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2024)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課余生活真豐富》教學設計及反思【教材分析】本單元以“過好校園生活”為主題,旨在幫助一年級學生適應校園生活,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墩n余生活真豐富》這篇課文通過展示不同的課余活動場景,如踢毽子、跳繩、畫畫、閱讀等,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課余生活的多樣性。課文皆在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課余活動,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了解;強調課余活動的意義,如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結交朋友等。這篇課文在本單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引導學生認識到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他們積極參與課余活動的熱情,為學生的校園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樂趣。課題 《課余生活真豐富》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生能夠認識多種課余活動,了解不同課余活動的特點和益處。(2)學會分享自己喜歡的課余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活動的過程和感受。(3)初步掌握合理安排課余時間的方法,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課余活動。2.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觀察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3)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如模擬課余活動場景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課余活動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激發學生對課余生活的熱愛,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樂觀開朗的性格。(2)讓學生體會到課余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收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3)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和交流。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1)認識不同的課余活動,感受課余生活的豐富性。(2)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課余活動的意識,學會分享自己的課余生活經歷。(3)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課余時間,選擇有益的課余活動。2. 教學難點(1)幫助學生理解課余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2)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課余活動計劃。三、教學方法 1. 直觀教學法:利用圖片、視頻、實物等多媒體資源展示課余活動場景,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2. 情境教學法:創設各種課余活動情境,如模擬操場、圖書館、美術教室等場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的課余活動。3. 小組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完成任務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4. 體驗式教學法:讓學生親自參與一些課余活動,如跳繩、畫畫、唱歌等,在實踐中感受課余活動的樂趣。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5 分鐘)(1)播放一段關于小學生課余生活的視頻,視頻中展示了學生們在操場上踢毽子、跳繩、做游戲,在圖書館看書,在美術教室畫畫等場景。(2)提問學生:視頻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你覺得他們的課余生活怎么樣?(3)引出課題:《課余生活真豐富》。2. 認識課余活動(15 分鐘)(1)展示一組圖片,圖片上分別展示了各種課余活動,如踢毽子、跳繩、畫畫、閱讀、唱歌、跳舞、下棋等。(2)讓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課余活動。(3)教師逐一介紹圖片中的課余活動,講解這些活動的特點和益處。例如,踢毽子可以鍛煉身體協調性,跳繩可以增強體質,畫畫可以培養創造力,閱讀可以增長知識等。(4)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還知道哪些課余活動。(5)請小組代表發言,介紹小組討論的結果。3. 分享課余生活經歷(15 分鐘)(1)請幾位學生上臺分享自己最喜歡的課余活動,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活動,以及在這個活動中有什么收獲和感受。(2)其他學生認真傾聽,然后可以提問或發表自己的看法。(3)教師對學生的分享進行點評和總結,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分享精神,同時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課余活動的意義和價值。4. 合理安排課余時間(15 分鐘)(1)展示一個小學生的課余時間表,讓學生觀察這個時間表上的安排是否合理。(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如何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課余時間應該做哪些事情?如何分配學習、娛樂和休息的時間?怎樣避免浪費課余時間?(3)請小組代表發言,介紹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和總結,強調合理安排課余時間的重要性。(4)教師介紹一些合理安排課余時間的方法,如制定計劃、優先安排重要的事情、適當休息和娛樂等。5. 選擇有益的課余活動(15 分鐘)(1)展示一些課余活動的案例,讓學生判斷這些活動是否有益。例如,看電視、玩電子游戲、參加體育鍛煉、參加興趣小組等。(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如何選擇有益的課余活動。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什么樣的課余活動是有益的?如何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選擇課余活動?選擇課余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3)請小組代表發言,介紹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點評和總結,強調選擇有益課余活動的重要性。(4)教師介紹一些選擇有益課余活動的原則,如安全性、健康性、趣味性、教育性等。6. 課堂總結(5 分鐘)(1)教師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調課余生活的豐富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和選擇有益的課余活動。(2)鼓勵學生在今后的課余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3)布置作業:讓學生制定一份自己的課余活動計劃,要求包括活動內容、時間安排和預期收獲等。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們對課余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直觀教學法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了不同的課余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法和體驗式教學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部分學生在分享課余生活經歷時不夠積極主動,可能是因為性格內向或者缺乏自信。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更加關注這些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另外,在時間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順利進行。總體來說,本節課的教學效果較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們不僅認識了多種課余活動,學會了分享自己的課余生活經歷,還掌握了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和選擇有益課余活動的方法,為他們今后的校園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六、板書設計 《課余生活真豐富》一、認識課余活動踢毽子、跳繩、畫畫、閱讀、唱歌、跳舞、下棋等二、分享課余生活經歷三、合理安排課余時間制定計劃、優先安排重要的事情、適當休息和娛樂等四、選擇有益的課余活動安全性、健康性、趣味性、教育性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