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多種多樣的生物第三章 微生物第一節(jié) 微生物的分布課題 微生物的分布 授課人學情分析 細菌真菌在人類生活環(huán)境中分布廣泛,但大部分學生對此并沒有認真觀察過它們的存在.學生的好奇心強,但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細菌真菌學生有聽過、見過,但平時不知道其相關知識,也不知道它們對生活的重大作用。本課應注意引導學生在課前多觀察身邊的細菌、真菌,并且注意生活經(jīng)驗的個體差異,注重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課本知識相聯(lián)系,由此引發(fā)學習的興趣。素養(yǎng)目標 生命觀念:認同生物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觀念。 科學思維:尊重事實證據(jù),運用比較和分類、分析和綜合等思維方法認識微生物的形態(tài)。 探究實踐: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實驗結果,歸納適宜細菌真菌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 態(tài)度責任: 1.樹立細菌和真菌無處不在的思想意識,從而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 2.通過做“檢測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體驗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教學重點 1.觀察不同形態(tài)的菌落圖片及菌落實物,說出細菌和真菌分布的特點。 2.嘗試采用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特點。教學難點 利用事實說明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狀況,總結適宜細菌和真菌生長的條件。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程 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102材料,引導學生思考: 1.什么是微生物 說說你知道的微生物有哪些。 2.航天員為什么要檢測回收水中和空間站內的微生物 微生物與人類的健康有什么關系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要想解開這些謎,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微生物的分布。 學生閱讀課本,代表學生回答問題,并說明理由。新課 展開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102,請同學們回答: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類群? 教師總結: 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生物,它們統(tǒng)稱為微生物。微生 物主要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等。 觀察菌落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圖片。 總結: 由一個或多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 細菌菌落:較小,呈白色,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較大,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wǎng)狀,顏色多樣。 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實驗探究:檢測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 同學們你們對細菌和真菌的了解有多少呢 是的,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確實很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但是,我們在一般情況下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當它們大量繁殖形成集合體后,肉眼才能看到。那么,這個集合體叫什么呢 如何培養(yǎng)細菌或真菌呢 教師引導學生預習課本P104-105,幫助學生完成實驗探究,并進行指導。 互動1 學習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說出菌落的概念及培養(yǎng)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1.怎樣配制培養(yǎng)基 2.什么是接種 回答非常好,你們想一想,在接種之前,我們把配置好的培養(yǎng)基應該如何處理,才能保證實驗的成功 接種后,應把培養(yǎng)基放在什么地方培養(yǎng) 看來對于培養(yǎng)微生物并不那么簡單,但大致過程是相同的:制培養(yǎng)基→接種→培養(yǎng) 互動2 觀察菌落(不同形態(tài)的菌落圖片) 1.細菌的菌落大小如何 顏色怎樣 2.你認為細菌的表面怎樣 光滑黏稠,還是粗糙干燥 3.和細菌菌落相比,真菌的菌落大小如何 形態(tài)如何 4.霉菌形成的菌落大小如何 形態(tài)如何 同學們完成了實驗探究后,老師進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1.為什么培養(yǎng)用的培養(yǎng)皿和培養(yǎng)基,在接種前必須高溫滅菌 為什么要用無菌棉棒 2.第3條提示相當于細菌和真菌培養(yǎng)的一般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 3.什么環(huán)境條件下可能沒有細菌和真菌 在這個探究中,有這樣的情況存在嗎 為什么 4.根據(jù)各組的探究結果進行總結: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條件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106,請學生自己總結:細菌的分布情況和生產(chǎn)所需的條件。 同學們閱讀課本,作答。 學生觀察圖片。 [思考與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分享與交流] 學生分享討論結果。 [回答]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進行作答,并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思考與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學生閱讀課本,總結。課堂小結 以上就是本堂課的全部內容。(結合板書,梳理總結)板書設計微生物的分布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主要利用實物照片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分析理解細菌真菌菌落的特點,并學會區(qū)別細菌和真菌的菌落。以自學加討論等方式使學生知道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及每個步驟的注意事項及目的,最后小組合作討論制訂如何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分析及探究能力,因本課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討論時間較短,且學生沒有親自實踐,所以教學效果不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