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學案)【探究一】先秦時期是如何通過政治制度建設實現社會治理?【問題1-1】夏、商、西周時期創立了哪些主要的政治制度?【問題1-2】夏、商、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有何特點?材料: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曚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史記·周本紀》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無使失性。有君而為之貳,使師保之,勿使過度。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襄公十四年》【問題1-3】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狀況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政治制度產生了哪些影響?出示材料:春秋戰國之交,是新舊社會制度轉變時期。一批有遠見的政治家先后在各國推行改革。戰國時期各國都采取了諸多措施強化王權,都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有一套可以隨時任免的官僚機構,地方一級行政單位為郡、縣,郡縣長官的任免權直屬于諸侯國君。——摘編自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探究二】秦朝是如何通過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實現國家治理?【問題2-1】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問題2-2】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如何運作?提問:觀看《秦朝政府的組織示意圖》,思考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是如何運作的?觀看地圖及圖片:《秦朝道路示意圖》、《書同文字木方》出示材料:有事請殹(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史雜》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睡虎地秦墓竹簡·行書》提問:皇帝的詔書、中央的政令如何上傳下達至地方?【探究三】秦朝建立前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生了哪些變化?出示表格,對比秦朝建立前后政治制度的變化。材料:大一統的政治基礎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權,必須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妥善劃分地方行政層級,有效分配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并對地方官員權力實施監督。第二,處理好郡縣與分封的關系。第三,中央權威、政令暢通是必備條件。——卜憲群《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思想與國家治理》提問:秦朝的制度建設如何體現了大一統的國家治理?【探究四】歷代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經歷了哪些變化?【問題4-1】兩漢至明清的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發生了哪些變化?觀看示意圖及地圖:《兩漢、隋唐、宋、元、明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示意圖》、《秦朝軍機處及內閣位置示意圖》,分析、歸納從漢至清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的變化,對比漢唐、唐宋宰相制度的不同。【問題4-2】歷代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的演變趨勢及原因有哪些?材料:中樞機構變化的走勢,是由皇帝與官僚機構、官僚隊伍的矛盾決定的:皇帝一方面要設置得力的辦事機構,需要賦予它權力;一方面擔心掌握權力的大臣權勢日高,威脅到皇權,因此要另設親信機構予以制約。中樞機構權力分立的格局,正是出于相互制衡的考慮。——鄧小南《中國古代史的縱與橫》概括宰相制度的的演變趨勢,結合材料分析原因。【探究五】隨著國家治理的需要,歷代地方行政制度是如何調整的?出示表格,歸納兩漢至明清的地方行政層級的演變情況,分析地方行政層級的變化規律。提問:秦漢至明清地方行政層級還有哪些延續和變化之處呢?觀察《東漢十四州示意圖》、《唐開元十五道示意圖》,對比東漢和唐中期,地方行政制度有何不同?對此進行解釋。觀看表格,概括中央集權制度的變化趨勢,分析影響中國古代國家權力強化的因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