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國古代政制的形成與發(fā)展【課標內(nèi)容】1.了解中國古代政治體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變化;2.通過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層級管理的變化,認識自秦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演變線索。【教學重難點】1.重點:中央集權制度、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2.難點:不同歷史時期上述相關制度的變化。【本課立意】本課主要闡述這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內(nèi)涵、演變過程與階段性發(fā)展。【時空坐標】【名詞解釋】1.家國同構:"家"是小"國","國"是大"家"。"家國同構"體現(xiàn)了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的融洽,是一種借助血緣人倫關系來治理國家的政治模式。2.專制主義:指國家政權的主宰和中央決策方式,即皇權至上、皇帝獨裁(主要矛盾:皇權vs相權),其發(fā)展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并廢除。3.中央集權:指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絕對服從中央(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其發(fā)展趨勢是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4.官僚制度:按照專業(yè)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行之權力體系,它有別于中國古代早期的血緣政治,是歷史的進步。【基礎知識】中央:地方:【重點探究】一、奠基——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一)夏朝——王位世襲制材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材料2: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是謂小康。——《禮記·禮運》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二)商朝——內(nèi)外服制材料1:辛巳卜,貞: 呼伐羌方 ——甲骨卜辭材料2:殷衰,諸侯或不至,殷興,諸侯歸之。 ——《史記》材料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左傳》材料4:“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爾尚輔余一人,致天之罰。”——《尚書·盤庚》思考:閱讀材料,分析其中反映出商朝統(tǒng)治的哪些信息?(三)西周自主學習:結合史綱上并閱讀課本P2,梳理西周的政治制度。原因:分封對象:內(nèi)容:特點:評價:宗法制目的:核心:內(nèi)容:這兩者特點?禮樂制:維護宗法制、分封制大盂鼎銘文譯文:九月王在宗周冊命盂。王這樣說:你要輔佐我,你要勤勉地早晚入諫,進行祭祀。王說:盂,你要輔助我主管軍隊,協(xié)助我治民治疆土。賜給你異族的王臣十三名,夷眾一千零五十人,讓這些人在他們的土地上努力勞動。王說:盂,你不得違抗我的命令。【探究】 閱讀銘文內(nèi)容,結合教材所學內(nèi)容,請討論回答問題:1.冊命,說明周王和盂的關系是?2.周王和盂之間有什么樣的權利、義務關系?(四)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從原始民主到君權加強【史料閱讀】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為之貳,使師保之,勿使過度。——《左傳·襄公十四年》【史料閱讀】史載:“平王立,東遷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時,周王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 ——《史記·周本紀》【思考點】P2:商朝的內(nèi)外服制與西周的分封制有何異同?【探究】先秦政治體制的特征史料一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為之貳,使師保之,勿使過度。是故天子有公,諸侯有卿……以相輔佐也。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左傳·襄公十四年》史料二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左傳·昭公七年》從材料可以看出先秦時期政治制度有怎樣的特點 二、創(chuàng)制——秦朝的政治制度討論分析皇帝制度的特點【史料閱讀】有事請殹(也),必以書,毋口請,毋 (羈)請。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睡虎地秦墓竹簡》“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 ——東漢王充在《論衡》三、演變——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一)中樞行政體制的演變(二)中國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得到什么信息?【深化拓展】王位世襲制①方式:父子相傳,兄終弟及。②特點: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③結果:政治權力由傳賢變成傳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漸形成。④認識:血緣政治開端,宗法觀念萌芽;“家天下” 取代了“公天下”;王位世襲制是私有制發(fā)展和階級對立的必然產(chǎn)物,順應歷史趨勢和社會進步,但不能保證繼承人的才能與品德。【重點探究】商朝內(nèi)外服制的特點與實行的原因(1)特點:商王具有支配內(nèi)服與外服的實際權力,但商王對附屬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外服地區(qū)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松散性,商王采取直接統(tǒng)治與間接統(tǒng)治相結合。