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重要概念】①原始民主:在原始社會,沒有階級和國家,氏族成員共同勞動,地位平等。由全體氏族成員參加的氏族議事會,決定重大問題。氏族首領由選舉產生,可以隨時撤換,不享有特權。隨著原始社會后期,生產力發展,私有制和階級產生,原始民主逐漸消失。在商周時期,還殘存著某些原始民主的傳統。②貴族制與官僚制:貴族制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基礎之上,由貴族掌握政權的政治制度,其特點是世卿世祿。官僚制是建立在官吏選拔的基礎之上,由官吏按照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行使中央或地方權力的政治制度,其特點是任期制和俸祿制。【項目探究】一、先秦時期政治制度1、夏朝:打破 下的禪讓政治傳統, 代替禪讓制;2、商朝:實行 ,商王直接控制內服王畿地區,王畿四周是外服;3、西周:主要政治制度有 (權力分配)、 (權力繼承)、 (權力認同)分封制 特點 ①授民授土,解決貴族內部權力分配的矛盾; ②類型:王族(燕、魯、晉、衛)、功臣(齊)、舊貴族(宋); 為主且分布在富庶和戰略要地; ③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評價宗法制 特點 ①以血緣親疏確定繼承關系和名分, ; ②血緣與政治結合(族權與政權結合);評價禮樂制(周禮):要求貴族衣、食、住、行等都符合自己的等級是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中國古代早期(商、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4、春秋戰國:貴族等級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壞,戰國時各國變法,逐步建立郡縣制、官僚制等,推動制度向 的轉型;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1、相關概念: 指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 指地方服從中央;2、相關制度:(1)核心: ,一切政治、軍事、法律決定權在皇帝,皇權專制。特點有皇權至上、皇帝獨尊、皇位世襲(2)中央行政制度(中樞權力機構):內容 統領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樞所在; 掌軍事; 是副丞相,協理國政,掌管圖籍、文書,同時又是最高監察官;評價(3)地方行政制度:郡縣制,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 任命(中央 管理地方);(4)文書制度:實行嚴密的文書行政管理系統和文書傳送系統;材料 “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東漢王充《論衡》根據材料和課本P4《史料閱讀》,分析秦朝文書制度有哪些作用?(6分)3、秦朝政治制度與中國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別?三、漢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變(一)中央行政制度(中樞權力機構)的演變朝代 考點梳理漢代 ①漢初, ,中央行政制度仍為三公九卿制; ②漢武帝時,設立 ,外朝丞相權力削弱;西漢晚期, 權力逐漸增大; ③東漢,劉秀將 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三公權力受到削弱;魏晉 尚書臺改稱尚書省,又新設中書省和門下省,但各自職掌和權利分配尚未定型;隋唐 三省六部制 1、職能: 起草詔令, 封駁審議, 執行。宰相議政機構為“ ”; 2、評價:宋朝 二府三司制(二府:中書門下、 樞密院 ;三司:鹽鐵、度支、戶部) 1、內容:最高行政長官是 ,設 分割行政權, 分割軍政, 分割財權; 2、評價:元朝 總理全國政務明朝 廢丞相,設內閣 ① 為加強皇權,廢丞相,皇帝直接領導六部; ② 設內閣,內閣“ ”奏章處理意見,后由皇帝“ ”; ③宦官專權,司禮監代皇帝“批紅”,通過東廠、錦衣衛監察官民; 性質:清朝 設軍機處 設軍機處,簡化處理政務程序;辦事效率高;保密性強;皇帝對官僚機構控制力強;材料 中國古代行政權力的運行機制以君主權力獨占基礎上的分權輔政為基本特征。君主集權于上、行政體制分權于下的權力制衡體制,或是實行集體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體制之外另設機構,以達到分權的目的。 ——摘編自趙沛主編《中國古代行政制度》據材料,概括君主專制背景下分權輔政的兩種模式,并舉例說明。(8分)(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朝代 行政層級 其他史實西漢 郡、縣二級制 1、漢初吸取秦孤立之敗教訓,實行 ,景帝時爆發“ ”,后被平定; 2、漢武帝實行推恩令,設 (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作為監察區,每州設刺史,監察地方郡國),加強中央集權;東漢到魏晉南北朝 州、郡、縣三級 東漢晚期,原來的監察區“ ”變為一級行政機構,州刺史不僅有行政權,還有領兵權,形成外重內輕,干弱枝強的局面;隋唐 州、縣二級制 到 道、州、縣三級制 1、隋朝廢郡,以州統縣,唐朝沿用州縣二級制; 2、唐朝根據 在全國劃分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后來 成為州縣以上的一級行政實體; 3、唐中期以后,節度使擁兵自重,形成 ,威脅中央;宋 州、縣二級制 到 路、州(府)、縣三級制 1、 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實體; 2、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①削實權: 任知州,設 監察并制約知州;②制錢谷:設 將大部分地方賦稅運往中央;③收精兵:地方精銳編入 ,定期更換駐地(更戍法);元 省、路、府、州、縣多級 在地方設置 ;明清 省、府、縣三級 ①明初,廢行中書省,設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一省民政、司法、軍政之權;后朝廷又派出 ,逐漸總攬一省之權; ②清承明制,巡撫成為一省長官,又設 管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探究1:據以上表格概括地方行政制度演變的特點。