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玩也有學問》教學設計及反思課題 《玩也有學問》一、核心素養目標 1. 道德品質素養目標(1)培養學生在玩耍中遵守規則、尊重他人的品質,明白公平游戲的重要性。(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娛樂觀念,懂得選擇積極健康的玩耍方式。2. 心理健康素養目標(1)通過玩耍活動,釋放學生的壓力,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2)培養學生在玩耍中面對挑戰和挫折時的積極心態,提高心理韌性。3. 社會責任素養目標(1)讓學生認識到玩耍不僅是個人行為,也會對他人和環境產生影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2)鼓勵學生在集體玩耍中學會合作與分享,增強團隊意識。4. 文化基礎素養目標(1)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中的特色游戲,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2)通過對游戲的探索和體驗,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認識到玩中有學問,學會選擇有益的玩耍方式。(2)培養學生在玩耍中遵守規則、合作分享的意識和能力。2. 教學難點(1)如何幫助學生在玩耍中平衡學習與娛樂,避免過度玩耍。(2)引導學生將玩耍中的體驗和收獲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促進全面發展。三、教材分析 本課文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養成良好習慣》中,旨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玩耍的意義和價值,學會在玩耍中學習和成長。教材通過展示各種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引導學生思考玩的學問,培養學生良好的玩耍習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四、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玩耍充滿熱情,但往往缺乏正確的引導。他們可能只關注玩耍的趣味性,而忽視了玩耍中的規則、安全和學習價值。部分學生可能在玩耍中容易出現爭搶、不遵守規則等問題。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嘗試新事物,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探索更多有益的玩耍方式。五、教學方法與策略 1. 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親身體驗各種游戲活動,在實踐中感受玩的學問。2. 故事教學法:講述與玩耍相關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從中領悟道理。3. 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游戲和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4. 問題引導法: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玩耍中的各種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六、教學準備 1. 收集各種有趣的游戲資料和圖片。2. 準備一些游戲道具,如跳繩、毽子、拼圖等。3. 制作教學課件。七、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 分鐘)(1)播放一段小朋友們快樂玩耍的視頻。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激發學生對玩耍的興趣,為后續教學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2)提問學生:視頻中的小朋友們在玩什么?你喜歡玩嗎?為什么?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玩耍的樂趣和意義,引出課題。2. 認識玩的多樣性(10 分鐘)(1)展示一些不同類型游戲的圖片,如戶外運動、室內游戲、益智游戲等。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玩耍的多種形式,拓寬學生的視野。(2)請學生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游戲,喜歡玩哪些游戲。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玩耍經驗,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3. 玩中有規則(10 分鐘)(1)講述一個因為不遵守游戲規則而導致游戲失敗的故事。設計意圖:通過故事讓學生認識到規則在玩耍中的重要性。(2)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要遵守游戲規則?不遵守規則會有什么后果?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規則的意義,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3)請學生列舉一些常見游戲的規則。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對游戲規則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4. 玩中有合作(10 分鐘)(1)組織學生進行一個小組合作游戲,如拼圖比賽。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合作的重要性。(2)游戲結束后,提問學生:在游戲中你們是如何合作的?合作帶來了什么好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反思合作的過程和意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5. 玩中有安全(10 分鐘)(1)展示一些因不注意安全而在玩耍中受傷的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安全在玩耍中的重要性。(2)組織學生討論:在玩耍中如何保證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安全問題,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6. 玩中有學問(10 分鐘)(1)教師總結玩中的規則、合作、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引出 “玩也有學問” 的主題。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系統地認識玩的學問,明確學習目標。(2)請學生分享自己在玩耍中的收獲和體會,如學會了新技能、交到了新朋友等。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玩耍經歷,將玩耍與學習、成長聯系起來。7. 課堂總結(5 分鐘)(1)教師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玩中有學問,要學會正確玩耍。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印象。(2)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積極探索有益的玩耍方式,在玩耍中不斷學習和成長。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玩耍的熱愛和探索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板書設計】《玩也有學問》玩的多樣性規則合作安全學問【教學反思】在《玩也有學問》這堂課的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們對玩耍有了更全面的認識。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在游戲中親身體會到了規則、合作與安全的重要性;故事教學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然而,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討論環節參與度不夠高,可能是問題的引導還不夠深入。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更加注重問題的設計,激發學生的思維。同時,在小組合作游戲中,有些小組的合作效果不太理想,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總體來說,這堂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不僅認識到玩中有學問,還學會了選擇有益的玩耍方式,為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奠定了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