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統編版2024)七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設計★★第5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教學目標】①了解王室衰微的表現和結果。(歷史解釋)②知道春秋時期的主要霸主,認識諸侯爭霸的影響。(時空觀念、歷史解釋)③知道春秋時期經濟發展的表現及其原因,理解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關系。(歷史解釋、唯物史觀)【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鐵農具牛耕;諸侯爭霸。教學難點:諸侯爭霸的影響;經濟發展與社會變化的關系。【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季氏在家廟的庭前,舉行天子所專享的八佾之舞??鬃釉u論這件事時,說:“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么事情不能狠心做出來的呢?”季氏為什么敢違犯禮制,犯上作亂呢?今天讓我們走進本課,一起來了解動蕩的春秋時期。環節二:整體感知1、先導閱讀:閱讀教材子目錄,說一說春秋時期,社會政治、軍事、經濟都發生了哪些變化?答案提示:教師指導:東周是中國歷史上繼西周之后的朝代,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其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后半期,各諸侯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這一時期,由于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廣,生產力提高,諸侯開始崛起并競相稱霸,為了圖強開始變法改革。通過這種變革,奴隸制度最終消亡,新興的封建制度逐漸確立起來。環節三:新課教學(一)目標導學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1、教師指導:觀察圖片,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主要主要體現在哪些行業上?答案提示:農業、手工業、商業教師指導: 經濟是人們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一切物質精神資料的總稱。中國古代經濟可以分為農業、手工業、商業三個方面。農業的發展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原料。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產品商品化的趨勢為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商業的繁榮又反過來刺激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2、自主學習:春秋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在每個行業上有哪些具體表現?答案提示:鐵制農具和牛耕、擴大、分工、細致、鼓勵、保護、金屬貨幣3、核心素養:【史料實證】將上列圖片進行分類并填入相應板塊。答案提示:①⑤、②④、③⑥4、教師指導:【唯物史觀】觀看視頻進行思考,鐵農具有哪些優點,它對農業生產有何影響?答案提示:優點:堅硬、鋒利、耐用、省力。影響:促進農業深耕細作,有利于開發山林、擴大耕地,提高糧食產量,促進人口增長。教師指導:春秋時期,冶鐵技術逐漸提高,比青銅器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鐵制農具逐漸代替青銅工具,形成了有翻土墾荒的犁,鏟土的鏟,除草等使用的鋤,平地用的耙等多種不同功能的農具。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把人從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大大推動了農業的發展。5、問題探究:【唯物史觀】上述圖片反映了我國古代不同時期的生產工具,請分別寫出它們的名稱及對應的時代。生產工具的演變體現了什么?答案提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銅農具、鐵制農具;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生產工具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有利于促進農業發展。(二)目標導學二:王室衰微1、教師指導:【唯物史觀】春秋時期經濟的發展使社會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諸侯勢力日益強大,王室衰微鐵; 農具和牛耕出現教師指導:春秋以來,由于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與推廣,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諸侯視這些土地為私產,勢力逐漸增強。加上在井田上耕作的奴隸減少,都去幫諸侯開墾私田,周天子在井田制上所收的賦稅減少,導致王室經濟困難,天子權威日趨下降,以公田制為基礎的分封制就逐漸瓦解了。由此可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變革引起政治和社會變革。2、自主學習:結合視頻與教材內容說一說王室衰微的表現有哪些?有何后果?答案提示:洛邑一帶;各自為政;縣、郡;定期朝覲、繳納貢賦國家統治權從周天子轉移到大國諸侯手里,諸侯操控政治,競相角逐。3、問題探究:【史料實證】材料反映了春秋時期政治格局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這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禍根?答案提示:王室衰微,諸侯各自為政,國家分裂割據;分封制教師指導:根據材料可知,周平王繼位以后,把周的都城向東遷到洛邑,以躲避西戎的敵人。平王在位的時候,周王室日漸衰敗,諸侯中強大的吞并弱小的,齊、楚、秦、晉等國開始壯大,政令都出自稱霸的諸侯。目標導學三:諸侯爭霸1、自主學習:【時空觀念】閱讀教材,說一說春秋時期先后出現了哪些霸主?在地圖中找到霸主的諸侯國位置。出現諸侯爭霸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他們打著什么的旗號進行稱霸答案提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王室衰微,諸侯勢力壯大,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為了追逐自身利益(人口、土地、權力)尊王攘夷教師指導:鐵農具和牛耕出現,生產力提高,私田得以開墾,封建土地私有制開始代替奴隸土地國有制,分封制逐步瓦解,王室衰微,諸侯為了爭奪人口和土地開始競相稱霸。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天子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齊桓公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并數次發動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戰爭而大獲贊賞,齊恒公的尊王攘夷一方面成功阻止了外敵對華夏文明的侵襲,另一方面也為齊國的霸業顯得更加合理合法,后世就有很多諸侯王效仿齊恒公。2、問題探究:【歷史解釋】為什么齊桓公能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答案提示:①地理位置優越,經濟富庶;②管仲改革,富國強兵;③以尊王攘夷的名義號令諸侯,獲得政治優勢。3、自主學習:觀看視頻找一找春秋時期的霸主都有哪些成語典故?然后完成小游戲:連連看答案提示:4、問題探究:【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根據材料分析諸侯爭霸有何影響?答案提示:給人們帶來了災難;大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有利于局部統一;推動各國變法圖強,促進了社會變革; 促進了民族交融,華夏認同觀念產生。教師指導:提取材料關鍵詞,據此表達自己的認識,在評價歷史事件時,要學會用辯證的觀點,從積極性和消極性等方面全面評價。把歷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思考,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以及是否順應歷史進步潮流去評價。培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5、知識拓展:弭兵大會的召開有何影響?以晉、楚為首,各國共同簽訂盟約,宣布停止戰爭。晉、楚兩國互相妥協,分享霸權,成為諸侯列國的共同盟主。答案提示:一方面確立了晉、楚兩國的霸權地位;另一方面贏得了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課堂小結】春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段風云激蕩、英雄輩出的特殊時期。上承西周由統一走向分裂,下啟戰國由分裂邁向統一,隨著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各諸侯國經濟得到發展,導致原有的各種制度遭到破壞,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劇烈的變化,王室衰微,諸侯各自為政,開始爭霸。整個國家處于割據紛爭的狀態。從而使春秋時期出現社會動蕩的局面。【鞏固練習】1.(2024·河南·中考真題)戰國時期的這些農具(見下圖)雖貌不驚人,但其鋒利已經悄無聲息地劃開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這里的“鋒利”可以理解為( )A.較高生產力水平 B.頻繁的兼并戰爭 C.新興的小農經濟 D.寬松的社會氛圍2.(2023·山東濟寧·中考真題)春秋時期,魯國國君朝覲周王僅3次,而朝齊、晉、楚三國竟達33次之多。對此合理的解釋是( )A.周王室地位已經衰落 B.魯國到王都路途遙遠C.魯國國君是春秋霸主 D.周王不是魯國的宗親3.(2023·北京·中考真題)戰國時期,鐵制工具的使用進一步推廣,使大量荒地得到開墾。開墾者繳納賦稅,田地所有權就可以得到國家承認,新興地主階級逐漸壯大。同時,鐵制工具在開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說明( )A.生產工具的進步推動社會發展 B.鐵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C.各國變法帶來生產工具的改進 D.水利工程為國家統一創造條件答案提示:AAA【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