(8分)探究2:影響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因素材料 隋唐時期之所以強調山川形便原則,是因為隋郡,尤其是唐州比秦郡小了許多,也不可能造成割據。但即使這樣,犬牙交錯原則在隋唐也沒有完全被放棄。元明清時期,這一原則更發展得淋漓盡致。漢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9部在北,4部在南。西晉前期19州,南7北12。至唐貞觀元年,分全國為10道,正好5道在南,5道在北。北宋元豐時期23路,南方占14路而北方只有9路。明清時期南北方省區基本是二比一。 ——摘編自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探究3:地方行政制度的變與不變材料 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變”與“不變”的共同目的,并說明地方行政區劃“變”與“不變”的具體表現。(12分)第1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針對性訓練】考點一: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1.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級,遭到周桓王拒絕。熊通怒稱現在周邊地區都歸附了楚國,“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楚)武王”。這表明當時周朝( )A.禮樂制度不復存在 B.王位世襲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開始解體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戰2.“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這一思想產生的制度淵源是( )A.宗法制 B.禪讓制 C.郡縣制 D.察舉制3.《禮記》記述了貴族朝會的列位禮節: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階之前;諸侯,阼階(東臺階)之東;諸伯,西階之西;諸子,門東……九夷,東門外;八蠻,南門外。與此相關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縣制 D.郡國并行制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國貴族按“周禮”行事,學說統一的“雅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應起源于現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陜西 D.山東5.戰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總稱;戰國以后,百姓成為民眾的通稱。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強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D.井田制的推行6.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不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礎,對后世也有深刻影響。這表現在( )A.一夫多妻習俗長期延續 B.皇位繼承“立嫡不以長”C.諸子平等的財產繼承權 D.婚姻中的“門當戶對”考點二:秦漢到明清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的演變7.右圖為中國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間政令運行關系示意圖,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A.尚書是中央最高行政機構B.分權造成了冗官現象C.決策權與執行權出現分離D.王國問題得到了解決8.漢代設尚書臺,首領是尚書令、尚書仆射。魏晉時,“事無大小,咸歸令、仆”。這一現象說明( )A.皇權旁落 B.相權轉移C.地方權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9.“中書、尚書令在西漢為少府屬官,在東漢亦屬少府,雖典機要,而去公卿甚遠。魏晉以來,浸以華重。唐遂為三省官長,居真宰相之任。”這段話意在指出( )A.漢代少府份屬九卿,位尊權重 B.唐代中書令和尚書令是真宰相C.中書令和尚書令地位逐漸提高 D.三省制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10.某朝官員王鍔通過賄賂企圖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鍔的請求,并下詔“鍔可兼宰相”。時任給事中的李藩行使職權,駁回詔書。由此推斷,給事中隸屬于( )A.唐朝的門下省 B.宋朝的樞密院 C.明朝的內閣 D.清朝的軍機處11.武則天時期,將中書、門下二省名稱分別改為鳳閣、鸞臺,通過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頭銜,使低品級官員得以與鳳閣、鸞臺長官共同議政。