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二框《學習成就夢想》一、教材解析 本課內容《學習成就夢想》在第一框課《做個追夢少年》基礎上,進一步和學生一起探討應持有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的意義,幫助學生多元學習、自主學習、終生學習,引導學生探尋學習的意義,激勵學生在學習中實現自我、服務社會,幫助學生生成學習的內動力,發現更好的自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勞動者與建設者,培養他們的學習精神和學習觀念以及學習能力,對促進學生自身和社會整體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二、學情分析 對于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學生而言,面臨著新的學習階段,新的學習天地有新的機遇,也有新的挑戰,學生在小學已經積累了學習經驗,但對于初中的學習模式較為陌生,初中的學習會是怎么樣的?學習對我們來說有什么意義?我們還需要樹立怎樣的學習態度?這些問題需要在本節課中幫助學生理解與感悟。三、教學目標 健全人格:通過對“學習”更深刻更廣闊地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愿望,體會學習與個體生命成長的關系,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課堂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立體思維的能力;通過對學習的解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政治認同:知道學習是中學階段的重要任務。知道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和各種能力的培養。 責任意識:了解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學習觀念,理解學習對于個體生命成長的意義。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我們為什么要學習 教學難點:怎樣正確認識學習五、資源與工具 多媒體教學、人物材料六、方法與策略 教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等七、教學內容設計導入預設過程(約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課前小問:他的父親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母親下肢殘疾,家徒四壁,你認為他會迎來什么命運? 2.教師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引出學習榜樣龐眾望,并播放視頻。 3.構建學習情境,展示學習主題,說明學習目標。 1.聆聽提問,展開想象,主動回答。 2.觀看視頻,初步了解龐眾望。 3.學生做好學習準備,聆聽教師言語導入,明確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做好預習。環節一:窮且益堅,有道可為教學內容: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內容、范圍和表現?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出示龐眾望本科期間成績,并播放視頻,設問:龐眾望的夢想是什么?進入清華學習給他帶來了什么影響? 教師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理解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夢想。 提問:龐眾望所學精密儀器專業與我國哪些行業有關? 教師點撥學生回答,并引導學生理解龐眾望所學專業與國家科技有關,理解個人學習與祖國前途的關系。 在教師的引導下,感悟基礎知識點:學習的重要性。 展示龐眾望在清華的生活,設問:你認為這些活動是學習嗎?會帶來什么收獲? 教師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并組織學生開展“學習途徑接龍比賽”。 教師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總結基礎知識點:學習內容、范圍和表現。 教師解讀相關鏈接:知識學習的四個層次。 認真觀看,積極思考,舉手回答問題。 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學習對個人夢想的意義。 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分享個人見解。 了解龐眾望所學專業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在教師的點撥下,理解基礎知識點,內化于心。 聆聽提問,積極思考,主動分享。 在教室的組織下,積極參與,其他同學認真聆聽,可適時補充。 在教室的引導下,理解基礎知識點。 閱讀相關鏈接,明白知識學習的層次。環節二:不負眾望,未來可期教學內容:努力學習、善于學習的要求?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出示龐眾望在清華科研成果的故事,并設問:龐眾望展現出了怎樣的學習態度? 教師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并播放視頻,再呈現龐眾望支教故事, 呈現小組合作任務:“龐眾望故事對青少年圓夢”啟示探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展示。 教師多元化點評學生回答,并總結基礎知識點;努力學習、善于學習的要求。 展示夢想清單活動,并組織學生書寫。 學生閱讀龐眾望故事,并積極思考問題,主動舉手回答。 觀看視頻,了解人物社會實踐故事。 在教師的組織下,積極展開小組合作,人人參與,熱烈討論,并主動分享個人討論成果。、 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學中,理解基礎知識點,感悟努力學習、善于學習的要求。 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夢想清單書寫,并積極分享。板書設計八、作業設計 1.學校組織兩天一夜的校外拓展實踐活動,婷婷的媽媽拒絕讓孩子參加,理由是耽誤了孩子的學習,好好在學校學習就足夠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B ) A.不該去。校外活動浪費時間和金錢,應該取締 B.應該去。學習并不局限在學校,我們生活中所了解的都可以是學習 C.不該去。刷題才是學習的制勝法寶 D.看心情。順其自然,看學生的意愿 2.某校學生利用假期踏上研學之旅,他們探尋紅色印記、游覽名勝古跡,不僅拓展了視野,而且以往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經真實地觸摸、感受,理解也更透徹了。由此可見( D ) A.旅游比讀書重要 B.能力比知識重要 C.要在勞動中成長 D.要在實踐中學習 3.2024暑假期間,某中學組織一日勞動實踐營活動一割水稻。同學們了解水稻的種植,感受割水稻勞作,親手制作水稻成長履歷作品,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強學習、動手能力。由此可見( A ) ①學習也可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和感悟 ②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所觸、所聽、所做,都可以是學習 ③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勞動才能學到真本領 ④傳統的課堂教學已經過時,不適應學生的全面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學的學習,下列同學的做法中,可以借鑒的是( B ) ①小惠現在不用父母催促,回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寫作業 ②小利每天晚上刻苦學習,不到十二點決不休息 ③小江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科學地安排每天的學習時間 ④小玲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只寫自己喜歡的學科的作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