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創作手法教學設計(第3課)課題 創作手法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七年級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一、圖像識讀1、學生能夠識別不同美術作品中所運用的創作手法,如色彩、構圖、形象塑造等。2、分析創作手法對表現崢嶸歲月主題的作用,理解其在傳達歷史信息和情感方面的意義。二、美術表現嘗試運用多種創作手法進行美術創作,21世紀教育網以更好地表達自己對崢嶸歲月的理解和感受。掌握不同創作手法的基本技巧,能夠根據創作需求靈活運用,提高作品的表現力。三、審美表達能力提高學生運用不同創作手法進行藝術表達的能力,鼓勵他們創造性地使用這些手法來創作作品。美術技法掌握21世紀教育網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掌握并能夠運用各種美術創作手法,如繪畫、雕塑、版畫等。五、文化理解了解不同創作手法與歷史文化的關系,21世紀教育網認識到美術創作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感悟崢嶸歲月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價值,增強對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教學重點 1、理解美術作品中不同創作手法的特點和應用。2、學習如何分析和評價美術作品的創作手法。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創作手法在傳達作品主題和情感時的作用。教學準備 不同創作手法的美術作品圖片或實物(如寫實主義、抽象表現、超現實主義等)。多媒體設備,用于展示作品和播放相關歷史背景資料。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導入 1. 導入視頻,了解美術作品創作背景,介紹本課時的學習目標。2.總結創作手法。1、觀看歷史視頻。2、學生思考創作手法有哪些。 通過觀看視頻,幫助學生理解藝術作品的創作手法及其對作品表達的影響。環節二:講解新知 展示油畫《開國大典》并分析其創作手法。引導學生觀察每幅作品的構圖、色彩和材料運用,并提問:“這些手法如何影響作品的表達?”3. 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他們的觀察和感受。4. 總結創作手法對作品表達的影響。5. 提供相關的藝術術語,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描述創作手法。6. 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手法如何幫助藝術家傳達歷史情感?”任務一:欣賞欣賞并對比本課繪畫作品,談談不同美術表現形式在表達同一主題時的有哪些不同特點?21世紀教育網展示美術作品唐勇力的《新中國誕生》,介紹作品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生分析創作手法如何反映歷史事件和情感。1. 學生觀察作品,21世紀教育網嘗試描述作品的創作手法。2. 學生參與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想法。3. 學生學習相關的藝術術語。4. 學生思考創作手法對歷史情感表達的影響。21世紀教育網 通過觀察和討論,幫助學生理解藝術作品的創作手法及其對作品表達的影響。環節三:作品分析 任務二:說一說你所認識的畫中人物,了解作品創作過程,根據畫家的線描創作稿,21世紀教育網探究傳統工筆畫的筆墨技法及造型特點。引導學生思考分析。任務三:思考探究 觀察本課三幅繪畫作品的細節。找一找:畫家運用了哪些元素烘托畫面氛圍?想一想:畫家為什么要這樣表現 1.學生參與小組活動,分享和討論分析結果。2.學生學習創作手法與歷史意義分析的工具。21世紀教育網3.學生思考并回答。 通過分析作品的創作手法與歷史意義的關系,幫助學生理解藝術作品在歷史教育中的價值。課堂練習 1、藝術家在表現主題方面運用了那些創作方法?2、下圖中說一說你所認識的畫中人物,了解作品創作過程,根據畫家的線描創作稿,說一說傳統工筆畫的筆墨技法及造型特點。 課堂完成并回答。 通過課堂練習,鞏固本課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作業布置 討論并講述美術作品中的創作手法和創作意圖的關系。對比董希文、21世紀教育網李成民、唐勇力三位畫家表現開國大典的繪畫作品。 記錄課后作業,準備完成。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課堂小結 光輝歲月,不忘初心,“美術是弘揚革命傳統、傳承革命文化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個永恒的主題,革命性題材的美術創作會一直延續下去,那些匠心獨具而又符合主題性創作規律的佳作,必將繼續在中華文明歷史畫卷中留下濃墨重彩的藝術篇章和文化貢獻。 學生復習 通過總結分享,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板書 課題:創作手法創作手法有:表現形式、畫面構圖、形象塑造、色彩搭配、空間處理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特色資源分析:1高清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歷史,豐富學生的視野。)2.視頻(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美術作品背后的歷史背景。)技術手段說明:1.多媒體教學設備:使用投影儀、電子白板等展示資源,便于全體學生觀看和討論。21世紀教育網2.在線學習平臺:搭建網絡課程平臺,上傳教學資料、布置作業、進行在線測試和交流,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和鞏固知識。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對書法的興趣方便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