(2)原因:①商朝是中國早期國家,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還不高,社會組織中的血緣關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沒有能力對王畿之外的廣大地區(qū)實行直接控制;②內(nèi)外服制是當時能夠達到有效統(tǒng)治的最佳方式。(3)隱患:外服對商朝的臣服是以中央力量的強弱為轉移,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商王對外服控制力有限,從長遠看給商朝造成統(tǒng)治隱患。【重點探究】宗法制對后世的深遠影響A.封建政治:影響了封建社會中皇位繼承的嫡長子制原則;影響了古代對列祖列宗的崇拜;形成了“家國同治”的統(tǒng)治理念等。B.社會習俗:影響了后世的百家姓叢書、家族家譜修訂、宗祠家廟建立;影響了民間的尊宗敬祖、認祖歸宗、渴望親情的傳統(tǒng)觀念,祭祖掃墓等社會風俗。C.思想觀念:宗法觀念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了嚴格的倫理范式,“忠”“孝”觀念深入民心;宗法觀念造就了重視家庭建設、尊老愛幼、夫妻相敬、兄弟相親、和睦相處等社會公德;促使中華民族形成了“國”與“家”不可分的意識,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宗法制本身倡導的“道德專制”“男女不平等”“等級觀念”等思想,直接導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級貴賤、過分強調(diào)家庭本位、任人唯親等現(xiàn)象,成為扼殺人性、民族進步和發(fā)展的瓶頸;宗法意識使“國人”形成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盲目排外心理。☆點撥關鍵: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完成了社會的轉型。血緣社會轉向了地緣社會,封建諸侯、貴族分權轉向了專制獨裁、皇帝集權,血緣宗法制度崩潰,地緣郡縣政治確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權制度。【重點探究】先秦時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制度:①夏朝對夏部族生活地區(qū)直接統(tǒng)治,其他地區(qū)通過部族間接統(tǒng)治;②商朝實行內(nèi)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內(nèi)服王畿地區(qū),王畿四周是外服,外服是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落;③西周主要通過分封制,將王畿外的廣大地區(qū)分封給諸侯。(2)評價:①王權和神權緊密結合,帶有濃厚的原始迷信色彩;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③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等級之間很難逾越;④受原始民主傳統(tǒng)影響,君主權力受到較大制約,是天下共主而非絕對君主;⑤地方權力較大,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比較松散,沒有形成中央集權;⑥政治制度具有延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重點探究】三公九卿的特點①三公互不統(tǒng)屬,相互配合,互相牽制;②以皇權為中心,兼有“家天下”和“公天下”雙重特色;③三公九卿共同組成中央政府,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襲;④主要官職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約,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⑤國家重大事務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4)三公九卿的評價:①否定了世卿世祿制;②官吏職位分工,分層管理為歷代中央機構開創(chuàng)了新的模式。既配合又牽制,軍國大權操于皇帝一人之手;③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決策的失誤。④促進先秦的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過渡。【學習拓展】中國古代中央集權下中央決策的方式(教材P7)(1)概況:廷議、朝議、集議,是中國古代中央決策體制的重要方式。當國家遇到重大事務時,皇帝或皇帝責成中樞首腦召集相關官員進行討論,討論結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謂“兼聽獨斷”。秦朝皇帝制度、郡縣制的確立,都經(jīng)過了討論。唐朝有三省長官在政事堂合議的制度,宋明清時期廷議、朝議、集議制度進一步規(guī)范化,在保障決策的合理性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2)評價:秦朝開始的廷議在后世經(jīng)歷了不同發(fā)展階段,其趨勢是向較為制度化的方向發(fā)展。廷議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一種“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決策的合理性。廷議制度雖對君主權力有一定制約,但其作用是有限的。廷議結果是否被采納,仍然取決于君主意志,而不取決于正確與否,或是否為多數(shù)人贊成。