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多種多樣的生物第一章 藻類與植物的類群第一節 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課題 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授課人學情分析 學生了解了綠色植物的結構層次,對歸納植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基礎。學生雖然經常見到綠色植物,但很少對其進行系統觀察。課前可安排觀察作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周邊環境的綠色植物。學生知道周邊的水綿和苔蘚慢慢消逝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污染,利用這些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將會喚起學生保護環境的情感。素養目標 生命觀念: 1.通過分析植物系統進化樹,了解不同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強化生物進化的觀念。 2.樹立生物體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科學思維:通過比較不同植物類群的特征,提高觀察與分析比較的能力,提升科學思維水平。 探究實踐: 1.觀察海帶,觀察苔蘚、腎蕨等植物,描述它們的形態結構 2.觀察蕨類植物的孢子囊和孢子。 態度責任:說出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養成保護綠色植物的意識。教學重點 1.突出生物圈中,不同環境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以及這些綠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系。教學難點 1、對生物圈的不同環境中分布不同綠色植物的理解。 2、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推理、實驗觀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種能力。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程 導入 導入部分: 展示不同植物的圖片,提出問題:你認識這些植物嗎 它們有哪些異同點呢 教師敘述: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大約有33 萬種,遍布各種生態環境。你知道這些植物可以分為哪幾類嗎 它們的親緣關系是怎樣的呢 【展示圖片:植物的親緣關系樹狀圖] 根據樹狀圖說明:根據植物形態、結構、生理和生活習性不同,將植物分為----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 [回答] 學生認真觀察圖片,代表學生回答問題,并說明理由。新課 展開 藻類 教師講述:“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春天來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綠色,這是為什么呢 (多媒體展示圖片) 教師解釋原因:水變綠是由于春天氣溫升高,陽光明媚,水中的藻類大量繁殖。這些綠色的小生物在水中漂浮,使春水蕩起綠波。 教師多媒體展示多種常見的藻類(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鹿角菜、水綿和衣藻),讓學生了解常見藻類,思考下列問題: (1)這些藻類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2)這些藻類和我們平時見到的陸生高大植物相比,有根、莖、葉等器官嗎 師生共同總結: 藻類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藻類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簡單的生物。 多媒體出示教材 P64圖2-3,讓學生閱讀圖中的信息,嘗試總結藻類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關系。(可嘗試讓學生舉出更多的實例) 師生共同總結:藻類與人類的關系:食用、藥用、魚類餌料、釋放氧氣等。 2.苔蘚植物 教師講述:春夏時節,如果你留意,在陰濕的墻角,或者清澈的溪流邊,就有可能發現苔蘚植物的蹤跡。在溫暖多雨地區的森林中,還會在樹干上看到它們,有時腳下似乎有一塊毛茸茸的綠毯,踩上去非常松軟,這些植物主要是苔蘚植物。 多媒體展示多種常見的苔蘚植物(葫蘆蘚、墻蘚、黑蘚、地錢等),讓學生了解常見的苔蘚植物。 指導學生對苔蘚進行觀察: ①用放大鏡觀察苔蘚植物莖和葉的形態特點及假根的特點。 ②測量苔蘚植株的高度。 思考:(1)與藻類相比,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有什么不同 (2)從形態上看,苔蘚植物與藻類有哪些主要的區別 這與它們的生活環境有關系嗎 (3)苔蘚植物與人類生活有怎樣的關系 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 師生共同總結苔蘚植物的特點: 苔蘚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 教師多媒體出示大氣污染的圖片,指導學生閱讀并思考問題:苔蘚植物為什么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類植物 多媒體展示常見的幾種蕨類植物,讓學生認識這些蕨類植物,了解蕨類植物的生活環境。 組織學生觀察當地常見的幾種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 (1)觀察苔蘚、蕨類植物的形態和顏色,測量并記錄植株的高度。 (2)用放大鏡觀察苔蘚植物“莖”“葉”和假根的形態結構。 (3)用放大鏡觀察蕨類植物葉的形態結構,仔細觀察葉背面的隆起。 思考: (1)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各有什么特點 兩類植物有什么明顯的區別 (2)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在形態結構上有什么共同點 教師總結: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輸導組織。同苔蘚植物一樣,蕨類植物也是不結種子的植物。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預習課本P67內容,思考:蕨類植物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煤是怎么形成的呢?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派代表回答。 學生閱讀課本,進行總結。 [分享與交流] 學生分享觀察結果。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派代表回答。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進行作答,并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討論結果。 [思考與討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進行作答,并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課堂小結 以上就是本堂課的全部內容。(結合板書,梳理總結)板書設計第一節 藻類、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藻類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藻類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簡單的生物。苔蘚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莖中沒有導管,葉中也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在這些器官中有專門運輸物質的通道——輸導組織。同苔蘚植物一樣,蕨類植物也是不結種子的植物。教學反思這節課的知識與農村生活較為貼近且知識點明確,知識內容相對較容易理解,農村生物教學資源豐富,充分發揮這些資源的優勢,讓學生在寬松、民主、和諧的環境中自主性的構建知識,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又能充分領略大自然的奧妙,體會它們的神奇和美麗,也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進行野外實地教學,安全是我們預先要考慮周全的問題。針對農村中學的學生大多偏于膽小不善表述的特點,讓他們嘗試自己充當小老師上臺講述,既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但七年級的學生特別是農村校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相對還比較弱,教師要預先務設好一些人選,在沒有人愿意主動當“小老師”的情況下,可采用提名推薦。另外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問題的預設,特別是農村學生對蕨類植物的藥用了解較多,教師要豐富自己的知識。作為農村中學如何充分利用好自然資源,調動他們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改變生物學學習方式,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是作為一名農村生物教師要不斷積極探討和思考的課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