宰相數量大增,且更替頻繁。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擴大中書、門下二省的職權 B.為官員提供迅速晉升的機會C.便于實現對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強化宰相參政議政職能12.唐朝自太宗時起,有了以他官為宰相的記載。一些官員以“參議朝政”“參知政事”等名號預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則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號參與決策。唐代的宰相是一個集體,宰相議政辦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設立,反映了( )A.相權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趨向貴族化 C.外朝參議要政 D.政治決策走向透明開放13.某學者評唐朝三省制時指出:“凡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未經政事堂議決副署,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命令,在當時是被認為違制的,不能為下屬機關所承認。”這里所謂“違制”的論斷,主要指皇帝背離了( )A.詔令須由政事堂議決的制度 B.門下省執掌詔令草擬的職能C.中書省監察地方政務的慣例 D.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的定制14.針對皇帝頻頻越過中書省直接向六部官員下達詔令的現象,有朝臣說:“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由此可知,該朝臣( )A.反對中央集權 B.主張建立內閣 C.主張加強相權 D.反對三省六部制15.有學者認為,唐代前期中央各級行政機關以及地方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書省。“有事皆申尚書省取裁聞奏,不能徑奏君相;詔令制敕亦必先下尚書省詳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見,尚書省( )A.剝奪中書與門下省的權力 B.擁有起草詔令制敕的職權C.阻隔皇帝與各州府的聯系 D.成為全國行政運行的樞紐16.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民間尊稱他為“包相爺”。他曾擔任過轉運使、兵部員外郎、開封府知府和樞密副使等職務,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轉運使 B.兵部員外郎 C.知府 D.樞密副使17.元初,中書省“省規”:三日一奏事,軍國急務不拘于此限;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討論,事關重大且意見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 )A.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 B.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C.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 D.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18.六部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行政機構。以下對于六部的描述,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各自分署,直接對皇帝負責 ②隸屬于中書省③隸屬于尚書省 ④增設外務部等機構,六部之名漸廢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19.明初“立中書省以總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時,“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罪名誅殺胡惟庸,取消中書省。造成丞相“擅權”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個人貪權攬政 B.制度導致權力失衡C.中央集權受到削弱 D.君主專制逐步強化20.明萬歷年間,神宗下令工部鑄錢供內府用,內閣首輔張居正“以利不勝費止之”。神宗向戶部索求十萬金,張居正面諫力爭,“得停發太倉銀十萬兩”。這反映出當時( )A.內閣權勢強大 B.皇權受到嚴重制約 C.社會經濟凋敝 D.君權相權關系緊張21. 明萬歷十五年,顧憲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內閣擬票重罰。內閣首輔申時行等只擬罰俸,神宗震怒,令“還改票來!”申時行只得遵旨。這說明,明代內閣大學士( )A.僅作為侍從顧問,不參決政事 B.萬歷年間開始參與軍國大事決策C.按照皇帝的傳諭來票擬和批紅 D.掌握票擬權力,但仍需服從君權22.明初朱元璋嚴禁宦官讀書識字,但中后期宦官讀書識字逐漸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針對性地編纂適合宦官學習的讀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樞決策過程發生異變 B.皇帝權力日趨衰落C.內閣議政功能已經喪失 D.宦官掌握決策權力23.《清史稿》記述,清代內閣“沿明舊名,例稱政府”,但“內閣實權,遠不逮明”,“內閣宰輔,名存而已”。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國 B.六部分掌行政權力C.