☆名家論史: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中談到“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在國家制度中由地域關系取代了血緣關系,使早期的部族國家轉化為疆域國家;二是國家管理人員由職業(yè)官員取代了世襲領主,使得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知識拓展】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項目 分封制 郡縣制不同點 劃分依據(jù) 以宗法制為原則,以血緣關系為基礎 在國家大一統(tǒng)的條件下實行的,按地域劃分地方長官權力 諸侯爵位世襲,擁有封地,分別統(tǒng)治部分土地和人民 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祿沒有封地與中央的關系 諸侯在地方上有很強的獨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據(jù) 地方絕對服從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歷史 作用 雖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容易發(fā)展為割據(jù)勢力 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性質(zhì) 貴族政治 官僚政治相同點 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性質(zhì):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影響:結果都對當時維護統(tǒng)治、國家統(tǒng)一發(fā)揮積極作用。變化 ①從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②從世襲到任命;③從地方分權到中央集權。☆點撥關鍵: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形式上帶有民主色彩;但三省六部制的設立并不是民主的體現(xiàn),也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權不斷加強的產(chǎn)物,是“皇權專制下的民主”。三省長官都必須絕對聽命于皇帝。☆點撥關鍵:內(nèi)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決策機構,不能統(tǒng)領六部,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nèi)侍機構;內(nèi)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chǎn)物,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取決于皇帝的批紅,對君權不能起實質(zhì)上的制約作用。【重點探究】明朝廢除宰相制度原因及影響?(1)原因:①前朝丞相權勢過重的教訓(歷史原因);②廢行省設三司,相權擴大(現(xiàn)實原因);③丞相胡惟庸專權擅政(直接原因);④相權過大,威脅皇權(根本原因)。(2)影響:①加強皇權;②政務繁忙,效率低,易決策失誤。☆點撥關鍵:軍機處的主要職權是撰擬諭旨,地位凌駕于內(nèi)閣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聽命于皇帝,軍國大事皆由皇帝做主;軍機大臣全是兼職,由皇帝臨時任命,沒有制度上的保證,軍機處始終不算正式的權力機關;皇帝則可通過軍機處完全控制全國的軍政大權。【思考點】歷代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經(jīng)歷了哪幾個重要演變階段?(教材P5)行政中樞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權加強的關鍵所在。從秦漢到明清,行政中樞制度處在不斷調(diào)整變化之中。秦朝是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大一統(tǒng)王朝的開端,建立了以丞相府為首的行政中樞,這一制度延續(xù)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出于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設立中朝,使之成為行政中樞所在,外朝丞相府的權力大大削弱。中朝尚書的權力在此階段發(fā)展起來。西漢晚期,三公制取代丞相制,對行政中樞制度產(chǎn)生重要影響。東漢建立后,以尚書臺作為行政中樞,三公的權力進一步降低。隋唐的行政中樞是三省,三省長官并稱宰相,三省中中書省又因草擬政令而處于更加核心的地位。宋朝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但又設樞密院、三司分掌軍政與財政,分割宰相權力。元朝實行中書省總理政務的中樞制度。明朝初年廢除宰相制,以內(nèi)閣作為行政中樞。清朝雍正時,確立了軍機處作為中樞的制度。從總體上看,歷代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經(jīng)歷了秦漢、唐宋、明清三個重要演變階段。其總體趨勢是削弱宰相權力,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深化拓展】中國古代加強君主專制的主要方式(1)削弱相權:削弱相權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兩種,一是分割相權;二是轉移相權及其機構。總的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消滅。(2)加強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清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等。(3)變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機構,分化事權,使其相互節(jié)制:如秦朝實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縣制;唐代實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實行二府三司制等。(4)注重官吏選拔和任免:自秦廢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權由皇帝一人決定。隋唐之后的科舉考試,也是培養(yǎng)和選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徑。(5)加強監(jiān)察機制:如秦代設御史大夫,漢代設刺史,宋代地方設通判,明代的東廠、西廠、錦衣衛(wèi)等。