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二課第一框《創新改變生活》一、教材解析 《創新改變生活》下設兩目,分別是第一目“感受創新”、第二目“創新引擎”。本框主要論述“如何理解創新”和“為什么要重視創新”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感知創新到理解創新,把握創新的內涵,理解創新的引擎作用。第一目側重對創新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創新處處皆在,理解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指明創新可以讓生活更美好。第二目側重對創新的理性分析,闡述創新對人類的發展、民族復興、社會進步、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和我國基本國情的了解還不全面;學生關心民生問題,特別是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但是在改革開放和共同富裕之間還不能清晰地建立聯系,還不能用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去思考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囿于對創新的淺層次理解,青少年學生往往局限于從科技發明的角度理解創新,而較少從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創新,可能會認為創新只是個體的行為,而沒有認識到創新對于人類進步、社會發展的深遠意義。三、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知道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在感受國家創新成就中培養民族自豪感。 法治觀念:體會創新與美好生活的內在聯系,認同創新的價值,支持我國改革創新事業。 責任意識: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志為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創新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理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要意義。五、資源與工具 多媒體教學、習近平談話內容資料六、方法與策略 教法:講授法、情景創設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等七、教學內容設計導入預設過程(約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播放兩會代表/委員采訪視頻。 提問: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采訪視頻中,提到了哪些“兩會”關鍵詞? 呈現材料:習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講話。 提問: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播放視頻) 認真觀看視頻并回答老師提問。 2.根據老師提問仔細思考,運用生活經驗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第一目:感受創新教學內容:正確認識創新;創新的作用(個人、社會、生活)。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教師呈現材料:李明平凡的一天。 設問:李明平凡的一天中有哪些創新元素? 2.組織活動:七嘴八舌“話”生活。 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創新點”? 3.教師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知識點——正確認識創新1。 4.組織活動:搶答中國新“四大發明”。教師言語過渡,總結知識點——正確認識創新2。(通過對屠呦呦和神州十八號團隊的詳細講解,引導學生加深對創新的認識) 5.設置討論情景:中學生、醫生、微信團隊的創新活動。設問: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6.教師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知識點——創新的作用(個人、社會、生活)。 7.組織活動:連一連。設問:以下圖片分別屬于哪方面的創新?對社會有什么作用? 8.組織學生整理課堂筆記。 1.認真閱讀材料,仔細觀察,舉手回答問題。 2.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下,根據自身經驗尋找生活中的“創新點”,主動分享,踴躍舉手和班級同學進行交流。 3.跟隨教師引導,結合自身理解,從兩個方面正確認識創新。 4.根據課前知識積累,積極舉手參與搶答活動。認真閱讀材料,同時仔細聆聽老師講解,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5.仔細閱讀情景材料,并充分聯想自身創新經歷。跟隨教師引導,結合自身理解,掌握創新的作用。 6.在老師的點撥與自身思考中,正確認識創新,理解創新的作用,并在課本對應位置做好知識點勾畫和筆記整理。第二目:創新引擎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性;改革和創新的關系。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呈現習近平語錄——習近平在2023年廣東考察時的講話。 標注講話中對創新強調的詞句。 思考:這一講話內容揭示了什么道理? 2.繪制人類文明史時間軸:原始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后工業時代。 3.呈現材料:不同國家對于創新戰略的重視。(中國、德國、印度、美國、韓國) 4.呈現材料:華為手機對美芯片和核心技術依賴過高,發展受阻。(補充知識點:相關鏈接) 5.呈現材料:深圳—小漁村到大都市的蛻變。 設問: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興的城市。從深圳的發展中得到什么啟示? 6.教師言語引導,點撥學生回答,多元化評價學生,總結知識點——創新的重要性。 7.以圖示方式演示講解改革和創新的關系。 8.梳理本課邏輯,總結知識提綱。 1.仔細閱讀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材料,思考心得啟示。 2.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在老師的引導提示下繪制人類文明史時間軸。 3.閱讀材料,思考對應問題并積極舉手,踴躍發言。 4.在老師的點撥與自身思考中,多角度理解創新的重要性和正確認識改革和創新的關系。并在課本對應位置做好知識點勾畫和筆記整理。 5.跟隨教師引導,梳理本課邏輯,做好知識提綱總結。板書設計八、作業設計 1.1.【2023·遼寧鞍山】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這是因為( C ) A.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唯一動力 B.創新能徹底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C.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 D.創新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 2.【2024·北京海淀期中】近段時間以來,“新鮮”成為海鮮市場的頂流,新疆多地采用“海鮮陸養”模式,在貧瘠荒涼的戈壁荒漠養殖出鮮活美味,如烏魯木齊米東區的南美白對蝦、麥蓋提縣的澳洲淡水龍蝦、察布查爾縣的羅氏沼蝦等。這體現了( B ) ①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生活更美好 ②知識的創新為我們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創新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 ④技術的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云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聯合云南熱作所等單位,攻克多個育種技術難題,為我國天然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戰略資源安全提供了品種與技術支撐。據此可知( B ) ①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 ②我國已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③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 ④創新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