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單元 植物的生活第4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節 光合作用課題 光合作用 授課人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認識,對生物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實驗探究,愿意與同學合作開展活動,共同完成探究任務,敢于大膽質疑;但由于學生沒有實際經驗,特別是有些操作學生第一次涉及,如酒精燈的正確使用等應該由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完成。素養目標 生命觀念:認同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觀(即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科學思維:描述光合作用發生的場所和產物的鑒定方法。 探究實踐:通過實驗驗證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產物的實驗,觀察葉的結構實驗,培養學生逐步學會生物探究的科學方法。 態度責任:1.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學習,明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養成愛護綠色植物的情感。教學重點 1.光合作用的發現簡史。 2.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產物。 3.制作和觀察徒手切片。 4.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教學難點 1.光合作用的發現簡史。 2.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產物。第1課時 光合作用的探索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程 導入 一粒種子能萌發長出幼苗,一顆幼嫩的小苗,可長成一株參天大樹,一顆果樹可結出豐碩的果實。但你想過嗎?綠色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需要哪些物質?這些物質又來源與哪里?17世紀以前的人們認為綠色植物的生長靠的是從土壤中獲得的物質。事實真是如此嗎?怎樣去證明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 學生仔細傾聽、思考。新課 展開 活動一 光合作用的發現簡史 1.展示亞里士多德的圖片,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植物體是由“土壤汁”構成,即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物質完全來自土壤。 2.展示海爾蒙特實驗圖片,提問:柳苗和干土的質量變化情況是什么樣的?其結論是什么? 得到海爾蒙特實驗的結論:柳苗生長所需的物質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轉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質。 提問:①海爾蒙特的實驗結論完全正確嗎? ②從植物生活環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長需要的物質來源,還應該考慮什么因素? 3.展示普利斯特利實驗的圖片以及播放其視頻。提問:結論是什么? 得到普利斯特利實驗的結論:綠色植物能夠凈化因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渾濁的空氣。 提問:當人們重復普利斯特利的實驗時,有的獲得成功,有的總是失敗,甚至發現植物還會更嚴重的污染空氣,為什么學者們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呢? 4.展示英格豪斯實驗的圖片并要求學生閱讀課本得到結論。 得到結論:綠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凈化空氣(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光照下的綠色植物能夠釋放氣體,這種釋放氣體的能力在夕陽下時降低,日落后則完全停止。 5.展示瑟訥比埃和索緒爾的照片,要求學生在書本中找到這兩位科學家的介紹,證明或發現了什么? 證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氣的同時,還要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說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發現綠色植物在光下同時還要消耗水(說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6.展示薩克斯實驗的圖片,講解原理:淀粉遇碘變藍,提問:滴加碘液后樹葉變藍說明了什么? 得到結論:綠色植物在光照下不僅能夠釋放氧氣,且能夠合成淀粉等物質(說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活動二 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產物 1. 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 播放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的視頻。 提問:①暗處理的目的是什么?②將小燒杯置于盛有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稱為什么方式?③為什么要將小燒杯置于盛有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④葉呈黃白色,酒精呈綠色的原因? 分別展示天竺葵和銀邊天竺葵的照片。 過渡:天竺葵就是我們這個實驗所使用的實驗材料。 展示暗處理的圖片,提問:暗處理的目的是什么? 展示選葉遮光的圖片并少量的文字描述,提問:遮光與不遮光形成對照,變量是什么?移到陽光下照射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酒精脫色的圖片并少量的文字描述,提問:使用酒精的目的是什么?隔水加熱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天竺葵葉和酒精在酒精脫色前后的顏色對比圖。 展示清水漂洗的圖片,提問:目的是什么? 展示滴加碘液的圖片并少量的文字描述,提問:為什么要滴加碘液? 展示滴加碘液后天竺葵葉子的顏色變化圖。說明原理:淀粉遇碘變藍。提問:遮光處理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別顯示什么顏色?說明了什么? 總結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的過程、現象和結論。 2.檢驗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展示課外資料:氧氣能夠助燃,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討論:①選擇哪種實驗材料比較好?②怎樣收集到氧氣?③怎樣檢測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 依次講解選擇金魚藻、排水集氣法的原因。 播放檢驗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視頻,提問:將帶火星的衛生香伸入試管后有什么現象? 依次講解各個步驟及目的。 提問:該實驗現象和結論分別是什么? 3.閱讀教材P75活動:驗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提問】①為什么銀邊翠和銀邊天竺葵的葉邊緣不呈綠色? ②分析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③你認為綠葉細胞的哪里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總結】 ①銀邊翠和銀邊天竺葵的葉邊緣不呈綠色是由于邊緣不含葉綠體,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②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4.