貴族特權不斷削弱 D.新的權力機構出現24.說到某項舉措實施的原委,史載:“蓋以國家事務殷繁,人情弊端種種,諸臣有陳奏之心,或有不便顯言之處,故令……密陳朕前……欲以眾人之耳目,為朕之耳目,使民隱得聞,萬事就理”。據此判斷,下列項中與之相符的是( )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設立樞密院 D.設立軍機處25.光緒《大清會典》載:“諭軍機大臣行者,既述,則封寄焉。凡有旨存記者,皆書于冊而藏之,屆時則提奏。議大政,讞(審)大獄,得旨則與。”材料說明軍機處( )A.地處內廷,專管軍務 B.參與政務,秉旨辦事C.設有官衙,機構完備 D.專理刑獄,職能單一考點三:秦漢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26.《漢書》云:“漢家承秦之制,并立郡縣,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這表明在西漢( )A.分封制度退出歷史舞臺 B.宗法制度趨于瓦解C.郡縣制有利于維護皇權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27.西漢初年,劉邦封置諸侯王國,封子弟為王,功臣為侯,并規定“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這表明劉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B.繼承西周的政治體制C.確保皇位傳承穩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體制28.漢高祖時期,王國職官設置與朝廷基本一致。表1為此后西漢統治者對王國職官的調整概況,這些調整的出發點是( )時期 調整概況漢景帝時期 改丞相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漢武帝時期 郎中令減秩為千石;改太仆(秩兩千石)為仆(秩千石)漢成帝時期 裁撤內史;令相治民,與郡太守無異A.精簡地方行政機構 B.節約中央財政開支C.維護國家政治統一 D.廢除郡國并行體制29.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來的帝王反復重申上述觀念。這主要體現了( )A.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C.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代所沿用 D.歷代帝王將漢宣帝作為治國榜樣30.三國時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議政。針對刺史制度問題,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條,以清靜為名,威風著稱,今可勿令領兵,以專民事。”由此可見,與西漢相比,當時魏國( )A.地方監察制度逐漸完善 B.刺史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C.刺史的職權發生了異變 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31.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體系 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 C.健全地方行政機構 D.完善地方監察制度32.明初廢行省,地方分設三司,分別掌管一地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直屬六部。明中葉以后,皇帝臨時派遣的巡撫逐漸演變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這一變化有助于( )A.擴大地方行政權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權限 D.緩解中央與地方的對立33.(2022·山東高考·16)(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研究行政區劃至少與三個學科有基本關系,一是歷史學,二是地理學,三是政治學。行政區劃不但是一種現實存在,而且是一種歷史現象。行政區劃本身是歷史的產物,而且在歷史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沒有哪一個政區不是前代的沿襲或變革。行政區劃又是一種地理區域,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概念,它的存在與變遷都與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關系。行政區劃既是劃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當然要與自然地理環境相關;而行政區劃之中又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實際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環境。行政區劃又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發生行政關系的產物,行政區劃的變遷往往是政治過程造成的,也就是說,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區劃變遷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鶴《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結合隋代政區改革的史實分析說明材料二的觀點。(12分)【答案】(12分)改革史實舉例:改革措施方面: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改州為郡;多次增置、裁并州(郡)縣;建立了地方政區巡察制度。