它,學好它,用好它,讓我們的漢字發揚廣大。(共25張PPT)圖畫文字(二)小學美術 蘇少版 四年級上冊CONTENTS01 新課導入02 探究學習03 課堂作業04 課堂總結01新課導入新課導入新課導入新課導入02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從象形符號到文字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動物圖像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探究學習人物圖像探究學習部族標識探究學習探究學習“魚”的演變過程探究學習3000多年前商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魚”。寫法很多,每個人寫的都不一樣,他們發揮想象力,把字怎么好看就怎么寫,那個時期是最有藝術創造力的時代。03課堂作業課堂作業課堂作業課堂作業藝術大師的創作作品課堂作業①先用整支筆蘸水,然后用筆尖蘸濃墨,讓墨與水融合在一起,這樣畫出來的線條就有韻味了。②每個筆劃都是一筆畫完,不能描。③寫大一點,一張紙上只寫一個“魚”字。04課堂總結課堂總結今天,我們了解了象形文字悠久的歷史,我們還利用水墨的方法畫了象形文字,通過本課的學習是不是對我們使用的漢字更加喜歡了?我們肯定會好好珍惜它,學好它,用好它,讓我們的漢字發揚廣大。謝謝00000AAA包.S0O●6藝●星漢螺爆若出行告出其中波涌起日月之茂秋風簫瑟洪叢生百草畫山島辣峰樹木滄海水何澹”東牘碣5以觀梅色開國展宏圖m66日n心h季,h的雙包新抽州界03:S有0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9課《圖畫文字》(二)教學設計.docx 第19課《圖畫文字》(二)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