閱讀教材P77,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提問】 ①檢驗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時,兩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什么? ②第一套實驗裝置的葉滴加碘液不變藍,第二套實驗裝置的葉變藍,說明了什么? ③該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總結】 ①實驗變量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說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才能產生淀粉(有機物)。 5.如何設計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總結】 6.光合作用 【提問】 根據前面的科學實驗結果,說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產物以及反應式。 【總結】 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條件:陽光。 產物:淀粉和氧。 場所:葉綠體。 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提問】 光合作用的實質是什么? 【總結】 光合作用包含兩種變化(實質): (1)物質轉變:二氧化碳和水等簡單的無機物轉變成淀粉等復雜的有機物。 (2)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觀察,傾聽。 計算得到答案。 記筆記。 思考并回答。 觀看視頻并回答。 做筆記。 思考并回答。 觀察圖片并閱讀課本找出其結論。 閱讀課本并找出結論。 做筆記。 觀看視頻并思考。 觀看。 思考并回答。 討論。 記筆記。 思 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討論。 記筆記。 思考并回答。 討論。 思考并回答。 討論。 記筆記。課堂小結 以上就是本堂課的全部內容。(結合板書,梳理總結)板書設計第1節 光合作用第1課時 光合作用的探索1.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2.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條件:陽光產物:淀粉和氧氣場所:葉綠體3.光合作用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教學反思上課沒有很大的技巧讓學生能夠輕松的記憶人物與相應實驗,板書的內容較多,花費的時間過多,板書的書寫速度不夠快。知識講解不夠有趣,不能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2課時 葉與光合作用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程 導入 你能否解釋葉的正面顏色比反面顏色更綠的原因?你能否解釋為什么大多數落葉反面朝上? 學生仔細傾聽、思考。新課 展開 活動一 觀察葉的結構 1.溫故知新:回憶顯微鏡的使用。 設計意圖:溫故知新為觀察葉結構打下基礎。 2.實驗器材:新鮮的綠蘿顯微鏡,刀片,鑷子,載玻片,蓋玻片,盛有清水的培養皿。 設計意圖:認識并熟悉實驗材料。 3.方法步驟: (1)制作葉的臨時裝片 ①取一片綠蘿葉,放在載玻片上。 改進:教材中的菠菜葉硬度不夠 ,切片結構不完整 ,綠蘿易新鮮硬挺,厚度適中易于切割。 ②用三聯刀片法切割載玻片上的葉。 改進:為了突破徒手切片這一難點,還對刀片進行了改進,我們用三聯刀片法,將三片刀片疊在一起,中間那片短點,改進課本中用并排的兩片刀片,因為刀片緊貼很難切出切片,很多同學切出的切片結構不完整。三聯刀片法優點是保證刀片間有薄的縫隙,切片薄厚適中,大部分同學能觀察到的葉結構是完整的。讓學生嘗試比較二聯和三聯刀片法的實驗效果,認同三聯刀片法比二聯刀片法效果好,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和創新。 注意:刀片很鋒利,用時要小心! ③重復切幾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水一次,以便將切下的葉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里。 ④用毛筆從水中選取最薄的葉切片,放在一張潔凈的載玻片上,制作成臨時裝片。 教師先講解、演示、然后學生動手操作。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生物實驗操作技能和觀察能力。 (2)葉的結構 用低倍顯微鏡觀察葉的臨時裝片。 找出薄而比較完整的葉部位,對照書81頁圖4-9觀察葉的結構,區分出上表皮、下表皮、葉肉和葉脈,識別各個部位的細胞結構特征,并思考有關問題。 ①表皮無色透明對葉進行光合作用有什么好處?屬于什么組織? ②靠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與靠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排列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解釋為什么葉上面比下面更綠的原因嗎? ④葉肉細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屬于什么組織? ⑤葉脈在葉中起什么作用?屬于什么組織? 4.閱讀教材課本82頁課外科學實踐,完課本83頁討論。 【總結】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等多種色素,葉綠素能夠吸收和轉化光能﹐而且葉綠素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形成。沒有形成葉綠素時,葉綠體呈白色或黃色。 活動二 光合作用在生物圈的作用 【提問】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意義 【總結】光合作用的意義:①植物自身生長發育的營養物質。②動物和人的食物來源。③人類利用的多種原料來源。④植物、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⑤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定。 活動三 光合作用的應用 【提問】 1.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舉例說出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有哪些應用? 【總結】 1.在農作物種植技術上,可以采取多種措施增大單位空間的葉總面積,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如立體種植、合理密植、間作套種等。 2.光合作用影響因素: 生理作用影響因素應用實例光合作用光照種植大棚時延長光照時間,合理密植、間作套種等溫度白天適當提高大棚內溫度等二氧化碳在棚內點燃木柴、施用“氣肥”等小組合作實驗、觀察、記錄結構、討論。 學生交流、討論,并歸納總結。 學生交流、討論,并歸納總結。 學生交流、討論,并歸納總結。課堂小結 以上就是本堂課的全部內容。(結合板書,梳理總結)板書設計第2課時 葉與光合作用第2課時 葉與光合作用教學反思該節要求指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徒手切片,識別葉的結構,領悟葉的結構,領悟葉與光合作用相適應的結構特點。為了突破徒手切片這一難點,對刀片進行了改進,用三聯刀片法,將三片刀片疊在一起,中間那片短點,改進課本中用并排的兩片刀片,因為刀片緊貼很難切出切片,很多同學切出的切片結構不完整。三聯刀片法優點是保證刀片間有薄的縫隙 ,切片薄厚適中,大部分同學能觀察到的葉結構是完整的 。讓學生嘗試比較二聯和三聯刀片法的實驗效果,認同三聯刀片法比二聯刀片法效果好,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和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