改革結果方面:郡縣分布北密南疏;黃河中下游等地區郡縣相對密集。分析說明:層次1:只列舉隋代政區改革的具體史實,不能在史實與材料二之間建立聯系。層次2:結合隋代政區改革的具體史實,能在史實與材料二之間建立起聯系,但只是從歷史、地理、政治三個角度對材料二的觀點加以印證。層次3:結合隋代政區改革的具體史實,從歷史、地理和政治角度在史實與材料二之間建立起邏輯聯系,能對材料二的觀點進行綜合評述,并提出創新性認識。例如:行政區劃改革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能單從某一方面進行解釋;除歷史、政治、地理的角度外,還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解釋等。(若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項目探究】一、先秦時期政治制度1、夏朝: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禪讓政治傳統,世襲制代替禪讓制;2、商朝:實行內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內服王畿地區,王畿四周是外服;3、西周:主要政治制度有分封制(權力分配)、宗法制(權力繼承)、禮樂制(權力認同)分封制 特點 ①授民授土,解決貴族內部權力分配的矛盾; ②類型:王族(燕、魯、晉、衛)、功臣(齊)、舊貴族(宋);王族為主且分布在富庶和戰略要地; ③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評價 積極:①周王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開發邊遠地區,擴大統治范圍; ②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漸形成華夏國家認同; ③打破夏商部落國家和方國聯盟狀態,國家政權由松散走向緊密; 消極:諸侯國有較大獨立性,易導致分裂割據;宗法制 特點 ①以血緣親疏確定繼承關系和名分,嫡長子繼承制; ②血緣與政治結合(族權與政權結合);評價 對當時:①保障貴族世卿世祿特權; ②利于凝聚宗族,減少紛爭; 現實意義:注重家庭和諧,利于強化民族、家國認同;禮樂制(周禮):要求貴族衣、食、住、行等都符合自己的等級是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中國古代早期(商、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①血緣與政治結合,家國一體; ②借助神權強化王權; ③等級嚴格; ④統治者尚未實現權力高度集中;(原始民主傳統對君權有制約如國人暴動;分封制下地方有較大獨立性與自主權;貴族政治具有重大影響力如共和行政)4、春秋戰國:貴族等級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壞,戰國時各國變法,逐步建立郡縣制、官僚制等,推動制度向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轉型;二、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1、相關概念:君主專制指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中央集權指地方服從中央;2、相關制度:(1)核心:皇帝制度,一切政治、軍事、法律決定權在皇帝,皇權專制。特點有皇權至上、皇帝獨尊、皇位世襲(2)中央行政制度(中樞權力機構):三公九卿制內容 丞相統領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樞所在;太尉掌軍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協理國政,掌管圖籍、文書,同時又是最高監察官;評價 ①三公九卿既配合又牽制,任何人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最終操縱在皇帝之手; ②軍政大事先朝議,最后皇帝裁決,一定程度減少決策失誤;(3)地方行政制度:郡縣制,分為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中央垂直管理地方);(4)文書制度:實行嚴密的文書行政管理系統和文書傳送系統;【課堂探究】材料 “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東漢王充《論衡》根據材料和課本P4《史料閱讀》,分析秦朝文書制度有哪些作用?(6分)①加強對官員的行政管理; ②提高行政效率和國家治理能力; ③保障政令傳達,加強中央集權;④利于制度傳承,為漢承秦制提供條件; ⑤具有較高史料價值;3、秦朝政治制度與中國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別?(1)中國古代早期政治:①統治者尚未實現權力高度集中;②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2)秦朝:①權力高度集中(君主集權、中央集權);②中央任免、有任期的官僚政治;三、漢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變(一)中央行政制度(中樞權力機構)的演變朝代 考點梳理漢代 ①漢初,漢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為三公九卿制; ②漢武帝時,設立中朝,外朝丞相權力削弱;西漢晚期,中朝尚書權力逐漸增大; ③東漢,劉秀將尚書臺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三公權力受到削弱;魏晉 尚書臺改稱尚書省,又新設中書省和門下省,但各自職掌和權利分配尚未定型;隋唐 三省六部制 