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我們不亂扔》教學設計及反思課題 《我們不亂扔》一、教材分析 本課文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講文明》中,旨在引導學生認識到亂扔垃圾的不良影響,培養學生養成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教材通過展示美麗整潔的環境與臟亂差的環境對比,以及一些小朋友正確處理垃圾的行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亂扔垃圾的危害和保持環境整潔的重要性。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為培養學生的文明素養和環保意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二、核心素養目標 1. 道德品質素養目標(1)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公德心,讓學生明白保持環境整潔是每個人的責任。(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懂得珍惜和愛護環境。2. 心理健康素養目標(1)通過參與環?;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2)讓學生在整潔的環境中感受到舒適和愉悅,促進心理健康發展。3. 社會責任素養目標(1)使學生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共同維護公共環境的整潔。(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環保行動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4. 文化基礎素養目標(1)了解不同文化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做法,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2)通過討論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三、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讓學生認識到亂扔垃圾的危害,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2)引導學生掌握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2. 教學難點(1)如何幫助學生將不亂扔垃圾的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長期堅持。(2)培養學生在不同場合都能自覺做到不亂扔垃圾的行為習慣。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但對亂扔垃圾的危害認識不足。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亂扔垃圾的行為,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他們養成良好習慣的積極性。五、教學方法與策略 1. 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素材展示亂扔垃圾的不良后果和整潔環境的美好,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2. 故事教學法:講述與不亂扔垃圾相關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中領悟道理。3. 實踐活動法:組織學生參與垃圾分類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4. 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對不亂扔垃圾的認識和做法,共同探討如何保持環境整潔。5. 榜樣示范法:教師和優秀學生以身作則,為其他學生樹立不亂扔垃圾的榜樣。六、教學準備 1. 收集與不亂扔垃圾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2. 準備一些垃圾分類的道具,如垃圾桶模型、垃圾卡片等。3. 制作教學課件。七、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 分鐘)(1)播放一段美麗的自然風景視頻,然后播放一段垃圾遍地的視頻。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強烈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整潔環境和臟亂環境的差異,激發學生對不亂扔垃圾的思考。(2)提問學生:你喜歡哪個視頻里的環境?為什么?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環境的感受,引出不亂扔垃圾的話題。2. 認識亂扔垃圾的危害(10 分鐘)(1)展示一些亂扔垃圾導致環境污染的圖片,如河流被垃圾污染、公園垃圾成堆等。設計意圖:讓學生看到亂扔垃圾對環境的破壞,引起他們的反思。(2)組織學生討論:亂扔垃圾會帶來哪些危害?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環保意識,讓他們認識到亂扔垃圾的不良后果。3. 學習不亂扔垃圾的重要性(10 分鐘)(1)講述一個關于小朋友們一起清理垃圾,讓環境變得美麗的故事。設計意圖:通過故事讓學生體會到不亂扔垃圾可以帶來積極的變化。(2)請學生說一說不亂扔垃圾對自己和他人有什么好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不亂扔垃圾的意義,提高他們的認識。4. 掌握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10 分鐘)(1)展示垃圾分類的圖片和講解垃圾分類的知識。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為正確處理垃圾打下基礎。(2)組織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的小游戲,將垃圾卡片放入相應的垃圾桶模型中。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興趣。5. 小組討論與分享(10 分鐘)(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不亂扔垃圾。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互相交流,共同探討保持環境整潔的方法。(2)請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設計意圖:展示學生的智慧成果,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6. 實踐活動(10 分鐘)(1)帶領學生到校園里進行垃圾清理活動。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不亂扔垃圾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實際行動能力。(2)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垃圾,如分類投放等。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培養他們的環保習慣。7. 總結與拓展(5 分鐘)(1)教師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不亂扔垃圾的重要性和方法。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明確學習目標。(2)布置課后任務,讓學生回家后向家人宣傳不亂扔垃圾的理念,并一起制定家庭環保計劃。設計意圖:將課堂學習延伸到家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八、板書設計 《我們不亂扔》亂扔危害 重要性 正確方法 小組討論 實踐活動九、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們對不亂扔垃圾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直觀教學法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亂扔垃圾的危害和整潔環境的美好;故事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實踐活動法和小組討論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實踐能力。然而,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垃圾分類游戲中還不夠熟練,需要更多的練習。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訓練,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同時,要與家長密切配合,共同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環保習慣??傮w來說,本節課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文明習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學生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