【深化拓展】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加強的影響積極:(明清以前)①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發(fā)展。②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科技文化的繁榮。(2)消極:(明清時期)①皇權專制極易形成暴政、腐敗現(xiàn)象,阻礙了歷史發(fā)展。②在思想上獨尊一家,阻礙了社會進步。③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使中國近代落后于西方。☆點撥關鍵:漢朝初期的侯國和王國世襲罔替,規(guī)定諸侯王死后,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按照漢制,侯國隸屬于郡,地位與縣相當。【知識拓展】漢武帝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1)政治上:①頒布“推恩令”,附益之法,酎金奪爵制,成功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②建立刺史制度(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分設刺史,負責對轄區(qū)內(nèi)郡級官員及子弟和豪強勢力進行巡視監(jiān)察);③任用酷吏治理地方,嚴厲打擊豪強、游俠等社會勢力的不法行為;④加強皇權,削弱丞相權力,設立直接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書令的作用開始提升;⑤建立以察舉制為代表的新的官吏選拔制度。(2)經(jīng)濟上:①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②實行鹽鐵官營,由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chǎn)和銷售;③推行均輸平準,國家插手并經(jīng)營商業(yè)貿(mào)易,增加收入,平抑物價;④抑制工商業(yè)者,頒布算緡、告緡令,向他們征收財產(chǎn)稅。(3)思想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五經(jīng)博士,學校教育教授儒學,儒學上升到經(jīng)學。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深化拓展】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和節(jié)度使唐玄宗開元年間,邊疆形勢隨著版圖的拓展日益緊張,唐玄宗為了鞏固邊防,在邊境重地設置軍鎮(zhèn)(又稱藩鎮(zhèn)、方鎮(zhèn)),加強邊防,軍政長官節(jié)度使,掌握地方軍政大權。至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國家出現(xiàn)外重內(nèi)輕的局面,755—763年安史之亂,在平叛過程中,唐軍許多將領擁兵自重,中央集權被削弱;邊防空虛,吐蕃趁機占領河西隴右地區(qū)。從此,唐朝由盛轉衰。安史之亂期間和以后,唐朝陸續(xù)在內(nèi)地增設藩鎮(zhèn)。藩鎮(zhèn)管轄地區(qū),大者十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鎮(zhèn)獨立性很強,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續(xù)了100多年,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tǒng)治力量。“安史之亂”后百余年間唐朝藩鎮(zhèn)基本情況表藩鎮(zhèn)類型 數(shù)量(個) 官員任免 賦稅供納 兵額與功能河朔型 7 藩鎮(zhèn)自擅 不上供 擁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駐重兵防驕藩邊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駐重兵守邊疆東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駐兵少防盜賊【深化拓展】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1)背景:北宋建立后,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吸取唐末以來的軍閥割據(jù)、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2)措施:①派文官擔任地方知州,并設通判監(jiān)督;②設轉運司管地方財政,大部分賦稅上交中央;③地方精兵編入禁軍,定期更駐。(3)影響:①大大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唐以來的藩鎮(zhèn)割據(jù)問題;②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費的積貧局面。【深化拓展】中國古代地方行政機構演變的規(guī)律性(1)中央集權是推動地方行政層級變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強化對地方的控制,對地方機構進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權制受到破壞,對地方的控制也隨之減弱。(2)分權是地方行政機構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設置通判監(jiān)督知州,設置轉運使削弱地方財政權;明代設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等,但分權易導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現(xiàn)。(3)沿襲變革是歷代地方行政層級變遷的主線。中國歷代地方行政層級變遷的一條主要線路是對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襲和改進,沿襲為主,變革為輔。(4)下穩(wěn)上動是地方行政層級結構變化的特征。縱觀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縣作為地方行政層級的基層政區(qū),是相對穩(wěn)定的,而縣之上的州、府、省則變化很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