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課第一框《網絡改變世界》一、教材解析 第二課是繼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之后關于網絡生活的專題。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促進了社會生產的新變革,而且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設置該課內容符合社會發展需求,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使用網絡的現實困惑與真實疑慮,是與時代同步的教學內容。 本框分為三個目。“網絡豐富日常生活”闡述了網絡在生活方面帶給人們的驚喜改變,如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更加迅捷、人際交往不受時空限制以及生活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等。“網絡推動社會進步”闡述了網絡對社會經濟、民主政治、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促進作用。“網絡是把雙刃劍”闡述了使用網絡可能會受到不良影響,啟發學生合理利用網絡,在網絡生活中尊重他人、保護自己。二、學情分析 當今時代的學生是與網絡共生的一代,他們天生與網絡具有親近感,從小伴隨著網絡長大,并能很快地學會使用網絡解決生活、學習、人際交往中的難題。 八年級學生的身體發育普遍趨于成熟,邏輯思維能力有較大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不斷增強,處于由家庭和學校走向社會的關鍵階段。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尤其是互聯網發展到移動互聯網的階段,青少年和網絡已經是“零距離”接觸。他們對互聯網技術給人類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影響理解不足,不能深入認識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大數據等對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 同時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對未知未解的疑問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們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跳到網絡的“大海”里暢游并尋求“答案”,這種情況下,必要的信息識別能力與一定的媒介素養就顯得尤為關鍵。三、教學目標 1.政治認同:正確認識網絡對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起著積極作用。 2.道德修養:正確認識網絡的利弊,形成正確的網絡觀。 3.法治觀念:學會識別網絡陷阱,避免網絡危害,依法參與網絡生活。 4.責任意識:不沉迷網絡,尊重他人;學會保護自己。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1.網絡是怎樣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2.網絡是怎樣推動社會進步的。 教學難點:1.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懂得網絡是一把雙刃劍。2.正確認識互聯網,培養對網絡生活的正確態度,享受健康網絡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樂趣。五、資源與工具 多媒體教學、網絡音視頻資源、信息化資源六、方法與策略 教法:講授法、情景創設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等七、教學內容設計導入預設過程(約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設置活動:AI繪畫找不同 1.出示兩組繪畫圖片,引導學生判斷哪個是AI生成圖像。 2.播放《AI圖像生成技術》視頻 1.積極參與活動,認真觀看視頻。 2.思考教師問題,并積極舉手發言第一目:古今對比感受網絡便利教學內容:網絡怎樣豐富日常生活預設過程(8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古今對比 對比一:古有“烽火狼煙、飛鴿傳書”, 今有“動動手指,縱觀天下” 對比二:古有“方圓百里,同鄉交友”, 今有“普天之下,網絡交友” 對比三:古有“一騎絕塵,貴妃荔枝笑”, 今有“外賣網購,盡享美食歡” 提問:以下古今對比體現網絡給生活帶來的哪些變化?你能結合日常生活舉例說明嗎? 感受生活:展示導航、美食推薦、旅游攻略、QQ、微信等生活中常見的案例。 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基礎知識點——網絡怎樣豐富日常生活 結合歷史知識認真思考問題。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 跟隨教師引導,結合自身理解,初步感受網絡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在老師的點撥下,理解識記網絡怎樣豐富日常生活,并在課本對應位置做好知識點勾畫和筆記整理。第二目:網絡時代感受社會進步教學內容:網絡怎樣推動社會進步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設置活動:網絡時代小調查 (1)你最常用的購物軟件是哪個?你最喜歡用哪個軟件做攻略?為什么? (2)除此之外,你知道哪些網絡途徑可以獲取權威的政治資訊嗎? 2.呈現常用購物軟件和新聞資訊軟件圖片。 3.互聯網+傳統行業:呈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的表現相關案例,如美團、淘寶等。 4.AI賦能政府公共服務新模式 呈現材料:某市AI+“12345”服務熱線解決方案,提問:人工智能賦能政務新模式有什么作用? 5.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應用 呈現材料:AI翻譯助手可以為人們提供實時的語言翻譯服務;人工智能驅動的綠色科技投資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建設可持續未來的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問:材料中人工智能為社會哪方面發展搭建了新平臺? 6.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基礎知識點——網絡怎樣推動社會進步。 1.積極參與課堂,舉手回答分享。 2.仔細閱讀材料,積極思考問題 3.在教師引導點撥下,理解互聯網對經濟、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影響。 4.在老師的點撥下,理解識記網絡怎樣推動社會進步,并在課本對應位置做好知識點勾畫和筆記整理 5.結合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認真思考問題并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第三目:網絡是把雙刃劍教學內容: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怎樣正確認識網絡是把雙刃劍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網癮少年自測 呈現材料:網癮少年自測表 提問:你因為上網時間和父母起過爭執嗎?你因為沖浪內容和父母有過沖突嗎?你自認為有網癮嗎? 呈現材料:AI或致虛假信息詐騙成風 方法與技能: 提問:青少年可以怎樣防范網絡詐騙? 呈現材料:信息泄露、手機竊聽、窺秘偷拍 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基礎知識點——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及怎樣正確認識網絡是把雙刃劍 延伸思考 提問:結合今天所學,思考:我們該如何應對 人工智能帶來的利與弊。 梳理本課邏輯,總結知識提綱 閱讀材料,完成“網癮少年自測表”。 結合生活實際思考問題并積極回答問題。 仔細閱讀相關材料,根據相關材料思考問題。 在老師的點撥下,理解網絡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以及怎樣正確認識網絡是把雙刃劍,并在課本對應位置做好知識點勾畫和筆記整理。 跟隨教師引導,梳理本課邏輯,做好知識提綱總結。七、板書設計八、作業設計 1.在如今的贛南臍橙園,手機儼然成為“新農具”,將樹梢上的一顆顆金果子呈現在消費者眼前,助力臍橙銷往世界各地。在電商發展浪潮下,包括臍橙在內的各式農產品紛紛“上網”銷售,為農產品銷售開辟了一條新渠道。這說明互聯網( C ) ①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 ②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搭建創新平臺,推動文化傳播 ④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各地群眾通過《人民建議直通車》等主要互聯網平臺參與“捎句話”活動,為家鄉的繁榮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這一活動( B ) A.表明網絡為文化交流傳播搭建新平臺 B.拓寬了民主渠道,有利于推動科學決策 C.說明人民是國家主人,直接管理國家 D.體現國家一切權力屬于公民的憲法原則 3. 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模仿人類思考、回答人們的問題。這項技術在提供方便的同時,也帶來隱私泄露、學術造假等風險。這啟示我們( B ) ①為了人身和財產安全,應遠離人工智能 ②要提高媒介素養,合理利用網絡 ③要辨識信息內容,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自由可以劃定社會規則的邊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