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上課了 好好學》教學設計及反思一、教材地位《上課了 好好學》是統編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過好校園生活》中的一篇課文。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適應學校生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這篇課文在引導學生認識課堂、了解上課的基本規范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二、教材內容1. 認識課堂- 通過圖片展示教室的環境、教學用具等,讓學生熟悉課堂這個學習場所。- 引導學生明白課堂是學習知識的地方。2. 上課的準備- 強調上課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如準備好學習用品、提前上廁所等。- 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3. 上課的規范- 講解在課堂上要遵守的規則,如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不做小動作等。-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4. 參與課堂活動-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小組活動等,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教學目標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 讓學生認識到遵守課堂規則的重要性。2. 能力目標- 學會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能夠在課堂上遵守規范,積極參與學習活動。3. 知識目標- 了解課堂的環境和作用。- 掌握上課的基本規范和要求。四、教材特點1. 直觀性強- 運用大量的圖片,使教材內容更加直觀,便于一年級學生理解。2. 貼近生活- 內容緊密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3. 注重習慣養成- 重點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五、教學建議1. 利用多媒體資源,如視頻、動畫等,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2. 組織課堂模擬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上課的過程,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3. 通過獎勵機制,鼓勵學生遵守課堂規則,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時間導入新課 1. 播放一段歡快的上課鈴聲,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學校上課的情景。2. 提問學生:“同學們,聽到上課鈴聲,你們應該怎么做呢?” 情境導入法、提問法 5 分鐘講授新課 1. 認識課堂(1)展示教室的圖片,介紹教室的各個區域和設施,如講臺、黑板、桌椅、圖書角等。(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歡教室的哪個地方,為什么?(3)教師總結: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愛護教室的環境,珍惜學習的機會。 圖片展示法、提問法、總結法 10 分鐘2. 上課前的準備(1)組織學生討論:上課前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2)請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書包,介紹里面的學習用品,并說一說如何整理書包。(3)教師總結:上課前,我們要準備好學習用品,如課本、作業本、鉛筆、橡皮等;要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保持整潔;要提前上廁所,做好身體上的準備。 小組討論法、展示法、總結法 15 分鐘3. 課堂規則(1)通過圖片和案例展示一些課堂上的正確行為和錯誤行為,如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小動作、交頭接耳等。(2)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行為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3)教師總結:課堂上,我們要遵守紀律,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不做小動作,不交頭接耳;要尊重老師和同學,不打擾他人學習;要愛護教學設施,不損壞公物。 圖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總結法 20 分鐘4. 不同課程的學習方法(1)展示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不同課程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這些課程的特點和學習方法。(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在不同課程中的學習經驗和體會。(3)教師總結: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和重點,我們要根據課程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圖片展示法、小組討論法、總結法 15 分鐘游戲活動 1. “課堂小游戲”(1)設計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游戲活動,如 “詞語接龍”“數學口算比賽”“歌曲演唱比賽” 等。(2)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游戲比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互動性。(3)評選出游戲比賽的優勝小組,給予獎勵。 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法、獎勵法 20 分鐘案例分析 1. “課堂小案例”(1)展示一些實際的課堂案例,如學生在課堂上睡覺、玩手機、打鬧等。(2)組織學生分析這些案例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請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分析結果和建議。 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展示法 15 分鐘小組合作 1. “小組合作學習”(1)將學生分成小組,布置一個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如制作一份手抄報、進行一次小組調研等。(2)讓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和學習效果。(3)每個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進行匯報和交流。 小組合作法、任務驅動法、展示法 20 分鐘課堂小結 1. 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上課的基本規范和要求,以及不同課程的學習方法。2. 表揚在課堂上表現優秀的學生和小組,鼓勵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3. 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后和家長分享自己在學校上課的收獲和體會。 總結法、表揚激勵法、作業布置法 10 分鐘布置作業 1. 制作一張 “我的課堂好習慣” 卡片,寫下自己在課堂上要養成的好習慣,并貼在自己的課桌上,時刻提醒自己。2. 和家長一起制定一份家庭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任務。 作業布置法 下課前布置七、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們對上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掌握了上課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提高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小組合作法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和互動性。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些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在案例分析中,有些學生的分析不夠深入,沒有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相信學生們會更加熱愛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果,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