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少版本美術三年級上冊第二十課《皮影戲》教學設計課題名 皮影戲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了解皮影相關知識、人物造型特征及美感。 2.實踐目標:能利用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用線畫一幅有特點的皮影人物畫。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自主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自主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熱愛民間傳統文化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皮影的相關知識及人物造型特征 教學難點 如何表現出傳統皮影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皮影實物及有關皮影的圖片 學生準備:了解和收集皮影的相關資料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課: 欣賞:播放《指鹿為馬》片段的皮影戲片段。 師:請大家說一說這段動畫片的人物造型和平時看的動畫片有什么不一樣?就是這部動畫片,一下激起了我們對于皮影的研究興趣,下面就請同學來共同探究一下吧。 我們在這節課上,將分成了六個小組: 皮影的起源和歷史 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圖案特點 皮影的地區風格 皮影的制作 皮影的玩法 皮影藝術的明天 請在我們各組同學準備的資料中中國對皮影進行了較系統地研究,現在就請你跟隨我們走進光影間跳動的精靈——皮影的探究過程吧!引出課題:《走進皮影 畫皮影》 二、 探究學習: 1.一組分享探究皮影的傳說與歷史: 師:“有一種藝術,是完整的戲劇,比莎士比亞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盧米埃爾發明的電影早2100年;是純粹民間具有‘搖滾’精神的音樂,比貓王早2150年。這種藝術是中國獨有的,這就是皮影戲。皮影最早誕生于2000年前,俗稱“影子戲”,是我國古老而神奇的戲曲藝術,因為它比電影出現的早,也被認為是現代電影的鼻祖。請同學們看我們組給大家搜集的有關皮影的美麗傳說。放幻燈片《皮影的美麗傳說》《皮影戲的概念》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曾是人們對皮影戲的記憶,一幅白白的紗。一盞昏黃的燈,光影間演繹者人間百態。下面請跟隨我們第二組同學一同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圖案特點。 2、二組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圖案特征 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藝術化、卡通畫、戲劇化。 師:為什么皮影人物都用側面像? 便于戲曲人物之間的語言動作交流等。 師: 皮影身上有哪些傳統圖案、線條? 生:有牡丹、龍祥云等圖案,有直線、折線、波浪線等 3、三組探究皮影的地區分布特點 欣賞各地皮影人物,了解其特點 陜西皮影:纖巧秀麗,色彩鮮艷 北京皮影:臉譜京劇化,富有京味文化 四川皮影:簡約純樸 4、四組探究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皮 、描樣、 鏤刻、 著色、 熨平、 上油、 訂綴。 5、五組探究皮影的玩法 請學生給皮影人物擺造型 師:通過你的觀察,告訴大家皮影人物為什么能動? 兩個學生給皮影人物擺一個造型。告訴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關節活動的。 表演皮影情景劇《豬八戒背媳婦》 6、六組探究皮影的延伸與拓展 皮影戲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因為演出的內容豐富,老人小孩都喜歡看。可是隨著電視、電影的出現,人們的欣賞習慣改變了,皮影藝術慢慢被人們遺忘了。現在很少有人愿意學著制作、表演皮影了。為了讓大家關心皮影戲,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陽”老年舞蹈隊的奶奶們就編了一段皮影舞蹈,我們大家來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陽》。)我們也學學她們,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 通過各組同學對皮影的研究及資料準備我們是不是也想畫一畫皮影呢? 三、藝術實踐: 用線畫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點的作品。 要求:注意設計要點,線條細致而不繁瑣,簡潔而不空洞 ,注意線條的剛柔、粗細、疏密變化。 四、展示評價 設計多個獎項:最美造型獎,最美線條獎,最美色彩獎,最美構思獎,最佳表現獎,最佳表演獎,引導學生從技能、情感等方面對這節課的表現做出評價,對作品發表看法,體驗成功的喜悅 。 五、教師五、小結 同學們,看過了大家的展示,老師真的很佩服你們,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搜集到這么多資料,宣傳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中國皮影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向往。希望同學們能將研究深入下去,發現更多值得中國人驕傲的民族藝術瑰寶。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擁有如此燦爛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應該為保護和發展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希望同學們以后要繼續挖掘、創新,讓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發揚光大。 布置作業 用線畫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點的作品。 要求:注意設計要點,線條細致而不繁瑣,簡潔而不空洞 ,注意線條的剛柔、粗細、疏密變化。板書設計 皮影戲 走進皮影 看 聽 說 玩教學反思 本節教材以我國的民間藝術皮影為題材,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里獨樹一幟。但相對我們這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學生幾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到互聯網、圖書館等地方查找資料,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達到事功半倍的效果。 (共16張PPT)小學美術|蘇少版|三年級上冊皮影戲目 錄01新課導入02探究學習03課堂作業04課堂總結第一部分新課導入新課導入第二部分探究學習探究學習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探究學習陜西皮影:纖巧秀麗,色彩鮮艷北京皮影:臉譜京劇化,富有京味文化四川皮影:簡約純樸探究學習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制皮 、描樣、 鏤刻、 著色、 熨平、上油、 訂綴。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制作皮影用料非常講究,一般精選上好的驢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軟后,經過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后精心雕刻,涂上 艷麗的色彩。第三部分課堂作業課堂作業用線畫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點的作品。要求:注意設計要點,線條細致而不繁瑣,簡潔而不空洞 ,注意線條的剛柔、粗細、疏密變化。課堂作業第四部分課堂總結同學們,看過了大家的展示,老師真的很佩服你們,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搜集到這么多資料,宣傳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中國皮影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向往。希望同學們能將研究深入下去,發現更多值得中國人驕傲的民族藝術瑰寶。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擁有如此燦爛的民族文化而自豪,更應該為保護和發展這些文化而不懈努力。希望同學們以后要繼續挖掘、創新,讓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發揚光大。 課堂總結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0課《皮影戲》教學設計.docx 第20課《皮影戲》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