1、職能: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宰相議政機構被稱為“政事堂”; 2、評價: 積極:①分工明確,提高了行政效率;(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 ②分割相權,利于加強皇權;相權一定程度上也能制約皇權;(皇帝所頒政令,未經政事堂通過,不能施行);③中央決策和行政體系日臻完備;(唐代六部與秦代九卿相比,皇家事務與國家事務趨向分離); 弊端:三省間互相責難,影響辦事效率;(政事堂的設立減少三省之間的責難,利于提高效率)宋朝 二府三司制(二府:中書門下、 樞密院 ;三司:鹽鐵、度支、戶部) 1、內容:最高行政長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設參知政事分割行政權,樞密院分割軍政,三司分割財權; 2、評價:①通過分化事權,加強皇權,削弱相權; ②制度僵化,效率低下,助長因循守舊風氣;元朝 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明朝 廢丞相,設內閣 ①明太祖為加強皇權,廢丞相,皇帝直接領導六部; ②明成祖設內閣,內閣“票擬”奏章處理意見,后由皇帝“批紅”; ③宦官專權,司禮監代皇帝“批紅”,通過東廠、錦衣衛監察官民; 性質:內閣與軍機處都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機構,作為顧問、內侍機構,實質是專制皇權加強的產物;清朝 設軍機處 雍正帝設軍機處,簡化處理政務程序;辦事效率高;保密性強;皇帝對官僚機構控制力強;【課堂探究】材料 中國古代行政權力的運行機制以君主權力獨占基礎上的分權輔政為基本特征。君主集權于上、行政體制分權于下的權力制衡體制,或是實行集體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體制之外另設機構,以達到分權的目的。 ——摘編自趙沛主編《中國古代行政制度》(1)據材料,概括君主專制背景下分權輔政的兩種模式,并舉例說明。(8分)①集體宰相制度。如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牽制、監督;宋朝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權力。(4分)②在正式體制外設非正式機構。如漢武帝中外朝制度;明朝廢除丞相制度設置內閣制度;清朝設立軍機處,加強君主專制。(4分)(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朝代 行政層級 其他史實西漢 郡、縣二級制 1、漢初吸取秦孤立之敗的教訓,實行郡國并行制,漢景帝時爆發“七國之亂”,后被平定; 2、漢武帝實行推恩令,設刺史(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作為監察區,每州設刺史,監察地方郡國),加強中央集權;東漢到魏晉南北朝 州、郡、縣三級 東漢晚期,原來的監察區“州”變為一級行政機構,州刺史不僅有行政權,還有領兵權,形成外重內輕,干弱枝強的局面;隋唐 州、縣二級制 到 道、州、縣三級制 1、隋朝廢郡,以州統縣,唐朝沿用州縣二級制; 2、唐朝根據山川形勢在全國劃分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后來道成為州縣以上的一級行政實體; 3、唐中期以后,節度使擁兵自重,形成藩鎮割據,威脅中央;宋 州、縣二級制 到 路、州(府)、縣三級制 1、路由監察區變為行政實體; 2、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①削實權:文臣任知州,設通判監察并制約知州;②制錢谷:設轉運司將大部分地方賦稅運往中央;③收精兵:地方精銳編入中央禁軍,定期更換駐地(更戍法);元 省、路、府、州、縣多級 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明清 省、府、縣三級 ①明初,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一省民政、司法、軍政之權;后朝廷又派出巡按、巡撫,逐漸總攬一省之權; ②清承明制,巡撫成為一省長官,又設總督管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課堂探究】探究1:據以上表格概括地方行政制度演變的特點。①加強中央集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是變化主因;②行政區劃多為兩級制或三級制;③繼承性與創新性:既沿襲前代制度,又不斷創新;④下穩上動:縣級相對穩定,縣之上變動較大;⑤監察區多變為新一級的行政區;探究2:影響地方行政區域劃分的因素材料 隋唐時期之所以強調山川形便原則,是因為隋郡,尤其是唐州比秦郡小了許多,也不可能造成割據。但即使這樣,犬牙交錯原則在隋唐也沒有完全被放棄。元明清時期,這一原則更發展得淋漓盡致。漢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9部在北,4部在南。西晉前期19州,南7北12。至唐貞觀元年,分全國為10道,正好5道在南,5道在北。北宋元豐時期23路,南方占14路而北方只有9路。明清時期南北方省區基本是二比一。——摘編自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①山川形便;②打破自然疆界,犬牙交錯;③經濟和人口發展狀況;④歷史傳統;探究3:地方行政制度的變與不變材料 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處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變”與“不變”的共同目的,并說明材料四中地方行政區劃“變”與“不變”的具體表現。(12分)目的:加強中央集權,維護統治。變:①地方行政層級;②監察區變為新的行政區;不變:①中央集權,分化事權削弱地方的理念;②縣級行政單位基本穩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